第432章 殷

皇宮,聽到又有新大陸被發現,朱元璋和朱標並未表現的太過激動。

相反,兩人都默然無語。

朱雄英撓了撓頭,問道:“你們……怎麼了?”

朱元璋搖搖頭,苦笑道:“井底之蛙,不知天地之廣闊。”

朱標語氣複雜的道:“以前我以爲天下不過腳下這一隅之地。”

“後來長大了,知道了身毒、南洋、以及西方世界。”

“我一度以爲,這就是天下。”

“前年炎洲被發現,現在又有一座更加龐大的新大陸被發現……”

“現實一次又一次打破了我對世界的認知。”

“我在想,世界到底有多大,會不會還有新的大陸。”

“會不會有比我們還要強大的國家,此時也正在向外探索。”

“我們和他們,會不會發生戰爭。”

朱雄英卻沒有那麼感慨,反而鬥志昂揚的道:

“怕什麼,我倒真希望能有一個強大的對手,否則這個世界太寂寞了。”

朱元璋和朱標卻都搖搖頭,他還是太年輕了啊。

不過年輕人有銳氣是好的,所以他們也沒有反駁他的話。

陳景恪能感受到兩人的想法,就是年齡大了,時間一天比一天少。

面對日新月異的世界,生出了時不我待之感。

而且面對這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他們需要做的實在太多。

大明內部的變革還未完成,周邊的土地也未消化吸收。

計劃中的世界體系,還在起步階段。

每一次新的地理大發現,都必然會讓他們生出緊迫感。

這是人之常情無法避免,所以陳景恪並未安慰兩人,而是說道:

“世界到底有多大,到目前依然是未知。”

“但根據已知的信息,我們可以總結出很多規律。”

朱元璋看向他,問道:“你又總結出什麼規律來了?”

朱標和朱雄英都向他看來。

陳景恪說道:“這個世界就是一片黑暗森林,每一個存在於世間的文明都是帶着刀劍的獵人。”

“他們既要和兇猛的野獸搏鬥,還要時刻小心其他獵人的襲擊……”

“贏家通吃,敗者失去一切,甚至連存在的痕跡都會被抹去。”

朱元璋不禁想起了,陳景恪曾經說過的起源文明、次生文明。

已知的幾大起源文明,就只剩下華夏未出現過斷層。

其他起源文明全都被滅絕過,或者出現過斷層。

再聯想到接二連三的地理大發現。

世界廣闊無邊,沒有人知道在未知的地方,隱藏着什麼樣的對手。

一不小心就會被敵人發現,然後被消滅。

確實有點黑暗森林的樣子了。

同樣是戰爭,自然是先發現目標的人佔據優勢。

至少擁有更多的備戰時間。

想到這裡,他堅定的說道:“大明必須要變強,變得更加強大。”

“要主動走出去探索全世界,先一步摸清敵人在哪。”

朱標比較冷靜,說道:“變強和探索是必須的,但不能盲目,否則會自亂陣腳。”

至少目前已經探知的世界,需要大明用幾十年上百年才能消化。

就算再有新的地理髮現,也無能爲力了。

所以,還是要深化變革,然後佔領並穩固已經發現的土地。

說白了,現在大明不需要制定什麼新計劃,只需要按部就班的發展就好。

看起來方纔大家說了一通廢話。

實則不然,方纔的一席話,堅定了大家的信心,確立了大明未來的發展方向。

總結起來八個字,深化變革、穩步擴張。

之後他們纔開始談論新大陸的情況。

得知新大陸上土民的情況,朱元璋和朱標都長長地舒了口氣。

人口雖然很多,但對大明構不成威脅。

按照黑暗森林的邏輯來看,大明纔是獵人,他們只能當獵物。

至於如何開發新大陸,他們確立了一個大體的方針。

先建立據點,慢慢的遷徙一些人口過去。

將來有機會,就在那裡建立幾個封國,讓諸侯王去征服土民。

人口滅絕從來都不是華夏的選擇。

華夏對自己的文明有足夠的自信,我們會用另一種方式來治理這個世界。

那就是用武力征服,然後用文明教化。

以後那座新大陸上的土民,都是華夏子民。

至於新大陸如何命名,本來老朱想按照習慣,從古籍裡挑選一個名字。

陳景恪卻說道:“陛下可還記得《華夏簡史》裡記載,有一支殷商遺民向北遷徙,最終杳無音信了嗎。”

