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一進門,就看到徐光啓一臉熱切的看着自己,王毅思頓時打了個寒顫,開口說道。
“臣..見過陛下。”
“嗯..愛卿也先坐吧,朕招呼你來是有要事找你商議。”
“之前朕有給過你一本農業機械的書籍,你可還曾記得?”
“朕當時還問了你能否儘快先將這種使用蒸汽機作爲動力的農耕機械先行研發出來。”
朱由檢說完之後,滿懷期待般看向了坐在下位上的王毅思,而聽到朱由檢的話。
王毅思卻面色一滯,有些尷尬的開口說道:“陛下..這個農業機械的問題..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來研製。”
“爲何?朕不是給了你指導的書籍嗎?”
“是是是...陛下,但這種農業機械在我們研製的時候發現,到現在我們都找不到橡膠的替代品,何況這種農業機械圖冊之中要求的橡膠不僅僅要有極大的耐磨性、並且還要具備極強的穩定性...臣..”
說到這王毅思感覺自己的臉上有些燒呼呼的。
作爲大明工業總局如今由副職轉正的一品大員,拿着完善的圖紙和技術,卻被材料問題卡住咽喉。
這讓他無比難受。
可當這句話說出口後,卻在一瞬間點醒了朱由檢,只聽他開口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朕明白了,愛卿稍等。”
說罷,便轉身從議事廳走到了平日裡擺放龍案的書閣內,在書架上的一處抽屜中慢慢摸索了起來。
實際上,思緒早已經飛到了腦中的系統之中。
在圖書館系統內部的兌換商城中。
朱由檢正在不斷的思考到底應該兌換什麼樣的前置技術才能夠解決沒有可堪一用的橡膠這樣的絕世難題。
畢竟在正經的拖拉機發明以前。
按理來說,就是在基礎的橡膠工業有了一定的發展之後才誕生的。
但是現在朱由檢迫切的需要這種農業機械,尤其是負責開墾耕地的拖拉機。
可從現在再開始研究從石油到工業橡膠,且不說這中間涉及到的工業難度有多大,就光是這些技術,朱由檢剩餘的系統積分都兌換不起。
何況大明如今根本沒有這方面的人才。
只不過當這樣的問題擺在朱由檢的面前,而迫切的他想要在系統的兌換商城找到一項可以替代拖拉機的技術時候。
突然發現到兌換商城中出現了一本書。
《天然橡膠硫化技術》
到這裡朱由檢的記憶才如同被打開的閘門一般宣泄而出。
後世在工業化橡膠還沒有大規模取代天然橡膠的時候,如何通過手段將天然橡膠製成橡膠輪胎。
其最關鍵的一道步驟就是對橡膠進行硫化處理,這樣處理之後的天然橡膠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達到和後世的工業化石油提煉出來的橡膠相同的效能,甚至在很多指標上要更加優於工業橡膠。
沒有多想的朱由檢果斷在系統內花費1積分進行了兌換。
但兌換之後,他的眉頭卻再一次的皺了起來,如果說制約蒸汽拖拉機研製的是橡膠質量是否能滿足需求。
那麼如今大明捉襟見肘的橡膠產量恐怕會在接下來繼續限制大明的蒸汽拖拉機的產量。
畢竟現在的大明,所有的橡膠產量無一例外全部來源於從海外購買。
而荷蘭東印度公司儘管對此從未有過任何的意見,但是朱由檢知道一旦橡膠的特殊意義被挖掘出來,那麼想都不用想。
這些泰西諸國的奸商們將會想盡一切辦法來擡高橡膠的價格。
從而通過掌控天然橡膠的價格來卡住大明工業發展的步伐。
對此朱由檢沉思了許久,而在議事廳內的諸位大臣見朱由檢一去,許久未歸。
一時間也是心中百感交集。
只不過沒過多久,朱由檢便從一旁的書房內走了出來,重新回到東暖閣的議事廳內。
剛剛坐着的地方現如今已經換上了剛剛泡好的龍井茶葉,朱由檢輕輕吹拂了熱茶的滾燙,抿了一口後重新開口說道。
“王愛卿之前談到的橡膠問題,朕這裡的確是有解決的辦法,能夠讓那些從橡膠樹中流出來的液體變爲可供大明使用的車輪。”
王毅思一聽這話,面色一喜,在座位上就拱手說道。
“若是如此的話,那麼蒸汽拖拉機後掛旋耕設備的計劃就沒有問題了。”
可朱由檢卻深知這背後的問題,只見搖了搖頭,他又一次悠悠開口說道。
“王愛卿可知道,現如今大明的橡膠來源於何處?”
王毅思一愣,思索了片刻後便連忙答道:“如今大明所有橡膠大多來自那些來到大明通商的泰西商隊,其中售賣給大明橡膠最多的便是荷蘭東印度公司。”
“愛卿,你可知道這背後暗藏着什麼嗎?”
作爲整日裡鑽研技術和創新的王毅思哪裡明白這個道理,倒是一旁對於泰西諸國瞭解頗多的徐光啓頓時反應了過來。
連聲開口說道:“陛下想要說的莫不是橡膠的購買問題?現如今大明所有的橡膠都掌控在別人的手中,一旦泰西諸國對我大明的橡膠貿易進行限制,那麼到那時候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恐怕都很難再順利的發展這所謂的農業機械了。”
朱由檢點了點頭,一邊喝着茶一邊向徐光啓投去了讚賞的目光,開口說道。、
“徐愛卿說的,便是朕現在心中所想的問題,這泰西諸國的商人別看現在一個個表面上裝作對我大明百依百順,可一旦要是觸碰到他們的利益...到那時候大明可就被動了。”
“臣覺得,這荷蘭東印度公司恐怕不會有這樣的膽量吧,畢竟他們現如今還依賴大明的貿易呢?”
王毅思有些疑惑,畢竟在皇家工業總局的時候,一旦自己需要什麼樣的東西,無處尋找的時候。
那些泰西諸國的商隊都會主動的派人過來,爲自己排憂解難,提供各種各樣的原材料供自己選擇。
並且每一次來到皇家工業總局的泰西商人,那可是一個比一個的態度好,生怕自己不買他們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