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第146章 打仗的目的就是嬴!(第二更)

第146章 打仗的目的就是嬴!(第二更)

朱棣默不作聲。

他其實更認可丘福說的話。

火器只能作錦上添花,是不值得作爲主戰的。

他前面也是爲夏之白的話給唬住了,如今冷靜下來,才感覺夏之白說的是何等大而不當,又是何等的空洞乾癟,朝廷本就財政緊張,哪有那麼多餘錢去改良火器,又哪有那個必要去做那麼大的投入。

萬一改良失敗?

不是一種巨大浪費,也是在勞民傷財?

朱棣淡漠道:“火器的事,朝廷自有考量,若是真需要改進,朝廷又豈會不做?你根本不知朝廷對火器的投入,就妄下評判,何況這麼多年下來,我大明的火器,一直是穩穩壓着北元的。”

“這便足以證明我大明的火器並沒你說的那麼弱。”

“反而是很強。”

“再則。”

“火器這種東西,無論是保養還是維護,都需不少的人力跟財力,只要大明的火器能穩壓周邊一頭,改不改進,改不改良,又有什麼意義?又能給邊軍提供多少戰力?打得過就是打得過,打不過火器再好,還是打不過。”

“打仗取勝難道就靠這些兵刃火器?”

朱棣嗤笑一聲,捋着鬍子道:“不是的,打仗靠的是爲將者的謀略,靠將士上下一心的勇氣跟膽量。”

“若只想着在兵器上佔了點優勢,就可以隨心所欲,那未免太誇張了,難不成,你火器比我好,我就不打了?我就直接認輸投降?”

“戰爭的勝利還是得靠戰場上真刀真槍的幹一場。”

“那時的嬴,纔是嬴,輸也纔是輸。”

朱棣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兵器並不能決定全部,甚至都決定不了走勢。

戰爭的後續從來都是人做出的。

丘福連連點頭。

他看不慣夏之白挺長時間了,前面說的那些高談闊論,他聽不懂,自然是沒辦法反駁,但軍事作戰方面,他可遠比夏之白經驗豐富,夏之白想在這方面對他們指指點點,那是打錯如意算盤了。

他都不會慣着。

李彬、柳升也面露不屑。

要是打仗真按夏之白這麼弄,那也乾脆別打了,兩夥人戰前聚在一起,比一比誰兵器厲害得了,誰兵器好,誰嬴,那還要他們這些將領幹什麼?

姚廣孝垂着頭,一言不發。

好似殿中的情況,並沒有聽進耳中。

一副神遊模樣。

袁珙面上帶着幾分微笑。

他知道爲什麼朱棣跟夏之白有這麼大的分歧。

根本理由就在出發點不同。

朱棣等人着眼的是‘指揮’,是一種高高在上的‘眼界’,是一種爲將者的優越跟傲慢。

夏之白着眼的是底層士卒,是每次打仗軍中的傷亡,是維持軍隊長久的戰力。

這一上一下,一高一低,立足點不同,結果自然也南轅北轍。

談不上什麼對錯。

夏之白輕嘆一聲,眼神有些無奈。

朱棣還有一衆武將的想法,其實是天下大多數人的想法。

只要跑的比其他人快,那就一點都不是問題,但殊不知在這種進程下,在大明上下看不到的地方,還有其他人在飛速的進步,等對方拿着洋槍洋炮跑過來時,中華大地可就落後的不止一星半點了。

刀總是要落到脖子上人才會怕啊。

夏之白道:“殿下的想法,我能夠理解,只是不敢苟同。”

“縱觀歷史,當胡人勢大的時候,天下會有這麼一個說法,便是‘一胡當五漢’,而當中原大地強盛時,這個說法就變成了‘一漢當五胡’,這些說法都是有依據的。”

“便在於裝備器械。”

“中原大地藉助裝備器械,即便在騎射上不如胡人,依舊能做到勢如破竹,無人能當。”

“當年蒙古人南下,便是藉助器械優勢,近乎平推了中原。”

“如今大明的裝備器械,可有遠勝過蒙古人?”

朱棣沉默。

這自然是沒有的。

夏之白又道:“那大明可有一戰打垮蒙古的可能?可有一戰解決北地長久的動盪的可能?”

朱棣依舊沉默不語。

夏之白冷笑道:“既然都沒有,那便註定是一場持久戰。”

“若真按剛纔那位千戶將領所說,這一場接一場戰爭打下來,只怕耗費的遠高於數十萬上百萬銀兩,在這一場場的戰爭下,多少家庭會破碎?多少將士會受傷,乃至是喪命?又有多少家庭逃亡?”

