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強化錦衣衛?

第388章 強化錦衣衛?

耿光等人苦笑不已,就這一會兒的功夫,他們就感受到了什麼叫心情大起大落。

打西域他們很擔心,改成兩年後打他們鬆了口氣。

哪知道馬上又換了個更高難度的目標。

天竺。

離大明更遠,攻打那裡代價更大。

關鍵是,天竺的紙面實力強啊。

根據情報顯示,那裡的人口在八千萬到一億之間。

當然,現在天竺四分五裂,對基層的統治接近於零,想要統計準確的數字並不現實。

這個數字是推算出來的。

但大明的國別研究部門,已經擁有豐富的經驗,這個推算是具有可信度的。

那裡可是有將近一億人口啊,豈是那麼容易就能征服的?

而大明此時在籍人口才只有七千萬而已。

早知道要打天竺,還不如同意打西域呢。

然而他們知道,自己的反對沒有任何用處。

大明能讓皇家三人組改變主意的,只有陳景恪。

而能讓陳景恪改變主意的,只有皇家三人組。

當他們四個人都同意一件事情的時候,就代表着這個事情必然會落實,沒有人能阻擋。

嗯……馬娘娘可以阻攔,但她從不過問政務。

有冤屈了找她,她會幫你出頭。

政務方面的事情找她,面都見不着。

不過還好,這次出動的是燕王府。

他們已經在心中做好準備,出征順利最好,不順他們拼死也要勸阻皇帝取消這個計劃。

陳景恪雖然不知道他們的想法,卻也能猜到大家並不看好這個計劃。

不過他並不擔心。

天竺的戰鬥力,只能說懂的都懂。

很快大明君臣就會知道,什麼叫專業軟腳蝦。

攻略天竺的計劃就此定下,具體如何做則要等朱棣回京再商議。

這件事情說完之後,陳景恪又說了另外一個問題。

“錦衣衛擴編……”

“什麼???”朱元璋等人開沒開口,耿光等人先失聲驚呼不已。

“陳伴讀,萬萬不可啊。”

“天下人畏錦衣衛如虎,現在正值變革的關鍵時期,擴編錦衣衛恐會引起天下人的驚恐。”

“是啊,況且目前大明蒸蒸日上,實在沒有擴編錦衣衛的需要啊。”

對於衆人的反應,陳景恪早有預料,並不奇怪。

可以說,大明現在有兩個機構最惹人厭。

一個是錦衣衛,另一個就是稅務稽查司。

相比起來,還是錦衣衛更可怕。

稅務稽查司只會要你的錢,而錦衣衛會要你的命。

羣臣做夢都想把這玩意兒給取締了,怎麼可能會支持擴編。

別說羣臣了,就連朱元璋、朱標都覺得驚訝。

瞭解陳景恪的人都知道,他並不是很喜歡特務政治。

若非變革需要,他早就提議廢除這個組織了,怎麼會主動要求擴編呢?

朱元璋疑惑的問道:“景恪,你說要擴編錦衣衛?爲什麼?”

陳景恪表情很嚴肅:“大批項目實施,海量的錢財撒下去,必然會導致貪腐加劇。”

“朝廷必須要採取嚴厲措施,將這個苗頭壓下去,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光靠監察御史,已經沒有什麼效果了。”

“過往的事實證明,在這種時候錦衣衛是最值得信賴的。”

“然而,錦衣衛只有六千人,要留一部分在京中聽用。”

“還有一部分去周圍各勢力打探情報,還要監察地方……人手嚴重不足。”

“擴編勢在必行。”

朱元璋和朱標都不禁頷首,確實如此。

錦衣衛缺人是早就存在的問題,只是以前勉強夠用,爲了不刺激羣臣就沒有擴編。

當然,朱標自己不喜歡錦衣衛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內部變革需要加強監察,更多新大陸和新勢力的出現,也需要錦衣衛去打探情報。

擴編已經勢在必行。

幾位內閣學士的表情非常糾結,今天陳伴讀這是想幹啥?

爲啥非要提這些讓人爲難的建議?

他就不知道,消息傳出去他會被罵嗎?

別說是外面的人了,就連他們這些內閣成員,都想罵人了。

然而他們終究是不敢真的罵出口的,連反對都不敢太大聲。

老朱對於這個提議,自然是一萬個支持:

“好,這個建議咱同意了,將錦衣衛擴編成兩個衛,不夠了再說。”

然後他又對羣臣說道:“也不怕告訴你們,咱準備離京繼續巡視地方。”

“目的就是爲了遏制這股貪腐之風。”

“告訴下面的人,誰落到咱手裡,就等着被抄家滅族吧。”

衆人聽得心中一驚,太上皇這把刀,終於又要出鞘了。

這次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倒黴。

當老朱拍板同意將錦衣衛擴編成兩個衛的時候,事情就已經成了定局。

太上皇開口,這還反對什麼。

怕不是嫌自己命長是吧。

不過陳景恪也知道,不能真的把文官集團推到對立面,否則就會陷入無休止的黨爭,永無寧日。

打了對方一幫子,就得給一顆紅棗,於是他就提出了今日的第三個議題。

“……我華夏文明源遠流長,先輩爲我們留下的知識浩如煙海。”

