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好古看着眼前的錢龍錫,
錢龍錫看着眼前的張好古。
“你的意思是,錢太多了,與其放在手裡燙手,不如拿出來發展地方?”張好古問道。
錢龍錫點點頭:“元輔,眼下朝廷注資和民間融資就高達兩千億,後續甚至可能達到三千億!”
“三千億啊元輔!整整三千萬兩銀子!永樂年間大明一年稅收不過三千萬兩銀子啊!”
“這麼多錢,打南洋太多了,打十個南洋都夠了!”
“而後續的開發,各個集團公司肯定會有他們自己的考量,南洋公司做的不過是打個底。”
“既然如此,不如干脆再開一家銀行,在南洋放款,讓商人們就近貸款發展,同時也可以給南洋的諸多小國放款,讓他們發展自身,更好的爲大明提供資源。”
張好古笑着問道:“錢侍郎,錢經理,你就不怕這些小國貸了款就不還錢嗎?”
錢龍錫一本正經:“怕什麼,卑職有南洋發展公司呢!”
是啊,大明南洋發展公司,旗下會擁有大明最先進的蒸汽戰艦三艘,大福船三十九艘,各類戰船一百二十艘,補給船運兵船三百艘以上,所轄大明水師兩萬七千餘人,大明陸師三萬餘人,擁有近六萬人的龐大軍隊,單單戰船火炮就超過五千門,南洋有什麼勢力敢欠錢不還?
張好古笑着,感覺自己看到了大明全新的未來,反正不是大明朝廷出手,民間做事可不能代表大明。
“咳咳,”,忍着笑意,張好古說道,“既然如此,你的想法本閣允了。”
“去找次輔,盧相和錢相吧,和他們三位闡明伱的想法,他們要是都同意,那內閣支持你的意見。”
錢龍錫起身:“多謝元輔。”
開銀行,自然不是那麼容易的。
畢竟眼下大明就只有一家銀行,那就是大明朝廷所代表的大明銀行,錢龍錫很清楚,要是自己這家銀行批下來,後續會有更多銀行成立。
但,那關他什麼事,他只是個開銀行的公司經理而已!
很快,錢龍錫分別得到了大明次輔、禮部尚書張瑞圖,大明內閣輔政、戶部尚書盧象升的批文,最後錢龍錫找到了錢謙益,錢謙益聽了錢龍錫的思路,笑着說道:“稚文啊,你這個想法很好,老夫支持你。”x
內閣四位閣老認可,錢龍錫的計劃成功了。
至於爲什麼不找喬允升和黃立極?
沒必要,眼下大明內閣六人,實權的就是四人,而且實權四人通過了,還需要喬允升和黃立極幹什麼。
錢龍錫快速向戶部遞交批文,然後戶部銀行司也派人調查了大明南洋發展公司的資質,資金,人員力量方方面面,最後得到了肯定的批覆:大明南洋發展公司,是有實力成立銀行的。
於是在大明南洋發展公司成立僅僅七日後,南洋發展銀行就這麼建立起來了,其總部就落在了松江府內。
相比較大明南洋發展公司的成立,南洋發展銀行更讓大明各界震動,這是大明第一家非官方的銀行,起碼錶面上,他並不是一家官方銀行,畢竟其母公司是朝廷和民間注資成立的,說其是純粹的商業銀行也說得過去。
眼下,這家商業銀行成立後就開始把自己各種資質證件準備好,同時開工修建總部,挖掘金庫地窖並廣招人手。
而松江府對於這麼個大銀行落戶自己的地盤,也是非常支持,松江府知府數次趕來視察銀行的建造情況,並對錢龍錫表示,松江府絕對會提供一切支持,幫助南洋發展銀行。
而此時的錢龍錫,已經不再是大明南京吏部侍郎了,其全新身份是大明南洋發展公司總經理兼南洋發展銀行行長,官階從二品,授中奉大夫,人家升官了。
並且根據小道消息,錢龍錫只要在南洋做的出色,不出六年,就能走入朝廷核心,有望入閣了。
更何況,這南洋銀行落戶松江府對松江府來說就是政績啊,他自然要認真對待。
