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第469章 朱棣教‘子’

“拜見父皇、母后、大哥。”

朱元璋等人乘坐朱棣贈送的新式馬車抵達後,朱棣一羣皇子忙行禮參拜。

“免了。”

朱元璋擺了擺手,走到朱棣面前,抓住朱棣的手,在衆人注視下,往國子監內走去。

衆人看着,眼神中流露出似能理解的神色。

有人欣慰。

有人略帶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羨慕。

尤其是一羣后宮嬪妃,眼底酸溜溜之色一閃而逝,看看跟隨朱標迅速走在朱元璋、朱棣父子後面,自己的兒子。

шшш¤ тт kan¤ C O 心中的酸楚就更濃了。

小聲議論。

“陛下對老四可真好。”

“可不,現在咱們太子爺,恐怕都沒老四在陛下心中的分量重了,更別說咱們兒子了。”

……

徐妙雲、太子妃常氏以及其他兒媳,陪着馬秀英,聽到後面傳來的若隱若現議論聲。

馬秀英扭頭看了看徐妙雲,見徐妙雲平靜自若,滿意笑笑,握住徐妙雲的手,輕輕拍了拍。

徐妙雲扭頭,看到馬秀英、常氏、觀音奴等人含笑點頭,笑笑……

父皇對四郎表現出的喜愛,有人嫉妒,可也有人理解。

並不是所有人都只看到眼前的一幕。

而沒想到,四郎這麼多年做了多少事。

自從洪武九年出宮,十六年了,過年這種喜慶團圓的日子,沒有機會和父皇母后團圓。

時隔十六年。

但凡有一顆公允之心,就不能不明白,父皇爲人父母那種心情。

……

朱元璋、朱棣父子走在最前面。

和後面有段距離。

朱元璋聲音不高也不低,說道:“你們這部新編梁祝,可就差指着爹的面,罵爹了……”

朱棣頓時哭笑不得,扭頭看着朱元璋發牢騷。

“父皇,我們即便罵,罵的也是東晉,和咱們大明有什麼關係?”

老頭子擺明了這是故意表達很受傷害,很委屈。

沒想到,老了老了,老頭子竟然還有這樣一面。

朱元璋脣角笑意一閃而逝,餘光看了看朱棣,詢問:“這段時間,你在咱們大明各處觀察,你的人民經濟、精英經濟論述寫完了嗎?”

朱棣點頭,“快了,等寫完後,孩兒第一時間呈送父皇把關。”

哼!

朱元璋微哼一聲。

他能把什麼關。

這些年,天下變得越來越複雜了,他還得學習呢。

……

父子二人低聲議論着,往國子監裡面走去。

遠遠,便看到,等待的人羣,人頭攢動站着。

朱棣看到等候聖駕的人羣時。

來觀看的權貴、讀書人也看到了朱棣。

當看到朱元璋抓着朱棣的手,走在最前面,紛紛驚訝之色一閃而逝。

胡惟庸、呂本、齊泰、黃子澄等人湊在一起,藏在人羣中。

黃子澄盯着朱元璋父子二人,小聲道:“這分量是不是有些太重了?”

胡惟庸扭頭看了眼黃子澄,轉頭,盯着朱棣、朱元璋,也不知心裡想什麼,脣角含笑輕聲道:“也能理解,畢竟,燕王十六年沒有回宮過年了,可憐天下父母心吶。”

他今天是第一次來看這部新編梁祝。

同時,想看看,讀書人的具體反應。

“拜見陛下!”

參拜聲響起時,胡惟庸回神,忙隨大流跪倒參拜。

朱元璋站在參拜的衆人前,揮手道:“今天是年節,就不講究那些虛禮了,咱是來與伱們,一起觀看舞臺劇的,都平身吧。”

“謝陛下!”

衆人謝恩後起身。

讓開一條通道。

朱元璋帶着皇室衆人來到最前面,擺好的一排排凳子上坐下。

等後面衆人全都落座後。

所有人都盯着,前面用紅色帷幕遮擋的舞臺。

‘祝母會如何責罵打擊梁山伯。’、‘哼,我作爲一個有閨女的母親,要是一個窮小子,敢惦記我家閨女,我非把這個沒點自知之明的窮小子,羞辱的跳河!’

