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要死不活的北元纔是好北元!(第三更)
四下安靜。
夏之白的話出乎所有人意料。
他沒有光爲哪一方說話,而是提出的雙向標準。
朝廷要做到朝廷該做的事,他們這些軍戶出身的‘軍人’,同樣要做到軍人該做的事。
但就目前而言。
朝廷也好,軍戶也罷,都沒做到。
已挨完軍棍的張玉,被人攙扶着到了四周。
聽着夏之白的話,張玉對夏之白有了更深的瞭解,他如今也終於明白了,前面在街頭,夏之白並不是在藉機刁難,而是真這麼想的,也真認爲他們軍紀敗壞。
夏之白對大明的軍紀要求很高。
對將領要求更高。
張玉到現在也終於知曉,元廷爲什麼會一敗再敗。
甚至是輸的潰不成軍。
便是因爲大明朝廷有夏之白這樣的人。
夏之白沉聲道:“大明立國十八年,在這十八年內,大明進行了三次北伐,有勝有敗,總體而言,大明的態勢是比較積極的,只是隨着天下承平,大明的軍隊戰鬥力是在不斷減弱的。”
“這固然有士卒的原因。”
“但更多的問題還是在朝廷,朝廷的一些官員將領,脫離實際的時間太久了。”
“脫離百姓也太久了。” Wωω✿ Tтkā n✿ c ○
“他們的眼裡打仗死傷不過是一串數字。”
“只要達成目的,那便是值得的。”
“但士卒是人,不是牲畜,你們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是人都怕死,你們怕,我夏之白也怕。”
“但朝廷的一些官員就不怕,因爲衝殺在前的,不是他們,戰爭也跟他們無關,他們坐在離戰場幾百裡開外,對打仗指指點點,數落着軍需耗費了多少,數落着朝廷又多給軍事撥了多少錢。”
“他們都以爲大明的將士都是鋼筋鐵骨。”
“不怕疼,不怕傷,不怕死。”
“但你們不是。”
“只是沒人會在乎。”
“甚至於大明的將領也不在乎。”
“而這便是我最大的不解,軍中將領日夜跟伱們朝夕相處,本該對你們的現實狀況最瞭解,但事實卻是,他們對你們的實際情況知之甚少,眼裡只有着所謂的‘沙場建功’,只有着自己的‘宏圖大志’。”
“這便證明了大明的軍制是有問題的。”
“很多人一立了軍功,軍中官職得到了晉升,就立馬忘了自己之前的模樣,也立馬翻身開始了作威作福,這樣的軍隊,又哪裡當得起精銳一說?只不過是矮子裡拔高個,在整個天下都爛的狀況下,選出個相對不爛的。”
“但這不該是大明軍隊該有的樣子。”
“大明如今這裡爛一點,那裡爛一點,用不了多久,大明就全爛了。”
“難道那時還指望着,大明的士卒拿着一堆破銅爛鐵去打仗?還妄圖靠着用那一堆廢物去嬴?”
“我可以明確告訴你們一件事。”
“北伐不會停止!”
“而且北伐的間歇會越來越短。”
“因爲這個現象不僅我察覺到了,陛下也察覺到了,越是意識到這種狀況,當今陛下就越是急迫,只會想着畢其功於一役,趁着大明軍隊還有足夠的作戰力,將北元徹底給掃滅。”
“讓天下得到長久的太平。”
“我是個文人,我比你們多讀不少書。”
“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們,這種太平持續的時間不會很長。”
“歷史上漢朝數次北伐,隋唐多次遠征,效果的確很好,但用不了多少年,北方的遊牧部族,就會恢復過來,即便強盛如漢唐,將北方的遊牧部族徹底打廢,打崩,乃至是打的分崩離析,用不了多久,他們還是會捲土重來。”
“因爲中原太富饒了。”
“這裡有太多金銀,太多珠寶,太多寶物了。”
“是人都會眼紅,都會生出覬覦之心。”
“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
“落後就要捱打。”
“當你不夠強的時候,就註定會被其他人欺負,這個道理,你們其實比誰都瞭解深刻,在民間地方是這樣,在天下方面同樣如此。”
“你想不被人欺負上門,那你就必須足夠強。”
“強到別人不敢動歪心思。”
“一定程度上。”
“我不希望天下打仗。”
“但如果真要打仗,我的想法很純粹。”
“就是一勞永逸,將北方徹底打服,徹底打斷遊牧的野心,讓本可以捲土重來的遊牧,不敢再生出南下的念頭,讓他們在大明的子民前面,今後都只能載歌載舞,而不敢再有動刀動武的念頭。”
“甚至.”
