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楊士奇的震撼

應天府院試,有幾萬名考生報考,而三天後就要放榜,所以學政處簡直忙得不可開交。

特別是對主考官來說,閱卷的速度必須要再加快。

當天晚上,將所有試卷全部整理好後,便開始批閱了。

十多名考官,加班加點,而作爲內閣輔臣的楊士奇,也很自然的加入了這一列。

白日,他要去尚書房與太子批閱政事,晚上纔有空來批閱。

但爲了能親自批改到皇太孫的試卷,楊士奇也算孜孜不倦。

白天累得慌,晚上還堅持來批閱試卷,不得不說楊士奇在皇太孫身上,也是下了苦功夫的。

就這樣,連續批閱了兩個夜晚。

直到第三天的夜晚,楊士奇與上元知縣,以及衆多考官正在批閱試卷。

燈火搖曳,燭光點點,已是深夜子時,但考官們沒有一個休息的,都熬着黑眼圈在批卷子呢,因爲明日便是放榜的日子了,他們需要趕在天亮之前,將試卷批閱完,並且分出排名。

四周,只剩下了沙沙的閱卷聲。

突然,一位考官勃然大怒,憤然將手中的試卷扔在地上:“這是哪裡來的學子,竟能寫出這種狂悖之言,簡直是藐視祖宗,藐視家法。”

這位考官,是從翰林院請來的老翰林,能將他氣成這樣,其他考官也紛紛很好奇。

“怎麼回事?”上元知縣看向那位老翰林。

那位老翰林憤然道:“你們自己看看吧,這篇文章竟然要破祖宗家法,重立規矩,簡直可笑,這是要逆天麼?”

上元知縣覺得詫異,便走過去將試卷撿起,認真翻閱了起來。

看着看着,上元知縣的臉色也有些難看了:“這篇文章,八股破題,承題,點題每一個步驟都十分完整,但其觀點的確是不堪入目。”

“程朱兩聖,講的是存天理滅人慾,祖宗家法不可違,立下的規矩不可更改,可這篇文章,卻駁斥祖宗規矩,重立新理?”

在上元知縣,以及這位老翰林的眼裡,這是對祖宗的大不敬之罪。

到底是什麼人,纔會寫出這種文章?

其餘考官覺得好奇,紛紛湊上來觀看,看完之後,盡皆一臉黑線。

他們都是程朱理學下薰陶出來的讀書人,怎麼可能會輕易接受這種比較超前的論點。

“我來看看。”楊士奇走過來。

上元知縣恭敬的將試卷遞給楊士奇:“楊大人,您也看看吧。”

楊士奇頷首,眉頭微皺的接過試卷,先入爲主的對這份試卷不看好。

可是,當楊士奇的目光落在這篇文章上的時候,楊士奇先是不悅,然後憤怒,最後臉色古怪,直到最後歎服。

明初的弊端,在這篇文章裡寫得太清晰了。

程朱理學的運用,導致大家都不敢違背祖宗規矩,可祖宗立下的規矩也不一定對,卻又不能違背,這豈非是一種痛苦。

比如楊士奇就覺得商人很有錢,應該多收商稅充入國庫,可商稅是明太祖定下的,誰敢更改就是不忠不孝。

程朱理學,乃是由大學中“格物致知”衍生出的思想。

而這篇文章中的思想,與程朱理學的出處一樣,只不過在程朱理學的思想上,更進了一步。

迂腐的人看見這篇文章只會憤怒,可楊士奇懂得,爲官爲政思想一定要更新,否則國家就會落後,不接受新事物,自己畫地爲牢也就罷了,可這偌大的一個國家,總不能也跟着自己一起畫地爲牢?

如此,豈不是害苦了天下百姓?

楊士奇認爲,作這篇文章的人有才,有大才!

敢於駁斥程朱理學的弊端,另開闢新的思想,此爲智。

敢於將內心所想寫上試卷,呈送給考官看,此爲勇。

無論從哪個方面上來看,這篇文章都是極其優秀的啊,至少楊士奇心中是認可的。

盯着這份試卷,楊士奇的呼吸忽然有些急促了起來。

他心中咯噔一聲,這該不會是皇太孫的試卷吧?

倘若這真是皇太孫的試卷,那太孫何止是才,簡直是大才,能改天換地的大才!

之前,楊士奇還擔憂太孫不走文道一途,擔憂太孫像當今皇上一樣,只知殺戮,如此一來,文官集團將會漸漸衰弱。

可要是這試卷是太孫寫的,那就代表太孫的文道昌盛,雖然他現在的思想還沒有成熟,但不難看出他在文脈一道上的天賦。

太孫若沒有文章才華,楊士奇和上元知縣倒是無所謂,畢竟他們是鐵桿的太子黨,可地方的文官就不一定了。

太孫若有文章才華,從上到下,各地方官員,只會對他更加恭敬啊。

楊士奇深吸了一口氣,開始將糊名的地方撕開。

一點點的撕開,一個清晰的名字出現在了楊士奇的眼前。

朱辰!