諸如之類小聲議論,從後面傳來。

朱棣一家坐在朱元璋、馬秀英附近。

朱棣就坐在朱元璋身邊。

朱元璋低聲問:“今天演什麼,是不是就像後面那些女人議論,祝母狠狠羞辱梁山伯?”

朱棣輕輕扭頭,往後面看了眼,低語笑問:“父皇,其實你和母后的經歷也和梁山伯、祝英臺差不多吧?當初母后的身份可不低,出身書香門第,雖說,我外公他們走得早,可母后義父郭帥,那可是響噹噹的義軍首領,父皇當時還是個大頭兵,說起來,連梁山伯都不如吧?父皇當初遇到什麼阻礙?”

朱棣滿臉八卦。

馬秀英坐在朱元璋另一側,聽到了朱棣八卦他們,含笑瞪了眼。

朱元璋更是瞪着眼,低語笑罵:“你爹可比梁山伯厲害,當初你娘就看中你爹我了!得咱不嫁!郭大帥也沒反對,知曉你娘對咱得心意後,就同意了。”

……

“伯母,我爲什麼就不能和英臺在一起?”

就當一羣人,一邊低聲議論,一邊悄悄看着朱元璋、朱棣父子低聲笑談時,紅色巨幅帷幕後面,突然傳出不甘、憤懣、哀求、對這個世道,有太多太多無法理解的聲音。

所有人,瞬間聚精會神,緊盯紅色幕布。

巨幅紅幕布緩緩升起。

兩個人緩緩出現。

一箇中年女子,一個年輕讀書人,都穿着東晉時期的衣服。

梁山伯滿臉倔強憔悴,剛剛受刑,脣角蒼白乾裂,一雙明亮的眼睛,蓄滿淚水,卻沒有流出來,緊盯着祝英臺母親。

祝英臺母親臉上微微不忍一閃而逝。

一羣磕着瓜子的權貴女眷們,看到祝母臉上的不忍,嗑瓜子的動作停下。

紛紛露出不滿之色。

“剛纔祝母臉上那表情是不忍對吧?”

“不會是要成全梁山伯這個窮小子吧?”

“不會吧,爲了一個大歡喜結局,改爲成全梁山伯、祝英臺,這也太俗套了吧?”

“要這樣,我再也不來看了,太讓人失望了!這不是虎頭蛇尾嘛!”

……

就在臺下衆人,因爲祝母一個不忍表情議論紛紛時。

臺上,祝母神色瞬間冷硬,“你以爲,憤怒就能改變,你跟英臺的命運!”

祝母憤怒的聲音響起時,整個現場,瞬間鴉雀無聲。

“你以爲很不滿,胡人就能忍讓南邊的漢人!”

“要怨就怨你們生錯了地方!生錯了時代!”

“生在這個我們漢室沒落的時代!”

“生在這個人人都這麼虛僞迂腐勢利的環境!”

“要怨就怨你們想法太多!年少無知到了以爲你們不喜歡就可以改變周圍的人!”

“以爲靠你們兩個就可以改變這個時代!”

……

“伯母,如果我們有千千萬萬呢!”

梁山伯的聲音響起:“如果誰都不做,這迂腐虛僞勢利永遠不會消失,我漢室江山,永遠無法重現昔日榮耀!”

“伯母成全我們,或許,就會影響很多人……”

……

臺上的劇情,還在繼續演繹。

可臺下的衆生相,卻各有不同。

女人們看的更加津津有味。

方孝孺爲首,練子寧、盛庸、鐵鉉一羣支持革新的年輕官員,卻努力握緊拳頭,壓抑着激動。

胡惟庸、呂本對視,均在對方眼中看到了恐懼。

胡惟庸下意識扭頭,看向坐在後面的國子監青年讀書人……

一羣青年讀書人,滿臉感同身受之餘,若有所思。

注意力已經不在舞臺上了。

除了少數人,還被劇情吸引,繼續觀看。

很多人底下了頭,似在思考,似在琢磨。

有人擡頭,眼中有幾分明悟,又有很多迷茫。

胡惟庸臉微微泛白,用只附近少數人聽到的聲音,低聲呢喃,“這股妖風邪氣,一定會捲起一股龍捲風,若不遏制,一定會摧毀一切的!”

