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廢

第197章 儒家不可廢

儒生們很聰明,沒有反對黃帝、老子和孔子的封號。

實在是沒辦法反對。

黃帝不配?這話他們不敢說。

老子不配?

如果老子都不配上封號,孔子有什麼資格上?

老子和孔子,在這個時候就是一體的。

所以,這一點是沒辦法反對的。

但沒關係,直接反對立聖賢廟。

只要聖賢廟立不起來,封號自然也就沒什麼意義了。

況且聖賢廟對儒家的威脅更大,將直接動搖文廟的地位。

文廟是什麼?

那不只是一座廟,更是儒家正統地位的象徵。

現在朝廷要另立一座廟,凌駕於孔廟之上,這就是要動搖儒家地位啊。

儒生們自然不願意。

紛紛上書阻止,甚至有文官和儒生,到宮門口下跪請願。

然後有趣的事情就來了,他們不敢明着說阻止的理由。

畢竟聖賢廟要供奉的有華夏先祖,他們沒那個膽子說這座廟不配高於文廟。

只能用‘前所未有’,恐會動搖社稷人心等等做藉口。

就在這時,已經被打爲儒家叛徒的方孝孺,再次跳了出來。

一連寫了好幾篇文章,贊成立聖賢廟之舉。

其中一篇文章,專門講述了文廟是怎麼來的。

原本是孔子的家廟,漢高祖首次祭祀,開啓了帝王祭祀孔廟之舉。

漢武帝獨尊儒術,孔廟地位得到提升,慢慢的就變成了文廟。

既然文廟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後人立起來了。

那作爲後人的我們,爲何不能立聖賢廟,祭祀華夏先賢呢?

這篇文章一出,整個儒家集體爆炸了。

恨不得將方孝孺抓起來千刀萬剮。

只是方孝孺早就不知道躲哪去了,他們根本就找不到人,只能寫文章痛斥。

方孝孺根本就不理他們,自顧自的寫着自己的文章。

沒幾天,又寫了一篇。

這一篇文章,直接將儒生們的遮羞布,給撕了下來。

道明他們反對立聖賢廟,就是爲了一己私利,就是爲了維護文廟的地位。

而維護文廟地位,就是維護他們自身的利益。

這羣腐儒爲了自己的利益,已經忘記了華夏先祖。

竟反對朝廷祭祀先祖,簡直就是數典忘祖。

儒生們直接紅怒了,這個叛徒真是該死。

本來這還沒什麼,雙方打嘴仗不是一次兩次了。

可是當朱元璋在早朝,拿着這篇文章來質問文官,是否真是如此的時候,性質就變了。

儘管大家都知道,這一次方孝孺就是皇帝的嘴替,可那又能如何?

只能各種解釋。

可任憑他們怎麼解釋,都無法說服皇帝。

那就只能用最後一招了。

到皇宮門口跪着,逼宮。

然而他們面對的皇帝是朱元璋。

直接下令,名字全記下來,取消所有功名,永不錄用。

空出來的官位?

讓功勳們頂上來。

而就在這時,佛道兩家給了儒家致命一擊。

先是龍虎山公開表示,支持朝廷設立聖賢廟。

然後茅山、全真、武當等道教大派,也紛紛站出來支持。

佛教也在隨後表示了支持。

這一下,儒家徹底坐不住了。

儒家壟斷了做官的門路?

現在是大明立國之初,什麼都缺,就是不缺勳貴。

在戰場上廝殺出來的軍功階層,可沒幾個信奉儒家的。

皇帝靠儒家思想治國?

這倒是不否認,可那又如何?

