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灌縣都江堰旁。
數萬百姓將這裡圍的水泄不通,四川縣令以上官吏亦全部到場。
就連鎮守四川的軍中大將,許多也都在場。
比如傅有德,就坐在朱元璋的下首。
大家齊聚這裡,不是爲了搞什麼活動,而是參觀行刑。
六百多身着囚服的人,跪在都江堰大堤上,背後站着的是手拿大刀的錦衣衛。
這些人全都是朱元璋巡查四川,揪出來的貪官污吏。
地方惡霸一類的小角色,都沒資格跪在這裡。
百姓們看着這些囚徒,都非常的興奮,高呼貪官。
而官吏們則心情無比複雜,因爲這些人在不久前還都是他們的同僚。
平日裡風光無限叱吒縱橫,此時卻即將成爲刀下亡魂。
這種身邊人被處死,帶給他們的震撼是無與倫比的。
讓他們心中始終無法平靜。
更何況,高臺正中央的朱元璋,正用冰冷的目光,來回掃視着他們。
似乎隨時都有可能,將他們其中的某個人抓出來當場處決。
這種局面,誰又會不感到恐懼呢。
就連傅有德,都變得沉默了許多,朱元璋不開口他一個字都不願意說。
時間一點一滴流逝,很快蔣𤩽過來通報:
“陛下,午時三刻已到。”
朱元璋臉色一凝,抓起一把令箭扔出:
“斬。”
隨着他一聲令下,六百多顆人頭落地,血液飛濺染紅了堰堤。
現場的官吏都被嚇的冷汗直流,許多人需要攙扶才能站穩。
與之相反的是百姓態度,這麼多人被殺他們非但沒有害怕,反而非常的興奮。
每一顆人頭落地,都會引起陣陣歡呼。
‘殺的好’、‘貪官污吏該殺’。
等犯人全部被處決,朱元璋才叫來諸多官吏,訓斥道:
“被殺的沒有你們,是不是很高興?”
羣臣鴉雀無聲,這事兒誰敢搭腔啊。
“別高興太早,你們做了什麼咱心裡清楚的很。”
“之所以讓你們活着,是因爲你們確實做過一些實事。”
“看在過往功勞的份上,咱給你們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以後好生做事,咱還能既往不咎。”
“若再讓咱發現了什麼把柄,這些人就是你們的下場。”
聞言一衆官吏心中的石頭終於落地,齊聲說道:
“謝陛下,臣等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朱元璋又敲打了一番衆人,才讓他們各回各家好好工作。
傅有德也命一衆將領返回軍營,自己則留下陪王伴駕。
百姓們見沒了熱鬧,也相繼散去。
朱元璋帶着衆人來到都江堰上游。
這裡樹立着一座李冰和李二郎的雕像,香火非常的旺盛。
朱元璋親自上了一炷香,祈求父子二人保佑四川風調雨順。
之後他就開始遊覽參觀這座千年神蹟。
都江堰自從修成的那天開始,就爲歷朝歷代所重視。
包括所有佔據蜀中的割據勢力,也都將此地視爲要害。
專門佈置一支軍隊在這裡保護,還有專門的衙門負責維護。
大明也不例外,在這裡設置了一個千戶所。
朱元璋之所以將行刑地點放在這裡,一來是這裡重要,二來是有人竟然敢侵吞維護都江堰的資金。
被陳景恪薰陶了那麼久,他也知道了掌控輿論的重要性。
一次性殺那麼多人,即便都是貪官污吏,也會被人罵的。
如何纔不會被罵?
在四川,和都江堰扯上關係,就是最好的辦法。
只要告訴成都平原上的百姓,這些貪官污吏侵吞維護都江堰的錢糧。
秒秒鐘就能把百姓的怒火引出來。
別說是殺幾百人,就是誅他們九族,百姓也都只會叫好。
事實證明他的辦法是正確的。
今天數萬百姓來觀看行刑,沒有誰指責他這個太上皇殘暴。
都認爲那些人罪有應得。
殺人還被稱讚,老朱可實在太高興了。
走在路上,他對有些沉默的傅有德說道:
“是不是怪咱殺的太狠?”