而錢龍錫,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未來能入閣呢。
錢龍錫眼下雖然在忙着銀行的事,但他沒忘記自己的本職工作,先替朝廷把南洋的紅夷人給打下來,不過這段時間朝廷的輜重糧秣和軍隊都在調動中,因此他還有時間籌備。
爲了保證真能打下來南洋,錢龍錫還特意去學了兵法,什麼戚大帥練兵的《練兵實紀》《紀效新書》,還有明代海戰的一些兵書,他都在看。
錢龍錫不同於一般的儒生,他認爲,兵書是必須要看的,身爲文臣,就要有出將入相的能耐,才能更好地治理國家。
雖然這樣的想法在天啓朝之前,幾乎是與社會主流相孛,但錢龍錫這個想法無疑是很對張好古胃口的。
因此張好古願意給錢龍錫一個機會。
錢龍錫正在學習着兵法,而大明沿海各地早就接到調令的輜重也開始裝船。
火藥、槍子、炮彈、火箭、改良後的虎蹲炮、子母炮等等軍械被裝在一隻只大木箱裡開始裝船,而成筐的瓜果菜蔬也在裝船,大明準備的補給非常充足,足夠三萬大軍在南洋打幾次高強度高消耗的大戰了。
而內閣最新的調令也已經轉兵部發抵南京,南京五軍營指揮使方雲出和神機營指揮使韓耀威正在商討着。
“南洋之地多毒瘴雨林,山脈丘陵衆多,不需要大規模騎兵,此戰以步卒爲主,騎兵輔以三千即可。”
“重炮需道路情況良好方可運輸,南洋地利不便,需以輕型火炮爲主。”
“此戰,火器營出兵將七千,三千營出馬隊三千,五軍營出步卒兩萬,合併三萬大軍。”
二人討論完畢後,開始擂鼓聚將,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的參將校尉們紛紛趕來,等待着方雲出和韓耀威的命令。
“內閣已經下了調令,我等要出軍三萬徵南洋。”
聽到這個消息,這些參將校尉們一個個呼吸粗重起來,征戰南洋,軍功,軍功就在眼前了。
方雲出拿出早就準備好的人員名單開始一個個念起來,三大營各抽調兵馬,一位位被選中的校尉都尉那是昂首挺胸的走出來領命,聲音無比洪亮,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要去拿軍功了一樣。
很快,三萬人規模的調動宣佈完畢,韓耀威起身:“此戰,本將親自帶隊。”
三萬大軍,規模已經不小了,依照如今大明的實力,三萬大軍足以滅掉周圍的小國了,這個軍力出動,誰不是戰戰兢兢?
選拔好了軍士,將主也已經確定,三萬大軍立馬被集結起來,開拔前往松江府。
松江府,很快就會出現大批戰船,變成一個短暫的兵營,來自大明南北的水師精銳,大明南方新軍,都會匯聚在此,等待着最終出發的命令。
數日過後,錢龍錫得知朝廷的艦隊要到了,他前往港口準備迎接朝廷水師。
很快,海面上出現了一面面風帆,這些風帆一眼望去密密麻麻彷彿無邊無際一般,那一面面描繪着大明旗號的風帆,很快就匯聚成一片遮天蔽日的龐大艦隊。
戰船、運兵船、糧船等等組成的艦隊,總數高達近四百艘,巨大的福船,高大的樓船,還有各種鬥艦快船等等,千帆競發,場面着實讓人震撼。
不同於尋常商船出海,這些帶着各種火炮重炮,帶着鐵製撞角和擋板的戰船,給人一種不同於商船的武德充沛的感覺。
但錢龍錫左看右看,眉頭緊緊皺着:“這船,他不對啊。”
一旁的護衛有些不解:“大人,這是咱大明的戰船啊。”
錢龍錫說道:“我知道這是大明的戰船,但是朝廷給咱們的戰船,還包括三艘新型的鐵甲大艦呢!”
