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篇 水城·三國小鎮

水城·三國小鎮

我漫步在三國小鎮的景觀大道上回想着三國鼎立的歷史畫卷,那一段又一段廝殺的場面猶如滴血的花瓣帶來了紛亂留下了一地的落紅,不知不覺我走到了餐飲區的美食街,誘人的美食衝破慾望的柵欄一次又一次打開了我的味蕾,在美食街上我看到了油糕店,金燦燦的油糕散發着香氣拉近了陌生與熟悉之間的距離,接着是餄餎店,紫紅色的餄餎閃動着銀色的光好像玉石上的色澤一樣溫潤透亮,餄餎店的旁邊是攪團店,攪團冒着熱氣猶如一個聚寶盆裝滿了金銀財寶驅走了貧寒飢餓,往前走可以看到砂鍋店,砂鍋躺在燃氣竈上如同蓮蓬上的蓮子豐盈中帶着一絲青澀,然後我又看到了麻花店,麻花一根壘着一根好似堅固的城牆敵軍怎麼攻也攻不下來,麻花店的前面是刀削麪店,細細的麪條遊走在刀尖之上將冰冷與火熱混合成了同一種溫度,接着是臊子麪店,晶瑩剔透的麪條盛在大碗中好像出沒在深潭中的蛟龍充滿了神秘的色彩,接下來我看到的是削筋麪店,削筋面堆放在案板上猶如燒炕的柴火堆在牆角孤寂中透着一抹微光,繼續朝前走是一家肉夾饃店,豬肉與白饃摻雜在一起如同沙子與水泥摻雜在一起可以建造出一座嶄新的屋舍,肉夾饃店的前面是麪皮店,麪皮一張疊加着一張就像十五的月亮冰冷中填滿了團圓的味道,再往前走是一家豆花泡饃店,豆花與泡饃搭配在一起好像河流中的岩石有云霧的繚繞還有林蔭的清幽,我遲疑了一會兒看見了一家牛羊肉泡饃店,潔淨的店面依附着熱情的招待讓紅火的生意又抵達了新的階梯,接着我看到的是葫蘆頭店,葫蘆頭形似葫蘆又像檳榔在舌尖悄悄消融成了幾片白皚皚的雪花,在葫蘆頭店的旁邊是鍋盔店,鍋盔的邊緣向上翹起如同士兵的頭盔在危險來臨的時候給心靈一絲安慰,我加快腳步走到了賣油酥餅和蔥油餅的店鋪前,油酥餅和蔥油餅好像孿生兄弟一樣有福報時一同分享有苦難時一同承擔,再往前走我看到的是一家甑糕店,甑糕紅中帶黃黃中帶白猶如調色盤似的把大自然的顏色都收入囊中,甑糕店的旁邊是胡辣湯店,胡辣湯猶如一池渾水看不到游魚和蝦米卻能聽到它們蕩起漣漪的回聲,繼續前往走我看到的是油潑麪店,油潑面淋上熱油濺起油花讓香噴噴的感覺點燃了別樣的激情,接着我看到的是一家麻辣燙店,各種蔬菜各種肉類相互混合將樸素與豔麗糅合在一起營造出了一種虛虛實實的幻夢,最後我來到了一家羊肉串店,羊肉串和冰糖葫蘆一樣串在一塊打開了記憶的大門喚醒了童年的純真。

我在餐飲區吃了一碗豆花泡饃後來到了遊樂區,在遊樂區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遊樂設施,我首先看到的是海盜船,海盜船盪來盪去總讓人聯想起電影《加勒比海盜》,往裡走可以看到旋轉木馬,旋轉木馬旋轉着顛簸着勾勒出了一個個瑰麗無比的夢境,旋轉木馬的旁邊是摩天輪,摩天輪從下往上轉動着猶如登上高樓大廈有種一覽衆山小的錯覺,之後我看到的是碰碰車,碰碰車相互碰撞帶來的不只是刺激還有勝負之後的悲喜,繼續朝前走我看到了盪鞦韆,七八個孩童搖晃着鞦韆似乎在觸摸着登上月球的太空夢,接着我看到的是蹺蹺板,蹺蹺板是最簡單的遊戲但它裡面深藏着大大的智慧,蹺蹺板的後面是滑梯,滑梯繞來繞去如同一條巨蟒潛入叢林消失在了黯淡的陰影中,我休息片刻後來到了玻璃漂流前,坐上皮筏一衝而下像從雲端掉入了谷底又像從谷底飛昇到了雲端,接着我走到了大擺錘前,大擺錘的形狀如同古舊的擺鐘每一分每一秒都留下了匆忙的身影,看完大擺錘我走到了射擊場,箭矢猶如滾燙的火舌飛馳而過刺中靶心也刺中了暗夜的心臟。看完了遊樂區我回過頭隱隱約約看見了三國小鎮的景區大門,高聳的門闕猶如黃山上的迎客鬆招呼着前來旅遊的遊人,漸漸地我想起了剛來三國小鎮遊玩時的情景。