“武器裝備拉不開差距,那就意味着戰損比不會低。”

“防禦跟進攻都會有不小的困難。”

“其中的錢糧耗費,殿下還有諸位將領,可真有算過?”

“這一次接一次,一波接一波的戰爭,大明難道真就只算小賬,而不看長久的大賬?北地蕭條,人口的進一步凋零,地方生計的進一步惡化,這些遠比賬目上的錢糧,來的更觸目驚心。”

“賬不能這麼算的。”

“投資火器,的確開銷不會低。”

“但它卻能給大明一個更穩定、更有保障、更有安全感的環境。”

“這比金錢的付出更有重要。”

“這是信心!”

“更是一種強悍的威懾力。”

“如今的大明是大而不強,若是真的強盛,就該像漢唐一樣,令四方臣服,莫敢與之爲敵。”

“不過眼下說再多,只怕殿下跟諸位將領,都不會聽進去。”

“殿下及麾下的將領,早就養成了自己的一套帶兵打仗的想法,自不會因爲我的三言兩語而做出改變,但我同樣可以告訴殿下,殿下伱們的作戰思路也出現了問題。”

“至少有點跟不上時勢了。”

“現在的打仗有點太笨了,也有點太過於死板了。”

“很大程度依賴於臨場決斷。”

“對於戰爭的敏銳性,對於戰機的把控性,都有着很大的缺失。”

“歸根結底,便在於大明的將領,缺少系統性的學習跟研究,對於作戰的技戰術,還有戰爭的把控,並沒有那麼的嫺熟。”

“很多時候幾乎都是靠着本能,靠着一戰又一戰積累下來的戰鬥天賦,這種天賦,的確讓人羨慕,也讓人敬畏,但這種天賦,並不足以支撐起贏下一場大規模戰爭。”

“因爲不夠嚴謹,不夠細緻。”

“用兵調度,時機把握,戰鬥素養等各方面,都撐不起大場面。”

“還有就是軍中將領的各種技戰術,幾乎沒有得到廣泛的交流,依舊是你打你那一套,我打我那一套,沒有相互學習跟借鑑,就如知曉的西平侯曾在平定雲南時,使用過一種三段射擊法的技戰術。”

“這種技戰術很簡單。”

“具體是由三人爲一個小組,先由最前面的火槍手射擊,然後退至隊伍後方專心裝填彈藥,由第二名士兵上前開火。三人交替裝彈、開火,使原本射擊一次需要一分鐘甚至更久的火繩槍效率提升了三倍。”

“戰場火力跟威懾力都大幅加強。”

“但這種技戰術,目前依舊只有沐英一人在用。”

“其他將領則鮮少使用。”

“除此之外,寧河王在滅夏蜀之戰中,也曾使用過戰車,只不過這種戰車,跟過去的戰車不同,這更像是一種火器車。”

“上面裝有不少的火器火炮,只是寧河王鄧愈手中的戰車,相較有些粗糙,也十分的笨重,但這種破虜之策,在滅夏蜀之戰中,卻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然隨着鄧愈的病逝,這種技戰術也漸漸爲人遺忘。”

“我對軍事知曉的不懂。”

“也不敢妄議什麼軍國大事,也不想談太宏觀的戰略。”

“僅從技戰術出發,若我來掌兵,定會在軍中推行這些已取得過成效的技戰術,首先火器的使用效率提高了三倍,這也意味着殺傷性大幅提高,戰車固然還有些笨重,但發揮的效果卻顯而易見。”

“能避箭,能拒馬,上置銃炮,可以充分發揮其威力,禦敵長策。敵人進攻,銃炮齊發,可與其相持;敵分頭掠擄,或遏其驕橫,或尾其惰歸,運有足之城,策之馬。”

“諸如此類的兵器,還有技戰術,大明其實有不少。”

“但真學以致用的有多少?”

他們之前還真以爲夏之白對軍事一竅不通。

只會紙上談兵。

然而夏之白卻如數家珍,把沐英、鄧愈用過的戰法都說了出來,還對這些本該‘曇花一現’的技戰術大爲稱讚,若夏之白真的掌軍,也始終保持着‘學以致用’的心態,在軍事上的成就不會低。

朱棣心中也有些發毛。

他感覺真給夏之白一些時間,他或許還真不是夏之白對手。

他可是十四歲就出入沙場的人啊?

竟會怕一個沒打過仗的?