“只是承載這些知識的書籍,或是散佚,或是毀於戰火……”

“能保存到現在的百不足一,此乃我華夏最大的遺憾。”

“今日我大明承天命而坐天下,自當……”

他先是說了一大番的開場白,歌頌讚揚了先賢的偉大,惋惜了書籍的損失,無數知識失傳。

然後才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我建議,朝廷組織大儒,收集天下典籍加以彙編……”

“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爲一書。”

“此書若成,可彰顯國威,造福萬代。”

“好。”一道叫好聲響起。

衆人望去,竟然是朱元璋。

只見他高興的道:“景恪真是深知咱的心思啊,人家都說大明只有武功缺少文治。”

“咱早就想編寫一部這樣的文獻,堵住那些人的嘴。”

“只是編寫此書耗費甚大,而大明當務之急是變革不宜分心,所以咱就沒有去做。”

“今日倒是被你小子給搶了先。”

朱標也笑着說道:“太上皇是戰火裡走過來的,親眼目睹了無數典籍毀於戰火,曾數次與我說起此事。”

“說將來大明國泰民安之後,一定要編寫一部文獻,將天下典籍彙總……”

瞅瞅,要不還是朱標會說話。

將事情的性質,從爲自己爭口氣,上升到了爲往聖繼絕學層面。

其他人自然知道這時候該說什麼,紛紛吹捧陛下聖明什麼什麼的。

其中吹捧最熱切的,是三名儒家出身的學士。

編書的主力自然是他們這些文人,這是妥妥的功績和聲望。

隨着變革的進行,理學的地位被客觀現實倒逼的必須做出改變。

最讓他們難安的還是方(唯物)學的出現,直接動搖了理學的統治地位。

按照常理來說,這個速度不應該如此快。

在這個年代學問傳播速度很慢,方學想打開局面,至少需要十年二十年時間傳道。

這也意味着,不論方學多麼優秀,想動搖理學的地位都需要數十年的時間才行。

然而大明週報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它的銷售渠道遍佈全國每一個縣,也就意味着可以在短期內,將某種信息傳遞給全國百姓。

每一期週報上,都會刊登幾篇方學的文章。

全國的讀書人都知道,大明出現了一種新學說,名爲唯物學。

理學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他們試圖強迫翰林院,不要刊登方學文章。

解縉可不慣着他們,當場拿出了朱標的親筆題詞:

忠君愛國、廉潔奉公、守法爲民、公正真實。

十六字真言一出,這羣大儒立馬不吱聲了。

沒辦法,他們只能寫文章對方學進行全方位批判。

然而不論是批判也好,唾罵也罷,抵制也好,都無法阻擋方學的擴散。

越來越多的人瞭解了唯物學。

而且,有句話叫理越辨越明,尤其是在朝廷主持公道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理學大儒的批判,反而幫助大家更加深入的瞭解了唯物學。

其結果就是,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唯物學。

當然,那些人選擇唯物學,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朝廷的支持。

朝廷是沒有直接亮明態度,可允許方學在週報上刊登,就是最好的表態。

既然朝廷支持,那自然就有人去學,一切都是爲了更好的做官。

雖然現在理學依然強勢,可方學也已經站穩腳跟並迅速的發展。

一家獨大的局面即將被打破。

現在理學急需一個大動作,重振自家的聲威。

編寫一部鉅著,簡直再合適不過了。

所以,陳景恪的這個提議,可以說毫無阻礙的全票通過了。

本來朱標計劃,在翰林院內部設立一個機構,召集三五百人進行編撰。

然而陳景恪卻直接將這個數字擴大了十倍:

“先輩留下的書籍浩如煙海,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關係國民生計……”

“我們既然着手編寫這部文獻,那就做到最好……三五百人根本就不夠用。”

“我建議,從全國挑選各行各業的佼佼者,齊聚洛陽編撰此書。”

“人數暫時就定爲五千。”

五千?衆人都震驚不已。

本來他們以爲,這次修書最多也就是宋朝《太平御覽》那種規模。

雖然也是大功一件,可有先賢事蹟在前,總歸是少了點震撼。

現在才知道,自己還是太低估陳景恪的氣魄了。

五千人蔘與,堪稱史上之最啊。

兩相比較,《太平御覽》就不值一提了。

然後就是隱隱的興奮。

如此龐大的人數,此書的規模將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若編成,必將是華夏文明一大盛事。

對所有參與人員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榮耀。

怎麼說呢。

總編纂有資格在華夏史書上單開一頁,普通的參與人員,也能在族譜上單開一頁。

但……

朱標皺眉道:“這……規模如此之大,所需費用定然不小。”

“現在朝廷到處用錢,若是因此耽誤了變革就不好了。”

陳景恪笑道:“陛下無需擔憂,現在朝廷不缺錢。”

“要考慮的是如何合理的讓這些錢糧流動起來,變成實實在在的物,爲世人提供便利。”

說到這裡,他朝朱標使了個眼色。

朱標雖然不明白他要做什麼,但出於信任還是點頭道:

“也好,那此事就暫時這麼定下了,具體該如何做咱們下去再詳談。”

諸位大臣都非常激動的齊聲讚頌陛下聖明。

之後衆人又討論了一些別的事情,今日的會議纔算結束。

然後三名儒家學士一溜小跑的離開了,顯然是要去將這個好消息公之於衆。

等人都離開之後,朱標才問道:

“景恪,你又在打什麼鬼主意?”

