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而誠純孝好太孫

第86章 而誠純孝好太孫

“此子是誰?”聽到朱肅說到“把爹也騙過去”幾字時,老朱的眼睛裡已經開始忍不住的冒出了兇光。一等朱肅這句說話,更是迫不及待開口相問。

朱標深皺着眉頭,想着哪一個弟弟可能有老五話中所描述的那般深重的心機。馬皇后卻從“賢孫”二字看出了端倪,蒼白着臉問道:“莫非……莫非這建文帝,就是常氏腹中的雄英孩兒……”

“不是。”朱肅搖了搖頭。“這個建文帝,乃是大哥的第二個兒子,名字喚作朱允炆!”

“竟……竟還是我的兒子?”朱標一臉不敢置信。剛剛朱肅說不是朱雄英時他還鬆了口氣,心有餘悸的想若提早知道妻子腹中的是這般逆子,自己該怎麼回府面對愛妻。誰知自己大兒子還沒出生就突然冒出了一個二兒子,而且還榮幸的取得了自己五弟這麼咬牙切齒的評價。向來溫文爾雅的太子殿下此時驚的嘴巴能塞進一整顆大雞蛋。

“雄英呢?常氏乃是標兒嫡妻所懷的必然是嫡子,你又說過她這胎生的必定是男嬰。爲何雄英沒有繼位卻冒出來這個勞什子朱允炆?”老朱問道。

“雄英他……早夭,年僅八歲便故去了。其生母常氏於洪武十一年,生下大哥的第三子朱允熥。生產後僅十一天,便也因產後體虛而逝世。”

“常氏死後,大哥的側妃呂氏得以扶正,本是呂氏所生庶子的朱允炆便也擁有了繼承皇位的資格……”

“什麼!五弟你說……什麼!”朱標面色猛然變得蒼白。“你說……我的長子雄英……僅僅活了八歲?”

“且伱嫂子……還有六年便要離我而去?”

驟然得知如此慘劇,朱標受不住打擊,站不穩一屁股坐倒在椅子上。

“雄英竟然也……”先得知大兒子只活到洪武二十五年,後又得知現在已被自己兩口子賦予重望的長孫雄英只能活到八歲,馬皇后只覺一陣天旋地轉,口中喃喃道:“上天,何故如此薄我子孫!”

“何故如此薄我子孫!”

“您先別急。”朱肅忙勸道。“既然知道大嫂是產後虧損,那便容易堤防。至於雄英,小小孩童早早夭折必然是先天不足。我已將後事養胎之法不動聲色的都告知了大嫂,若依之安養或可保雄英平安長大。您大可不必出此悲嘆!”

“好!好孩子!”馬皇后只覺有了指望,撫着朱肅的手動情無比。見小五兒如此爲嫂子侄子着想,她心中更是爲之前的懷疑愧疚萬分。

“既然常氏還留下了個朱允熥,咱爲什麼會去立那勞什子的朱允炆?”老朱依舊對那句連他也騙過了的話萬分在意,繼續追問道。朱肅便對老朱道:“朱允熥雖是大嫂親生,可年幼就沒了母親,大哥那時又已擔了許多事務,時常在外巡視。難免就對其疏於教導。”

“亦有野史說繼妻呂氏工於內宅心計,雖面上平等對待朱允熥,實際上卻對其並無管教,任其章臺走馬以見惡於其祖父。”

“且她又教朱允炆察言觀色,故意在太子朱標的葬禮上大哭以博取祖父之慈愛。這朱允炆更是在祖父,呃,也就是爹您晚年之時各種盡孝,孝名朝野盡知。終於打動了您的心,將其立爲了太孫。”

聽完了這朱允炆的上位史,馬皇后略皺了皺眉:“野史之言,不足採信。既然這朱允炆懂得盡孝,便未嘗不是個好孩子,何以肅兒你之前要那般說他?”

“好孩子?就他?呵。”朱肅冷笑一聲。“便是從正史看,這廝也無疑是一個沽名釣譽、心狠手辣之輩!您且繼續聽我說下去。”

“等歷史上您駕崩後,朱允炆方一繼位,便大肆任用此前被洪武皇帝打壓的文官,並迫不及待的着手,準備開始做他在位時的第一項大事。”

“此大事名爲:削藩!”

“削藩?”老朱眉頭一皺。皇帝想削藩,倒也沒什麼問題,前漢之時便有過因藩王勢大威脅皇權。而不得不削藩之事。只是那時自己纔剛死,莫非那時諸地藩王便已經尾大不掉了?自己晚年會這般昏聵?

老朱感覺事情肯定沒這麼簡單。

朱肅冷冷一笑,對朱允炆已經是溢於言表的厭惡。

“我這好侄兒,削藩那可不止是削藩。”

“削的,全是我們這些親叔叔的項上人頭!”

