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人心不復
回到鋪子坐了半晌,唐恩眼巴巴看着街邊來來往往的人,愣是沒看到一個進自己鋪子的,而這樣的情況每過去一天,他都感覺壓力巨大,再這麼下去自己可能就要付不起鋪子租金,這生意也就做不下去了。
一想到家裡的妻子和兒女,他就一陣頭疼,他很怕要讓家人跟着自己受苦。
自己是從苦日子過來的,知道那是個什麼樣的滋味,若只是自己的話也就罷了,但他不忍心讓妻兒老小也過那種日子。
有時候在鋪子坐着坐着,他都會胡思亂想,或許之前十幾年的快活日子是在做夢,而現在到了夢醒的時候,大明沒有第二個先皇,也沒有第二個許聖人,他們不管事兒了,這天下也就回了原樣了。
當天色進入黃昏,唐恩就默默關了鋪子,回頭看了一眼自家招牌,他無奈的嘆息一聲。
這一天天的賺不到丁點錢,多過去一天,就多一天的消耗,就是金山銀山也得坐吃山空,自己這十幾年的積蓄不知道還能撐多久了。
到這個點,再等下去也不會有客人,還得早些回去,畢竟府裡可不像京城還有那什麼路燈,天黑了就不好找路。
在回家去之前,唐恩也沒忘了去一趟菜市,每次回家都是他來提溜東西的。
菜市倒是有不少人,畢竟不管日子怎麼樣艱難,吃飯是百姓少不了的,只不過曾經興旺的肉市,現在也越來越冷清。
唐恩看了一眼,肉市裡雞鴨魚肉樣樣不少,他本習慣性的要過去稱一稱,但腳剛擡過去就又收了回來,然後搖搖頭去了別的地方。
如今日子不好過,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大手大腳了。
買了些素菜,唐恩便心事重重的晃悠回家了,他時不時就在思索這世道變化的緣由,以前的日子爲什麼可以好過,今天的日子又爲什麼變得難過,他試圖想明白這中間是什麼因素在起作用,要怎麼做才能維持曾經那樣的好日子。
只不過他這麼個小商人並沒有太多的閱歷和知識,想來想去也想不太明白。
這人啊,還是得多讀書才行
回了家裡,妻子接過東西,熟稔的開始弄起飯菜,不經意還問了一嘴生意好壞,唐恩只是嘆了口氣,妻子便明白了,但也沒有多說,只是默默忙着手頭的活計。
兩個娃娃藉着竈臺的火光,趴在小桌上寫着作業。
看到這樣的畫面,唐恩莫名就有些心安,同時壓力也就更大了,妻子兒女生活安定這就是他人生巨大的幸福,只是不知道這種安定的日子,還能持續多久。
他就坐在竈間給裡邊添置柴火,不一會兒兒子擡起頭來:“父親,咱學校要收俺們下學期的學費了。”
唐恩一聽,心裡就忍不住一沉,這壓力又是多了幾分。
這可不光是學費,還有他們在學校的書本費伙食費,到時候兩個人一加起來,那可真不少了,若是以前他倒也還能湊合,但現在日子艱難,任何一點之處都格外沉重。
一想到這裡,他就更加難受了。
以前送兒子去上學,學費都少的很,官府還有伙食補貼,書本都是免費的,哪怕是最普通的家庭,咬咬牙還是有能力送子女就學的,自己這種小商人就更輕鬆了。
但這兩年學習收費突然就變多了,而且官府的補貼也沒有,書本也不存在免費的事情,就學的負擔一下子翻了不知道多少倍,很多家庭不得不讓孩子就此輟學,他們實在是負擔不起了。
錢越來越難賺,支出卻越來越大,唐恩不發愁才奇怪了。
但不管怎麼艱難,唐恩覺得書還是要供孩子去讀的,越是見世面多,他就越是明白讀書的重要性,不管多難,都不能放棄孩子的學業。
他默默的點了點頭,兒子就繼續埋頭寫作業去了,而他的目光不由自主放在另一邊的女兒身上。
猶豫許久,他張了張嘴想說些什麼,但到頭來什麼也沒有說出來。
最後他默默的搖搖頭,就繼續往竈里加火去了。
許聖人說的是對的,女子也有讀書受教育的權利,不能因爲家裡困難就讓她輟學,要麼就一起讀,要麼就都不讀,不然對她不公平.