朱元璋馬上就明白過來,說道:“你是說……”

朱雄英興奮的道:“殷商遺民,着啊。”

“那支殷商遺民渡海去了新大陸,和當地土人結合開枝散葉,形成了現在的土人。”

“新大陸就叫殷洲或者商洲,上面的土人就叫商……嗯,叫殷人。”

“景恪你當年留的這個空白,真的是神來之筆啊。”

陳景恪心道,先射箭後畫靶能不準嗎,嘴上卻謙虛的道:

“我當時是爲了同化流鬼、靺鞨等族羣留下的藉口。”

“沒想到能發現新大陸,屬於誤打誤撞了。”

朱元璋和朱標也沒有多想,這事兒確實是巧合。

主要是,就算多想又能如何?

還能把他抓到詔獄裡,使用大記憶恢復術不成?

所以,他說什麼就是什麼了。

朱標卻並不看好他們的打算:“僅憑這樣一條信息,恐怕無法說服世人,那些土人是殷商後裔的。”

朱雄英冷靜了一下,發現確實很難。

陳景恪含笑道:“待我入關,自有大儒爲……”

“咳,只要我們足夠強,跟着我們能獲得足夠的好處。”

“不需要我們去證明,只要丟一個引子過去,土人自會拿出一套說辭的。”

“至於我們的人信不信……出則夷狄,入則華夏。”

“人家都主動加入華夏大家庭了,還能將人拒之門外不成?”

朱標一想也是,自《華夏簡史》成書以來。

已經有不知道多少土民,拿着其中的記錄來證明自家是華夏分支。

並且,他們依照華夏簡史的記錄,結合自家流傳下來的一些傳說,進行了深加工。

完善了相關邏輯鏈條。

你別管是不是真的,就問你看起來是不是很合理?

所以,我們就是華夏後裔,大家是一家人。

等大明在殷洲建立了統治,強大的華夏文明,可以做到同樣的事情。

以後他們就是殷人,是華夏分支。

現在不過是迴歸主脈。

所以,殷洲和殷人這兩個名字,就此確定下來。

朱元璋又補充了一條:“切記,冶煉金屬的技藝絕不可流入殷人之手,馬匹也是如此。”

朱雄英也說道:“對,我們在殷洲立足之前,絕不可讓這兩樣東西落入殷人之手。”

這個規矩在炎洲都沒有使用過,原因很簡單,炎洲土人少。

據目前統計,差不多在七十五萬人左右。

這點人口分佈在廣闊的區域,最大的勢力也才兩三千人。

普遍三五百人爲一個單位生活。

對大明構不成絲毫威脅。

還有個原因是,炎洲土人的文明程度更低,就算告訴他們冶煉金屬的辦法。

不告訴他們如何探礦採礦,如何提高爐溫,他們照樣弄不出金屬了。

這可不是貶低他們。

冶煉說起來簡單,實際上背後代表的是一整條科技體系。

從如何探礦,到如何採礦,再到收集製作燃料,還要想辦法提高爐溫……

歐亞大陸的人類,進行頻繁的技術交流,尚且用了幾千年才點亮這個科技。

靠炎洲上那點土人,沒有外人手把手的教,他們是弄不出來的。

事實上,炎洲礦藏豐富品質極高,露天礦藏遍地都是。

卻沒有點亮冶金科技,就是這個原因。

殷人不一樣,他們已經擁有了相當不錯的文明。

之所以沒有發展出冶金業,主要原因就是礦藏埋藏極深,靠手挖不出來。

如果告訴他們冶煉金屬的奧秘,他們是有能力,自己將整套技術琢磨出來的。

雖然大明不怕他們擁有相關技術,但沒必要給自己製造困難不是。

敲定了大致方針之後,朱元璋和朱標本以爲就沒什麼事情了。

哪知道,朱雄英卻神神秘秘的對他們說道:

