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師夷長技以利華!(求訂閱)

第93章 師夷長技以利華!(求訂閱)

“我拿出的東西夠有誠意了吧。”

夏之白手捧着茶碗,平靜的望向下方閉店的京都鹽鋪,嘴角露着一抹淡淡的笑。

花綸沉默。

他看着已漸漸隱去痕跡的紙張,又看了眼淡定從容的夏之白,眼中露出一抹掙扎跟糾結。

他承認自己心動了。

這折線圖若真的呈到陛下眼前,自己一定會爲陛下另眼相看。

日後仕途也會順暢不少。

甚至於.

他能提前結束翰林院儲才養望的時間,直接進入六部,而且極大可能是戶部,成爲其中的一名任事官員,戶部可是六部中,僅次於吏部的部門,位高權重。

給他施展政治抱負的空間很大。

但對夏之白,他本能的不敢去相信,也真是被夏之白坑怕了。

夏之白做起事來,太過肆無忌憚了,他擔心自己一時不察,被夏之白帶進坑裡,到時真就有苦說不出了。

夏之白並不催。

也不主動說要花綸去做什麼。

就靜等着花綸回答。

花綸臉色變了又變,心中無比糾結。

在看到那隱於茶漬的折線圖後,終於還是沒忍住,咬牙道:“行,只要你的要求不過分,我可以試着去答應。”

“你究竟又在打什麼主意?”

花綸警惕的盯着夏之白,他很想把眼前這人看穿。

夏之白放下手中茶碗,淡淡道:“我要你做的很簡單,就是幫我整理一下,過去胡人是如何學習我們文化的,及他們又是如何正確發音的,又有多少便捷的方式。”

花綸眼皮一跳。

他神色凝重的看着夏之白,沉聲道:“夏之白,伱瘋了嗎?”

“你究竟想幹什麼啊。”

“你不會還想借胡人的手段,將讀書識字的成本降下來吧?”

“胡人那一套學習方法,只有少部分人能學,還基本都是胡人裡的貴族,或者是一些經商的。”

“那元人呢?”夏之白看向花綸。

“元”花綸一下語塞,他攤手道:“這不一樣,蒙古人畢竟是入主了中原,佔據了天下,爲了控制天下,不得不學習,但這依舊是蒙古的貴族才能學的。”

“那一套學習體系,跟我們接觸的完全不同。”

“你真的太異想天開了。”

夏之白點了點頭,道:“我過去聽說過一句話,叫師夷長技以制夷。”

“我準備借鑑一下。”

“改爲師夷長技以利華。”

“我大致瞭解過一些,不少胡人,都有學習中原文化的習慣,或許是有一定的出入,但我們本就立足於中華,土生土長,因而比外人更容易學習掌握,只是目前的教育現狀,依舊是士大夫控制,嚴進,也始終維持在較高的學習成本。”

“靠着改變整個士大夫階層,來推動教育改革,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要另闢蹊徑。”

“藉助胡人、洋人的手段來學習。”

“而且我並不是要完全借鑑,只是借鑑其入門的方式,等入門之後,再接入正常的教育體系,我相信,地方百姓的子女,同樣能很快脫穎而出,並茁壯成長。”

“未來未必不能撼動士大夫階層。”

花綸臉都黑了。

他就想不明白了,夏之白爲什麼非要跟士大夫階層過不去?

他自己不就是士大夫階層一員嗎?

撼動了,有什麼好處?

士大夫從古至今就是爲治理天下而出現的。

讓一羣種田的泥腿子、一羣打鐵的鐵匠進入朝堂,這像話嗎?

這是倒行逆施!

花綸壓着心口不滿,冷聲道:“夏之白,我知道你志向遠大,我遠不及也。”

“但你也要清楚,有些事是不能做的,也不是你能夠做到的,你的確心懷百姓,心懷天下。”

“但天下不是你夏之白的天下。”

“你沒資格這麼做。”

“就算我把一些洋文、胡文整理出來,交給了你,你也悉心的去整理了,也讓一些人勉強入了門徑。”

“然後呢?”

“他們真就能讀的起書?識得了字?”

“底層的百姓,連養活自己都難,哪有條件讀書認字啊。”

“你要是真有濟世愛民之心,就該想方設法,將你的鹽價穩在十五文,甚至是推廣到整個天下,而非是想這些有的沒的。”

“你這是在撼動天下的根基!”

