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

從臨時搭建的京師火車站回來之後,朱由檢依舊難掩興奮之色。

爲此回程的時候朱由檢專門將薛鳳翔一同招呼了回來,隨着他一同進宮。

坐在龍輦上。

朱由檢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另外一個跨時代的黑科技產物,那便是蓬萊造船廠如今正在忙活着的軍艦。

將軍艦與火車進行對比後。

總體來說,火車的內部精細結構..相比於蓬萊造船廠所遇到的問題要小了很多。

比起蒸汽火車,蒸汽動力鐵甲艦的製造難度無疑要翻上幾倍。

龍輦的速度不慢。

不一會便回到了宮內,朱由檢身後緊跟着一行人,邁步進入到東暖閣內。

已值盛夏,宮內的小太監將提前準備好的冰塊放在盆中,放置在東暖閣內以消暑降溫。

朱由檢示意之下。

衆臣落座,自從朱由檢喜好在東暖閣內議事之後,其內部陳設也愈發齊全,內部被改出了一個小型議事廳。

“蒸汽火車的事情,朕有一點想法想要和諸位愛卿商討一番。”

“首先就是規模上的問題,薛愛卿先行講一講這鐵路一旦要進行大範圍的鋪設,成本如何?”

薛鳳翔接着開口介紹起來鐵路建設的具體情況,:“回皇爺...如今鐵路建設造價不低,並且由於鐵料需求巨大,成本居高不下並且還有不少的材料缺口。”

朱由檢點了點頭,鐵路,顧名思義需要使用大量的鐵料經過加工後鋪設在沿途的地基基礎之上,雖然對於鐵料的質量要求算不上特別高。

可數量的要求卻是巨大。

故而朱由檢說道:“此事礦務局那邊怎麼說,能夠給鐵路建設提供多少鐵料呢?”

“皇爺...礦務局那邊說唐山鐵礦儘管已經開始開採,但由於各處需求較多,恐怕能夠給到鐵路建設的鐵料數量不會太大。”薛鳳翔接着說道。

朱由檢沉思後再問。

“有沒有計算過,足夠鋪設多遠的鐵路呢?”

“回稟皇爺...恐怕自京城至天津衛都有一定的缺口..”薛鳳翔面露難色,儘管火車的製造如今已經初具雛形,然而沒有鐵路的支撐,他也明白...火車也是巧婦無爲無米之炊,難以真正運轉起來。

朱由檢面色一滯。

“京城到天津衛都不夠嗎?”

“回陛下...按照現有皇家礦務局提供過來的庫存和之後能夠提供的鐵料數量來看,恐怕的確如此。”

工業革命一定程度上極爲依賴鋼鐵產量和煤炭產量的蓬勃發展,如果沒有這兩種基礎材料作爲支撐,很多問題都無法解決。

於是朱由檢點了點頭後開口說道:“擬旨給皇家礦務局,調集專項生產經費,擴大鋼鐵產量,保證一定比例的生鐵產量,並且...京城至天津衛的鐵路建設馬上就要進行規劃,規劃之後立刻開始建設。”

“臣遵旨。”薛鳳翔大喜於心,這件事只要皇上看重,那麼鐵路的建設就一定不會有任何問題。

可朱由檢接下來的一段話,卻讓薛鳳翔的喜悅停滯了半天。

“薛愛卿,一方面是要着手於京津鐵路的建設,另外一方面還要規劃好全大明的鐵路建設。”

薛鳳翔有些難以置信的開口說道:“皇上...全大明的鐵路建設?”

“對!只有有一天大明的鐵路遍佈全大明,大明的軍隊、糧食、物資和各種商品乃至於信息,才能夠徹底的在大明境內暢通無阻。”

只不過這樣的話,在薛鳳翔看來卻是有些帶有不切實際的看法,畢竟以大明現在的鋼鐵產量,還有蓬萊造船廠這個鋼鐵消耗大戶在。

大明的建設也是無處不需要鋼鐵..

皇上的設想真的可能嗎?薛鳳翔遲疑了一會後開口答道:“皇上..臣擔心,這建設全大明的鐵路難度無疑是巨大的,恐怕難以實現啊,臣懇請皇上三思。”

擺了擺手後,朱由檢看出了薛鳳翔心中所想。

朱由檢其實也知道,如今大範圍建設鐵路無異於天方夜譚一般,就算強行推進也只會白白的消耗大明的鋼鐵產量,畢竟對於大明而言,軍事製造的優先程度是要遠遠高於大明的鐵路建設的。

不過自帶華夏圖書館的朱由檢知道,當科技水平不斷髮展。

規模化、工業化、高集中的鋼鐵冶煉技術將會讓鋼鐵產量不斷攀升,到後世,每年的鋼鐵產量居然出現了大規模的控制和壓縮。

對比後世,現如今的大明儘管在技術等方面都有着天壤之別。

可大量的勞動人口也是朱由檢所十分在意的影響因素,畢竟能夠有足夠的人手來投入到鋼鐵冶煉和生產之中,並且成本還很低,這同樣是後世所不具備的。

“鋼鐵冶煉的問題,礦務局要想盡辦法合理推行,但冶煉工廠和鐵礦石開採的問題都要在大明的發展規劃署的監督下進行。”

薛鳳翔還是不解:“皇上,這麼多的工廠如果一次性建設出來,恐怕朝廷的銀子壓力也不會小..”

朱由檢點了點頭,說道:“愛卿說的在理,但朕告訴你另外一件事情,那便是這鋼鐵的冶煉就是花費的代價再大也是要極力推動的,成本的問題....”

“儘量控制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其他的問題交給其他方面來解決。”

朱由檢的話讓薛鳳翔還是有些一知半解,但作爲臣子的他不可能對於皇上的判斷表示明確的反對,畢竟自從眼前的皇上登基以來,做的各項新政改革,就沒有失敗過一次。

而朱由檢想到的其他的控制成本的方法,那便是轉移大明未來的收入來源。

至於想到的方式。

那便是對外的戰爭和殖民。

朱由檢從來不是一個溫善的角色,對於能夠讓大明的百姓生活的更好和國家強盛的手段。

都不應該放置在一旁主動忽略,殖民帶來的利潤是巨大的。

用來彌補生產鋼鐵初期帶來的高昂成本綽綽有餘。

“鐵路建設的事情,朕覺得也就說到這裡,但如今首要的問題便是火車製造的繼續查漏補缺,保證運轉安全..另外一方面便是京津鐵路的建設。”

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南軍上陣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運疑雲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到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蒙之策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學開端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三百六十九章 專利事務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