別忘了唐朝,因爲李家認了老子當祖宗,就尊崇道教。

道家藉此成爲第一顯學。

佛教靠着在民間的基礎,是第二顯學。

儒家只能屈居第三。

大唐不一樣傳承將近三百年。

後來儒家重新成爲第一顯學,靠的也是宋朝皇室的支持。

說白了,哪家成爲第一顯學,皇帝纔是主要因素。

別看現在儒家聲勢浩大,只需要皇帝一句話,就能將他們打落在地。

道家的傳承可一直都沒有斷絕。

別看現在很老實,那是因爲儒家太強勢。

但凡皇帝一句話,他們馬上就能跳出來。

此時,儒生們終於認識到了一件事情,逼宮那一套對宋朝皇帝好用,對現在這位皇帝沒用。

認識到這一點之後,他們馬上就改變了策略。

有人提議,將先祖全都搬到文廟裡去不就行了嗎,何必再立一座廟。

於是此人遭到了所有人的嘲笑。

你們是有多大臉啊,敢把燧人氏、有巢氏、神農氏、黃帝等等華夏先祖,放在孔廟裡?

然後儒生們又想到一個辦法,到底哪些人可以進入聖賢廟享受祭祀,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咱們要好好討論一下,等商量好了再說。

大家都明白他們的意圖,就是無限期的拖延。

但朱元璋早就想好了辦法:“先把聖賢廟建立起來,將沒有爭議的先賢請進去接受祭祀。”

“有爭議的,再慢慢討論。”

這一下,徹底讓儒生們無話可說。

在一場鬧劇之後,聖賢廟正式建立。

但儒生們依然沒有放棄,他們準備無聲抵制。

當初朱元璋下令,祭孔止於曲阜。

儒生們直接無視,這條命令不是一樣被廢除了嗎。

還有將孟子移出孔廟,也因爲儒生們的無視,又給請回來了。

這次他們也準備採用相同的辦法,無視。

你建廟就建唄,朝廷舉行的祭祀,我們沒辦法。

但除此之外,我們就當沒這座廟。

不祭祀,不宣傳。

看你能怎麼辦。

朱元璋就像是猜到了他們的想法,又下了一道旨意:

天下各個道觀寺廟,有條件的,必須建立一座聖賢殿。

沒條件的,也要弄一間聖賢堂,把先賢的牌位請進去祭祀。

這還不算完,又令各藩屬國全都要建聖賢廟,進行國家祭祀。

而且還准許他們,將自己的先祖請進聖賢廟祭祀。

但這麼做必須要經過大明朝廷的允許。

比如高麗,在徵得大明同意後,可以將箕子放在自己國家的聖賢廟裡。

其他各藩屬國,伱們認哪位先賢爲祖宗,都可以照此辦理。

甚至朱元璋還暗示,如果你們的表現讓大明滿意,有機會將你們的祖先放在大明的聖賢廟裡。

這一下,本就因爲《華夏簡史》,對華夏這個概念高度認同的各藩屬國,可謂是欣喜若狂。 紛紛表示,聖賢廟是吧,我們馬上建。

這一下,儒生們徹底傻了眼。

不過朱元璋也沒有過於刺激儒家,畢竟還需要他們來治國。

在聖賢廟裡,三聖的地位是最尊崇的,排在主位。

三聖自然就是黃帝、老子和孔子。

黃帝居首,老子次之,孔子最末。

儒家也只能無奈接受這個設定。

對此道教自然是最支持的,其實這也是他們支持聖賢廟的原因。

真以爲我們道家,就任由你們儒家踩在腳下啊?

宋朝時期我們就敢站出來爭奪話語權,更何況是現在。

立了聖賢廟,就能借此衝擊儒家的地位。

尤其是在聖賢廟裡,老子位在孔子之上,這更是讓他們開心。

眼見儒家被壓制,聖賢廟成真,朱雄英很是興奮,但面上卻裝作不屑一顧的道:

“儒家也不過如此嗎,咱們還沒怎麼發力呢,他們就倒下了。”

陳景恪啞然失笑,說道:“那是因爲他們面對的是洪武大帝,換成你,事情就沒這麼好辦了。”

朱雄英很是不服氣。

老朱則被這一記馬屁拍的神清氣爽,果然是咱的好女婿啊。

這倒不是陳景恪拉踩,朱元璋作爲開國君主,天然擁有重新洗牌的權力。

再加上剝皮萱草殺出來的兇名,足以震懾儒生們不敢亂來。

換成別的皇帝,估計皇城門口早就跪滿反對的儒生了,大半個朝堂都能癱瘓了。

甚至出現皇帝落水的事情。

說笑過後,陳景恪正色道:“你好像很不待見儒家?”