不顧老朱、馬皇后、朱標三人再度驚駭的身情,朱肅繼續道:“先說我周王朱橚。哦,因爲吳地富庶,您認爲不宜做藩王封地,後來您會將我改封爲周王。周王朱橚因與手握重兵的塞王朱棣相親近,故而是第一個下手收拾的,被其以莫須有的罪名發配南疆。”

“齊王朱榑被以同樣的方式發配。”

“代王朱桂被冠上行事殘暴的罪名,直接被下獄看管。”

“岷王朱楩亦冠以莫須有之名,廢爲庶人。”

“湘王朱柏定以私印錢鈔之罪,欲擒拿入獄。湘王性烈不堪受辱,全家自焚府中。”

“他做完這些事的時候,他纔剛剛繼位兩年……”

“混賬!混賬!”老朱怒髮衝冠,恨不得那個建文帝現在就在眼前,好抓過來直接一把扼死。“咱屍骨未寒,他就對咱的兒子下手!”

“他心中,如何有骨肉親情?怎可能有骨肉親情!”

“這朱允炆。有史料記載,他曾問過您:‘諸王不靖,孰御之?’。您反問他:‘汝意何如?’。這廝當時回答:‘以德懷之,以禮制之,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廢置其人,又甚則舉兵伐之。’”

翻譯過來就是:用德來爭取他們的心,然後用禮來約束他們的行爲,再不行就是削弱他們的屬地,再再不行就改其封地,如果實在沒有辦法,那才能夠拔刀相向。

多麼標準、多麼仁德的回答?好一個“而誠純孝”的好太孫!然而等老朱一死,他毫不猶豫就祭起了屠刀!

老朱的面色越發難看,終於咆哮一聲,擡手摔碎了本用來盛藥的空碗:“連咱這個祖父都騙!”

“非人哉!他還是個人嗎!”

(本章完)

第693章 火馬陣第266章 鐵騎突出!第252章 審問(下)第984章 大營攻防戰第391章 捉住納哈出了第729章 反攻之時第408章 秦淮悟道第375章 好事成雙第927章 親情之代價第838章 榮耀背後第1152章 英勇戰艦第1062章 高瞻遠矚胡季犛第956章 苦悶的遼王第187章 風雨欲來第1012章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第655章 出海大勢第835章 叛而又叛第232章 黃巢故事第386章 空手套中兩隻狼第94章 議定婚約第817章 山中部落第420章 棲霞文會第932章 安南季氏第107章 論關羽以勸藍玉第1083章 新朝氣象第1122章 兵逼康居第794章 聲東擊西第1058章 胡季犛的豪賭第926章 論罪馬燁第708章 決戰序幕第213章 茹大人竟如此無畏第560章 突襲元都第140章 茹太素,你找死!第471章 百姓自會選擇第743章 突圍失敗第1040章 驅狗咬狗第930章 事後處置第365章 鞏昌候的覺悟第295章 天皇近臣第708章 決戰序幕第825章 談判第239章 亂事將起第180章 方子泄露第923章 計劃失算第1091章 巡視工廠第719章 世界征服者第623章 化夷爲夏第265章 驅民攻城第839章 劉伯溫遺奏第974章 第二口錦盒第229章 御前奏對第503章 濟州島攻略第1136章 孤要他死第1037章 爲後人戒第1148章 到達非洲第1025章 海疆生波第120章 誰敢攪和,我就殺誰!你可明白了,第244章 被忽略的茹太素第163章 高麗學子第1014章 三顧茅廬,請個內奸第105章 院遇藍玉第471章 百姓自會選擇第1059章 請君歸西第461章 漢高祖 宋太祖,皆不如我藍玉!第90章 北京保衛戰第477章 鐵鉉明志第949章 一出新戲第213章 茹大人竟如此無畏第110章 城外皇莊第714章 夜襲作戰第170章 讓你看看什麼叫做後臺第781章 順藤摸瓜第874章 靄翠獻土第850章 土司若魚第7章 朝堂激盪第327章 納哈出的意圖第145章 帝王之術,皆在這一句話之中第762章 事有蹊蹺第438章 要不,咱先去把倭國端了?第65章 仙人捉鬼第189章 潑天大案!第349章 元軍攻城第692章 先人故智第235章 夜宴第395章 收復遼東第413章 明哲保身劉伯溫第833章 異變陡生第312章 我們被包圍了?第973章 二賊合流第64章 真仙第906章 子弟兵第44章 朱棣夜訪第904章 解縉的復仇第327章 納哈出的意圖第795章 黃雀在後第874章 靄翠獻土第1043章 胡氏篡國第241章 皮市街血戰第143章 便由你太子殿下來罰他吧!第125章 露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