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第255章 考題一出,衆人發麻

皇宮,大殿上。

一應今科考生壓力格外的大。

傻子都知道,今天這題,已經超出原本殿試的意義了。

他不僅僅是在展示自己的才學,同時也影響着將來的仕途啊!

說白了,這次的考題,明擺着就是要讓他們站在官員的角度獻言獻策了。

這要是幹好了。

那便是還未出仕,便已經在陛下以及一應朝廷大佬面前露臉。

如此一來,至少少走幾十年彎路。

不說平步青雲吧,那至少以後的仕途絕對比一般人寬鬆不知道多少。

但……若是說得不好呢?

那到時候樂子可就大了!

如果只是言之無物或者文不對題等問題,那大不了罷黜也就是了。

可若是一不小心在裡間弄出了點什麼犯忌諱的話,那可真就樂子大了啊。

陛下會怎麼想?

眼下看起來和藹可親的一應朝堂大佬們會怎麼想?

他們會覺着你人言輕微?

不,他們會覺着你腦生反骨!

這特麼就難搞了啊。

幾個出身江南一代的士子,非常隱蔽的對視了一眼,卻發現對方同樣一臉的難色。

得!

看來還是要靠自己啊。

他們這幾個人,看似就是普通的江南士子。

可實際上,他們很清楚,他們家的田地倒不是很多,也就是“普普通通”的千把畝吧。

但是,他們幾家的財富,那可真是不比一般的豪商鉅富家裡差啊。

至於來歷,他們其實很小的時候就清楚了。

他們實際上是海商起家的。

說白了,他們家從一開始就是在違抗着朱元璋的禁令在幹着海貿的事兒。

沒辦法啊,誰讓這海貿這麼掙錢呢。

大海上可不用交稅,更不用像其他商賈一般去打通商路,一路賄賂路上的官員什麼的。

更別提異國番邦兜裡那些銀光閃閃的小可愛以及黃澄澄的小寶貝了。

那玩意兒誰不喜歡啊。

都不用幹什麼,只要把大明這邊一些普普通通的商品經過海路運過去。

到了那邊,就能被一應番邦的貴族、大戶瘋搶。

那價格說出來都怕嚇着人!

也正因爲如此,他們這幾家纔有實力花重金從小培養他們。

資深夫子接到府上一對一授課。

知名大儒專門爲他們講學!

這裡邊固然有一些人情往來,但更多的,還是因爲他們家給的錢多啊。

畢竟,老夫子和大儒也是需要衣食住行的。

他們還有一幫子徒子徒孫和自家親眷要照顧呢。

怎麼可能真就視金錢如糞土呢?!

可以說,他們從小到大享受的一切、擁有的一切,全是來自於大海。

那麼,對於禁海令,他們的瞭解怎麼可能不深?

甚至他們早些時候還都去過大海,親眼見識過海上的絢麗和危險呢。

因此,若是直言海上之事的話,他們可以說是在場所有人當中瞭解得最清楚的。

畢竟,誰能有當事人更加清楚海貿的好處、利潤、路線呢?可是,那他們就老老實實的支持放開禁海令,讓大家一起放心大膽的出海?

那貌似也不可能啊!

先不說這些話若是寫上去,到底會不會得罪朱元璋。

光是禁海令下他們能多做一些買賣,還不用交稅的好處,沒了禁海令就怕是都要消失啊。

這些個考生,既然能走到殿試這一步,那自然是不傻的。

甚至不僅不傻,還格外聰慧呢。

他們很清楚,若是禁海令沒了,那朝廷自然也不可能就此把海域置之不理的。

既然沒了禁海令,那自然得有個衙門管着海貿這些事兒啊。

然後,海貿裡巨大的利潤讓其他人知道以後,那麼他們難道就不眼饞?

想想都不可能!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可是至理名言來着。

也就是說,禁海令一旦放開,對於他們這些老牌海貿世家來說,除了能“不違法”這一個好處以外,其他的好處就全沒了?

相反,他們還得應對一大批蜂擁而至的各路世家豪門們爭先恐後的下場。

這幾個士子也是有見識的,他們清楚的知道。

面對一個嶄新的領域,在自身本就具有強大實力的基礎上,怎麼快速佔據優勢?

很簡單,吸納幾個在這領域混了很久的小世家就行了。

流程就是那麼個流程,請客、斬首、手下當狗!

哪怕通過各種手段扛住了這些個手段,那麼以後到了大海之上,還不是一樣要競爭?

關鍵是,回來以後十有八九還得交稅啊。

孃的!

一想到禁海令解除以後的各種壞處,這幾個海商世家出身的士子,就覺着頭皮發麻。

這破題,怎麼一點都不像是陛下出的,反而有點像“狗胡”的手筆啊?!

不過,殿試一般不都是皇帝親自出的嗎?

擡頭一看,得!

朱元璋和文武百官就這麼看着呢!

