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第578章 抉擇

走出王宮時,李裪的心情無比沉重,這種沉重甚至不是因爲自己的父王要走到生命的盡頭,更多的其實是對李朝的命運的擔憂,準確的說應該是李家家業的擔憂,沒有李家的李臣民依然可以存在下去,只有李家自己是真正面臨着存亡危機。

李裪明白,今天父王對李元說的許多話,其實是說給背後的自己聽的。

雖然父王說的話十分決絕和狠厲,但最終卻並沒有真的做出那麼激烈的事情,到頭來也只是清理朝堂,然後把留學派盡數關押掉,甚至大明的留學生最終還要都送回去,這實際上就是不想給大明興師問罪的藉口。

只要是不對李朝的大明人下手,李朝內部的清洗只要別搞得血淋淋的,大明其實也不好說些什麼。

至於什麼拉着李朝臣民給李家陪葬,那只是在告訴自己那是最後一步時候應該做的事情。

李芳遠大限將至,提前給李裪清理朝局,而李裪也需要時間掌控局面,他們雖然心中不忿卻也不得不暫且忍耐,至少要把新舊王權交接的關鍵時候渡過,等到什麼時候李裪整合了李朝局勢厲兵秣馬,那時候面對大明纔算是真正有那麼一丁點底氣了。

李裪望着夕陽的天際,巨大的壓力落在肩頭,從此以後李家的興衰存亡就由自己決定了。

執掌王權本應該是一件高興的事情,但是李裪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他感覺今日的李家就如眼前的日落西山一樣,看不到一點希望。

在家國飄搖動盪的時候接任大權,然後勵精圖治收拾人心,最終整軍備戰戰勝強敵,延續了李家在李朝的統治,自己也成爲李朝的中興之主,這聽起來是多麼美好的劇本啊。

可是李裪卻十分清楚的知道,這太難了,人越是聰明就看的越是清楚。

要做到這樣的前提,首先需要舉國上下萬衆一心,而李家現在在李朝的威勢能做到這種地步嗎,能讓那麼多的李朝臣民心甘情願爲李家拼命嗎?

這一點李裪心裡有十分清晰的答案,那就是不可能。

李家的法統本就是竊居高麗社稷而來,本身就是得國不正的,李朝內部就存在着抗拒的力量,這還是此前李成桂李芳遠兩代君主清洗之後的結果,可以說李朝的統治本身就不是那麼穩定。

再加上李朝的顯貴天然就對大明有仰慕之心,同爲儒家文化圈,這種影響是根本沒辦法擺脫的,要讓他們跟着李家去和大明拼命,那實在是想太多了。

說到底,這李朝是李家的家業,卻不是下面達官顯貴們的家業,對他們而言效忠李家還是大明並沒有特別大的區別,甚至效忠大明還能得到更多。

如果李朝能在這片土地上統治個一兩百來年,李家的法統完全穩固了,和李朝的社稷完全綁定了,那麼會有真正願意顱灑熱血的仁人志士拱衛李家,可惜從李成桂竊國到現在也不過就三十年而已,現在的李家根本不具備這種人心條件。現在的大明對李朝影響之大,從此前自己向父王建議的“訓民正音”政策就可見一斑,朝廷整理並且推行李朝俗語,但是在李朝的顯貴和文化階層對俗語始終都是輕視的態度,即便朝廷鼓勵大臣處理事務多用俗語,但回過頭他們私下還是滿口的漢音。

總體而言漢語纔是李朝真正高貴文雅的語言,俗語那是根本說不出口的東西,那是底層的百姓才說的東西,大家都能說高貴的漢語,誰還會願意去學低賤的俗語?

從這樣的情況,足以看出李朝顯貴們受漢文化和中原王朝的影響之大。

面對這樣的局面,如果連整合人心都難以做到,更不要說後面的抵禦強敵了,這太難了。

其實某種程度上,李裪覺得父王也是把這個難題甩給自己,他不甘於放棄李家基業,但是又恐懼於大明的強大,所以乾脆把難題丟給李裪,讓李裪自己去選擇是打還是跪。

反正李芳遠自己也沒幾天好活了,做好自己最後該做的事情了,就可以沒有心裡負擔的去死,反而是接過燙手山芋的李裪要備受心裡的折磨。

李裪最終只是搖了搖頭,至少自己還有跪的選項,且行且看吧。

……

得罪天朝會是什麼下場,其實只要是想想就很容易想到,所以即便是憤怒的李芳遠也沒有選擇做太激烈的事情,而是隱忍創造條件積蓄力量。

但是這世界總是不乏貪心者和蠢人,當琉球內附的一些風聞引得李朝驚變的時候,其他諸國同樣也因此而有不同的反應,各國的那些大明留學生經常聚集各國本地的顯貴人士,說一些含沙射影的話,這些話總是在挑動各國君主和臣民之間的關係,又把大明塑造成一個救世主。