竈裡熊熊燃燒的火焰十分暖和,但是唐恩的心裡卻感覺一片寒涼,這以後的日子,該怎麼過下去啊。“娘子,如今生意難做,再耗下去也不行,不如把鋪子關了,我出去找找活兒幹吧。”唐恩無奈的和妻子商量起來。
妻子頓了頓,只是點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麼。
安靜的小家,無疑是時代之中萬千燈火的縮影,在這個歷史驚變前夕的微妙時候,他們都在用各自的方式適應着生活。
誰也不知道未來的世界會如何變化,大多數人只能被動的接受和適應着一切。
如今的大明在鍋蓋之下的水愈發躁動起來,但距離最終完全沸騰,尚不知還需要多久的時間,許良作爲新思想的先師,依然堅持在各地巡迴遊學。
數年的時間下來,他的旅程也接近了尾聲,如今再度來到帝國南方,那個曾經自己待過數年的兩廣之地。
如今許良無論走在大明任何一個地方,都會受到當地官民的一致熱情,但各地與各地之間也有些差別,要說大明哪個地方的百姓對許良愛戴程度最高,那除了京城就是兩廣了。
兩廣作爲大明西南邊陲之地,在曾經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是瘴氣蠻荒地域,經常都是被朝廷拿來做流放的地方,即便是經過漫長時間開發,在明朝的時候兩廣也是十分落後而貧窮的地方,又因爲這裡民族混居時有叛亂,就更讓這裡的大環境混亂而危險。
一直到許多年前,彼時還是工部侍郎的許聖人親自來到兩廣主持工作,用了幾年的時間改變了一切。
聖人給兩廣百姓帶去了數不清的工廠和工作,給兩廣的山民帶去了安穩的政策,給兩廣創造了極好的環境。
如今的兩廣,以糖橡膠等龍頭產業,帶動了整體的發展,而最早實踐新法也給這裡帶來了優越的營商環境,在吸收南洋的資源和市場基礎下,兩廣實現了飛躍,現在這裡的發展情況甚至比許多中原地域還要高了許多。
當許良回到兩廣之時,兩廣百姓無不是簞食壺漿以迎聖人,甚至還自發的安排了舞獅和樂隊,所有人都激動的不能自己,許多小娃娃不明白情況還以爲又是過了大節。
尤其難得的是,前來迎接的還不僅僅只是漢民,其中還有許多在兩廣府縣與漢民共同生活的少民。
他們習慣了大明的生活生產,最終走出了大山開始嘗試定居,過上了相對於以往安定富足許多的日子,而他們也都記得,這都是許聖人給他們創造的機會,讓他們不必再爲仇恨和戰亂所困擾,甚至還有機會擺脫土司的控制。
當初許良制定的少民政策,給了少民們極爲寬鬆公平的條件,從而實現了兩廣總體的安定。
而少民大大小小的土司們看到大明朝廷不再執着於改土歸流,從而放下了警惕心,但很多時候糖衣炮彈遠遠比冷酷的刀兵更具備迷惑性和效果,大明的寬鬆政策讓大量的土民都走下山打工掙錢,見識到了新法之下的社會狀況。
土民們打工給土司上供,確實讓土司們收穫了許多財富,但這也動搖了他們世世代代的統治。
當土民們接觸到大明新法改制之下的社會之後,他們的傳統認知崩塌了,幸福和悲慘都是對比出來的,見到漢民們在新法之下安定尊嚴的生活,土民們就很難再忍受土司的盤剝和奴役。
這帶來的結果就是大量的土民下山逃跑,而大明官府對待他們也都是照單全收,這雖然引起了各個土司的不滿,但他們也自顧不暇了,因爲土司內部也出現了大量的動亂,當土司們不再准許土民下山,而是要把他們綁在山上供自己奴役,土民們終於明白該把拳頭對準誰了。
最終讓大明實現改土歸流的並不是大明方面的強力手段,反而是土司制度自己的內部崩潰。
在少民內部動亂髮展到高潮的時候,兩廣官府適時的進行干涉試圖保護普通的少民,而這個時候土司們發現他們再也沒辦法用族羣的名頭號令底下的少民和官府對抗了,反而是少民們開始擁護官府來對抗自己!
這並沒有什麼其他複雜的原因,只是因爲少民們渴望像漢民們一樣過體面有尊嚴的生活而已。
人心不復,時勢異也,曾經讓歷朝歷代都頭疼不已的少民叛亂問題,最終在許良的曾經的政策主導之下走向了平靜和安定,這並不是許良就比前人更有智慧,只不過是生產力和制度發展之下的必然結果而已。
不管是什麼族羣的人,所向往的都只是美好生活,怎麼樣能實現這個目的,他們就會自發的做出選擇。
今天的兩廣,無論是漢民還是少民,許良都是他們眼中實打實的聖人,許良也在這裡受到遊學以來最爲熱情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