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保民方能蕩寇

谷城西邊,北河東岸,大巴山餘脈的一處山谷中,無數明軍將士正在正圍着一個巨大的水潭忙碌着。

他們將匯入水潭的幾條溪流全部用圍堰圍住,又在水潭匯入北河的支流上築起了一座露出水面半人高的小壩,同時還在水潭四周各處低窪處挖出了一個個池塘模樣的巨坑,然後便拿着水桶和臉盆什麼的,使勁往外潑水,貌似想將這個巨大的水潭清幹,收穫裡面的魚蝦。

張斌看着手下將士忙碌的身影,不由感慨道:“這個張獻忠,還真會藏銀子啊。”

的確,如果不是張差和趙如等人拿着望遠鏡,帶着手下精銳小隊,時刻注視谷城四周,誰能想到張獻忠會將銀子沉入這麼一個清澈見底的水潭中。

趙如得意的指着遠處的一座高山道:“嘿嘿,他肯定想不到當時我正拿着望遠鏡在那邊盯着他的一舉一動呢,他真是狡猾,竟然令人把潭裡的石子撈出來,再把金銀沉下去,又把石子鋪在上面,然後又派另一幫人把裝金銀的箱子埋的到處都是,要是聽到風聲的人跑過來到處挖,挖出來的全是空箱子,不知道做何感想啊,哈哈哈哈。“

張斌還未開口,一邊的劉文秀卻是忍不住問道:“他用小船挖石子、運金銀的時候肯定動用了不少人,那麼多人知道這秘密,這樣做豈不是白費勁嗎?”

趙如還沒開口,張斌卻是搖頭嘆息道:“那些人怕是沒有機會說出這個秘密了。”

劉文秀也曾跟過張獻忠一段時間,他或許還未曾見過張獻忠兇殘的一面,他有點難以置信的道:“真的嗎?”

趙如點頭道:“真的,那些人全部被殺了丟河裡餵魚了,張獻忠將那些人殺完才讓人過來到處埋寶箱的。”

“嘶”,劉文秀聞言,不由倒吸一口涼氣,張獻忠竟然這麼兇殘,他還真是沒想到,那會兒,他感覺張獻忠好像人還不錯啊。

張斌搖了搖頭,嘆息道:“原本絕大多數反賊都是被餓的沒辦法才揭竿而起,但是,等他們習慣了用劫掠的財富來滿足自己的私慾時,他們就變了,變成了流寇,不再是原來單純只想活下去的老百姓了。不說這個了,趙如你帶着文秀和他手下一萬人去把那些箱子也挖出來,這一塊一塊的金銀可不好搬上岸,也不好裝船。“

此時,水潭外圍的水已經漸漸幹了,水潭裡的士卒不得不用接力的方式站成一排又一排,將一桶桶潭水從中間傳遞到外圍去倒掉,水潭的底部也慢慢露了出來。

這會兒看,這水潭還是正常的,裡面魚蝦亂蹦,底下全是石子,根本就看不到一點金銀,張獻忠這傢伙,真他嗎會藏銀子啊。

艾能奇手下的一萬人忙活了一上午,水潭中的水終於掏的差不多了,一衆將士將裡面的魚蝦全部用水桶裝着擺在岸邊,馮雙禮又開始指揮手下一萬人用竹筐清理彈底的石子了。

馮雙禮手下上萬將士又忙活了將近一個時辰,足足將潭底的石子颳去兩三尺厚,潭底終於露出了無數黃白相間的光芒,張獻忠埋藏的金銀終於找到了,張斌臉上不由露出了微笑。

經過一天的清理,張獻忠的埋藏的金銀全部被挖了出來,光是白銀就有五百多萬兩,黃金也有數萬兩,如果再加上襄陽府張君用上報的和追擊張獻忠主力的時候截獲的,張斌足足前前後後繳獲的白銀足有六百餘萬兩!

這次真是發大財了,要是其他官員統帥大軍,估計最少會侵吞三成以上,張斌卻分文不取,全部用船運送到襄陽府庫封存起來。

緊接着,他便寫了封奏摺,他將湖廣一戰做了個總結性的彙報,把所有情況全部照實寫在奏摺上,隨即便命驛站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崇禎這會兒只感覺臉上火燒火燎的,他剛一通神操作,將張斌壓制了一番,湖廣的捷報便不斷傳來。

不到半個月時間,張斌便拿下了湖廣首府,重鎮武昌,賊酋羅汝才率五萬餘衆歸順朝廷;

不到十天時間,張斌又收復了武昌府和承天府全境,賊酋張獻忠望風而逃;

又是不到十天時間,張斌便攻克了天下有數的雄城襄陽,俘虜賊寇五萬餘,並收復了整個襄陽府,張獻忠已經被他嚇得率十餘萬主力狼狽逃往大巴山了!