這羣青年讀書人,有幾分明悟,又有很多迷茫,太正常了。

任何一種啓蒙都是如此。

但他可以預見,若是任由這般發展下去。

這股妖風邪氣,一定會讓天下的青年讀書人,‘覺醒異端’!

一旦形成一股暴風。

他們竭力想要維護的一切。

都會被這股暴風所摧毀!

……

朱元璋扭頭把後面衆生相全都看在眼裡,轉頭,微不可察點頭,低語:“你們讓祝母一個女人,說出這段振聾發聵的話,這個安排很巧妙啊……”

古代,決定一個女子婚姻大事的。

絕不是女子的母親。

按照現實,梁山伯即便是請求,也不該求祝母,而是祝父。

可老四他們新編的梁祝,偏偏安排求祝母。

讓這番振聾發聵的話,從一個女人口中說出來。

朱元璋看了眼朱棣,笑問:“給咱說說,在這部戲劇表現形式上,這樣安排,潛移默化的目的。”

朱棣看向朱元璋,暗自佩服的不得了。

老頭子不愧是有史以來,唯一的布衣皇帝。

這洞察力,真沒的說。

朱棣收斂亂七八糟的感慨思緒,解釋道:“一個被人們認爲,頭髮長見識短的女人,說出這樣一番話,而男人們卻說不出來,這種表現形式,衝擊力更強,也更能凸顯、諷刺東晉時期那種迂腐氛圍……”

……

“另外,我們東番,因爲經濟發展需要,必需女子參與到民間生產的很多方面,但是,對於這種女性更多參與到生產中這個情況,有人能接受,但也有不少人反對,發牢騷,甚至用強硬手段阻止,導致的家庭矛盾,民間社會磕磕絆絆,我們需要潛移默化的影響所有人,所以,安排祝母說出這番振聾發聵的話。”

“這種民間內部矛盾,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很不好處理,官方直接插手處理的話,又容易把矛盾轉移到,百姓和官府之間,我們有的縣府,就因爲丈夫用強硬方式,阻止妻子參與到經濟生產中,發生了家庭打鬥,做妻子的,去敲鼓鳴冤,把丈夫給告了,縣府官員按照燕藩律法,判了丈夫一個月刑期,這位妻子轉頭就不答應了,說人家就是夫妻兩吵架,官府憑什麼叛這麼重,搞得我們官府這邊裡外不是人……”

這類雞毛蒜皮的小事,在燕藩挺多的。

女性對家庭經濟貢獻作用提高了,受了委屈,也更加理直氣壯。

敢於告官。

可一旦按照律法判了。

女人們轉過頭來就開始埋怨官府,甚至叫上整個村子的婦女,去縣府一哭二鬧。

反正,這些女人都知道,只要一個村子的女人都去了,縣官也不敢像大明的縣官那般,責罰她們。

“根據現實遇到的問題,最終我們想到了用戲劇的辦法,潛移默化,對一些民間內部矛盾,進行引導、教育。”“我們有一個類似經濟研究司的機構,專門研究一些民間內部矛盾、不良風氣產生的原因、發展蔓延的過程,然後找出解決辦法,在通過,被我們教育部收編的民間說書人、戲曲家,甚至,在孩子們的課綱內,加入解決的辦法,通過引導、教育的方式,隱晦解決民間內部矛盾、不良風氣,這樣做,雖然比較耗時,可勝在,不會把民間內部矛盾,轉移爲百姓和官方之間的矛盾。”

“而且,這類內部矛盾、不良風氣,直接用權力的強硬方式解決,其實也很難,反而不如這種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的方式。”

……

朱元璋認真聽完後,好奇詢問:“你們是通過什麼方式收編說書人、戲曲家?”

標兒在老四燕藩,發展了一套完整的錦衣衛系統。

可事實證明,這套完整的錦衣衛系統,也遺漏了很多!