朱雄英愣了一下,說道:“有問題嗎?你和皇爺爺不是也很不待見他們嗎?”

朱元璋也意識到問題所在,表情變得嚴肅起來。

陳景恪搖搖頭,說道:“不,我和陛下並沒有不待見儒家。”

朱雄英疑惑的道:“那你們爲何要打擊儒家?”

陳景恪回道:“打壓儒家,和不待見儒家,是不一樣的。”

“儒家是有其優點的,尤其是在禮法建設方面,更是擁有碾壓其餘百家的優勢。”

“大明想要長治久安,也同樣離不開儒家。”

朱元璋也點頭說道:“景恪所言甚是,大明離不開儒家,這一點你要謹記於心。”

朱雄英更加疑惑,道:“那你們爲何還要打壓儒家?”

朱元璋給陳景恪點了點頭,示意他來解釋。

如何對待儒家,最開始他也陷入了誤區。

還是通過陳景恪的講解,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纔有了這一次針對儒家的行動。

讓陳景恪來講,能說的更清楚。

陳景恪也沒有推辭,說道:“打壓儒家是出於政治需要,不可使其一家獨大,否則他們就會反過來架空皇權。”

“宋朝的情況我與你說過許多次,最開始是宋室選擇了儒家。”

“可是到了後來,儒家反過來綁架了宋室……”

“只有在儒家的規則之下,宋朝皇室纔是皇室。”

“反對儒家規則,就會被儒家反噬。”

“這深刻的教訓,大明必須要吸取。”

“否則難保不會出現,皇帝易溶於水的局面。”

朱雄英不信的道:“他們敢,不過是一羣儒生罷了……”

陳景恪說道:“他們爲什麼不敢?唐朝的太監都能廢立天子。”

“宋朝的儒生就敢綁架皇權……”

“若真讓大明的儒生徹底掌控國家,他們憑什麼就不敢廢立天子?”

朱雄英依然有些不服氣。

朱元璋補充道:“還記得咱下令‘祭孔止於曲阜’和將孟子移出孔廟之事嗎?”

“後來爲何失敗了?”

“將孟子移出孔廟,是咱做的不對,儒生們反對咱不說什麼。”

“可祭孔止於曲阜有何問題?”

“咱才只是想稍稍限制一下孔家的地位,就遭受儒家的反噬。”

“若是動作再大一點,恐怕受到的反噬會更大。”

“咱還是大明的開國之君,都尚且如此。”

“你們這些後繼之君,恐怕就更難以壓制他們了。”

鮮活的例子,比任何話語都更有說服力。

朱雄英終於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表情也變得凝重起來:

“我明白了,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

“我們要用儒家,卻不能將他們捧得太高,對嗎?”

朱元璋欣慰的道:“對,就是如此。你能明白這個道理,爺爺就放心了。”

陳景恪也鬆了口氣,進一步解釋道:

“之所以捧道家,還有個好處。”

“道家乃百家之師,它的地位高了,也有助於新思想的出現。”

“而且道家講究無爲而治,就算成爲第一顯學,也不會排擠打壓儒家,避免大明陷入學派紛爭。”

“這一點,是經過歷史驗證的,不用擔心出現什麼問題。”

他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爲了打壓儒家,而不是爲了消滅儒家。

必須要承認的是,儒家在構建禮法方面確實有其優勢。

他所建立的道德體系,深深影響着每一個華夏人。

尤其是當前大明,更是離不開儒家。

所以,消滅他是不現實的。

但儒家可以用,卻不能捧的太高。

大明中後期的儒家是什麼德行,大家都看到了。

所以,陳景恪一直在給朱元璋講這方面的道理。

尤其是聖賢廟計劃提出後,他就時不時的,給朱元璋分析一家獨大的危害。

老朱的政治素養是無需懷疑的,很快就琢磨透了其中的道理。

獨尊儒家確實能帶來穩定,但獨尊之後,儒家就會成爲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當朱元璋下定決心,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很難有做不成的。

龍虎山、茅山、武當等等道家教派,爲何會一起站出來支持?