“沒人會答應的。”

“你方纔也說了,朝堂的武將、士大夫,如今都習慣推卸責任,不想讓自己沾惹上麻煩,爲的就是保住自己的權勢利益,但你現在要做的,卻是要將這一切都給掘了。”

“他們能坐視不管?”

“我不可能陪你瘋,我做不到!”

花綸直接拒絕了。

態度堅決。

他現在腦海無比清醒。

朝中的武將大臣,好不容易獲得榮華富貴,誰不想家族世代昌盛?

但夏之白是怎麼想的?竟想讓底層的工農爬上來,將武將大臣的榮華富貴給瓜分了。

這誰能同意?

何況他本身就士族出身。

夏之白點點頭,不否認花綸說的。

這的確是事實。

他淡淡道:“從古至今,知識一直在不斷下放。“

“從過去只能存在於宮廷,周代時因‘天子失官,學在四方’,促成了諸子百家的輝煌文學盛世。”

“經過上千年時間,隨着造紙術、印刷術的出現並突破,以及天下頻繁的動盪,學習知識的門檻越來越低,從貴族專屬,跌落到了如今的地主鄉紳,肉眼可見的,學習成本、學習門檻在不斷降低。”

“正因爲此。”

“纔有了當今陛下布衣取天下的壯舉。”

“與此同時。”

“靠士大夫治天下的時代,正在逐步被拋棄。”

“聖賢書治不好天下。”

“聖賢書教的是道德,但治天下用的是法制,兩者是有不小區別的。”

“現在朝中的那些官員,穿上那身官服之後,眼裡只有權利,再也看不到其他,這些人失去了學習能力,滿心思的只有鑽營往上爬,還有就是爭權奪利,這就是士大夫階層,上千年下來積累的沉痾。”

“我並非要廢掉士大夫階層。”

“而是改變。”

“讓地方工農給他們一些危機感,讓他們知曉,若是還只盯着官位,不幹人事,早晚會被人取代的。”

“而且速度會越來越快。”

“爲官也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而非是考上了功名,就高枕無憂,靜等着安安穩穩的升官發財,如果都是抱着這樣的觀念,以爲當上了官,就可以肆意的懈怠放鬆,那這樣的官員,對天下百姓而言,都將會是個災難。”

“用進廢退!”

“這是天下不變的道理。”

“官場同樣適用。”

“再則。”

“你已在翰林院待了一陣,應該能察覺到朝中氣氛,基本是壓抑的,也基本沒有多少活力,這不是特例,而是當下朝堂的現狀,死氣沉沉。”

“雖然大明是新朝,但依舊用的是‘老路子’。”

“或許有如你這般,眼下還有着一腔熱血的人,還能夠抵制的住誘惑,但大多數人,一旦進入官場,很快就會融入其中,成爲食利者一員,而且會無比的熟練。”

“你不同,僅是因爲你還年輕。”

“僅此而已。”

“我其實也一樣。”

“當今的士大夫階層,有才的落魄,有德的被哄,小人得志。”

“當今天子重英豪,千古文章教爾曹,從來萬般皆下品,自古惟有讀書高。”

“而今的天下一眼能望到頭了。”

“當今陛下做過很多嘗試跟改變,只是都沒太大效果。”

“因爲培養士大夫的土壤壞掉了,也早就腐化了,所有人從小耳濡目染,當官的是何等氣派,什麼作風。”

“所以只要踏上仕途,絕大多數人,幾乎都會無師自通的,學會官場通達的人情關係,往來世故,也會很熟練的享受着當官後,帶來的各種銀子房子田地奴僕等便利。”

“這是天下的風氣所致。”

“殺人沒用的。”

“當今陛下殺人夠多了,上萬上萬的殺,但殺了之後,替換的官員,還是那些人,只是換了個名字罷了,換湯不換藥。”

“屢禁不止,甚至是越禁越多。”

“根子上找錯了。”

“再怎麼用勁,都是徒勞的。”

花綸臉色陡變。

這已是在當衆批評陛下了。

他冷聲道:“所以你就想直接換一批?”