進入三國小鎮首先看到的是景區大門外的十幾面大鼓,大鼓一字排開好像在迎接着遠方的遊客也像在呼喚身邊的親人,在景區大門的裡面是一座三國人物雕像羣,三國時期的英雄豪傑演繹了一段悲壯的家國傳奇也激起了後人的無限遐想,之後我走到了銅雀臺的前面,銅雀臺如同一座空中樓閣看似奢華至極但裡面卻深埋着腐朽和墮落,在銅雀臺的旁邊是諸葛草廬,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爲建立蜀漢的千秋霸業出謀劃策,接着我走到了點將臺,一位將軍站在士兵們的面前號召他們奮勇殺敵保衛家園,我沉思了許久走到了招財進寶的雕塑前,一枚銅錢見證了錢幣的興衰也見證了一段歷史的起起落落,之後是漢服店,兩三位少女穿好漢服在草地上、在河堤邊、在古建築旁留下了最美的倩影,不知不覺我走到了主城區,主城區劃分爲魏國、蜀國和吳國,三個國家相互融合相互對抗卻難以分清誰是最後的英雄,我在主城區裡看到了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佳餚,有子龍脫袍,曹操雞,張飛牛肉,龍鳳配,諸葛烤魚,貂蟬豆腐,夾沙肉,荷葉粉蒸肉和徐公丸子,繼續朝裡走我還看到了茶葉鋪,鐵匠鋪,燒餅鋪和鬥雞場,主城區裡依舊是熙熙攘攘的遊客和忙碌勞作的商販,他們的身影組成了一首田園牧歌般的協奏曲,在主城區的角落停靠着四五隻畫舫,精美的花紋裝飾着船頂船艙將遊人彷彿帶到了如夢似幻的世界裡,在畫舫的旁邊有一座水磨,水磨吱呀吱呀地轉動着好像要把黴運轉走把美好的事物轉回來,離開主城區我來到了戲水區,看着清澈的湖水我的心中也泛起了一絲波瀾,在波瀾的空隙裡我感覺到曹操、劉備和孫權的身影幻化成了一束光,他們在光影裡抒發着各個的抱負謀劃着各個的版圖,我走上前詢問他們這樣打打殺殺想過自己的黎明百姓沒有,他們笑着說他們今天的爭鬥是爲了明天的統一明天的統一是爲了更好的生活,我似乎明白了他們的良苦用心也似乎什麼都沒有聽懂,在紛紛擾擾的亂世裡安定是一種奢望而他們已經習慣了爾虞我詐的日子,我點點頭回到了現實的世界裡也走出了那段叱吒風雲的歷史傳奇,走在湖邊我看到了水草、蘆葦和荷花,看到了游魚、青蛙和蝦米,看到了楊樹、柳樹、槐樹和雪松,還看到了海棠、玫瑰、牡丹、杜鵑和月季,我沿着景觀大道漫無目的地向前走着,在湖水裡可以看到遊船也可以看到吊橋,遊客們划着船隻走上吊橋在斑斑點點的碎影着細數着生活的片段,走了大約十分鐘左右我來到了三國小鎮的標誌性建築——七星壇的前面,望着宏偉壯麗的七星壇我想到了西安世博園裡的長安塔,長安塔由全鋼結構加上超白玻璃幕牆組成,塔高99米,地上部分分爲7層明層和6層暗層,加上地下1層,共計14層。它既體現了中國建築文化的內涵,又彰顯出時尚現代的都市風貌,是生態建築的實踐和示範,被建築界譽爲21世界“綠色建築”的典範。之後我又想起了七星壇的歷史典故,周瑜爲沒有東南風而病倒在牀上,諸葛亮給周瑜開了個藥方,上面寫着:“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說他能借來東風,他讓周瑜爲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壇,然後自己在壇上做法。幾天之後,果然颳起了東南風,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殺諸葛亮,然而諸葛亮早有預防,事先回夏口去了。赤壁之戰,曹操與孫劉聯軍在長江對峙,曹操勢大,孫劉只能用火攻,但是冬天刮西北風,孫劉聯軍在南岸,用火攻必須借東南風。爲此周瑜心急如焚,諸葛亮知道過幾天會有三天三夜的東南大風,於是告訴周瑜自己可以借風,幾天之後他登上七星壇祭風,果然借來東南大風,助黃蓋之船火燒赤壁曹營,完成大功。

