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胡惟庸的猜測

第92章 胡惟庸的猜測

“哦?”說這個朱肅可就不困了。莫非,自己這個只知道逃學加舞刀弄槍、拿石子排戰陣的朱老四,終於到了年齡開了竅,春心勃發了?

他一掀被子坐了起來,一臉壞笑:“歷史上當然有記載!而且你也見過的。”

“就是我們在御花園見過的那小姑娘。可還記得麼?”

“是她啊?”朱棣想了一想,終於記起來了曾經和朱肅一起在御花園見過的徐妙雲。怎麼想都想不起模樣來,倒是記得她是徐達家的女兒。“這麼說,我最後和徐叔叔家的女兒聯姻了?”

“是的。”看朱棣一臉若有所思,朱肅只當她在回味徐妙雲的相貌。這讓他有一種吃歷史大瓜的感覺:歷史上永樂大帝和徐皇后夫妻情深,徐妙雲又確實生的美麗,如今便已依稀可見未來傾國傾城的模樣,老四肯定是極滿意的!

“那這個徐氏,生了我幾個子嗣?”朱棣又問。

哦?這就在意起未來生了幾個嘛?朱肅臉上笑意更甚,說道:“未來你的三個兒子,皆是徐氏所生!”

“原來如此!”朱棣點點頭,將這件事牢牢記在心底。

既然爹不准我不婚不娶,那我便堅決不娶徐叔叔的女兒就是。

只要母系非爲原主,到了後世,朱祁鎮那等“孝子賢孫”,該也不會出現了吧?

唔,爲了保險起見,只要是徐姓女子,都該遠遠避之纔是。

朱棣內心之中,已經將“徐”姓貼上了洪水猛獸的標籤……

“對了,說起徐叔叔府上。這些日子,那位叫做徐允恭的,倒是經常託人問你好些了沒。”朱棣隨手將一塊糕點丟進嘴裡。“貌似挺擔心伱的身體狀況的。”

“徐允恭?”朱肅一頭霧水。那小公爺之前見自己,不還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麼?

怎麼,自己丟出去幾道算術題而已,他就被震驚到心服口服所以納頭便拜了?

“徐叔叔這幾日也該回來了。那女真人沒什麼厲害的,大軍這一番犁庭掃穴,並沒耗費多大功夫。”

“再有幾日,只怕就要到京了。”

“老三這幾日老在大本堂轉悠,看來是想尋到你瞎編的那本奇書。你可得想好理由搪塞他。”

“朱鐵柱那廝死硬着不道歉。因爲他那一檔子破事,差點害的我們兄弟掉入了火坑,他還敢繼續關在府裡裝病……改天肯定要好好治治他……”

朱棣一邊毫無顧忌的在牀上吃着糕點,一邊在朱肅身邊絮絮叨叨的說着。朱肅故意閉着眼睛不看他,他也不以爲意。不過朱肅其實是不嫌他聒噪的。伴着朱棣的絮叨聲,朱肅漸漸覺得睏意襲來,昏昏沉沉的睡下了。

……

另一邊,來到謹身殿的老朱,正處理着面前的諸多奏摺。

有內閣相助,如今老朱的政務壓力已然是輕的多了。內閣如今權柄日重,一部分中書省的職權,已經被老朱潛移默化的轉移給了內閣。現在站在下邊的左丞相胡惟庸,面色就不甚好看。

如今的中書省,漸漸竟成了個賦閒的衙門。他這個左丞相如今的權柄,倒是比昔日當屬官時更弱幾分。

“軍戶、匠戶改戶之事,刻不容緩。內閣速速給咱擬出條陳來,達到什麼樣的條件,便允許軍戶匠戶改戶。”老朱道。

“另外,再給咱擬個條陳,議一議這內監干政之事。”想起朱祁鎮就是聽信了太監的讒言弄出的禍事,老朱又突兀的道。

“內監干政,該如何處置,要如何避免,這些都要擬出條陳,以備傳諸萬事。條陳務必要細,決不能讓我大明陷入宦官干政之境地!”

“是。”內閣一名書吏忙將皇帝的口諭記錄下來。老朱這幾日每從幹清宮出來,都要讓內閣草擬新的政令,其內容天南海北,五花八門。弄得內閣諸官日日加班加點,苦不堪言。

與中書省相反,可謂是痛並快樂着。

老朱揮手將內閣和中書省揮退,看起了案牘上堆積起的奏摺來。翻了幾本奏摺,皆無什麼大事,內閣票擬的處理結果非常符合他的心意,並沒有什麼好駁回的。

他的思緒便又轉回到“土木堡之變”上來。若是一地主官無能,最多是禍亂一地,大明何其之大,以盈補虧,自可消弭一地禍患於無形。

可若是出了朱祁鎮那樣的皇帝,立時便是全國性的大患,再好的制度也無法彌補。

畢竟,制度是皇帝用來限制下邊的人的。若是皇帝不遵制度,誰能制之?