前前後後不到一個月時間,湖廣的危機便解除了,這個時候,崇禎真不知道是該慶賀呢,還是該保持沉默。

如果是其他人取得這樣輝煌的戰果,崇禎絕對會大肆慶賀一番,但是,取得如此戰果的卻是張斌,他真是尷尬異常,自己纔剛剛在朝堂上使勁壓制了人家一番呢,這戰果簡直是啪啪打臉啊,如果再大肆慶祝,他這臉往哪裡擱!

正當他拿着那些捷報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張斌又傳來一份奏摺,他竟然追上了張獻忠主力大軍,俘虜賊寇八萬餘,並繳獲白銀六百多萬兩,黃金數萬兩,糧食一百多萬石,張獻忠僅僅率不到兩萬人狼狽西竄,逃入大巴山深處!

崇禎真可謂驚喜交加,他驚的是張斌又又又立大功了,他恐怕壓都壓不住了,他喜的是,張斌竟然繳獲瞭如此多的白銀和糧食,西北五省那幾十萬大軍的糧餉至少這一年之內是不用他操心了。

這個時候,他不得不承認,張斌真是個少有的能臣幹吏啊,不論讓他辦什麼事情,他都能給自己帶來驚喜,可惜,這樣的人跟自己不是一條心啊!

張斌當然不會一心一意的跟着崇禎一起蠢下去,把好好的大明江山白白送給建奴。

緊接着他又上了份奏摺,詳細分析了西北五省的形勢,並提出了一系列建議。

他建議,在襄陽建立五省總督行營,統籌管理五省剿賊事宜,並將繳獲的金銀和糧食全部作爲糧餉存儲在襄陽,同時在襄陽建立糧餉庫,囤積糧草,儲備金銀,以爲西北五省剿賊大軍度用;

他還建議,免除西北五省的遼餉、剿餉和練餉,因爲這次繳獲的白銀足有六百餘萬兩,而西北五省一年的遼餉、剿餉和糧餉加起來也徵不到兩百萬兩,這六百餘萬兩足以抵消西北五省三年的遼餉、剿餉和練餉,而三年後,他勢必將賊寇清剿完畢,這西北五省的遼餉、剿餉和練餉差不多也沒必要徵繳了。

他還引用了楊嗣昌“保民方能蕩寇”的策略,詳細的解釋了一番加徵遼餉、剿餉和練餉對西北五省的危害和賊寇輕易復起的原因,懇請崇禎免除西北五省的遼餉、剿餉和練餉。

最後,他還向崇禎請示,是率軍繼續西進追剿張獻忠還是轉而北上關中去收拾李自成。

崇禎拿着這份奏摺,心情複雜無比,不得不說,他的內心還是想當一個好皇帝的,只是他能力有限,情商又欠費,性格更是有巨大的缺陷,所以才把事情搞的一團糟,不過,他也有一些優點,比如說勤勉,比如說節儉,再比如說,他勇於承認錯誤,哪怕丟臉他都不在乎!

張斌的建議很好,而且“保民方能蕩寇”的策略是楊嗣昌提出來的,他也十分贊同,不就是丟臉嗎,這有什麼,爲了大明,他不怕丟臉。

第二天早朝,奏對環節結束,他便親自宣佈,廷議免除西北五省遼餉、剿餉和練餉!

他這話一出,可把下面的文武羣臣雷的不輕,這會兒朝廷有多缺錢在場的所有官員都知道,他們的俸祿有時候都不能按時發放,還免除西北五省的遼餉、剿餉和練餉!

這是好事,大家都知道,但是,免除西北五省的遼餉、剿餉和練餉之後,幾十萬朝廷大軍的糧餉怎麼辦,大家的俸祿怎麼辦,總有人要去喝西北風,崇禎不會是想讓他們喝西北風吧!

這時候,朝中官員的思想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

那些清廉正直的官員都在想,這是好事,哪怕勒緊褲腰帶甚至真的喝西北風都要支持。

那些貪官污吏卻在想,這他嗎不是有病嗎,雖然他們不缺錢,但是,白乾活誰願意啊,那點俸祿雖然不多,好歹也能支持自己府邸的一部分開銷不是,爲什麼不要!