“那是通體覆蓋鐵甲,龐大宛如鯤鯨的鐵甲大艦啊,怎麼沒見着呢?”
很快艦隊抵達港口,下船的水師軍官回答了錢龍錫的疑問:“朝廷是批給了我們三艘鐵甲大艦,但上邊說那三艘鐵甲大艦還沒下水呢。”
“還沒下水?也就是說,我們名義上有三艘,但實際上一艘也沒有?”錢龍錫臉色有些不好看了,“那可是朝廷批給我們的,誰扣了?!這筆賬老夫打官司打到元輔那裡去,我們都佔理!”
錢龍錫身旁一個官員湊上前說道:“大人,沒人扣您的船,是真的還沒下水,那三艘船,都是在我們江南造船廠造的,眼下還沒完工呢。”
江南造船廠造的?
錢龍錫想起來了,之前他就聽說,朝廷給水師撥了一大筆款子,讓他們注重朝廷海防,水師這是在永樂年之後第一次接到這麼大筆款子,他們思來想去,在山東、江南、福建三地的造船廠一次性下了十幾艘鐵甲艦的訂單。
錢龍錫嘆了口氣:“鐵甲艦造好了,都要等明年了。而且新下水的鐵甲艦,必定要送到山東去拱衛京師,還落不到我們手裡。罷了,有這些戰船足夠了。”
“等新軍抵達,就準備作戰計劃吧。”
錢龍錫的無奈,張好古不知道。
但多三艘鐵甲艦少三艘鐵甲艦很重要嗎?
尼德蘭人的艦隊都被摧毀乾淨了,剩下那點大貓小貓兩三隻的小舢板,還需要出動鐵甲艦?
大明派出三支艦隊去南洋,真的只是爲了掩護陸師登陸,保證航線安全嗎?
錯了!
最主要的是向南洋諸國,向泰西人宣告,大明如今有實力保護自己的海域安全同時還有餘力能跨海作戰了。
這纔是最主要的。
那一支支大明的水師艦隊只要在南洋航行着,誰都不能忽視他們的作用,而大明愈發強大的消息也會讓這些小國和泰西人敬畏大明,看見大明的百姓商隊也不敢輕舉妄動。
這纔是主要目的。
此次南洋的開發,海戰不是關鍵,水師戰船隻需要提供航線上的護送以及在陸師登岸時用艦炮掩護一下即可。
作戰的要點在陸師,水師提供炮火掩護,陸師強行登陸作戰,演練的也是水陸聯合作戰,說是打仗,更多的還是練兵,訓練一批適應登陸作戰的士卒,同時讓大明的將領們有這方面的經驗可以去改進去琢磨。
未來大明必定是要走向海洋的,海戰也好,登陸作戰也好,是大明不可缺的經驗。
隨着新軍陸師三萬人抵達,全軍整備完畢後,身爲南洋發展公司的總經理錢龍錫穿着他二品大員的緋袍,登上了一艘三十多丈的巨大福船作爲他的座艦,看着周圍那龐大規模的艦隊,錢龍錫豪情萬丈,五十二歲的人了熱血的如同少年一般,拔出腰間的寶劍來高聲喊道:“全軍,出征!”
而在錢龍錫豪情萬丈的率軍出征時,在大明京師,坐落於京師城外的大明第一家民間鋼鐵廠,也是大明在直隸最大的鋼鐵廠內,當朝國丈張國紀和信王的岳丈周奎兩個人也是豪情萬丈!
“擴大規模!擴大規模!”
“這南洋的戰事一起,什麼都不愁賣了!”
“鋼鐵、木材、布匹.什麼都不愁賣!哈哈哈哈哈哈哈!”
