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朱肅賑災

第218章 朱肅賑災

面對朱肅不切實際的說法,魏觀急聲道:“殿下不可!”

“此時調撥糧草,餵飽災民容易。”

“可府中所儲備糧草,本就只有那麼多。須知細水方能長流,殿下若真行下此舉,與竭澤而漁何異?”

“況且不患寡而患不均……若是現在先以濃粥施之,以後糧草不足再換成稀粥……百姓們如何能夠心甘?那時若有居心不良者登高一呼,城中必定發生暴動!”

何必等到那時?本來眼神空洞的災民隊伍,隨着朱肅那聲擲地有聲的命令,此時已經開始略略喧譁起來。等魏觀那一聲反對傳出,災民們更是躁動起來,本來該頗爲感激魏觀、茹太素兩名官員的災民,此時竟有人對魏觀怒目而視了起來。

“魏知府不是說,城中的糧草其實儘夠的嗎?”面對面色焦急的魏觀,朱肅卻仍舊不爲所動。

“那便行了。既然糧草豐沛,百姓們爲何就不能放開肚子吃?”

“吃的飽了,才能做事,才能對抗這天災。”

“若是連果腹都不能,終日只能在那窩棚茅舍之中忍飢挨餓聽天由命,到時候會死多少人?”

“這……城中糧草是夠,可卻不在我等手中啊!”老知府急的竟然有些跳腳。“殿下不知道要從那些人嘴裡摳食有多難!茹御史拋卻官聲不要,不知得罪了多少人,也只籌來了堪堪夠使的糧食……”

“茹太素是茹太素,本王是本王。那些富戶,莫非還敢跟本王對着幹不成?”朱肅依舊很有信心。

“況且……”他朝魏觀身後努努嘴。

“本王話已經說出去了,若是今日沒有立筷不倒的粥,這些百姓,只怕今日便要怨聲載道,明日就要衝擊你的知府行轅了。”

“爲此時民心計,魏大人也該從善如流不是嗎?”

魏觀回頭一看,果見身後災民,有許多人正對自己怒目而視,心下一凜,自己行轅是不是被衝擊倒是無所謂,五殿下這位皇子如今可正處於災民之中,若是有個好歹,他這個蘇州知府的小身板卻是萬萬承受不起的。

猶豫再三之下,只能一跺腳,讓差役們去府庫調撥糧草。

“喔喔!!”

災民們一傳十,十傳百,聽聞今日能頓吃飽飯,竟然一個個盡都歡呼了起來。

朱肅看着這些人面上終於有了光彩,默默點點頭:這才叫有了人氣。

先前那般,雖也是活着,卻是如行屍走肉一般。

那樣的精氣神,怎麼能夠堪用?

“殿下,唉,殿下!”見災民各個興奮,魏觀終究不好再說什麼。只湊近了朱肅,低聲埋怨道:

“殿下此舉武斷了啊!非是老臣不願讓百姓們吃飽飯……”

“實在是殿下不當家,不知柴米之貴啊!”

“而且殿下可莫忘了太湖水匪……當日,正是那羣水匪混入了這些災民之中,鼓動災民衝擊府縣諸倉。”

“若是災民們吃飽喝足有了氣力,又如何能甘心只蝸居在這城中一角?”

“殿下這決斷……是要,是要生大亂子的啊!”

魏觀捶胸頓足,抱怨不已。方纔還覺得這位五殿下對自己還算禮遇,自己的意見想來能夠聽進去一二。

卻不想還沒過多久,這位五殿下一張口,就給蘇州府的賑災局面戳了一個大口子!

關鍵是,還是未經商量,直接在這災民之中大聲說出。

變相以民意裹挾了自己這個知府不得不同意!

果然,這知府老魏也不單純的只是一個老好人,不讓災民們吃飽,果然也有擔心災民們飽食終日,無所事事,被張士誠餘孽利用的因素在。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對這些難民,蘇州府果然並不只單純心存善意的安置。將他們安置在城內,恐怕也有就近掌控,怕他們再度爲逆賊所用的原因在。

“魏知府,呃,不必憂慮……”見這老魏急的跳腳,朱肅撓了撓頭。

“你所擔心的,無非是蘇州府庫的糧食不夠吃。”

“放心吧,莫忘了,蘇州最大的商人沈氏,就是本王的麾下。”

“本王還能拿捏不了這城中囤積居奇的商賈富戶?”

“況且,你所說,擔憂災民飽食生事,本王也想好了法子。”朱肅找了個杌子坐了下來,對他說道。

“蘇州府如今,不是正缺勞力麼?”

“爲何空讓這些災民在此袖手,卻沒有想着好好利用起來?”

“這幾萬號人若能動起來,何愁什麼太湖水患、崑山水患不能治理?”

“魏知府,你可曾聽說過,‘以工代賑’?”

朱肅面帶自信,拋出了這分量十足的四個字。

“以工……代賑?”魏觀一愣,眼中光芒一閃。

但思考一番之後,又是搖頭:

“以工代賑,乃古時便有的賑災良方。老臣豈能不知?”

