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時間慢慢過去,許良對於謙的教導也慢慢到了尾聲,他同樣引導着于謙去思考如何處理諸國可能的反應,而於謙的方法還是穩妥的對諸國施以安撫,這倒也不能說是錯的方法,只不過在許良看來還是稍顯平庸。
許良所知道的于謙雖然是個強硬且果決的強人,但那畢竟是歷史上風雨飄搖山河崩碎的極端情況之下,成熟的政事認識必定都是以穩重爲先,若是天天那樣大開大合激進強橫,只會讓朝廷變得雞飛狗跳。
隨後許良就把自己向朱標提議的方法告知給於謙,這也讓于謙十分吃驚:“師傅如今是打算加快合併華夏的進程嗎?”
于謙也是聰明人,一聽到許良鼓動諸國輿情,並且配合以軍事震懾,就知道許良要把事情拿到檯面上來了,雖然這樣會直接讓諸國國君心生怨憤,但是卻能刺激諸國臣民意識到效仿琉球內附的可能。
只要大明朝廷能夠應對好諸國國君可能的應激反應,那麼多年佈局的華夏大融合就能走上快車道了。
這其實就是雙方基於不同目標,做出的選擇差異。
于謙考慮事情以穩爲先,自然是不會去想着去用這樣直接霸道的手段。
而在許良看來,琉球主動請求內附這本身就標識着大明這麼多年的融合大計已經走向成熟,那麼加快華夏體系的融合就是順水推舟的事情,以大明如今的實力大可以果斷直接一些。
“師傅妙策安天下,學生佩服,如此剛柔並濟裡應外合,諸國只怕無力應對,華夏融合大計可以期也!”于謙感慨的說道。
這還真不是于謙給師傅拍馬屁,理解許良的考慮之後,他這時候才發覺其中許多手段的精妙,當年看似對諸國開放包容的《新朝貢條約》,如今看來也是給諸國挖了許多坑。
諸國享受了與大明經貿往來的利益,也就意味着自己要經受大明的鉗制,手裡沒錢的話聲音是大不起來的。
接受了大明的歷史敘事,雖然讓諸國都從法理上獲得華夏文明的屬性,但這也意味着自己有可能真的就成了華夏的一份子。
吸收了大明的文化,也就必須接受大明的價值觀,那麼正義與邪惡、文明與野蠻、仁愛和暴虐這一切的定義和解釋權都在大明的手裡,有必要的時候大明隨時可以站在道德制高點對自己敲下大棒。
在大明培育了自己的人才,但這些人才隨時可能變成大明的走狗。
而這一切都在師傅的想法裡體現的淋漓盡致,認清了這種種隱秘無聲但精準厲害的手段,于謙在感嘆一切命運的饋贈都在暗中標好價格的同時,也只能佩服師傅的深謀遠慮。
誰能想到早在二十年前制定《新朝貢條約》的時候,自家師傅許良就已經預想到了今天這個局面,並且早早就留下諸多伏筆,這謀劃之長遠實在是讓于謙歎爲觀止。
“一切謀劃都要建立在強大實力基礎之上,諸國之困頓究其根本在於他們與大明在實力上的不對等。”
許良看了一眼于謙,卻是突然話鋒一轉:“但若是你面對諸國這種境況,又會如何作爲呢?”
于謙愣了一下,這個問題他倒是沒有考慮過,這事兒對大明自然是左右皆可,但對於諸國而言,那就是截然不同的局面了。
他嘗試代入進入思考了一下,站在諸國的角度面對大明這麼個龐然大物,那種感覺實在是有點窒息。
正如師傅所言,一切問題說到底是雙方實力的差距,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任何試圖反抗的行爲都是那麼無力,思考之後他只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諸國對這種情況根本就是無解的。“若是學生的話,面對天朝傾軋而來,也根本沒有任何應對之法,天朝實在是太強了,而諸國實在是太弱了……”于謙搖了搖頭道。
這個答案並不出許良的意外,以現在的實力差距,別說于謙了,就算是諸葛武侯再世那也得認命:“所以你會主動接受大明的融合嗎?”
“這……”于謙再度一愣。
是啊,若是自己面對那樣絕望的局面,會如何應對呢,是識時務的主動迎合大明,還是自不量力的奮起反抗呢?
一下子,這個問題就像是問到了他的靈魂深處,這對於謙來說並不好選擇。
大明的大華夏理念對諸國來說雖然有些牽強附會,但是不得不否認他們的確是受到華夏文化極大的影響,在當今大明極度強盛的今天,反抗也註定掀不起一丁點波瀾,選擇主動接受大明的融合似乎也是無可指責的選擇。
但是不知道爲什麼,做出這樣的選擇總是讓于謙難以接受。
他可以代入諸國的視角,但無法代入諸國的情感,他只能想到如果有一天大明面臨這樣的局面時,自己無論如何都沒辦法選擇退縮和妥協。
雖然于謙是新教育體系出來的人才,但是他也同樣研習儒家經典,畢竟直到現在儒家也依然牢牢掌控者大明的思想高地,對於大明的精英家庭來說,子女教育從來就不是非此即彼,而是我全都要。
所以于謙也具備着儒家君子該有的品行特質,即便不提儒學的影響,家國情懷這種東西也早已經融入到華夏人的血脈之中。
如果易地而處,大明來到諸國這樣的境地,他是無論如何也跪不下去的。
“若是學生的話,學生會誅除國賊,奉君禦敵。”于謙的回答十分堅決。
聽到這樣的回答,許良非凡沒有生氣,而且還有些欣慰,雖然歷史已經被自己改的面目全非了,但是今天的于謙似乎還是歷史上的那個于謙。
“即便贏不了,你也要這樣奮起抗爭嗎?”
“就算大勢不可逆,若是能爲百姓爭取些許善待,那學生雖死可矣!”
……
聽到于謙擲地有聲的話,許良哈哈一笑就沒有多說什麼了,憑于謙這個名字在歷史的地位,自己說什麼都是多餘的。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等下留下來一起用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