“大明當收復舊元故土。”
“將整個北方完全的吞併進來。”
“實現天下一體。”
聽到夏之白的話,不僅是下方的士卒,就連朱棣、張玉等人,也全都眼皮一跳,這野心這想法,比他們想的還狂野,還敢想,他們也只敢想着把北元打服,甚至是把北元政權消滅掉,然後爲北方爭取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安定。
但夏之白卻不是。
他想的是‘一勞永逸’。
既然北方從古至今一直都是中原的隱患,那就乾脆一點、心狠一點,把整個北方給吞併掉。
那樣不分彼此,也就不會有其他狀況了。
只是這想法太異想天開了。
根本不切實際。
草原很大。
大到大軍進入都很容易迷路。
何況草原的遊牧民族,又豈會甘於爲大明統治?
他們只需把頭往更北方,或者更西方一逃,朝廷就鞭長莫及了。
而且北方不比燕雲十六州,那邊更多的是放牧,不是耕作,那也意味着,這些都是一羣逐水草而居、居無定所的人,這樣的部族,朝廷又如何能管理的起來?
代價太大,成本太高。
夏之白麪色平靜。
他知道自己的話,在當代是何等瘋狂,是何等的不切實際。
但他同樣知道,這一切都能做到。
夏之白淡漠的看向下方騷動的士卒,平靜道:“你們認爲不可能?”
士卒中有人開口。
“不可能。”
“北方太大了,根本佔不了。”
“城邑都沒幾座,一天一個地,這怎麼管得了?”
“不可能的。”
“.”
夏之白笑着點點頭,道:“我認爲可能,而且大有作爲,甚至於,在我看來,朝廷如今對北元的攻勢,一定程度上是錯的,死掉的北元對大明不是好事,好死不活的北元,纔是大明想要的北元。”
“當然這只是戰略視角的不同。”
“就朝廷很多官員看來,唯有死掉的北元纔是好北元。”
“因爲沒有北元這個政權,北方的遊牧便會是一盤散沙,也就對大明構不成多少威脅,就算能構成威脅,也遠比北元構成的威脅小,因而朝廷這些年的北伐,一直是致力於此。”
“我對此有不同的看法。”
“我不希望北元被滅,倒不是心向北元。”
“而是在我看來,要死不活的北元,才符合大明當下的利益。”
“朝堂裡不乏飽讀史書的人,也深知歷史上歷朝歷代對遊牧民族的做法,都一致認爲該將北元徹底擊潰,甚至是打的分崩離析,對大明最有利,但很多人只看重了擊潰的好處,卻是疏忽了另一方面。”
“便是北元汗權的存在,對北元內部其他勢力的壓制。”
“北元整體是有許多部族存在的,如今就是靠着這一個‘汗位’,才得以長期把控長城以北、東至女真、西抵哈密以及哈密以西的裕勒都斯河流域、北到葉尼塞河的廣袤地區,北元的存在,對於草原其實是有極大的內耗,因爲北元的君主,是不希望底下其他部族過於強大的,一定會暗中打壓。”
“只要北元政權一直在,這種打壓便會一直持續。”
“若是沒有了北元政權。”
“很多遊牧便會徹底失去約束,也會實力大幅精進,因爲過去他們不得不以一己之力,對抗其他的北元部族,但北元政權消滅後,他們要面對的阻力可就大幅減少了,在這種情況下,很多驍勇善戰的遊牧部族,便會逐漸強大起來,從而進一步威脅到大明的邊疆穩定。”
“這是其一。”
“其二。”
“北元政權是從中原逃回去的。”
“他們早就習慣了中原的錦衣玉食的生活。”
“讓他們恢復逐水草而居,他們很多人是不習慣的。”
“而經過這近百年的時間,很多的遊牧部族的‘農耕’成色是越來越多,尤其是東北的女真、滿洲,還是靠近長城的部分,北元眼下依舊如跟在中原時一樣,收着農業稅,只要北元政權存在,那很多遊牧民族,就算再不甘,再不滿,也依舊被壓着去做‘半漁獵半農耕’的事。”
