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第102章 胡仁彬改頭換面的原因

第102章 胡仁彬改頭換面的原因

第一百零二章胡仁彬改頭換面的原因

要是放在以前,這會兒的胡仁彬,估計腦子一熱就得吵吵起來了。

可最近幾個月,那真是被胡惟庸打怕了。

說錯話了,捱揍!

說話慢了,捱揍!

態度不端,捱揍!

儀態不對,捱揍!

可以說,這幾個月胡惟庸硬生生的用藤條跟棒子,讓胡仁彬改了無數壞習慣。

此時的他,不僅沒有急赤白臉的反駁,反而認真的看了李佑一眼後,拱了拱手道。

“這位李兄,你有所不知,這四書五經讀得再好,哪怕金榜題名了,又能如何?”

“無非就是入翰林、當御史一路清貴的往上爬,這輩子了不起當個丞相,便是滿足了。”

“可我爹,早就當過丞相了!”

“若我還想着走這條路光耀我胡家門楣,那也不過拾人牙慧罷了。”

“可我思前想後,卻覺着,我若是能把諸子百家那些學問弄明白,再把九章算術好好學學,那纔是真正的本事。”

“科考,我自然會考,可考了以後我不會留在應天。”

“屆時,我會求我爹,讓他幫忙求求陛下,放我去當一任父母官,真正去造福一方,踏踏實實的爲老百姓做點事。”

“或許我這輩子都當不了丞相,但至少,那一縣之地的百姓,會記得我的好!”

“如此,我這輩子也不算白活,這比我在應天府空度餘生更能光耀我胡家門楣!”

胡仁彬這番有理有據的話一出,尤其是他那不急不緩的態度,讓衆人猛然間都愣住了。

這……是胡仁彬?

要知道,在場的說白了,其實就是整個大明最頂尖的一幫子“二代”!

他們平日裡的交友,可都是同一階層的人在玩。

所以,胡仁彬是個什麼德行,他們可太清楚了。

在他們眼裡,以往的胡仁彬,那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廢物、紈絝而已!

讀書?做實事?光耀門楣?

這些事兒跟胡仁彬一介紈絝有半點關係嗎?

還讓一縣之地的百姓記得自己的好?

一個廢物子弟,能分得請五穀雜糧,看得懂錢糧賬本?

這種人,不欺壓百姓就不錯了,怎麼好意思說出這等不要臉的話來了?

可偏生眼前胡仁彬這一臉坦蕩的模樣,似乎就在向衆人證明,他真是這麼想的。

而且,他平日裡在府裡也是這麼幹的。

衆人這時候才反應過來,似乎……自從胡仁彬在街上醉酒駕車撞傷人以後,好像就半步都沒離開過胡府了吧。

難不成這小子,還真就關在府里老老實實讀書了?

這是要玩“浪子回頭”和“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戲碼?

怎麼這事兒就這麼玄乎呢?

衆人的反應,馬皇后都沒有在意,此時的她正一臉笑意的看着胡仁彬。

‘嗯嗯嗯,不愧是惟庸家的孩子!’

‘瞧瞧,這當過宰相的就是不一樣!’

‘這家風,不比那些滿腦子想着名聲,非要走清貴路線的臣子家,強了何止十籌?’

‘哼,真當本宮沒見識過民間疾苦?’ ‘若大明朝堂上滿是那些五穀不分、俗務不通、民政民生都不知曉的清貴,那大明豈不是要亡?’

‘這天下終究還是得要靠這些做實事、爲政一方之人,才能安穩下來的。’

‘還得是惟庸啊,這子女教育的真好啊!’

若是胡惟庸在這裡,聽到馬皇后這番誇讚,估計腦瓜子都得嗡嗡作響。

他其實沒想那麼多!

他一個打工人,哪怕當過丞相之位,那也不過是個高級打工人而已。

他哪來那麼些奉獻精神啊。

又不是他家天下,花那麼多心思幹嘛?

他純粹就是想讓胡仁彬老實、低調一點而已。

當大官?打!

當丞相?打!

當翰林?打!

……

胡惟庸就一個想法,你要考科舉沒問題,可若是想要去朝堂上折騰,那老子就先打死你拉倒。

那等吃人不吐骨頭的鬼地方,天知道那天就一不小心得罪朱元璋了?

哪怕沒得罪皇帝,那得罪了同事也不行。

隨便挖個坑,就胡仁彬這智商能看出來?

到時候還不是得牽連得胡惟庸都得參與進來?

若是動作慢一點,或者坑挖的大了一點,那到時候是不是這闔家老小就得刑場走一遭?

因此,胡惟庸這兩個月針對這個問題想來想去,想出了個辦法。

光打不行,不教而誅那純純就是泄憤了,沒意思!

而且,光打的話,慢慢的胡仁彬愈發抗揍以後,也油了。

索性,胡惟庸乾脆就換了個說法。

這種年歲的小年輕,不正是熱血沸騰的時候嘛。

刺激刺激唄!

金榜題名而後翰林、禮部,再六部轉轉,等着爬上去做一任部堂,接着看機會當個丞相?

呸,這種事兒伱爹我早就幹過了,而且不僅走得比你快,還比你穩。

況且,那麼些人,憑什麼你能當丞相?