周奎得意的大笑着,他和張國紀的大明直隸鋼鐵公司,如今收到了大筆大筆的訂單。
有來自造船廠的,有來自各個企業的,還有軍方的,各種訂單雪花一般砸過來,讓周奎和張國紀美的不知所措之餘,也是深深明悟了什麼叫做打仗才能發財。
朝廷一次對外開拓,出動四五百艘大船,三萬步卒兩萬多水手,這還沒開打呢,和軍工,船隻有關的股票就開始瘋漲,連帶着各行各業的產品都不愁賣。
而等南洋打下來之後,商人們會去搶着開發南洋,佔領那裡的資源,那個時候各種東西更是有多少就會被消耗掉多少。
大明自從工業革命開始以來那足以滿足國內的產能,突然一下子有些不夠用了?
這讓南北商人士紳驚愕之餘,都露出了欣喜若狂的笑容來。
擴建!
擴建!
大明南北的大商人大企業都在擴建,他們正在擴大自己的工廠,他們正在招募更多的工人,伴隨着大明工業革命的先風,在南洋開拓的助力之下,商人們無比積極的進行着工業化。
也是在這個時候,商人們才明白朝廷要推動九年制教育和建設各種職業學院是多麼有先見之明。
只有百姓都讀書識字了,他們才能更好的轉職,去轉職成爲各類工人。
如今大明糧食產量足夠,百姓都可以一日三餐衣食無憂,而能吃飽肚子就夠了嗎?
人們的慾望是無窮的,這是好事,慾望和好奇是推動人類進步的重要組成。
人們吃飽了就渴望新衣服,有新衣服了就渴望大房子,有大房子了就渴望更高的東西。
而推動九年教育,不僅僅是要讓人們讀書識字,更是要讓人們明白道理,潛移默化的把家國理念和更多的東西融入進去,讓人們能懂得更多,也能去學會更多。
有充足的糧食,有足夠的崗位,人們學習就能進步,商人們不需要內部的競爭,不要內卷,大明不需要內卷,因爲大明有足夠的資源保證內部和諧穩定,而且大明還在積極開拓。
要什麼內卷?都去開拓吧,都去獲取更多的資源吧,這些都會成爲大明茁壯成長的資糧,讓大明更加強大。
周奎和張國紀在不斷擴建招募人手之餘,張好古也再一次召開了內閣會議。
張瑞圖、盧象升、錢謙益、黃立極、喬允升五人落座,每人面前都是一份商務司衙門和稅務司衙門的報告。
張好古平靜的端着茶盞,慢慢的品着:“諸位都看看吧。”
“工業的發展,也是資本發展的好時代啊。”
“之前定下的稅收,是比較低了,不符合眼下的情況了。”
放下茶盞,看着這些內閣同僚們,張好古說道:“我們應該考慮,對商稅的進一步改動了。”
盧象升撫須言道:“稅務,應當是與時俱進的。”
“之前商人們賺的少,爲了促進商業發展,朝廷指定的稅率偏向商人,讓他們有更多的錢財和精力去發展商業,繼而有了如今大明繁榮的商業場景。”
“但眼下,商業已經很發達了,商人們有各種手段來獲取龐大的資金進行着發展,大型企業對小型企業的壓迫和吞併,讓小型企業很難有活路,這樣下去,朝廷各地就只剩下一個個大企業了,他們要是把控着方方面面,那對朝廷而言,無疑是不利的。”
張瑞圖點點頭:“不錯,商業發展是要自由,但這個自由不能超過一個度。”
“朝廷的商稅計算是要改了,根據大中小企業的不同,根據他們的規模,稅收,來制定一個新的標準,多少人,一年能賺多少錢的企業需要交多少稅,這個標準我們需要考量好。要讓商人們有足夠的錢發展下去,但也要保證不會影響朝廷的稅收。畢竟朝廷推動商業發展,就是爲了朝廷的稅收的。”
錢謙益對此也沒什麼反對:“不錯,如今各行各業百花齊放,朝廷的律法和商稅都需要改進了,那些大商人大企業一個個賺的盆滿鉢滿,朝廷的稅收就這麼點,怎麼保證朝廷的各項發展?”
張好古緩緩點頭:“既然如此,開個會吧,把大傢伙都叫來,重新討論下商稅的制定。”
一羣人都看着張好古,說起來,他們家就是最大的商戶吧?這傢伙又要對自家下刀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