算了,只能拼一把了,已經並無其他路好走了。

只是,哪怕下定決心要動手了,可臨到頭了還是麻煩啊。

因爲無論是寫禁海令的好處和弊端,那都是要有真知灼見的。

可絕大多數士子,往日裡不是讀書就是花天酒地、吃吃喝喝,他們哪兒接觸過這些東西啊。

哪怕好些個官宦世家出身的,那些長輩能跟他們說點地方、朝堂之上的政事、規矩,那就已經是繳天之幸了。

禁海令?

誰家沒事兒談這個啊!

因此,哪怕再怎麼不樂意,一應考生如今也只能依靠自己的理解寫文章了。

關鍵是,還得認認真真的好好寫。

畢竟,如今已經不是考試不考試的事兒了,這好像涉及到了身家性命啊。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

很快,時間還沒到呢,衆人就已經停筆了。

這點時間把握能力,他們還是有的。

一衆考生忐忑不安的將文章交了上去。

殿試不同於之前的考試,殿試的閱卷是不用再專門組織考官糊名、謄寫之後再行閱卷的。

殿試的考卷,由朱元璋一一親自審覈,並且當場出結果。

只是,眼下的朱元璋此時也很好奇,他頒佈的禁海令,到底如何?

還得看看考生們是怎麼想的。

集思廣益啊。

374.第374章 錦衣衛的出路和希望第853章 只想脫身的錦衣衛第11章 李善長:這丞相不好當啊!404.第404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392.第392章 送上門的好東西第837章 牽連出來的林家233.第233章 太子和太子妃的興奮第649章 即將開始氪金裝備的老胡376.第376章 撲朔迷離的任命第474章 大明時期的資本主義萌芽第572章 陪胡府姬妾逛個街第781章 朱元璋的要求和條件第580章 毛驤送來的監視報告235.第235章 胡家父子的格局161.第161章 親事終於被老朱折騰成了第791章 玉牌牌的障眼法第845章 毛指揮使要搞大事107.第107章 八卦的威力第33章 樑甫:胡公,這還是不是你親兒子了?第20章 考生們哭了:太難了!321.第321章 胡大老爺是個正經人第923章 一臉諂笑的解大紳313.第313章 還是你們會玩啊第925章 王太醫的畢生追求第618章 大事落幕以及孫知府的不足129.第129章 胡大老爺抱美看戲441.第441章 讓老朱破防的兒子們255.第255章 考題一出,衆人發麻第664章 王不棄的到來第873章 胡大老爺建議的試驗區第735章 老朱兩口子初到胡家莊第709章 道衍和尚頭上危字閃耀384.第384章 對於老朱家的些許安排266.第266章 即將踏入陷阱的李善長第704章 胡大老爺的玩具給誰的?第805章 胡家大小姐小小姐集體出行314.第314章 大明再無丞相一職334.第334章 學子們的小聰明204.第204章 老朱被胡大老爺整破防了第720章 老朱居然被人暗算了180.第180章 形勢莫名其妙的反轉84.第84章 朱元璋: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第654章 再換條船準備開杆第41章 滿城風雨,再回禮部280.第280章 胡大老爺擺爛也能立功422.第422章 迅速敲定的婚事第683章 朱元璋的看法237.第237章 即將來臨的會試358.第358章 搞人心態的胡大老爺第6章 胡惟庸:終於不用當丞相了!259.第259章 這個狀元武德充沛第569章 胡大老爺掀桌子了第584章 被孤立的朱元璋第529章 東宮的滿月酒325.第325章 引發轟動的招考公示370.第370章 胡惟庸他不一樣第661章 馬皇后突如其來的背刺第940章 嫣紅給出的答案第485章 大明賢后駕臨胡府第691章 被人看不起的國寶第526章 你知道經濟戰不?第462章 胡探花探花成功第603章 頭疼的安撫工作第788章 無語的胡大老爺第19章 考生們要罵娘了!誰出的考題啊?61.第61章 楊憲再彈劾!胡惟庸獻寶!第641章 胡大老爺要抖威風第589章 突如其來的系統獎勵第719章 馬皇后娘仨的產業278.第278章 胡大老爺閃耀工部421.第421章 老朱家徹底看上小胡了第654章 再換條船準備開杆387.第387章 熱身八段錦和長跑第832章 給自己放個小假370.第370章 胡惟庸他不一樣第578章 腦門上刻了一個大大的胡字第7章 胡惟庸:接着奏樂,接着舞!288.第288章 江南水患解決!胡惟庸終於可以302.第302章 教坊司初體驗第58章 早朝上的彈劾鬧劇第634章 跟朱標算算誰是爹287.第287章 上元縣令的試探和討好第639章 老朱家的家庭會議第778章 反過來要求老胡家的朱元璋第862章 朱元璋拿話點人了第662章 琉璃坊出大事兒了第741章 解題的答案就在眼前第602章 臨行前的告別最是傷神第500章 胡大老爺只想有點私人空間第886章 解大紳調戲不成反被拿捏第511章 情真意切的朱元璋346.第346章 朱元璋:我太難了第53章 胡大老爺,您是真該死啊!第761章 多教兩個也無妨嘛第544章 即將開業的會友館第505章 再次到來的獎勵和再進宮197.第197章 牛人寫牛書第572章 陪胡府姬妾逛個街第878章 錦衣衛火力全開第632章 問題交給了朱元璋爺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