就比如這個研究民間內部矛盾、不良風氣的機構。

錦衣衛就從來沒有關注過。

可能覺得,這個機構是和一羣說書人、戲子這等三教九流打交道,所以就沒重視吧。

可通過老四的解釋,不難看出,恰恰是這個被錦衣衛忽視的機構。

所解決的問題,是一個政權,十分重要的環節!

民間風氣不好,整個天下的風氣也不會好!

朱棣低聲回答:“其實,就是從事這些行業的人,需要在官府備案,同時,官府給劇作家、小說家一個名譽,而他們在自由演繹的同時,還要完成燕藩中樞佈置給他們的演繹任務,比如幫忙宣傳政策之類……”

其實,就是半收編。

沒有約束這種羣人自由演繹的內容。

他認爲完全收編不好。

這樣發展到最後,這羣民間創作者,必然成爲燕藩政權的應聲蟲。

……

朱元璋一直認真聽着。

當天晚上。

朱棣一家,時隔十六年,再次在皇宮內過年。

團圓飯吃到很晚才結束。

臨近子時。

幾輛新式馬車,才載着朱棣一家出宮。

前面一輛馬車內。

只坐着,朱棣、朱雄英叔侄二人。

朱棣拉上玻璃小窗,伸手揉了揉臉,醉意消減不少後,看着朱雄英,笑問:“知道你皇祖父,爲什麼讓你送四叔出宮,而你四嬸兒,又爲什麼,讓咱們叔侄單獨坐一輛馬車嗎?”

雄英笑着把上車時,從宮中捧來的一杯茶遞給朱棣,搖頭:“我知道,皇祖父、四嬸兒給我和四叔創造單獨說話的空間,但我不知道,四叔要和我說什麼。”

朱棣接過茶杯,喝了一口,鄭重看着朱雄英,“就說說,今天演的新編梁祝。”

“今天看舞臺劇的時候,雄英有沒有觀察國子監青年讀書人?”

雄英點點頭,“當祝母說出那番振聾發聵的話後,我注意到,國子監的青年讀書人,流露出感同身受的神色,很多人低頭琢磨片刻,眼神中有明悟,可更多是迷茫。”

“這很正常。”朱棣點頭道:“思想的啓蒙和覺醒,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是不斷碰壁,然後不斷思考,再加上一點點來自外界的提點因素,經過時間醞釀而誕生。”

“這個外界提點因素,就是接下來,方希直照搬燕藩的各類舞臺劇,燕藩的各類舞臺劇,都是適應燕藩時代發展的舞臺劇,這些舞臺劇在讓觀衆產生悲喜情緒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的輸出新思想、新文化、新風氣。”

“這些新,引入大明後,在時間的醞釀下,必然會讓很大一批人,尤其是青年讀書人覺醒。”

“青年人有個特點:熱血、衝動、魯莽、耐心不夠,希望迫切看到,他們所希望看到的那種美好,一旦大明境內,千千萬萬的青年讀書人,通過長時間的醞釀,覺醒時,他們就會迫切希望改變,而這個時候,如果有一股力量,支持他們,引導他們,的確能加速變革。”

“可如果來自上面的保守力量,壓制他們,反而會激怒這些青年人,最終這些青年讀書人會爆發。”

“爆發一場讀書人運動,四叔把這種運動,稱之爲學運。”

雄英微微皺眉,“四叔,學運產生的時候,我應該予以他們支持、引導?”

朱棣搖了搖頭,身子微微前傾,擡手拍了拍雄英肩膀,緊盯雄英,叮囑道:“還記得四叔和你說過的嗎?再沒掌握絕對的權力前,不要過分的暴露自己的政治主張,到時候,你如果還是太孫,亦或是,只是個儲君,那就要冷眼旁觀。”

“可……”雄英臉上露出不忍,“四叔,依着咱們大明現在的保守氛圍,如果我不站在這羣學運讀書人身邊,保護他們,他們可能會付出生命,甚至,發生廣泛的流血事件。”

朱棣神色冷硬,伸手輕輕捏着雄英腦後,“雄英你要記住,你是上位者,上位者該心硬如鐵時,就必須心硬如鐵!”

