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忙碌的蘇璟
次日一早。
打拳早飯的流程走完,朱標又開始了學習。
有了昨天的理論基礎,今天的內容就簡單很多了。
把焦距的知識講解完之後,剩下的就是手磨玻璃了。
蘇璟很貼心的將各種打磨潤色工具都準備好了,一切只交給朱標慢慢的操作。
“打磨這一步呢,暫時沒什麼捷徑,就是慢慢試, 找到最合適的焦距。”
蘇璟朝着朱標說道:“可能會失敗很多次,不過我相信你可以的。”
朱標認真點頭道:“蘇師放心,學生不怕失敗。”
必要的鼓勵還是要有的,蘇璟交代完之後,便沒有再繼續和朱標呆着了。
該教的都教了,能不能做出來,那得看朱標自己的了。
至於蘇璟,他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溧水縣最南邊, 河岸邊的一座造紙工坊內, 蘇璟正在視察。
造紙術是老早就有的東西了,東漢蔡倫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最終造出了紙。
但到了現在,也就是明初,造紙術已經已經在發展的過程中被不斷的改進了。
蘇璟這造紙廠,主要生產的紙張就兩種。
一種是用來包裝商品用的粗紙, 顏色偏黃,表面也沒有多細膩,用來書寫並不合適,但勝在價格低廉。
另一種則是竹紙, 工藝複雜一些,成本也高昂許多, 價格自然也更貴。
對着這座造紙工坊,蘇璟還是很重視的。
因爲他已經敏銳的察覺到了,市場對於紙張的需求,只會越發的旺盛。
只不過,對於現在的整個造紙流程,蘇璟並不是很滿意。
因爲造紙術作爲一門技藝,傳承下來的時候,大多是從頭到尾,都由一人操作。
也就是說,一個工人從最開始挑選原料,到最後的出紙,每個流程都需要跟進。
蘇璟之前並沒有去幹預過生產,這樣的生產方式效率低下,但也能勉強夠用。
畢竟當時的市場需求就那麼多,這麼做效率雖然慢,但也足夠了。
現在蘇璟的心裡,已經有了擴大生產的想法。
這樣的模式,必須改!
流水線纔是最高效的生產方式。
雖然對於前世來說,流水線的血汗工廠,通常被認爲是壓榨,但在這明初,一個能提供穩定工作的流水線工廠, 那百姓無疑是無比喜歡的。
畢竟, 蘇璟的廠子, 可是從來都不拖欠工資的。
他的信譽, 在溧水縣的百姓中,也是頗高的。
“不行,得先整個員工培訓再說。”
蘇璟看着這些正在工作的工人,自語了一句。
員工培訓,這倒是蘇璟前世做過挺多的事情,也算是輕車熟路。
既然決定了,蘇璟那也是立刻就開始執行起來。
他當即找到了目前造紙廠的負責人,讓他在今晚下班的時候,告訴所有工人,接下來將會有爲期七天的培訓。
工資照發,食宿全包。
但有一個要求,這七天集中培訓,哪裡都不能去。
蘇璟說出來的時候,這造紙廠的負責人簡直都不敢相信。
這還有如此好事?
七天的時間,吃住都包了,還不用上工。
嚇的他連忙多問了幾句,也就是說話的人蘇璟,這才能讓這些工人信服,不然的話,都以爲是拐賣人口的了。
蘇璟之前良好的名聲,讓他的員工培訓計劃,第一步就相當順利的開展起來了。
接下來的日子,就相當的簡單了。
朱標整日對着玻璃打磨,爲了能早日讓前線的將士用上好用的望遠鏡,朱標可謂是廢寢忘食。
蘇璟也沒有任何的藏私,將自己之前打磨校準的經驗盡數的傳授給了朱標,還有一塊標準的凸透鏡和一塊標準的凹透鏡。
而教完這些之後,蘇璟便開始了七天的專項員工培訓。
對於來用來說是受訓七天,而對於蘇璟來說,則是培訓七天。
無論是朱標還是蘇璟,都專注於自己的事情上。
當這兩人專注幹事的時候,有個人就開始有些坐不住了。
紫禁城,奉先殿內。
朱元璋來回踱步,臉上的疑惑就差寫上去了。
自己的兒子朱標就算了,現在他天天忙着望遠鏡,沒時間搞其他的事情。
但是這蘇璟呢?
五天了!
已經足足五天了,整日都不呆在家中,而是在一家造紙廠裡,不知道在搞些什麼東西。
“蘇璟你小子,到底又在搞什麼名堂?”