有時候,越是貪婪的人就越是小氣,越是貪婪的人就越是自私,因爲他們如果不小氣,不自私,又怎會想着法子去損人利己,損公肥私!

正當大家各懷心思的時候,崇禎直接示意,鴻臚寺禮官將這兩天發過來的兩份奏摺當衆念一遍。

這下,幾乎所有朝臣都露出驚喜的表情,原來張斌竟然繳獲了這麼多金銀和糧食,原來這錢不用在他們俸祿裡面摳,這種好事,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清廉正直的官員是極力贊同,大讚張斌爲國爲民,大讚皇上英明。

貪官污吏也收起了小肚雞腸,假假意思附和了一番,反正又不用從他們這裡摳,在皇上面前表現一下,誰不會啊!

這免除西北五省遼餉、剿餉和練餉的事最終獲得了朝臣的一致贊同,大家貌似並沒有一絲嘲諷他壓制張斌的意思在裡面,反而一個勁的高喊“皇上英明”。

崇禎不由疑惑不解,這些人,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難道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刻意壓制張斌嗎?

竟然沒一個人爲張斌邀功,爲張斌請賞,甚或爲張斌鳴不平!

大家心裡當然清楚的很,只是,沒人會因爲這事來觸他黴頭而已。

清廉正直的官員是認爲,皇上這好不容易英明瞭一把,何必提及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掃他的興呢。

貪官污吏則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再說了,皇上壓制張斌他是贊同的,壓制的好啊,張斌這傢伙跟他們這些貪官污吏可是死對頭。

至於張斌的黨羽,他們都接到警告了,凡事忍耐,靜候轉機。

這轉機是什麼他們還不清楚,但是,他們相信,張斌絕對會給大家帶來轉機。

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四十一章 匆忙撤退第一章 一夢四百年第八卷 第一六〇章 誰利用誰第二十五章 霸臨平戶藩第二四二章 這年頭生活不容易第二八五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三十二章 做回惡人又何妨第二六八章 南洋承宣布政使司第二十三章 戚家軍史話第七十六章 下一盤棋第三章 農民軍來了第五十八章 入寇宣府第二五九章 同盟協議第七十一章 髒銀第二七三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計第五十三章 世上無難事第二一六章 成都破第二一六章 成都破第五十一章 養傷第六十二章 投降第五十五章 海軍上將第三十九章 初上早朝第三十一章 明朝那些太監第二七三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五十一章 歷史的教訓第八十六章 入閣爲相第二〇一章 明朝也有軍閥第五十一章 窮的叮噹響第十三章 鄭芝龍發飆第一七九章 跟崇禎硬剛第一三五章 獻首功第九章 戚家軍出山第一八七章 弒君否第八十二章 全部拉進東盛堂第二十四章 人情味第二三二章 這個惡人我來做第四十一章 匆忙撤退第六十一章 見鬼了第四章 這下麻煩了第五十六章 炮轟皇太極第四十七章 再見伊人第九十八章 稀裡糊塗第八卷 第二一四章 勢如破竹第二〇〇章 東林不足與謀第五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八章 又一場大清洗第十八章 太子出巡第一二三章 重振昔日雄風第十一章 無法無天第六十七章 修築要塞第九十五章 奪情第十六章 總督之爭第一章 進京第六章 東番特戰營(下)第三十七章 天雄軍兇猛第四章 與皇太極博弈第三十五章 自生火銃第八十二章 全部拉進東盛堂第三十章 感動第一七五章 革故鼎新第三十六章 唐世濟進去了第三〇七章 永興改制第七十九章 東番九衛第二卷 終章 千夫所指東林黨第一五五章 誰收拾誰第五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八章 下金陵第七十六章 下一盤棋第一四三章 亡國之兆第八十七章 東番兵事(下)第八章 明荷貿易爭端(下)第二章 瘋狂的計劃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間作稻第二〇四章 一醉解千愁第九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三章 打仗不花錢第二二〇章 張香出嫁第一八五章 鬧劇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六十一章 陰死你們第二三二章 這個惡人我來做第四十三章 缺銅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二五四章 沒落的帝國第五十三章 挺進遼河第一四七章 死磕第二三一章 解決土地兼併問題第八十七章 東番兵事(下)第六十章 猜忌第三十九章 分割第二〇一章 明朝也有軍閥第四十六章 瘋狂亂咬第四十五章 蒸汽動力第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三十三章 張斌出手第十二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五章 賜猛將兩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