真是太孫的名字,這篇全新的文章,竟真是他的試卷……

楊士奇的一顆心,充滿了激動,狂喜,因爲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這意味着大明未來的君王,將會是文武雙全,將會帶領大明走向更加強大的盛世!

“此人文章才華,絕世無雙,當爲案首!”楊士奇給下了這樣的評論。

上元知縣,老翰林,幾位考官都微微一愣:“楊大人,您沒有看錯吧?”

楊士奇笑道:“我沒看錯,是你們看錯了。”

說罷,楊士奇壓抑下心中的興奮,將這篇文章緊緊的拿在手中,笑着道:“來來來,我給你們講講這篇文章當中的新學思想,我來告訴你們,這篇文章到底寫了什麼。”

換做別人的文章,楊士奇或許不會這麼積極出力。

可這篇文章的主人是太孫殿下,那麼楊士奇便要全力爲他獲得更多人的認同,不僅僅只是一個案首排名,更重要的是,讓這份思想成爲後世統治的主流!

這個大明,除皇太孫統治外,捨我其誰!

楊士奇支持定了皇太孫了,哪怕一條道走向黑,他也要支持皇太孫登上那個位置。

幾個考官和上元知縣聽到這話,紛紛疑惑的走了過去。

楊士奇開始不遺餘力的給他們講解着程朱理學與朱辰提出的新學的區別,以及新學將會給大明帶來什麼影響。

能輔佐三代君王,必非普通之輩。

有楊士奇這位大佬在後面拼命的給朱辰出力,幾位考官和上元知縣,以及那位老翰林,最開始還能提出幾句反駁,可越聽到後面,他們越是津津有味,感悟甚深。

第246章 獲得軍心第537章 絕路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223章 大侄子我來了第96章 二次傷害武定侯第470章 到場第91章 我是大明皇嫡長孫第74章 爺倆的真情流露第377章 炸開明長陵第31章 多謝皇太孫第651章 朱棣決定攻打倭國第329章 一腔孤勇,壯懷赴死第255章 會擊劍的胡善祥第337章 恭拜皇太孫第476章 漢王的決定第324章 密謀造反第341章 再發動靖難第50章 接觸使臣第575章 見面第442章 徹底失敗第571章 我知道你女兒在哪第104章 天不生我朱瞻壑第593章 衝殺第21章 永樂大帝的苦衷第59章 特殊待遇第566章 朝議結束第514章 顛倒黑白的姚臨第134章 治癒長公主的良方第18章 引水分流第147章 老爺子的憂愁第520章 再遇賢妃第622章 圍剿足利義持第342章 乖兒子,讓爹抱抱你第428章 一切爲了天下第384章 解縉的聰明第351章 太孫殿下,對不起第367章 慷慨赴義第495章 徐州,我要了第106章 朱棣和孫子的約定第126章 赴宴第237章 好兄弟第267章 三書六聘,你豈可自稱我妻第234章 擊鼓第231章 小紅裙的拯救第64章 老翰林的激動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44章 永樂盛世第519章 原因第491章 漢王總攻第50章 接觸使臣第223章 大侄子我來了第392章 帝王戍邊第468章 建軍就是浪費錢第571章 我知道你女兒在哪第513章 和太子爺的談話第562章 太子仁慈第309章 大國興亡,匹夫有責第594章 佔便宜第640章 掌控李朝第251章 消息暴露第128章 收小弟第65章 獎勵第301章 老子要造反!第577章 父女相見第56章 使臣的震撼第188章 位卑未敢忘憂國第36章 倭寇第554章 漢王敗第385章 夜襲兗州第247章 太子硬剛朱棣第141章 朱棣要砍了解縉第573章 賣掉玉佩第294章 永樂十二年初始第209章 今日,看我鎮壓人間!第429章 給事中出面第三章 與太子碰面第272章 震驚第524章 胡榮講明來意第22章 永樂大帝的心結。第224章 請君入甕第320章 太子妃決裂第131章 有苦你得受着,你惹不起第641章 朱瞻基回國第635章 金元吉的悲痛第383章 兒子,你長大了第63章 造反當太子第363章 勸降漢王第三章 與太子碰面第572章 富可敵國啊第551章 平南慌了第555章 塵埃落定(修改版)第95章 一夜暴富第129章 小紅裙又表白了第50章 接觸使臣第452章 天降大雨第393章 捲鋪蓋逃第341章 再發動靖難第377章 炸開明長陵第312章 漢王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