“若是北元政權沒有了。”
“農耕便會被徹底的拋棄,遊牧部族徹底化爲漁獵。”
“這種完全遊牧化的部族,對大明而言,纔是真正棘手的存在。”
“北元的威脅的明面上的,是大明可以預估的,但北元政權消失後的威脅,卻是大明無法預估的,所以相較而言,讓北元政權存在,但要死不活,這對大明更有利。”
“甚至於”
“在北元君主壓不住底下的手下時,朝廷還該出手替元君鎮壓。”
“北元存在的時間越久,對底下其他勢力壓制就越久,留給大明壯大自身實力的時間也越久。”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暫時的。”
“隨着大明軍力的不斷提升,以及對北元內部的不斷拉攏,最終實現徹底吞併北元,將整個北方納入到大明的版圖,在那時再將對大明有敵意的部族,一一清理乾淨。”
“幾十年的太平,不該是大明追求的。”
“北疆徹底的安定,纔是大明,乃至軍中將士該追求的。”
“一戰定北疆!”
聽着夏之白的豪言壯語,朱棣整個人都懵了。
腦海更是一片空白。
他完全不知道,夏之白怎麼能想到這些的,因爲乍一聽,覺得是胡說八道,但又一聽,卻感覺很有道理,但他也說不上道理在哪,就感覺好像的確是這麼一回事。
幾十年的太平跟徹底的太平。
‘留着’北元,讓北元政權去壓制內部遊牧,同時讓北元維持着‘農耕’痕跡,這都是有利於大明日後吞併後統治北方的,若是北元真的被消滅了,那內部遊牧將會徹底沒有了限制,而‘農耕’也會被徹底摒棄。
野蠻跟文明。
北元再不濟,也有中原的影子。
但其他遊牧可沒有。
相較於去面對一羣野蠻的遊牧部族,明顯現在有規有矩的北元,更適合大明打交道。
想到這。
朱棣腦子一下亂了。
姚廣孝、張玉等人也頭皮發麻。
看向夏之白的眼神,充滿了恐懼跟凝重。
他們已漸漸理清楚了。
夏之白就是想‘養’着北元,就像是養自家‘雞仔’一樣,靠‘雞仔’自己去清理後院裡的蟲子,等到養的差不多了,就將北元給宰了,用以餵食自身。
姚廣孝跟張玉對視一眼,眼神都露出幾分深沉。
張玉在元廷任過職,知道元廷的內部情況,的確各方勢力傾軋不斷,互相使絆子,層出不窮,正因爲此,北元分明佔據着廣袤的土地,有着不少的人口,卻始終擰不到一起。
大明真按夏之白說的去做大有可爲。
北元內部是很腐朽的。
若不是大明時不時叫囂着要北伐,北元內部自己都快打起來了。
一旦沒有了外部威脅,北元內部的權力鬥爭,無疑會朝着更殘酷的方向發展,但這同樣無法預估結果,若是真有一方能擰合整個北元,那對大明是十分不利的,但若是始終能雙方僵持不下,那便是大明樂於見到的。
打鐵還需自身硬。
夏之白的這些謀劃,最終要靠一點來實現。
便是大明也會不斷變強。
而且比北元強得多。
不然
這就是放虎歸山。
不過張玉也不得不承認,若是這個策略真的能成,對整個天下都會有極大好處,北疆也將得到長久的安定,北疆的緩衝區,也會從長城外擴數百里。
姚廣孝捋着鬍子,心緒同樣難平靜。
他在心中暗暗推算着,只是一遍又一遍的算下來。
他很不想承認,但又不得不承認,這個瘋狂的想法,的確有做到的可能。
“瘋子。”
“徹頭徹尾的瘋子。”
姚廣孝忍不住在心中暗罵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