祖制嗎?從老五那他已經知道了,他這個開國皇帝訂下的祖制,在後世幾乎成爲了一張廢紙。

《剝皮實草》無人再去實行,《大誥》成了廢紙,《海禁》害了大明萬代,就連方纔擬下的《後宮與內監不得干政疏》,亦在老四這一代就被破除了個乾淨。

自己縱然立下千重補足錯漏的制度,便能真正破除大明日後亡國的魔咒嗎?

制度,是限制不住皇帝的!

老朱感覺自己似乎陷入了悖論的循環。他只能用制度來影響後世,可只要後世昏君無視之,他也沒有絲毫的辦法。

而後世出不出昏君,他也無法掌控。老四的後代有昏君,誰能保障老大的後代就沒有呢?

“該如何辦呢……”老朱陷入了沉思。

……

謹身殿外,內閣、中書省兩幫人涇渭分明,左右各成一羣的踏着臺階往下而去。

“胡相,你看內閣那些人……”一箇中書省官員嫌惡的看着左邊的內閣官員們。“論品級不過是些七品小吏,不過偶得了陛下些許信重,頭就快要昂到天上去了。”

ωwш☢Tтká n☢¢O

“慎言。”胡惟庸低頭輕斥。“此處還是皇城之內,需防隔牆有耳!”

那官員聞言趕緊閉了嘴,左右看了看,又張口道:“也不知陛下近日是怎麼了。竟然下了這麼多諭令。”

“去年一整年要擬的條陳,還沒有這幾日的一半多……”

這句話讓胡惟庸頓時停住了腳步。他只顧在意與內閣爭權,卻是確實沒在意過,這幾日陛下的突然變化緣由爲何。

他細細思量這幾日宮內朝中風聞,哪一件事可能成爲陛下驟然變化的誘因。

終於想起,這幾日陛下來謹身殿前,都要先往幹清宮去一遭。

而回來之後,便總是一臉的若有所思。隨後便要擬各種稀奇古怪的條陳……

“幹清宮中……如今住的是落水未愈的五殿下……”

“陛下原先只關注太子,但這幾日,卻無比關心五殿下,縱使問政,亦要每隔一會問起五殿下的行止。”

“我之前只以爲陛下乃舔犢情深,如今思來,五殿下在宮中自有宮人皇后照顧,陛下又何須日日看望?還將他安置在後宮的主殿幹清宮中?”

“莫非,這一切的根由,竟然是在五殿下?”

(本章完)

第307章 曹淵請隨第88章 父慈子孝第826章 天兵第551章 火器破敵第1055章 慫恿黎利第1005章 洪武妙策第263章 武德?不存在的第272章 大兵入府第286章 三樁事第180章 方子泄露第157章 突如其來的相親第919章 渾水摸魚第600章 拔除荊棘第132章 借錢爲何不早說?第364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208章 誠王餘孽!第607章 敲打第1148章 到達非洲第669章 商議第484章 殺!殺!殺!第499章 主動出擊,揚我大明之天威第211章 本王要你的兵符印信第467章 敢參加恩科者,當受萬世唾罵!第426章 熱氣球升空!第1075章 將計將計就計第688章 到達波斯第890章 狼子野心第415章 點撥方孝孺第860章 賣珠之策第660章 玉米採收第116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1007章 範淮是誰第1151章 寶船天塹第494章 織機出世第376章 元庭地雷:瓦剌第829章 黃雀在後第219章 疫病自何來第308章 出海剿倭第987章 敗勢第625章 朱棣西征第712章 五千圍三萬第484章 殺!殺!殺!第206章 羅貫中與《水滸》第31章 均役第206章 羅貫中與《水滸》第659章 堵不如疏第520章 設套第24章 三百年魔咒第1章 一本論語,愣是被你解釋成掄語了?第436章 首倡寶鈔者,其罪當誅!第244章 被忽略的茹太素第1012章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第869章 欲加之罪第263章 武德?不存在的第273章 以仁德服人第813章 傅普信第110章 城外皇莊第1059章 請君歸西第415章 點撥方孝孺第819章 事有蹊蹺第811章 趕盡殺絕第165章 兄弟齊聚第399章 敢情你們只想對付我一個?第834章 內訌第386章 空手套中兩隻狼第776章 談判第710章 奇異寶刀第1077章 胡季犛投降第555章 各懷心思第449章 受氣尚書第863章 廉州暴亂第619章 以神制神第1069章 黎利的異心第1124章 惡魔火炮第368章 好大的官威啊第776章 談判第846章 賓主盡歡第611章 殺鯤第252章 審問(下)第392章 納哈出的身價第1054章 敗家子胡蒼第866章 鐵腕州官第742章 帶你見真祖第680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925章 跪下第350章 元軍攻城(下)第141章 趕鴨子上架第1107章 移風易俗第228章 輿論戰略第963章 阿扎失裡的決斷第798章 大出血第143章 便由你太子殿下來罰他吧!第531章 攻擊京都第589章 孔府密談第990章 合圍第1142章 搜山檢海第92章 胡惟庸的猜測第1001章 大唐故地第543章 高麗,貳臣賊子!第1092章 聖君萬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