這總是搞得各國君主非常火大,偏偏這些大明留學生他們不好動作,像是李芳遠那樣強硬關押都沒幾個人敢效仿。

尤其讓各國驚慌的是,這些風聞非常具備煽動性,置之不理的話還真的會愈演愈烈。

能有這樣的效果,實質上還是因爲有一個現成的例子,琉球歸附之後的狀況通過大明的報紙流入到各國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琉球的子民和官員們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可以說比以前要過得滋潤的多,有這樣現成的例子在眼前,再加上大明留學生精心編制的一些話術,很容易就能引動人心。

慢慢的,各國風聞都是對琉球內附的事情大加稱頌,又是對大明的做法推崇備至,這讓諸國國君都是心驚肉跳,再這麼下去,底下的這些人不得把自己砍了送到大明交投名狀了?

今日大明與諸國之差距已經到了一個難以想象的地步,大明的信息隨着諸國與大明相互來往的商人、留學生、學者流傳到諸國,再加上他們使用的大明那些精妙複雜的神奇商品,還有在他們門口來來回回的鋼鐵軍艦,這足以讓諸國臣民都意識到大明強盛到何種地步,當一個文明先進到周邊都看不懂的時候,那種吸引力是巨大的。

而面對這樣微妙且危險的局面,卻有一個叫做渤泥的小國沉不住氣,竟是掀起了一股排漢運動!

第203章 跟我混能吃幾百年紅利第422章 扯皮695.第693章 我的任務完成了第44章 你是天才?569.第567章 風雲涌動第102章 心證,實證第117章第379章 交換留學生724.第722章 課堂626.第624章 漏洞第86章 放下聖賢書683.第681章 北伐!710.第708章 心向大明654.第652章 請誅許良!第301章 看看這個第170章 信心第346章 朱棣:什麼新聞?710.第708章 心向大明478.第476章 殺人的活兒第346章 朱棣:什麼新聞?653.第651章 拳頭要硬第47章 什麼叫天才啊!第8章 老朱:你小子不老實?第304章 弱點713.第711章 專訪第348章 錢這麼好賺?第237章 紡織廠投產!第299章 第一個乘客第362章 新的使命565.第563章 熬老太太550.第548章 天朝好嗎第60章 君臣奏對第37章 老朱:我都看不下去!659.第657章 來日方長577.第575章 解釋解釋534.第532章 告一段落第202章 鄉黨第91章 儒學足用否?第297章 你們會輸的第351章 屈才了597.第595章 體面559.第557章 成果第6章 狗大戶真有錢!608.第606章 先進與落後618.第616章 我反對!592.第590章 石破天驚第257章 不去後悔一輩子697.第695章 後路第159章 不懂醫術許啓華676.第674章 進退兩難第413章 大海第340章 武器輕重593.第591章 以後再說606.第604章 要不您來奧斯曼就業?第298章 許良的大寶貝!第174章 借勢600.第598章 國殤第199章 朱標:許良我罩的第45章 贏,贏麻了!第114章 這個家不能沒有你504.第502章 別上當啊!第157章 奇才啊!545.第543章 採訪643.第641章 弱點501.第499章 臣請斬許良!第134章 請誅秦王第91章 儒學足用否?498.第496章 苦難第1章 朱標:我發現了社稷神器!453.第451章 困境710.第708章 心向大明第196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217章 實驗室成果第333章 內定?第306章 洞房第40章 氣候!第323章 大明四大件639.第637章 凝視第181章 生死!552.第550章 大明,我來了第300章 安穩!509.第507章 準備離任656.第654章 分不清大小!559.第557章 成果第76章 論戰將至!第331章 擔憂第299章 第一個乘客622.第620章 回程第364章 國際體系第369章 最後的安排第270章 建校規劃第14章 錢是這麼用的?第119章 青黴素第187章 如何討取朱標歡心569.第567章 風雲涌動第379章 交換留學生第26章 誠聘英才!第277章 還得是許良第327章 是誰這麼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