這些話若是說出去,只怕會讓天下人笑話,但朱棣現在卻一點都笑不出來,因爲這真可能發生。

夏之白對於用別人的技戰術,是當真沒有一點的負擔。

完完全全的拿來主義。

夏之白冷冷的掃過殿內的將領,沉聲道:“活到老,學到老。”

“殿下也好,大明的其他將領也罷,功成名就,就漸漸變得驕傲,也多了幾分束手束腳,總覺得用別人的東西,會顯得自己不如他人,但打仗豈能顧得了這麼多?”

“打仗的目的只有一個。”

“就是嬴!”

第268章 驚出一身冷汗!384.第384章 潛龍在淵,一飛沖天!第238章 我是在救你們的命!第279章 《大誥》薄了!148.第148章 北方太窮了啊!189.第189章 破士的光彩!第77章 有的人身子站着,心卻還跪着!(求訂閱)第241章 書信李善長!200.寫的不滿意,今天不一定更的出來164.第164章 我大明還有利劍在!(第一更)第299章 熱血難涼!第225章 這是地方跟朝廷的博弈!201.第199章 大明沒有清官的土壤!第12章 活人卻不能養人!349.第349章 ‘家法’國法!360.第360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63章 讀書人的事,從不止四書五經!348.第348章 那就成立個黨派!396.第396章 湯和回京!第31章 家有諍子,不敗其家!第262章 桃紅映日,垂楊拂堤!377.第377章 朝廷需要付出代價!!!!174.第174章 激化矛盾就是解決矛盾最好的辦法!387.第387章 暗藏禍心!第227章 想活命就砸鍋!第320章 要的是元年的定義權!第301章 百姓心中,大誥不值得!190.第190章 可以不爭,但不能沒有!第80章 要人要地要礦還要錢!209.第207章 百姓再教育!416.第416章 考校之心!第260章 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豺狼來了第109章 先感受一下爲民吶喊!(第一更)408.第408章 花花轎子才能衆人擡!211.第209章 雙贏不好嗎?(第二更)第59章 朱元璋認錯!158.第158章 朱棣:這還是我的問題?!(第二更)第239章 五軍都督府立足朝堂的根本!340.第340章 精神上的監禁!第61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第109章 先感受一下爲民吶喊!(第一更)170.第170章 勞動改造,重新做人!(第一更)141.第141章 天氣有正氣,雜然賦流形!(第三更)第79章 與官爭利!(求訂閱)第122章 以驛養驛!(第三更)第288章 撼天動地的鐵馬!177.第177章 君子喻以義,小人喻以利!(第二更)332.第332章 守訓詁而不鑿!162.第162章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第一更)第275章 誰敢不從,舉兵鎮壓之!第297章 給朱元璋帶的禮物!357.第357章 夏之白跟其他人不一樣!369.第369章 這個天下是有主的!第8章 反文!355.第355章 受氣包趙勉!126.第126章 商人必須服從政治!(第一更)374.第374章 孤做不到青出於藍!第74章 三問洪武!(求訂閱)128.第128章 豪賭一場奇貨可居?(第三更)第6章 與南方士人的賭約!366.第366章 豬養肥了,不就是爲了殺嗎?第287章 時代的一粒沙!第104章 借人頭平民怨!(第二更)第229章 全國一盤棋!(第一更)第218章 重建華夏雄風!第61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第42章 士人是動亂之源!第274章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第256章 利益得當,政通人和也是必要的!第307章 軍民一家親!第95章 開紡織廠!(求訂閱)第213章 對腳下的土地保持應有的尊重跟敬畏!第213章 對腳下的土地保持應有的尊重跟敬畏!第295章 大明能興旺啊!第304章 餘蔭後輩的智慧!第45章 西方正在磨刀霍霍!413.第413章 天下三嬗,事繁變衆!173.第173章 京師來人!(第一更)第101章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郭桓?(第二更)385.第385章 狂妄是要付出代價的!!!第57章 放棄科舉!第325章 因爲你活不久了!第97章 滿意的朱元璋!(求訂閱)第51章 相信後來人的智慧!第123章 咱是不是對地方官員太寬容了?(第一更)第280章 經商得講規矩!358.第358章 刀纔是國之重器!394.第394章 被害妄想症?第41章 咱大明不是宋!第261章 期盼‘王師’久矣!378.第378章 窮人口袋無餘錢,富人身上滿綾羅!413.第413章 天下三嬗,事繁變衆!351.第351章 自古名利誰願休,從來心嘴不對頭!161.第161章 姚大師,你怕我?(第二更)第46章 這是天下農夫給陛下的回答!第270章 南方是南方人的南方!389.第389章 藍玉是陛下替殿下磨的刀!!!第285章 竈戶已成過去!第52章 解開昔日舊枷鎖,今日方知我是我!第253章 行路難,多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