夏之白點頭,笑道:“既然讀聖賢書的這批士人,已成爲了阻礙天下發展的存在,那就直接換掉,換一批‘務實務本’的人,而這部分人在我看來就是工農。”

“順便也逼一下這些士人進步。”

“他們躺在先賢的功勞簿上太久了,抱殘守缺、不思進取,該讓先賢休息一下了。”

“也該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當今的天下了。”

“你可以不幫。”

“但我依舊會繼續去做。”

“這個‘折線圖’的思路就送你了。”

“不過若是真見到陛下,我也送你四字真言。”

“實話實說。”

“我們這位陛下是殺伐起家的,最不喜被人欺騙,若是真的問起,不要刻意隱瞞,不然一旦被發現,早晚會出事的。”

“仕途不易,當砥礪前行,戒慎戒懼,思之慮之。”

夏之白站起身,朝樓下走去,很快就消失在花綸的視野中。

168.第168章 超度!(第二更)第266章 打草就是爲了驚蛇!350.第350章 羽翼要豐!(上一章還在審覈)209.第207章 百姓再教育!344.第344章 太師你已有取死之道!363.第363章 大明問題就出在官員太少!366.第366章 豬養肥了,不就是爲了殺嗎?178.第178章 鹽運司的動作!(第三更)346.第346章 功臣 反賊,只是一念之間!136.第136章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第一更)第69章 工農大學士!394.第394章 被害妄想症?第275章 誰敢不從,舉兵鎮壓之!395.第395章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第326章 銳氣沒了無所謂,心氣沒了會死!402.第402章 立了規矩,再殺!167.第167章 斬草除根!(第一更)第22章 你漏算了你會死!第257章 高處不勝寒嗎?第61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第101章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郭桓?(第二更)第241章 書信李善長!第51章 相信後來人的智慧!181.第181章 天下社會各階層的分析疏!第256章 利益得當,政通人和也是必要的!第251章 明刀入鞘,暗箭上弦!410.第410章 擔心的是報紙壞了他們事!第307章 軍民一家親!384.第384章 潛龍在淵,一飛沖天!第49章 ,燒開水?是天下的未來?第26章 一日一月,方爲明!第322章 名爲儲君,實爲大號丞相!349.第349章 ‘家法’國法!199.第198章 惡政後必有巨大的紅利!183.第183章 讓人守住纔是難點!(第二更)332.第332章 守訓詁而不鑿!354.第354章 老了,也得替咱出謀劃策!第215章 第五門:雜學!157.第157章 這不是商量, 是通知!(第一更)179.第179章 投桃報李!161.第161章 姚大師,你怕我?(第二更)156.第156章 燕王頭上還有云的!(第三更)380.第380章 陰陽的相反面!第256章 利益得當,政通人和也是必要的!第222章 你說的沒錯,江南出事了!171.第171章 我朱棣同樣愛民如子!(第二更)第318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第233章 軍政不分家,一起抓!195.第194章 撕開南方內部的商貿口子!第284章 城中告示貼!211.第209章 雙贏不好嗎?(第二更)348.第348章 那就成立個黨派!第18章 見帝不跪!369.第369章 這個天下是有主的!413.第413章 天下三嬗,事繁變衆!第54章 當今皇上是聖人啊!第42章 士人是動亂之源!第101章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郭桓?(第二更)第122章 以驛養驛!(第三更)第301章 百姓心中,大誥不值得!第324章 結黨營私一定時間段是正確的!401.第401章 大明有人傑數十萬!182.第182章 咱什麼時候當過地主?(第一更)第125章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三更)187.第187章 海運!編制!北鳥歸巢!第13章 郭翀的急智!第241章 書信李善長!第271章 無規矩不成方圓,首先要立制度!158.第158章 朱棣:這還是我的問題?!(第二更)160.第160章 因勢而謀!(第一更)第38章 大明缺的就是政治性!128.第128章 豪賭一場奇貨可居?(第三更)365.第365章 紙幣的錨定物!第250章 百姓迷信權威,而你們就代表着權威!第266章 打草就是爲了驚蛇!359.第359章 書生之見,可聽可參考,但不可直用!419.第418章 可行試點!153.第153章 華夏子民,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第三更)第252章 身懷利刃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第309章 再行破立之事!196.第195章 侍講學士方孝孺!349.第349章 ‘家法’國法!第248章 給天下立規矩!377.第377章 朝廷需要付出代價!!!!354.第354章 老了,也得替咱出謀劃策!第291章 常規不行,那就非常規!333.第333章 天下要的是務實!178.第178章 鹽運司的動作!(第三更)420.第419章 野心在滋長!第292章 百姓口口相傳!400.第400章 設山樓排場,窮極奢麗!356.第356章 儒家居中調和!414.第414章 哪有陛下的看法?第33章 暴力出清!167.第167章 斬草除根!(第一更)第26章 一日一月,方爲明!第10章 百姓!第8章 反文!第319章 一切從簡!142.第142章 燕王世子朱高熾!(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