傅有德下意識的說道:“亂世當用重典……”
“嘿……亂世個屁。”朱元璋笑罵道:
“大明都立國二十五年了,要還是亂世咱們這些人也太無能了。”
傅有德有些尷尬,實在是習慣了。
不過很快他就正色道:“雖然亂世已經結束,然大明變革激烈不亞於亂世。”
“爲了給變革保駕護航,用重典震懾人心是應該的。”
“況且這些人確實死有餘辜。”
“我只是有些好奇,依照您的脾氣,今日被處死的不應該只有這些人才對。”
朱元璋這才露出滿意的表情,說道:
“咱也恨不得多殺一些人,只是殺的人多了誰來幹活,大好局面不能壞在咱手裡啊。”
“所以就只殺了其中的的典型,罪責較輕又肯幹實事兒的,就暫時饒過他們這一次吧。”
傅有德點點頭,半開玩笑道:“這次沒誅人家九族,也不像是您的風格。”
朱元璋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咱是真想將……嗯,用陳景恪的話說就是,拿着族譜挨個殺乾淨。”
陳景恪經常說一些渾話,什麼‘嫌族譜太厚’、‘死一族譜’之類的。
此時想想,確實挺有意思的,不知道京城那邊情況如何了。
傅有德也不禁再次感嘆,陳伴讀真是寵冠天下啊。
發散了一下思維,朱元璋才繼續說道:
“但沒辦法,大明缺人啊。”
“馬上又要在南洋分封二十個諸侯國,至少需要遷徙三四百萬人過去。”
“咱現在天天發愁哪裡弄出這麼多人出來,恨不得大姑娘小媳婦一天生一個。”
“又哪裡捨得拿着族譜殺人啊。”
“這些犯官的親族加起來有一萬多人,殺了太可惜了,正好全都發配到南洋去。”
聽他主動提起分封之事,傅有德也藉機打探道:
“皇上說今年要大分封,臣斗膽一問,不知……”
朱元璋沒有隱瞞,說道:“放心,南洋二十諸侯國,五個親王國,五個侯國,十個伯國。”
聞言,即便是以傅有德的城府,也忍不住露出幾分喜色:
“這下勳貴們的心就可以放回肚子裡去了。”
恐怕放心的不只是其他人,還包括他自己。
朱元璋沒有揭穿他的小心思,而是說道:
“你是國公,不在第一批分封之列,不怪咱吧?”
傅有德連忙說道:“臣不敢,陛下如此分封自有道理,臣悉聽陛下吩咐。”
這倒是實話,大明十幾個國公,如果有人封了有人沒封,那沒被封的肯定不高興。
但大家都沒封,自然就沒人說什麼了。
至於朝廷爲什麼不封國公,反倒是不那麼重要了。
或者說,朝廷肯定會給一個理由,等着就是了。
果不其然,接下來朱元璋就解釋了爲什麼不封國公。
“每一位國公都是大明的頂樑柱,現在朝廷離不開你們。”
“且南洋未來是大明的腹心之地,也不會允許特別強的勢力存在。”
“把公國封在這裡,朝廷會不舒服,伱們也會束手束腳。”
“封幾個侯國伯國,是最合適的。”
“將來朝廷會另外選擇合適的地方,爲你們建立公國。”
“到那時少了朝廷的約束,你們就可以盡情的施展才能了。”
聽到這個答案,傅有德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得知南洋沒有公國,他就猜到了這一點。
而且他也能猜到,未來的公國定然遠離大明本土。
秦王封在安西,晉王已經確定封在碎葉川,燕王去了天竺。
三大塞王都尚且如此,更何況是他們這些國公。
至於他會不會因此心裡不舒服……
還是那句話,三大塞王都封那麼遠,他們還有什麼可說的?
解決了這一點小矛盾,接下里的談話氛圍就更輕鬆了。
兩人就大分封的事情,進行了更細緻的意見交換。
大分封只有王、公、侯、伯四個等級。
至於子爵和男爵,對不起級別太低不在分封之列。
當然了,之所以放着子爵和男爵不封,並不真的是他們爵位低,也不是沒有土地可封。
而是大明需要勳貴集團來平衡文官集團。
但是王公侯伯的權勢太大,很容易尾大不掉,子爵和男爵就沒有這個顧慮了。
而且留着男爵和子爵不封,也是對他們的一種激勵。
眼饞封國嗎?想要嗎?