“皇爺爺、爹,我還有幾樣寶貝送給你們。”

朱元璋馬上就猜到了一些端倪,說道:

“在殷洲有寶貝?”

朱標也好奇的看了過來。

朱雄英故意吊胃口的道:“確實是殷洲的寶貝,您絕對想象不到的寶貝。”

朱元璋眼睛一亮,故作不在乎的道:

“黃金白銀咱都不稀罕,唯一能讓咱稀罕的也就是良種了。”

“不過就算是良種,也無法讓咱動容了。”

“如果是十年前發現,咱會很高興,”

“現在有了南洋的糧食,大明也不缺口糧了。”

“況且就算是良種又如何,咱就不信還有什麼能比得過水稻的。”

說完,老朱斜睨他一眼,那意思分明就是,小子看你怎麼吊人胃口。

陳景恪心下好笑,老朱確實有自信的底氣。

但他還是太小瞧這個世界的多樣性了。

朱雄英‘嘿嘿’一笑,說道:“那如果是畝產千斤的良種呢?”

‘噌……’老朱猛地站了起來,大聲說道:

“你說什麼?再說一遍?”

朱標也震驚不已,說道:“雄英,事關重大,你可不要開玩笑。”

朱雄英很是滿意他們的表現,也不再吊胃口,說道:

“據陳永和所說,他們親眼見過畝產千斤的莊稼,並且帶了一些種子回來……”

老朱眼珠子都紅了:“良種呢,良種在哪?快拿給咱看看。”

朱標也起身說道:“快,把良種拿過來。”

朱雄英這才命人,將裝種子的幾口箱子擡進來,然後指着其中一口說道:

“皇爺爺、爹,畝產千斤的良種就在這……”

不等他說完,老朱直接就撲了過去,一把將那口箱子掀開。

露出了單獨存放的七顆紅薯。

他伸出雙手,小心翼翼的捧起一顆紅薯,上上下下仔仔細細的打量着。

猶如觀看世間最珍貴的寶貝。

朱標也跟過來,拿起一顆觀察起來。

很大,很重。

符合畝產千斤的特徵。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到畝產千斤。

不過那些人既然敢把種子拿過來,就說明作假的可能性不大。

朱雄英在一旁將紅薯的特點講了一遍,當然都是陳永和告訴他的。

當得知吃了這東西,會出現燒心、胃酸等等後遺症的時候。

老朱有些生氣的道:“矯情,餓肚子的時候觀音土都吃不上,這點小問題算什麼。”

“只要能填飽肚子,只要吃不死人,它就是世上最好的東西。”

朱標默默的點頭,能果腹,吃不死人。

對於餓肚子的人來說,這已經是奢望了。

朱雄英則有些無法理解,畢竟他生來富貴,很難真正理解飢餓是什麼。

其實陳景恪也很難理解,畢竟前世今生他都沒有真正餓過肚子。

不過他畢竟見多識廣,還是能體會到一些的。

能果腹,吃不死人。

這看似低到無法再低的要求,只有經歷過饑荒的人才知道,這是多麼的奢侈。

老朱小心翼翼的將紅薯放在桌子上,鄭重的道:

“馬上找最有經驗的老農來種植,就在宮裡種,咱要親自盯着。”

“如果真的能畝產千斤,陳永和當封侯,其餘所有人皆有厚賞。”

朱標頷首道:“如此良種,不封侯不足以償其功。”

“種植的事情,可以將五弟叫過來,他在這方面的經驗非常豐富。”

老朱點頭道:“嗯,咱正有此意。”

朱雄英笑道:“別急啊,還有其它種子呢。”

“這個瓜,個頭也非常大,能長到臉盆大小。”

“房前屋後,地頭邊角,都能種上幾顆。”

“既能當菜吃,也能臨時充當主食果腹。”

老朱再次露出震驚之意,然後狂喜道:

“竟然還有?”