“只是殿下可知,爲何歷朝歷代皆知道有此良方,卻總是棄之不用?”

“呃……以工代賑,古時候就有了嗎?”本來滿臉自信的朱肅傻眼了。

“那可不,古時便有如此良方,卻不能大行於世,原因無他。”

“實在是此法所需要耗費的錢糧,實在太過高昂了啊!”

“災年本就萬物緊缺,偏偏以工代賑,所耗錢糧,更是平日所需之數倍!”

“唉!我蘇州府衙,哪裡去籌集這麼多的錢糧!”魏觀搖頭嘆氣,頗有些心灰意懶。

“耗費錢糧很多麼?”朱肅有些尷尬的撓了撓頭。

他原先以爲,以工代賑是後世纔有的賑災良法。在前世所看的諸多穿越小說之中,身爲穿越者的主角一說出“以工代賑”四字,往往就能立馬博得一片驚歎,讓無數朝堂大佬,皇帝王公驚呼‘世間竟有如此大才’不已。

實是主角混在朝堂上裝逼唬人的無上利器之一。

可魏觀,卻說以工代賑自古就有,而且沒有可行性?

疑惑的眼神看向姚廣孝,姚廣孝當即微微躬身,爲朱肅解答道:

“殿下,魏知府所言不錯。”

“《晏子春秋》中有載,齊景公之時,晏子便曾行‘以工代賑’之法。成效頗豐。”

“只是此法所耗錢糧,確實甚巨。遍數歷朝,唯有其富裕如宋者,方曾多次行過以工代賑之法。”

“即便如此,宋時所行,其實也不能算是真正的‘以工代賑’,而是以災民編之成軍,始有‘冗兵’之患。”

“出力勞作者平日所食,本就比一般耗糧更多,若欲讓災民以工代賑,便需有遠超常時的糧草,更要調撥人手,管理災民行動,安置災民住處,以安其身心。”

“乃至撫育老弱、診治疾病、燒埋死者。樁樁件件,相當於一力承包數萬脫產百姓在此期間內生老病死之事。”

“所耗之巨。這數萬災民,確實不是一府之力所能承擔的起的。”

(本章完)

第5章 嶺北之戰第818章 孤山之上第304章 原來我真是華夏苗裔?第523章 天皇之死第1116章 海陸並進第390章 徐達真的來了?第673章 首戰失利第737章 顛倒黑白之計第533章 北朝,坑殺!第968章 有理想的鬼力赤第183章 顛倒黑白第188章 狼狽爲奸第641章 馬哈木的野心第291章 我張定邊願北上抗元!第384章 朱老五的詐術第1112章 十字軍的威脅第73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68章 拳頭大小,即爲真假第420章 棲霞文會第1143章 約翰的大逃亡第547章 繁榮昌盛!第392章 納哈出的身價第669章 商議第477章 鐵鉉明志第737章 顛倒黑白之計第1052章 胡氏攻城第608章 試探第644章 內亂第129章 和尚,你聽說過羊吃人嗎第706章 破敵之策第624章 大漠孤煙直第539章 寶船功成第1037章 爲後人戒第216章 我是吳王第900章 嚴密監視第994章 黎氏野心第22章 犁庭掃穴!第822章 火裡逃生第702章 帖木兒之軍略第922章 周王死訊第372章 張玉歸心第1067章 殺敵!立功!第466章 開恩科,取稅吏!第970章 兵變第168章 爲非作歹的勳貴子弟第508章 倭國諸事第90章 北京保衛戰第366章 倒卷珠簾第654章 賭約第923章 計劃失算第517章 成王敗寇第454章 朱標的成長第546章 變革科舉第823章 出井猛虎第655章 出海大勢第660章 玉米採收第361章 夾擊第93章 犁庭已畢第1104章 新的綱常第86章 而誠純孝好太孫第664章 敲詐西夷第847章 養寇自重第51章 朱標想要做肥皂第138章 因何搞我?第513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喜不喜歡?第772章 敗絮其中第844章 朱肅南下第1040章 驅狗咬狗第621章 華夏神與土著神(中)第907章 朱標之志第996章 宋濂的規勸第736章 有的蘇丹還活着,但他已經死了第679章 出兵南洋第342章 鞏昌侯郭興第723章 牽制第354章 突進!大明之軍!第92章 胡惟庸的猜測第265章 驅民攻城第304章 原來我真是華夏苗裔?第848章 駐足廉州第706章 破敵之策第233章 誠王降軍第263章 武德?不存在的第847章 養寇自重第296章 凌亂的tengyuan第869章 欲加之罪第978章 釋放俘虜第765章 人市第775章 劍拔弩張第42章 倭國有黃金,東陸有神種!第754章 天一教第456章 老朱的苦丁茶第783章 西夷作亂第1064章 詐降第15章 老四啊,時代變了第390章 徐達真的來了?第612章 東洲鳳鳴第829章 黃雀在後第843章 改土歸流第147章 織毛衣,願天下百姓不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