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以彼之道

爲了西征的宏圖大業,朱棣在閒暇時,曾經仔仔細細的研究過“前輩”成吉思汗昔日的征戰史。

成吉思汗西征的成功原因之一自然是蒙古鐵騎的精銳,那時的蒙古正如日之初升,煌煌然教人難以目視,在數年間就迅速整合了整個漠北草原,組建了不可一世的蒙古鐵騎。

但另一個原因其實是成吉思汗裹挾了諸多的勢力,使得蒙古人能越打越強,兵勢也越戰越多。

作爲歷代遊牧民族之中的佼佼者,成吉思汗麾下的蒙古部落的洗劫能力,與他們對陣敵人的能力同樣出類拔萃。征討其他遊牧民族的時候,蒙古軍隊往往會將其部落洗劫一空,使得失去一切的牧民們壓根沒辦法在草原上繼續生存。

而後再裹挾他們一起劫掠,跟着蒙古騎兵沾染了血,享受到了劫掠者不勞而獲的滋味,這些人也就死心塌地的跟着成吉思汗一條道走到黑了。

恰好當時與蒙元同列於世的諸國,大都已積弊百年,江河日下。卻也大都承平了百年,財貨充於屋棟。蒙元四下劫掠,天下寶貨皆爲其所掠,士卒歡騰,戰意越堅。

劫掠,與屠城,便是蒙古所謂的“傳統”。

等到忽必烈執政之時,富庶的國家幾乎已被搶掠一空,黃金家族內部亦是矛盾重重,四海八荒已經搶不來多少的油水,想要坐穩江山,就必須要“治天下”。因此連漢話都不會說的忽必烈,只能背棄蒙古傳統,開始行漢法以治天下。也正是因爲順應了這天下大勢,忽必烈才能勝過依舊固執的信奉“傳統”的阿里不哥,成爲了建立元朝的皇帝。

也速迭兒自詡爲阿里不哥的傳人,自然也要遵循這所謂的“蒙古傳統”。他收服西部草原,用的就是這一套劫掠加裹挾的法子。

可是時代早就不同了,大明不是金和弱宋,不會任由蒙古人欺凌。也速迭兒也不是成吉思汗,讓所有的蒙古人都變成一條心。

勉強裹挾出來的戰士,若是能一直勝下去,一直能搶掠到財物倒也罷了。可若是遭遇了失敗呢?

比如現在。

“你會說漢話?”烏格齊哈什哈已經被剁成了肉醬,朱棣也不去看,只是將那最先出來響應他的那個蒙古俘虜找了過來。“你叫阿都欽?”

“是,小人是阿都欽。”臉上仍帶着鞭痕和鮮血的阿都欽受寵若驚的跪下,似乎還想去親吻朱棣的靴面,卻被周圍的燕王衛阻止。“偉大的大明大王,小人的祖母是漢人,因此曾學過一點漢話。”

“你第一個出來對付烏格齊哈什哈,是和他有什麼仇怨?”

問起這事,阿都欽臉上泛起了仇恨的目光。他不自覺的摸了摸臉上的鞭痕,道:“好教大王知道,小人本來是那欽部落的牧民,世代都只是放牧爲生。烏格齊哈什哈燒了我們的蒙古包,搶走了我們的牛羊,讓我的額吉和伊吉過不了冬天,還裹挾了我們爲他搶掠大明……”

“他看小人懂得漢話,讓小人做了探馬。可是小人探出來的消息他卻又不信,動輒打罵……”

朱棣微偏過頭看了張玉一眼,張玉輕搖了搖頭,表示並沒有聽說過什麼“那欽部落”。

想來,不過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部落。

“既如此,這些瓦剌降軍,就由你領了吧。”朱棣道。“若查出有烏格齊哈什哈、也速迭兒的死忠混在其中,你自去殺了便是。整備完了,隨本王一同西征。”

竟是一瞬間,把他從一介探馬,直接升成了一軍首領,阿都欽一臉的受寵若驚,趕忙跪下連連磕頭:“謝大王仁慈,謝大王信任……”

“……我大明不興叫什麼大王,土裡土氣的,叫殿下。”朱棣道。他當然沒有信任這個阿都欽,戰敗了,此人就想起了和烏格齊哈什哈的仇怨。可若是真讓他們劫掠了亦集乃榷場,恐怕此人也會對烏格齊哈什哈感恩戴德。

值不值得信任本來就無妨,兩國相爭,最多的就是這樣短視的牆頭草。只看哪邊是勝利者,他們就會倒向哪一方。

而朱棣,他相信自己會一直勝利。

正準備離去,卻聽見那阿都欽戰戰兢兢的喊住了自己:“殿,殿下……”

“小人想,想問殿下……那些出城的羊羣?”

