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取道印度

“此處是……”曹淵一怔,旋即露出大惑不解的神情。“此處,不是身毒(印度)之土嗎?”

朱肅手指戳向的,並未是波斯地區所在的渴石城西面,而是渴石城東面的印度德里區域。

“管他西面東面,能到渴石,不就能聯絡到四哥他們麼?”朱肅道。“波斯地域廣袤,勢力林立,雖然已經被帖木兒犁了一遍,但和無頭蒼蠅一般的尋過去,未必就比直接去渴石城尋四哥麾下軍隊來的穩妥。”

朱棣原先所想的,是大明走陸路馳援他們,一路所經過的哈密、亦力把裡,皆有大明的人,自然也不會沒處尋得他的行蹤。可朱肅走的卻是海路,若貿貿然在波斯登陸,可就當真是兩眼一抹黑了。

“反觀這身毒……身毒此地極度富饒,撒下種子不需精耕細作,往往也可收成。左右都有一口飯吃,也因此該國百姓往往逆來順受。且自古以來居於統治階級的祭司貴族皆極爲腐朽,與百姓離心離德,並無多少戰力可言。”

“如今統治此地的國家名爲德里蘇丹國,更是孱弱,比之帖木兒帝國統轄之下的波斯,不知要弱上多少倍。在此處先有一個立足之所,保障後路,方可保證我方將士不陷入敵人的泥潭之中。”

“可我們是來支援燕王殿下的,主要目的並非是要揚威異域。”被抽調來與朱肅一同的一位粵地水師將領仍舊疑惑不解。“若從此地登陸,與燕王殿下豈不是南轅北轍?一路去到渴石,豈不是更耗時間麼?”

“不會。只需從此地登陸,便可節約大量時間。”朱肅的手指繼續在釘在牆面上的輿圖上划動。他所指的,正是後世的印度河。“只需沿此河一路北上,德里蘇丹國的國都德里,便近在咫尺。”

“德里蘇丹國腐朽已久,聽聞我大軍襲來,必定調集傾國之兵進都勤王。”

“也就是說,我們只需一戰,便可徹底瓦解此國武裝力量,此戰勝後,我們自可暢通無阻的直抵渴石城……”

朱肅的手種種在輿圖上“德里”的位置一拍。下首,諸將已經是議論紛紛,卻也都覺得此法可行。行軍在外,最怕的不是與大股之敵進行決戰,反倒是小股敵人無窮無盡的襲擾。決戰的話,即便敵軍有數倍於己方,大明的這羣眼高於頂的驕兵悍將也自信可以以少勝多,將這羣不知華夏天威的化外之兵盡數擊潰。但若是一路上不斷遭受襲擾……縱使軍心士氣不受影響,也必然大大拖慢前去馳援燕王殿下的進程。

朱肅在此地,最大的先知先覺也就是“地形”了。藉助印度河直撲德里城,已經是能活用他穿越者優勢的最好手段。

主意既定,明軍上下便開始行動了起來。朱肅將船隊分作三隊,靈活些的探路快艇與武裝商船爲第一隊,先從入海口進入印度河中查探河道是否通暢。第二隊則是朱肅以及滿載大明將士的水師戰船,運載士兵的同時也作爲佔領印度河河道的主力。第三隊則是以寶船福船爲代表的大型海船艦隊,震懾此國的同時,也負責守住入海口,做保障後路之用。

此時的這條河尚沒有後世那般污水橫流之景,河水奔騰頗爲通暢,只是朱肅原以爲印度同爲文明古國,河道兩岸當可以見到一些頗爲雅緻的異域景色。

然而目之所及,卻是數之不盡的貧窮和蠻荒,人民大多呆板且黢黑,即便看着飛馳而過的大明戰船,往往也只露出呆愣之色。這讓隨船的國子監監生們無比的困惑,他們選出了一人前來問詢朱肅道:“祭酒大人,不是說這身毒之地極爲富庶,糧種無耕即可自長嗎?”

“而且此地既是古之天竺,按理來說,應當是佛國樂土纔對,何以卻是這般的蕭條與荒涼?”

“佛國樂土?呵呵,佛高高在上,又如何能真正庇佑出一方佛國。想要凡間有樂土,自當是執政者愛民勤政,方有可爲。”

“彼國吏治腐敗,貴族與祭司們爲了長長久久的把持富貴,更是制定種姓制度,使貧者世世代代皆貧,富貴者世世代代皆富皆貴……如此千百年以降,有此情形倒也不算奇特了。”那監生聽完,卻更不解了,他想了許久,終究還是問出口來:“朝聞道,夕死可矣。學生實在疑惑,因而再斗膽一問。”

“所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此地百姓世世代代都遭人欺壓,難道便不知反抗嗎?”