“從古至今的變革,只有兩種,一,自上而下,可現在,自上而下很明顯行不通,二,自下而上,方希直連生死都置之度外,要把燕藩舞臺劇照搬回中原,就是要搞一場自下而上的變革,而他選中的就是讀書人這個羣體!”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但一場青年‘秀才’捲起的學運,卻可以猛烈衝擊陳腐之氣。

“至於動搖咱們大明江山,一場學運還不至於,廣大的農民,有鄉土村社,能吃飽飯,就沒人會造反。”

這就是他和方希直,敢發動這場學運的原因。

大明最廣泛的人羣就是農民。

隨着鄉土村社全面建成。

百姓雖然還沒富裕。

可吃飯問題已經解決了。

大哥通過錦衣衛,從他治下經濟研究司搞到了不少研究成果。

別的不敢說。

大哥肯定已經知道,地方保護主義的巨大隱患。

也知道解決辦法了。

將來大哥登基,即便不搞僱工身股制。

也肯定要打掉地方保護主義。

如此,城池內百姓吃口飯,就不是問題。

百姓只要有口飯吃,絕不會起來造反。

“所以,這場學運就變成了一場侷限於精英階層、文化階層的內部矛盾衝突……”

雄英抿了抿脣。

他已經明白了。

四叔把所有一切,都給他考慮好了。

應方希直請求發起這場學運。

除了要幫他滌盪衝擊現在頑固堅固的陳腐之氣。

還要幫他通過學運,培養一批革新人才。

朱棣看雄英的神色,就知道雄英明白他的目的了。

不錯。

方希直甘願爲棋子。

而學運中的讀書人,也是一羣棋子。

“這場爆發在未來的學運,精英階層、文化階層的內部鬥爭衝突,極有可能十分血腥,在這個過程中,有的青年讀書人會退縮,有的意志不夠堅定,會三尖兩刃,還有人,野心勃勃,也有一批人,意志堅定,而你,就要從中觀察,篩選出,那部分,意志最爲堅定的,予以觀察,低調扶持。”

改變一個民族。

怎麼可能不流血呢。

天下沒有這種好事。

社會的進步,本身就是一次次革命、改革,反反覆覆,螺旋推進的。

把學運限定在精英階層、文化階層,就是爲改革做準備。

滌盪風氣,對保守腐朽進行一次兇猛打擊。

然後在學運這場考驗人性的運動中,發現堅定的革新分子,將來用這批人,完成改革。

這樣流血反而最小。

“當然,你如果做不到冷眼旁觀,最多,最多隻能表現出對學運的同情,對於一些,學運中,在中原待不下去的青年讀書人,你可以暗中施以援手,籠絡人心,四叔和方希直已經商量好了,到時候,四叔會庇護這羣在中原待不下去的學運讀書人。”

“四叔……”

雄英眼睛微紅,哽咽聲響起。

他很清楚,一旦四叔庇護這羣在中原要被殺的學運讀書人,會給自身引來什麼麻煩。

四叔一定會承受,來自整個大明的壓力!

甚至,可能是一場烈度很大的戰爭!

皇祖父也已經全都看明白了,所以才讓他送四叔。

朱棣揉了揉雄英腦袋,笑着向後,靠在座位柔軟的靠背上,目光凝視着窗外黑漆漆的夜色,自言自語道:“不用爲四叔操心,就以現在的時局發展,你認爲,未來大明和四叔之間,沒有衝突?既然有衝突,索性就猛烈一點也無妨。”

“你永遠要記住一點,任何的革新沒有不流血的,讓你最多隻能同情,不是讓你自私自利,而是,大明沒有你去引導這場革新,沒有人能完成,惜身,是因爲你有更重要的使命去完成,咱們華夏文明,數千年發展到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怪圈子,極端的禮教約束,其實就是一種極左極右,這是文化發展遇到桎梏產生的。”

“程朱這些人,想要在前輩先哲的基礎上突破,他們的本意是好的,但咱們這個文明高度,想要有突破,真的太難太難了,所以就要麼極左要麼極右。”