他親眼看着亦集乃城裡每日都有羊羣出城,可現在一番鏖戰,直到全軍覆沒了也只看到一堆無用羊毛而已……因爲這事而捱了烏格齊哈什哈一鞭子,實在是壓抑不住心中的好奇。

提到這事,朱棣和徐允恭只覺得好笑,不過他也沒心思對着一個降卒解釋,頭也不回,跨上戰馬便走了。

“你無需知道。”

留下百思不得其解的阿都欽,對他的背影投以敬畏的眼光。

……

其實朱棣的戰略並不高妙,不過是倒用董卓的故智,聯絡了城中的守將,讓他們遣牧民白日驅羊出城,晚上再驅羊入城。

牧民和牛羊們並沒有在城外停留,搭起蒙古包、僞裝成牧民留在城外的一直都是朵顏部的戰士們。他們本就是蒙古人,要喬裝成牧民再容易不過。烏格齊哈什哈的探馬爲了隱匿蹤跡,常常都是單獨行動,到了夜間草原上卻總有野獸,且夜間視物不清,探了往往也什麼都看不見,因此這些探馬晚上大都是不出動的。

在他們眼裡,就成了亦集乃城牧民正在持續不斷的出城,非常適宜劫掠。

至於朱棣是如何知道這附近有大批瓦剌人潛伏的……這也簡單,亦集乃城乃是草原和中原互市的大鎮,可是卻只遭受過一次試探意味的襲擊,這很明顯於理不合。烏格齊哈什哈自以爲智慧,可他那自己在草原上小打小鬧琢磨出來的智慧,根本就不是有着數千年傳承的華夏兵法的敵手。

“殿下欲降服這些瓦剌人,需小心遭其反噬。”徐允恭道。“畢竟非我族類,且也速迭兒尚有狼子野心……如今瓦剌與我等在草原已是劍拔弩張,還當謹慎纔是。”

“無妨。”朱棣道。“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他也速迭兒能裹挾了牧民來打我們,我們自然也能裹挾着他的潰兵西征。”

“只要我們能一直勝下去。”

朱棣舉目向西,心中想的卻已經不是什麼也速迭兒,他的目光甚至已經穿過了亦力把裡,帖木兒帝國,金帳汗國……乃至那張坤輿萬國圖中看到的大秦國、弗蘭機……

直到整個歐羅巴。

第635章 能將幾何第1016章 黎氏要搖身一變了第734章 大義之名第137章 殿中遭劾第262章 兵臨城下第466章 開恩科,取稅吏!第195章 守成之君與開元雄主第345章 華夏子民纔有飯吃第866章 鐵腕州官第1086章 微服出巡第1028章 商賈們的野心第41章 坤輿萬國圖第917章 不知者無畏第1025章 海疆生波第327章 納哈出的意圖第759章 司馬倫第658章 百密一疏第679章 出兵南洋第1131章 西征遇阻第1121章 拜占庭的算盤第129章 和尚,你聽說過羊吃人嗎第866章 鐵腕州官第372章 張玉歸心第870章 百無聊賴的藍玉第644章 內亂第353章 乃兒不花的不詳預感第856章 以少勝多第773章 孤注一擲第480章 戶部沉沒第710章 奇異寶刀第828章 天兵第451章 朱樉妙計第762章 事有蹊蹺第894章 奇女子第1135章 城牆血戰第207章 難知如陰第343章 避戰的鞏昌候第56章 小公爺來訪第808章 援軍馳至第739章 大位之爭第240章 除夕血夜第736章 有的蘇丹還活着,但他已經死了第958章 叛亂生第963章 阿扎失裡的決斷第1112章 十字軍的威脅第198章 徐家姐弟第496章 新式火器,問世!第618章 金山堡第136章 修莊第824章 坐困孤山第791章 挾持第618章 金山堡第328章 謀奪山海關第532章 時代變了,將軍閣下第33章 月中考較第739章 大位之爭第324章 烽火遼東(下)第936章 文武一體第929章 朱標之舉第497章 倭國來使!第1026章 大明還是不夠強盛啊第734章 大義之名第1026章 大明還是不夠強盛啊第870章 百無聊賴的藍玉第1019章 自入險地第452章 大孝子李祺第805章 鐵索連環第741章 偉大的傳統第430章 李善長的打算第810章 海賊王陳祖義第482章 真正的錦衣衛第381章 狼子野心的瓦剌第90章 北京保衛戰第157章 突如其來的相親第499章 主動出擊,揚我大明之天威第738章 積毀銷骨,衆口鑠金第366章 倒卷珠簾第720章 守候時機第47章 籌建水師第31章 均役第308章 出海剿倭第1005章 洪武妙策第386章 空手套中兩隻狼第58章 進水放水第1041章 雷霆手段第933章 左右爲難第340章 奪關之後第1016章 黎氏要搖身一變了第253章 攻心爲上第196章 老朱的苦心第123章 拜師第652章 老朱開盲盒第807章 功虧一簣第481章 空印案!爆發!第910章 我們成了仁義之師?第1047章 是誰殺了陳天平第1027章 赴宴第771章 愚昧後人第536章 重興百家第139章 咱其實,遇見過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