自然不是巧合。

在確定要搞聖賢廟之後,朱元璋就私下聯絡過道家各大派。

無需給出任何許諾,就一句話,聖賢廟老子位列第二,賜至聖先師封號。

一直表現的與世無爭的道教,就露出了獠牙。

在關鍵時刻,給予了儒家致命一擊。

至於佛教,朱元璋都沒理他們,也無需理會。

作爲道教最大的對手,他們必須要在行動上和道教保持一致。

若這一次他們選擇袖手旁觀,以後的大明朝,佛教就永遠也別想擡頭做人。

至於和儒家站在一起?

算了吧,他們不想史書上出現‘洪武滅佛’之類的記載。

而最終,也果如朱元璋和陳景恪所預想的那般,佛道的表態,徹底壓倒了儒家。

但這並不是結束,而是爭端的開始。

不論是大明朝廷,還是儒家、道家和佛家,都要在這前所未有的大變局裡,重新找準自己的位置。

直到局勢重新達成平衡。

而這期間,少不了各種鬥爭。

(本章完)

第11章 鴕鳥朱標第81章 老朱覺得自己又行了203.第202章 沒那麼簡單(新年快樂!)第256章 歷史賦予的使命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第312章 敢於打爛一切200.第199章 錢錢錢190.第189章 無不懷念我大元啊第367章 你們準備好錢了嗎224.第223章 太孫長大了第57章 實踐226.第225章 我不養閒人117.第117章 統統砸碎第341章 挖坑殺人148.第147章 軍功爵制113.第113章 這些可都是棋子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第395章 燕王要造反?第294章 又一新課程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229.第228章 萬物之理第294章 又一新課程176.第175章 黃河決堤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第485章 將相之才第408章 巾幗不讓鬚眉116.第116章 老朱的文學天賦第390章 太子長子150.第149章 太孫好像有點不正經第440章 我都想弄死他196.第195章 徐家要出皇后啊130.第130章 皇商要不得第72章 共創佳話第310章 藍玉超進化107.第107章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第2章 大明嫡長孫229.第228章 萬物之理第474章 水無常形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第84章 徐達還朝第58章 唯儒獨尊213.第212章 麻六甲海盜第355章 公平交易第467章 殺戮,開始了206.第205章 陳景恪的成長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第72章 共創佳話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第52章 解決之法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第347章 明朝的蘇武88.第88章 我徐達同意他做伴讀211.第210章 你家族是譜批發的?第440章 我都想弄死他212.第211章 用木牛流馬耕地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310章 藍玉超進化92.第92章 朱老四有大帝之姿212.第211章 用木牛流馬耕地104.第104章 大戶就是養肥的豬第51章 老朱強大的理解能力第296章 博望侯第278章 朱標的五條措施第368章 謹言慎行第47章 貨幣第243章 呂宋201.第200章 稅第420章 官第375章 花錢是一門學問第417章 給過年增加點顏色第446章 人禍天災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第482章 人權的二象性第339章 屬於華夏的學問第342章 無題第85章 咱的乖孫怎麼樣195.第194章 組建水師衙門151.第150章 內部提純86.第86章 我能治啊第316章 偉大思想102.第102章 假鈔第475章 人無信不立第365章 滄海第426章 大家都怕真相第397章 死有餘辜第253章 帝國時代第83章 讓他當駙馬?第341章 挖坑殺人第432章 殷第407章 蠹蟲傳第446章 人禍天災第400章 秦風無衣第237章 無題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265章 直搗黃龍第346章 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