後來王陽明的心學,其實也是如此。

不可否認。

王陽明的心學思想,的確是思想哲學方面,集大成的突破。

但心學同樣適用範圍太狹窄了。

不是一種普世哲學。

“四叔也沒有那麼大的能耐,能把咱們得文化文明進行一次突破性發展,燕藩的新文化,其實說白了,遵循的不過還是中庸罷了,不偏激,走中間路線,把以前的極端現象,進行矯正,帶回中間這條路。”

燕藩說到底,本身只是制度和經濟。

文化、文明方面,只是採取中間路線罷了。

不搞那種過分的極端。

“中間這條路,有個好處,就是人的思維得到極大解放、社會得到極大活躍,這種氛圍中,有利於真正能推高文華、文明高度的思想學說,在活躍的民間氛圍演變中誕生。”

西方文藝復興,數百年間,誕生各類的思想學說,不就是在這種極大活躍氛圍中誕生的嗎?

“咱們叔侄,只要創造出一個極爲活躍的社會氛圍,就等於黎明前,從地平線冒出的那第一縷陽光,這也是咱們華夏文明,邁向更高臺階的一縷曙光,我們叔侄完成這件事,就盡到我們的責任了。”

“在這樣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中,怎麼可能沒有流血、沒有犧牲,你既不要內疚,也不需要婦人之仁,大踏步往前走就行了。”

現在的流血、犧牲再大。

難道能有數百年後,那黑暗的百年屈辱史多?

華夏文明發展到現在。

不是儒家的錯。

也不是任何單一一個人的錯。

是文明高度太高。

太難突破。

無數人在追尋突破的過程中,發生了類似女人裹小腳這種選擇性錯誤。

難以突破,就極易在不斷摸索中走極端。

別的他不敢說。

只要他們叔侄,把這率曙光託到地平線上。

都能讓中原文明的光輝,折服整個世界!

大野五郎集團的獻土獻民,就是最好的證明,也給了他極大信心。

這也是他爲什麼,哪怕入倭後,要面對正面阻擊戰,及後方游擊戰,都要兵入倭國。

雄英看着朱棣側臉,窗外掛着的玻璃罩馬燈搖曳,光影灑在朱棣臉上,搖曳着。

“四叔,雄英知道該怎麼做了。”

……

正月十一。

距雄英大婚只剩兩天時間。

整個金陵城都張燈結綵。

燕京。

海軍軍港碼頭。

一艘艘燕藩海商商船駛入碼頭。

船東和操船的夥計們,瞧着前面的海商裝載滿將士,一邊操持海船緩緩有序靠近碼頭。

一邊激動議論。

“王爺終於要對外用兵了!”

“哈哈……什麼對外用兵,這可是倭國一方勢力,對咱們燕藩獻土獻民!”

“這證明什麼?證明咱們燕藩的文明、文化高度,已經讓四夷嚮往臣服,這可是周朝,周天子時期纔有的事情,周朝可是有八百年國祚,我看呀,咱們燕藩至少也得八百年吧!”

……

獻土獻民消息傳回燕京。

海陸軍唱着嘹亮軍歌登船準備出發時。

整個燕京百姓都沸騰了。

雖然很多人,甚至不知倭國在哪裡,但獻土獻民讓每個人都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榮耀和歸屬感。