確實還有,接下來朱雄英又將其它種子全都介紹了一遍。

每一樣老朱都很開心。

即便是產量一般的玉米,他也高興的眯起了眼睛。

一點都不像方纔說的那樣,啥都見過不稀罕。

“沒想到,這殷洲上竟然有如此多的良種,真乃寶地也。”

這是他了解過所有的種子後,說出的評價。

朱標也是同樣的態度,確實是寶地啊。

物種不但奇特,數量還多,關鍵是產量還高。

太讓人眼紅了。

這也更加堅定了佔領此地的決心。

誰知道還會不會有別的神奇物品呢,絕不能讓寶地落到別人手裡。

之後取名的時候,老朱直接拍板。

也別亂起別的名字了,就用‘殷’字。

紅薯叫殷薯,玉米叫殷米,南瓜叫殷瓜……

既說明了來源,又強化了殷商後裔這個標籤。

以後提起這些作物的名字,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來自於殷地,是殷商後裔種植的作物。

久而久之,新大陸就是殷商後裔的,而殷商是屬於華夏的。

161.第160章 皇權不下縣?第428章 歸來第6章 錦衣衛帶來的危險第17章 六部全軍覆沒157.第156章 藍玉:請太孫示下第364章 高,太高了。第289章 政變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201.第200章 稅第453章 孔228.第227章 力學第398章 南洋亂局133.第133章 天降異象第36章 能不能換句話?第257章 危險來自於停滯不前第424章 土雞瓦狗第327章 時代的塵埃164.第163章 功勳九轉第442章 這孩子一定大富大貴124.第124章 從批閱奏疏開始第325章 再造乾坤第349章 政治是妥協的產物第488章 無間道第454章 華夏在我肩上擔着第370章 新大陸86.第86章 我能治啊第330章 什麼帝國主義行徑啊第386章 分封的深層次謀算184.第183章 兄弟齊心第283章 留聲機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78章 混亂的計官體系第47章 貨幣121.第12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463章 殺駙馬以正法令第45章 葬禮?秀場!第492章 治心治事87.第87章 病之源第325章 再造乾坤第298章 無題117.第117章 統統砸碎第48章 給老朱上課迫在眉睫第453章 孔第259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第84章 徐達還朝第75章 竹書紀年第448章 太子的強硬103.第103章 我搞定無酸紙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第238章 沒有槍頭一樣能殺人第425章 朱老四好樣的啊88.第88章 我徐達同意他做伴讀第368章 謹言慎行第75章 竹書紀年148.第147章 軍功爵制第61章 自己的小圈子第362章 大明週報第307章 一剎那的英雄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217.第216章 生產力改變生活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第345章 血染淡馬錫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225.第224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第447章 攤牌第261章 亂認祖宗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請假一天第346章 血第321章 不會寫,是真的不會寫第63章 政治幼稚方孝孺第428章 歸來第325章 再造乾坤207.第206章 妙錦讓問的第424章 土雞瓦狗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廢158.第157章 藍玉:太孫心裡有我第304章 氣運220.第219章 打交趾?第399章 血債血償第427章 奇觀加信仰187.第186章 定黃第327章 時代的塵埃第237章 無題第393章 新大陸第484章 科技就是玩具第395章 燕王要造反?99.第99章 你們父子逗大家玩是吧200.第199章 錢錢錢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第294章 又一新課程第74章 祭品奉上,助我三江。請假一天第6章 錦衣衛帶來的危險111.第111章 出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