朱元璋和朱雄英也向他看來,編書還能有什麼別的目的不成嗎?

陳景恪這纔將原因和盤托出。

“那些大儒在地方具有廣泛的影響力,能影響到國家政策的施行。”

“事實上,他們已經在利用自己的影響力,阻礙新政和新思想的推行。”

“南洋那邊的局勢已經達到了臨界點,我估計那些土著勢力馬上就會有所行動。”

“到時候朝廷出兵南洋,正式施行大分封,必然會遭到儒生的反對……”

“編寫這部文獻,既是對他們的一種安撫,也正好藉機把他們全都弄到京城看管起來。”

到了京城可就由不得他們了,離開了地方,他們就是沒牙的老虎。

再難阻撓新政和新思想的推廣。

這個方法不是陳景恪首創,而是老祖宗的智慧。

從漢朝開始,朝廷強勢的時候就會找各種藉口,強行把地方富戶遷徙到京城周邊居住。

包括地方上有名的賢人,也會被強行徵召入京爲官。

這麼做的目的,自然是爲了削弱地方政治力量,強化中央集權。

陳景恪不過是根據大明的實際情況,活學活用了一下而已。

既削弱了地方政治力量,爲變革掃清了障礙。

又可以集中文人的力量編修書籍,儘可能的將老祖宗留下的財富保存好。

上輩子《太平御覽》、《永樂大典》等文獻散佚,可以說是華夏文明巨大的損失。

至於《四庫全書》,說是修書實爲毀書。

好不容易逃過各種天災人禍,保存下來的書籍,都毀在了滿清手裡。

這一世,陳景恪必然不會再讓類似的事情重演。

等這部文獻編纂好,他會用活字印刷術印上幾千套。

然後在全國各地修建圖書館,將這套書籍放在裡面。

不光是這部文獻,其他所有的藏書能刊印的,就儘可能多的印刷出來。

每個地方都藏一套。

就不信還能全都失傳嘍。

181.第180章 培養聖人?226.第225章 我不養閒人第259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第468章 族誅第75章 竹書紀年第59章 無意中改變歷史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310章 藍玉超進化第308章 新書構思231.第230章 無題第430章 大洋彼岸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172.第171章 步子不能太大157.第156章 藍玉:請太孫示下225.第224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第290章 佈局和收穫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第388章 強化錦衣衛?第442章 這孩子一定大富大貴227.第226章 日本必須要徹底消失第412章 一票否決權第72章 共創佳話107.第107章第43章 暴斃第16章 李善長的怨憤第347章 明朝的蘇武135.第135章 太孫天命在身第47章 貨幣205.第204章 某高麗(完)106.第106章 再搞定變色油墨第59章 無意中改變歷史92.第92章 朱老四有大帝之姿第43章 暴斃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第257章 危險來自於停滯不前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第293章 外面的世界190.第189章 無不懷念我大元啊第465章 龍鳳呈祥180.第179章 藍玉竟成嘴替第389章 大明二代之臣紛登場第47章 貨幣229.第228章 萬物之理第492章 治心治事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第493章 有爲無爲第341章 挖坑殺人第371章 澳洲?炎洲!第32章 馬皇后一刻三驚140.第139章 唐高宗就是這種病144.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第435章 這是未來第364章 高,太高了。第454章 華夏在我肩上擔着138.說下加更的事情吧第21章 從調教太孫開始第480章 李善長眼中的大同第337章 解縉的震驚146.第145章 老朱你竟然和我搶女婿183.第182章 禿驢,竟敢勾引公主。130.第130章 皇商要不得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154.第153章 這畫面不對啊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220.第219章 打交趾?第446章 人禍天災88.第88章 我徐達同意他做伴讀第388章 強化錦衣衛?第378章 朱樉太卑鄙啦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376章 老朱親自斟茶第437章 世界是聯繫的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第274章 團隊力量103.第103章 我搞定無酸紙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第380章 鑿穿戰術再現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第256章 歷史賦予的使命第456章 拿捏第406章 父母之愛子第40章 演戲第312章 敢於打爛一切第385章 閣老們頭上的人103.第103章 我搞定無酸紙第274章 團隊力量第300章 閃電戰第292章 河西戰略第261章 亂認祖宗93.第93章 妖僧姚廣孝第417章 給過年增加點顏色第310章 藍玉超進化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234.第233章 誰能比陛下更疼媳婦第394章 一國兩分治224.第223章 太孫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