第490章 燕華帝國!第482章 這中原,是該流血了!第518章 燕華海軍打響第一槍!115.第115章 方孝孺奪路狂奔!361.第359章 朱棣的抱負:以理想之名,橫掃365.第363章 大海軍,啓程!首戰!466.第463章 都想去燕京看看,坐在輪子上的303.第301章 一次次被朱棣刷新認知第12章 徐妙雲十面埋伏,大潰敗被俘352.第350章 藍玉恐懼!沐英迷茫!388.第386章 檢閱!劈槍式!第90章 朱棣:若真能若此,感情更好!386.第384章 別怕,朱四郎新軍實戰經驗少!180.第180章 馬秀英趕赴土橋村,朱元璋吹風第79章 馬秀英:朱元璋,你的臉咋這麼厚!(第494章 四海燕華,歷史的岔路!第28章 雄鷹折翼,朱標低調出城!第66章 驚動朱元璋第510章 炮轟土橋村!徐妙雲出事!第526章 朱標已經毫無籌碼!444.第441章 大明的困境!風氣!380.第378章 朱棣奉旨,領兵回朝!181.第181章 誰都爭不過朱四郎 徐大丫!428.第426章 我藍玉服你朱老四!363.第361章 陸軍第一鎮,天下第一強兵!第10章 徐妙雲惹哭全村孩子319.第317章 沐英憂心朱標 朱雄英,朱棣出走471.第468章 大明一定會爆發學運!第482章 這中原,是該流血了!463.第460章 朱棣抵達大明!轟動!326.第324章 等朱棣迴歸!318.第316章 百姓呼聲:朱四郎做宰相!第79章 馬秀英:朱元璋,你的臉咋這麼厚!(439.第436章 燕藩燕藩!武烈昭昭!四海起風124.第124章 給靖難名臣記小賬,妙雲幸災樂305.第303章 朱棣坑了百官,春闈考!446.第443章 龍吟:燕王萬歲!208.第208章 都去土橋村!167.第167章 考試臨近,還得我關照朱先生219.第219章 朱棣夫婦入皇宮第491章 工業的熱浪,衝大明君臣撲面而來!383.第381章 呂本抽呂氏,大海軍,挺進大明260.第260章 父親與皇帝的對話!咱最優秀的427.第425章 草原匍匐在明四皇子腳下,奪兵第75章 蔣胖子:哎可惜了,朱四郎不是燕王朱447.第444章 被大明視爲異端!戰起!266.第266章 還有一仗要打!423.第421章 雨中之戰,北元陽謀!第79章 馬秀英:朱元璋,你的臉咋這麼厚!(445.第442章 讓新軍栽個跟頭的殺手鐗!第483章 向燕京出發!獻禮!481.第478章 日落之戰!第71章 朱棣不爲人知的一面230.第230章 爲朱棣吸引注意力,抵達錦州!121.第121章 重走靖難路!131.第131章 兩個大冤種,笑的很猥瑣!433.第431章 燕王千歲千歲千千歲!421.第419章 事不可爲,犧牲朱標!399.第397章 大捷!大捷!捷報!捷報!272.第272章 馮勝死!朱允炆生!161.第161章 過年嘍!愛去不去!兵發東昌堡第521章 抵達燕京!464.第461章 萬衆歡迎!364.第362章 新式海軍鉅艦回金陵!271.第271章 賦予朱棣駭人權力!(感謝白丁117.第117章 藍玉的細微轉變,朱元璋爽朗大259.第259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88章 快去請姚先生!334.第332章 朱棣的屠殺令!戰爭齒輪轉動!361.第359章 朱棣的抱負:以理想之名,橫掃275.第275章 保十爭三,朱元璋的樂觀第23章 以傷換傷,藍玉屈辱,敗!163.第163章 朱棣將國公氣吐血的傑作339.第337章 陷落!出城野戰!?第25章 地震,要地震啊!藏得可真深!第53章 徐妙雲委屈:你故意的!210.第210章 朱棣 朱雄英叔侄遠行第10章 徐妙雲惹哭全村孩子223.第223章 朱棣入北平,東風起,各方摩拳436.第433章 朱棣打了朱標的臉!315.第313章 點狀元!老四,敢不敢應戰!第511章 滅他全家,藍玉冷眼旁觀291.第289章 朱元璋的底氣!八百里加急!第523章 格局!勸說!327.第325章 天象誅朱棣,沈萬三孫子押注朱411.第409章 大凶!314.第312章 猜不透太子情緒,翁婿夜談:別第74章 朱四郎,配給本官當幕僚師爺第501章 讓大明看看,如何人可勝天!第541章 爆炸!朱棣的戰爭宣揚!第77章 四郎,你就不想大丫?回家!(求首訂206.第206章 咱兒子!咱兒子!連祖宗都不放152.第152章 錦囊!贈兵法!新徵程!419.第417章 朱棣脈象很不好,全靠意志支撐200.第200章 朱棣要烘托氣氛,搞事!373.第371章 金陵炮聲,帶來新氣象335.第333章 罵聲不斷!千帆點點,直撲福建443.第440章 朱棣的態度:親兄弟明算賬!247.第247章 殺了兒子來了老子,李成桂!182.第182章 給朱先生學生撐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