我遊玩了整個三國小鎮站在景區大門口久久不願離開,三國的歷史人物一個又一個浮現在我的腦海裡變成了我的印記,他們不是稍縱即逝的流星而是持久放光的恆星,在那個風雨飄搖、山河破碎的時代裡,每個人的命運被歷史裹挾着變成了一粒沙土變成了一道暗影,然而今天我們看到了三國的真面目,看到了歷史的真面目,分分合合不是一首悲壯的輓歌而是生命律動的必然,我們會帶着血與淚,苦難與希望走向一個更大的世界……

(完) 完稿於:2022.12.4

第四十九篇 法門寺文化景區第四十二篇 天台山第五十八篇 東湖第二篇 中華石鼓園第十八篇 寶雞站第五十四篇 先秦陵園博物館第七篇 陳倉老街第十九篇 渭河上的橋第二十五篇 大唐秦王陵第二十九篇 三月三交流會第三十一篇 六川河生態風景區第十七篇 炎帝影視基地第五十七篇 水城·三國小鎮第五十五篇 周公廟第六篇 金臺觀第十七篇 炎帝影視基地第十二篇 行政中心第二十篇 經二路第四十四篇 馮家山水庫第二十篇 經二路第十四篇 炎帝園第三十篇 玉池公社第三十八篇 吳山森林公園第三十六篇 西虢水上樂園第六篇 金臺觀第五十八篇 東湖第二十六篇   寶雞展覽館第四十八篇 靈寶峽景區第二十三篇 西陽洞第四十九篇 法門寺文化景區第二十四篇 轉藏寺第二十九篇 三月三交流會第一篇 大美寶雞第十五篇 植物園第四十八篇 靈寶峽景區第五十三篇 紅河谷森林公園第二十二篇 北首嶺遺址第十七篇 炎帝影視基地第五十篇 蒙牛乳業工業旅遊區第四十五篇 關山草原第四十五篇 關山草原第十一篇 中華禮樂城第二篇 中華石鼓園第三十篇 玉池公社第十八篇 寶雞站第三十五篇   王家崖水庫第三十七篇 姜子牙釣魚臺第二十九篇 三月三交流會第五十四篇 先秦陵園博物館第二十三篇 西陽洞第二十五篇 大唐秦王陵第二十一篇 步行街第四篇 西府老街第二十四篇 轉藏寺第二十三篇 西陽洞第三十一篇 六川河生態風景區第四十七篇 九龍山景區第三十四篇 臥龍寺第二十六篇   寶雞展覽館第二十一篇 步行街第三十一篇 六川河生態風景區第五十八篇 東湖第三十一篇 六川河生態風景區第四十一篇 蜂泉山第二十九篇 三月三交流會第四十篇 古大散關第三十一篇 六川河生態風景區第五十八篇 東湖第一篇 大美寶雞第四十篇 古大散關第三十九章 旋瓦山第二十三篇 西陽洞第四十七篇 九龍山景區第二十八篇   二十九廟會第五十八篇 東湖第三篇  炎帝陵第三十五篇   王家崖水庫第八篇   民俗博物館第九篇   青銅器博物院第三十四篇 臥龍寺第三篇  炎帝陵第一篇 大美寶雞第二十七篇   寶雞文化藝術中心第五十一篇 太白山湯峪溫泉第五十六篇 五丈原諸葛亮廟第十八篇 寶雞站第三十八篇 吳山森林公園第七篇 陳倉老街第三十篇 玉池公社第五十五篇 周公廟第二十一篇 步行街第二十七篇   寶雞文化藝術中心第二十五篇 大唐秦王陵第四十六篇 大水川景區第三十三篇 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公園第三十六篇 西虢水上樂園第三篇  炎帝陵第七篇 陳倉老街第四十八篇 靈寶峽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