朱元璋自語了一句,完全沒意識到,現在的自己,已經對蘇璟有些過分關注了。
“陛下,韓國公求見。”
太監的傳喚聲響起。
“宣。”
朱元璋立刻恢復了正常的樣子。
很快,李善長走了進來,朝着朱元璋恭敬道:“陛下,臣特來彙報。”
“哦。”
朱元璋面露喜色道:“善長,你說的應該是關於太子反腐政令推行的事情吧。”
李善長立刻道:“陛下聖明,這幾日臣一直都在推行此事,如今已基本完成,託陛下的福,一切都很順利。”
果然,聽到一切順利的消息,朱元璋相當的滿意。
李善長則是繼續道:“依臣所見,太子殿下的政令已有成效,大明朝堂內的風氣,正在變好,太子殿下此舉,當真是大明之福。”
吹自己乾的好,不如吹太子朱標。
作爲朱元璋的左丞相,李善長很清楚自己該說什麼。
“善長,你說的不錯。”
朱元璋點點頭道:“太子如此有能力,朕也能放心不少,這段時間,你也辛苦了。”
“陛下言重了,臣也只是按着太子殿下的政令執行而已,算不了什麼。”
李善長低着頭道。
朱元璋看了看李善長,笑道:“善長,你跟着我時間也不短了,你我君臣二人,我也不說什麼客套話了,想要什麼賞賜直說。”
“臣惶恐,臣只是做了一些微末的工作,不值得陛下如此厚愛。”
李善長當即朝着朱元璋跪下,十分的恭敬道。
“善長快快起來,你又沒犯錯,跪什麼。”
朱元璋一副有些責怪的語氣,但臉上的表情,卻是相當的滿意。
“多謝陛下。”
李善長起身,朝着朱元璋道:“陛下,此次臣推行政令,太常寺少卿倒是非常配合,也讓臣的工作輕鬆了不少。”
“哦,你是說胡惟庸?”
朱元璋微微回憶了一下,問道。
李善長點頭道:“正是,他身爲太常寺少卿,本與此次反腐的事情關係不大,但卻非常認真,臣印象深刻,這才提了這麼一句。”
“嗯。”
朱元璋點點頭道:“朕知道了。”
“對了,明年北伐一事,後軍糧草的事情,還是要善長多費心了。”
李善長立刻躬身拱手道:“陛下放心,臣絕對會竭盡全力,保障將士們的糧草。”
別看李善長會揣摩朱元璋的心思,但他本身的能力,那也是絕對毋庸置疑的。
“好,善長,你真是朕的蕭何啊!”
朱元璋非常高興的拍了拍李善長的肩膀道。
李善長也是立刻表示道:“承蒙陛下厚愛,善長定不負陛下所託。”
彙報完事情,李善長便離開了奉先殿。
朱元璋的心情大好,想到朱標和蘇璟五天都沒啥消息的事情,也沒那麼在意了。
“對了,老五現在怎麼樣了?”
朱元璋一拍腦袋,突然想到了老五朱橚,這農學院也已經弄出來了,關於農作物的研究已經在進行了。
當初信誓旦旦主動要求去學習的老五,現在是什麼情況了?
朱元璋頓時來了興趣。
“說起來我還沒去看過農學院,正好去看看。”
朱元璋自語了一句,便直接啓程前往了農學院。
應天府外的一處田地之中,這裡正是農學院的實驗田。
戶部尚書楊思義正跟着五皇子朱橚,十分小心,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這可是五皇子,要是出半點事情,那他這個戶部尚書的腦袋怕是不夠用。
一開始他知道五皇子朱橚要過來的時候,也是相當的意外。
以爲朱橚只是好奇,過來玩玩看看,也沒太當回事。
畢竟朱橚現在年方九歲,一個純純的小孩子而已。
但朱橚來了之後,楊思義發現事情和自己想象的有些不同。
別看朱橚年紀小,卻不是來鬧着玩的,真的是有來認真學習的,凡事都是親力親爲,一點也不嫌累不嫌髒。
所以呢,雖然這會楊思義跟在朱橚的身後很小心的照看着,但並沒有半點的不耐煩。
如今時節剛剛入秋,也是小麥播種的時候,朱橚就是在實驗田中觀察這土地的情況。
“楊大人,這小麥種植前,土地要翻耕,深度是如何確定的?”
朱橚朝着楊思義問道。
“回五皇子,主要是根據小麥長成後紮根的深度來確定的。”
楊思義沒有遲疑當即回答了起來,他曾是司農卿,可不是空降的戶部尚書。
他繼續道:“當然,爲了能更加準確的研究小麥產量與土地翻耕深度的關係,我們在另外一塊實驗田中也嘗試將翻耕深度增加了幾分。”
楊思義說的正是對照實驗辦法,正是朱標指導的,也就是蘇璟教過的東西。
別看只是一個簡單的辦法,但在這楊思義的眼裡,卻是相當的震撼。
這是一種之前他從未想過的思路。
有了這個方法論的指導,他對於農學院能弄出成果也是相當的有信心。
朱橚聽着楊思義的回答,默默的點頭,然後繼續在田間內觀察,時不時的提出問題,楊思義怎麼隨叫隨到,問什麼答什麼。
不遠處,已經來了一會的朱元璋看着這副景象,那也是相當的欣慰。
這老五,的確不只是說着玩玩的,他是真的對這方面有興趣。
既然如此,那自己或許現在就該考慮怎麼讓蘇璟教導一下朱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