所以啊,你這混賬與其在朝堂跟那些八百個心眼的人廝鬥,還不如考個功名以後,去外地。

踏踏實實的當父母官,給百姓做點實事。

百姓不傻!

誰真對他們好,誰真在幹實事,其實他們都心裡有本賬!

到時候,哪怕你升遷比其他人慢點,那就衝着你那官聲,你這輩子都沒白活。

而且,若是外放了,你便是一地父母官,在那裡你便是最大,你有啥本事都可以放手施爲,這不隨了你的意?

就這麼一通教育下來,胡仁彬終於想通了。

於是,應天府少了一個紈絝胡大少,大明卻多了個爲民做主的胡大青天。

胡惟庸的本意其實就是讓這小子滾遠點,踏踏實實辦事,這樣不容易牽扯到自己。

但如果能在當地造福一方的話,那其實還真挺替他高興的。

也正因爲胡惟庸平日裡真就是這麼教的,胡仁彬自己也這麼學的,所以今日裡馬皇后問起來,那他自然就這麼答咯。

不曾想,這一答,便跟他堂妹胡馨月一起,成了今日裡這宴會上最耀眼的存在。

等到一個時辰以後,宴會徹底落幕之後,無論是馬皇后還是其他公子、小姐,再一回想今日的宴會,便發現,出彩的都是胡府的,頓時百感交集!

(本章完)

264.第264章 朱元璋動了殺心101.第101章 胡家子弟亮相了第791章 玉牌牌的障眼法第903章 讓太監出來當個官兒228.第228章 胡大老爺要視察第3章 擺爛從釣魚佬開始115.第115章 不正經的考題第641章 胡大老爺要抖威風第1章 我,胡惟庸!要辭官歸隱!68.第68章 朱元璋的疑心393.第393章 金瓶梅的魅力418.第418章 煩躁的帝后和奇招258.第258章 真要打架爭狀元了啊410.第410章 老朱搞出來的亡國之策71.第71章 胡惟庸真是太不容易了225.第225章 令人驚訝的胡府第823章 朱元璋曝出的隱情211.第211章 一文出天下驚第782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啊400.第400章 老朱家的驚喜211.第211章 一文出天下驚359.第359章 胡大老爺惹出的風風雨雨第704章 胡大老爺的玩具給誰的?370.第370章 胡惟庸他不一樣第734章 對未來胡家家業的考量323.第323章 大明版的考公?第660章 誰讓你是皇帝呢?327.第327章 終於要開考了390.第390章 胡大老爺又想躺平了179.第179章 擺在明面上的解題思路第474章 大明時期的資本主義萌芽82.第82章 臥槽!花魁被人拐跑了!第725章 帶丫丫進城認親第51章 胡惟庸:看來這拯救大明學子思想的重第456章 胡府主僕想要整人第668章 哭笑不得的真相391.第391章 系統雞肋的獎勵第573章 豪橫的胡大老爺的逛街方式232.第232章 紅薯成熟了373.第373章 錦衣衛指揮使的野望330.第330章 朱元璋的驚喜和認可190.第190章 胡大老爺又來獎勵了136.第136章 胡大老爺的格局第849章 愈發的撲朔迷離第824章 馬皇后一語中的第794章 燕王朱棣的煩惱第917章 這國號和年號叫啥370.第370章 胡惟庸他不一樣383.第383章 給朱標補補身體376.第376章 撲朔迷離的任命175.第175章 鄉試終於開始了216.第216章 畫風詭異的大明第936章 僥倖猜中答案的必然第540章 閒得無聊的胡大老爺第834章 孫銘陽的飛來橫禍第705章 即將開造的第二件玩具第746章 讓朱元璋修仙??305.第305章 李善長要栽了?第458章 最合理的拒絕辦法322.第322章 朱元璋:獨斷專行的感覺美滋滋第748章 突如其來的爭吵第688章 父子之間的被迫和解277.第277章 工部救災應急會議第563章 三個女人的美容館182.第182章 解縉再過鄉試424.第424章 女兒奴老父親不樂意了第874章 給朱元璋安排點事情第32章 胡惟庸:累了,直接斬立決吧!230.第230章 胡大老爺的視察之旅第532章 胡大老爺的勸說第731章 跑路成功的胡家人第832章 給自己放個小假第580章 毛驤送來的監視報告272.第272章 文武百官懵逼了!老朱人呢?第636章 胡大老爺再次辭官第730章 胡府上下齊跑路379.第379章 吃了閉門羹的沈萬三第623章 胡大老爺再回應天第947章 朱元璋想要替大明撈好處192.第192章 胡大老爺給自己找長工了114.第114章 死性不改的方孝儒第38章 大明也要有自己的退婚流?第696章 胡惟庸對胡家莊的看重第930章 委屈巴巴的李福祿361.第361章 青樓三劍客再聚首242.第242章 解縉居然撿便宜了?第889章 朝堂上朱元璋的直白181.第181章 老胡家兩代人的傳承第20章 考生們哭了:太難了!第558章 胡大老爺重回教坊司第893章 你們這叫逼宮401.第401章 熟悉的節奏第538章 朱標的威懾力第773章 算計到人心裡去第657章 楚依依患得患失第467章 悽慘的方孝孺第619章 蘇州事畢捎點禮物走第584章 被孤立的朱元璋第577章 路遇昔日舊部227.第227章 朱元璋:這兒子怕是不能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