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選用制度,就是在現有新式科舉制度之外針對現存官員的另外一套選拔制度,這一套制度之中包含筆試、面試兩場考試,針對的都是一些或來自州縣、或來自省府,或來自其他新式司局內官員品級比較低的官員,這些官員都可以通過這樣的考試憑藉自己的真才實學,進入到更高的平臺上發揮自己的所學。”
聽到朱由檢介紹的周應秋卻是一愣,心中暗道一聲,這不就是自己原本在做的事情嗎?
只不過不一樣的是那時候自己沒有什麼評判標準而已,而朱由檢見周應秋遲遲沒有迴應則是開口說道:“周愛卿可聽明白了?只不過這套制度短期內還是要慢一些。”
周應秋頓時有些遲疑,開口迴應說道:“陛下,臣都聽懂了,就是不知道皇上所言之中,慢一些是什麼意思..難道說現在不進行嗎?”
朱由檢擺擺手,說道:“並非是不進行了,而是要一步一步走,朕現在交代給你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憑藉着這一項制度,給朕選拔出明年春天去往內蒙的官員來。”
可聽到這話的周應秋,則是頓時臉色瞬間變了好幾遍,連忙開口說道:“陛下..選用前往蒙古的官員..恐怕有些困難,如果說在此之前,選用前往遼東的官員時,還因爲那邊還有後金建奴留下來的一些底蘊,在地方久久沒有升官之望的官員願意過去。”
“可現在要去的並非是遼東,而是蒙古,臣以爲恐怕這中間的難度將會相當之大啊。”
然則朱由檢卻笑了笑說道:“愛卿覺得,不樂意去的官員大多是年齡比較大還是年齡比較小呢。”
“回稟陛下,這自然是年齡比較大的官員更加不想去了。”周應秋想都沒有想,便直接開口說道。
而朱由檢也是隨後便點了點頭開口說道:“如此以來,不就正好,讓這些年齡大的官員前往蒙古朕還擔心他們不敢放開手腳去做,或者剛到地方就消極怠工呢..”
“既然他們年齡大的不願意去,就讓年齡小的去!”
周應秋卻坐在椅子上,面色之中有些疑惑的開口說道:“陛下,可是年齡較小的官員,往往爲官的時間也是最短的,經驗也少,萬一到了蒙古遇到棘手的麻煩事情恐怕不會像一些有經驗的官員那樣處理的比較完善。”
“朕能夠接受這種不完善,朕擔心的反倒是他們在蒙古固守在關內的經驗,什麼都依靠別人來做,就要出大麻煩了!”
“臣明白了...”
周應秋頓時明白了朱由檢所說的意思,那便是既然年齡大的官員都不願意走,那麼就將這些官員繼續留在地方,只要你還能夠幹下去,那就不動你。
至於選用前往蒙古的官員,大多選用年輕官員,年輕官員其實在周應秋眼裡也是比較善於鑽研,而並非那些有着數十年爲官經驗的老油條一般,什麼能力都沒有,和稀泥和甩鍋的本事一流。
朱由檢接着開口說道:“攻下蒙古只是一件早已在朕之預料中的事情,但之後如何治理蒙古,如何讓蒙古人徹底的認可大明的統治纔是關鍵之中的關鍵!”
周應秋也是連忙點頭說道:“臣以爲陛下所言極是!”
“所以選用可堪一用的官員大臣前往蒙古,搭建起蒙古治理第一道關卡是最爲關鍵的先行問題。”
“不僅僅選用年輕官員,對於一些有能力的省府大員,完全可以想辦法研究研究給朕送到蒙古去爲官,只要去蒙古,一律原地升官一級!”
朱由檢此言一出,周應秋連忙點頭稱是,原地官升一級是什麼概念....不少地方的官員,究其一生可能都無法邁過這個臺階。
現在只需要去蒙古奮鬥一段日子。
就可以走上這樣的臺階。
事情說完了,周應秋也就被朱由檢招呼了回去,而一旁的另外一人卻在旁邊坐了很久。
朱由檢轉過頭看向了一旁的張倫開口說道:“朕要和你說的是這一次與那些蒙古貴族的磋商,要讓他們心甘情願、感激涕零,生怕大明將他們蒙古棄之不管!總之,就是要讓蒙古回到大明懷抱變得名正言順!”
張倫二話沒說,直接開口附和朱由檢的話道:“陛下!臣一定按此行事,所謂蒙古貴族早已經是一羣落草的流寇罷了,想要活着,就得仰仗着大明的鼻息!”
“嗯..如此一來,朕便是放心了。”
看着眼前這位估計三十多歲的男子,朱由檢心中未免一嘆,他何嘗不知道這一次張倫的出現其實是背後黃立極在推波助瀾。
可悲的是,來宗道如此的看不清形勢。
蒙古事情談妥之後,來宗道估計就到了換位置的時候了..就算有人再頂上一段時間的禮部尚書,可未來的位置遲早都是張倫的。
不過對於這件事情本身,朱由檢倒是沒有什麼意見,能者上庸者下這就是現如今大明朝堂之上赤裸裸的規矩。
大明崇禎二年冬。
新政的推行不斷繼續,但在此時,卻有另外一件事讓整個大明的京師都陷入了沸騰之中。
那便是!
大明的皇子來了!
“乖乖乖!快快,來人給朕抱過來,怎麼回事啊...這孩子怎麼這麼醜,但和朕還是有點像的..”
後宮之中,朱由檢的聲音不斷的向外飄。
引得屋外不少的宮女都嗤嗤的笑了起來,這位少年皇帝在面對自己兒子的這一刻,顯得笨手笨腳,一點也沒有了平日裡皇上的氣質。
“陛下..你就歇息一會吧..”
周皇后一臉疲憊,但是看見朱由檢一臉開心的看着懷中自己的兒子,眉眼之中還是帶上了不少的喜悅之色。
“沒事..朕再抱一會,便給宮裡的嬢嬢抱走。”
“還說這個..你還沒給他取個名字呢..哪有你這樣做父親的。”周皇后口中的話,倒是提醒了朱由檢。
只聽他大聲招呼到一旁的王承恩走了過來記錄,隨後便說道:“朕的兒子,今後便叫..朱慈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