那就努力開疆拓土吧。
還能避免有些人因僥倖立下軍功封了爵,從此就開始躺平混日子。
兩人聊了很久,直到要離開時,傅有德忽然說道:
“陛下,臣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繼續待在蜀地怕會誤了朝廷大事。”
“且蜀地這些年相對平穩,不如另差大將來坐鎮可好?”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說道:“你也想撂挑子是不是?”
“自從咱退位,馮勝天天賴在洛陽裝病,湯和直接將所有職務都辭了……現在你又要休息。”
“是標兒忌憚你們,還是誰容不下你們啊?”
這話就有些重了,傅有德連忙告罪,眼淚都下來了:
“臣不敢……臣已經六十有九,常感精力不濟……”
朱元璋不耐煩的道:“好了好了好,又是這一套說辭,你們就不能換換詞兒嗎?”
傅有德有些語塞了,聽這語氣,馮勝、湯和他們告退,用的也是這套說辭?
哎,那些人真是的,就不能用別的藉口嗎。
怎麼能提前把我的詞兒給搶了呢。
既然這個說辭不能用了,他也只能說出了真實打算:
“陛下,臣最近讀戰國策,看到觸龍說趙太后篇,深有感觸。”
朱元璋眉頭一挑,說道:“哦?有何感觸,竟然讓你生出了退隱之心?”
傅有德說道:“父母之愛子,必爲之計深遠。”
朱元璋先是疑惑,你退隱和愛護子孫有什麼關係?
不過畢竟是洪武皇帝,馬上就想通了其中的道道。
“你想給傅忠讓路?”
傅有德說道:“陛下英明。”
大明自有用人的規矩,父子兄弟不可能同時擔任要職。
哪怕傅忠是駙馬,都沒辦法越過這個規矩。
傅有德不退,傅忠就始終無法獨當一面。
一個六十九歲的老人,要給兒子讓路,這個理由實在太充分了。
朱元璋一時間都不知道怎麼反駁。
但傅有德鎮守蜀地多年,這裡的番蠻都服他,在這個時候將他調走,朱元璋自然不願意。
傅有德誠懇的說道:“陛下,以臣的年紀,就算不退又能在蜀地待多少年呢?”
“與其等我老邁不能動的那天,再倉促找人替換,不如趁現在主動更換。”
“就算新來的將領一時間無法適應,朝廷也有應對的餘地。”
“且,臣老了,不準備去封國了,死也要死在大明。”
“說句大不敬的,臣還想陪葬皇陵呢。”
這個陪葬可不是殉葬,而是自己的墓放在皇帝的墓旁邊。
功臣陪葬皇陵,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
聽到他說陪葬,朱元璋也笑了起來。
到了他這個年齡,已經不忌諱喪葬之事了,更何況說這話的還是傅有德。
“這話咱愛聽,咱們活着的時候一起打天下,去了黃泉也要一起幹一番大事業。”
傅有德順着這話說道:“所以啊,封國其實就是給傅忠的。”
“但是這小子從來沒有獨當一面過,又如何能管理好一個國家呢。”
“所以臣想趁還有點時間,讓他鍛鍊鍛鍊。”
朱元璋終於被說動,道:“好吧,咱答應你了。”
“不過不是現在,咱要先回京和標兒商量一下讓誰來接替你,最遲明年初就會給你具體消息。”
傅有德高興的道:“謝陛下。”
之後朱元璋也沒有再耽擱,啓程返回洛陽。
南洋已經平定,接下來就是大分封了,他這個太上皇必須要在京城坐鎮才行。
щшш¸TTKΛN¸¢ ○
不是怕文官反對,他相信朱標肯定能壓得住文官集團。
他真正擔心的是勳貴集團。
不患寡而患不均,爲何封了別人沒有封我?
爲何我的封地不如他的好?
爲何……
這些問題如果處置不好,很可能會把好事變成壞事。
朱標確實有威望,可面對勳貴的時候,還是他老朱的話更好使。
他相信,只要自己往那一坐,就沒有哪個勳貴敢吱吱哇哇。
而且他相信,在這種關鍵時刻,朱標也肯定希望自己回去。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朱標、朱雄英、陳景恪等人,可是翹首以盼。
他不回來,大家一直拖着大分封不敢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