這句話已經可算是大逆不道了,朱肅略略垂目,看這位監生只是一臉求知,便也答道:“寧有種乎……那也是對人而言。”

“若是世代皆是爲畜……便是子孫仍舊受人欺壓,心中也覺得這本就是理所應當了。”

那監生瞪大了眼睛,似是不敢相信這天底下竟然還有這樣的事,他怔愣了良久良久,方纔吐出一言:

“學生今日方知,生在華夏,自小蒙先人教化,受聖人遺澤,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

朱肅不答,他眯起眼睛,似乎看到河道邊有穿着彩色衣衫的人馬正對着船隻指指點點,這些人能穿彩錦,自然是與那些衣不蔽體的貧民不同。朱肅要來望筒,發現他們大多前呼後擁,一個個都有許多兵將平民守護,且這些人對自己這些大明戰船一臉的驚懼、惶恐,更有甚者,還有破口大罵的。

其面色激動之處,教人好生不解。

“這些人成羣結隊的,又在罵些什麼?”

有將領也從望筒裡頭,看到了這些岸邊景象的。

朱肅初時亦是疑惑,想了一想,便又恍然大悟,解釋道:“此國之中宗教盛行,且大都將此河視作聖河。我等在此河行船,想必是犯了他們的什麼忌諱罷。或許一會之後,上游就會有人前來對我等堵截了。”

“不過是行個船,又有什麼好忌諱的?要來便來,我等還會怕他們不成?”大明諸將恍然大悟,卻又全都不屑一顧。

果然,再往前行進,就遇到了軍隊對大明戰船射箭堵截的。對這些人明軍也不慣着,船都不停經過就是一炮。這些番人箭手們沒見過大炮,大都嚇得屁滾尿流,往往聞得聲音一響,便已火速作了鳥獸散,除了浪費一撥箭矢之外,對明軍戰船絲毫沒有造成損傷。

“如此弱旅,也敢撩我大明虎鬚。”船上諸將哈哈大笑,“真是迂腐,對付海船,不以船隻扼守河道,竟然妄圖在岸上堵截……就因爲這河是什麼勞什子聖河麼?”

看到了這身毒德里蘇丹國這般不堪一擊的戰鬥力和用兵手段,諸將對於朱肅的戰略又多了幾分信心。

第720章 守候時機第309章 築成京觀第343章 避戰的鞏昌候第220章 商人重利輕大義第473章 你竟然是鐵鉉!第604章 少年中國說第607章 敲打第821章 放火燒山第660章 玉米採收第1008章 在下範淮第136章 修莊第750章 帖木兒之死(下)第1032章 掀起大案第888章 入城門第151章 無知果然是原罪第964章 得道多助第427章 天理之說,可以休矣第784章 貿易制裁第1127章 燕王來援第580章 鐵鉉請命第472章 拉攏鐵鐘第1069章 黎利的異心第135章 老朱的手腕第226章 本王掐指一算第156章 向自己傾斜的力量第662章 西夷野心第769章 人口買賣第520章 設套第597章 種痘成功第170章 讓你看看什麼叫做後臺第851章 後發制人第696章 如何治理第779章 冥頑不靈第805章 鐵索連環第199章 遊方和尚第750章 帖木兒之死(下)第574章 李善長之志第129章 和尚,你聽說過羊吃人嗎第620章 華夏神與土著神(上)第46章 狗兒第1106章 何爲法統第505章 想做個好兒子?呵呵,晚啦第821章 放火燒山第1059章 請君歸西第66章 惱羞成怒第1029章 都中有叛逆第1106章 何爲法統第185章 什麼不教而誅第410章 朱老五忽悠宋大儒第568章 高麗來師第212章 真當本王不知道,你是錦衣衛嗎第352章 牽住元軍的鼻子第149章 財源廣進第346章 高貴與低賤第354章 突進!大明之軍!第565章 瓦剌第301章 大明的狗培養計劃第305章 我就想駐個軍,你送我個宣稱?第106章 勸解藍玉第328章 謀奪山海關第936章 文武一體第90章 北京保衛戰第877章 貴陽立城第1147章 香料羣島第759章 司馬倫第233章 誠王降軍第789章 白蓮出海第559章 脫火赤的敗亡第23章 三國演義第625章 朱棣西征第263章 武德?不存在的第1114章 決議第391章 捉住納哈出了第780章 天威浩蕩第996章 宋濂的規勸第1038章 收網第867章 不教而誅第370章 屠龍少年,終成惡龍第1100章 絆腳石第517章 成王敗寇第419章 乾脆搞個大新聞第712章 五千圍三萬第197章 將去蘇州第948章 大明第一次文藝匯演第839章 劉伯溫遺奏第404章 老朱家易溶於水,竟然被發現了?第726章 喪膽的馬黑麻第788章 白蓮淨土第113章 煉體之法第854章 合浦南珠第660章 玉米採收第918章 愚者愚行第727章 小勝一場第507章 本王沒想到世間有如此矮小之人第428章 沐英將歸第873章 舍茲夫人第697章 杖責立威第885章 劍拔弩張第715章 前所未見的戰術第183章 顛倒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