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揚州,絕不可重演

陸四也有些“目瞪口呆”,雖然知道寶應城內根本沒有多少反抗的力量,但奪城如此輕鬆也是遠出他意料。

他都已經做好起碼上百人在攀登雲梯過程中墜落的思想準備,然而,從頭到尾他都沒看到有赤條漢子“啊”的一聲跟斷線風箏般墜落。

架梯、上梯、爬梯、翻牆...

奪城的過程就是如此輕鬆簡單,甚至還有些可笑。沒有任何你死我活的搏鬥,也沒有哀號驚叫聲,激烈程度甚至都比不上鄉村的宗族械鬥。

守城一方的表現真的是太讓陸四無語了,除了剛開始的時候躲在城垛後往下面丟丟石塊,就幾乎沒有任何作爲。

如果說有,就是陸四隱約看見有一個人用手中的長棍試圖去推倒架在城上的雲梯,但推了幾次沒有推動後,那個人將長棍直接扔了下來,然後就再也沒有看見他的身影了。

守城一方的表現可笑至極,攻城一方除了表現出來的勇氣值得肯定,其餘方面同樣可笑至極。

陸四相當無語。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那些已經攀上城的赤條漢子們不知道是酒勁上來了,還是覺得爬上城牆就大事已定,一個個在那興奮的大喊大叫,根本不去追趕驅逐附近的“敵人”,反而聚在一起趴在城垛上朝下面的人鬼叫亂喊,也不知道喊的啥玩意。

守城一方竟然沒有抓住這個機會進行反攻,反而一鬨而散,也是讓人大跌眼界的很。

陸四不由感慨,難怪歷朝歷代農民起義初期都能迅速取得“赫赫”戰果,因爲在初期,他們的敵人比他們更弱小。

只要人數上形成壓制,沒有駐軍的縣城於起義軍而言,幾乎都是不設防的。

真的是膽大,就能上。

........

第一個光身子“賊人”翻上城後,城牆上就徹底混成一團了,郭典史雖竭力想組織反抗,把“賊人”們趕下去,可那些衙差和鄉民青壯都叫赤條條上城的“賊人”嚇壞了,根本不敢抵抗。

再說也實在是沒法抵抗,“賊人”拿的是刀,他們拿的是什麼?

更何況聽說賊人破城之後只殺官紳和大戶,那關他們這些人什麼事?

“賊人進城了,賊人進城了!”

一大幫子青壯將縣衙發給他們的木棍丟棄在城上,頭也不回的往城下跑,一邊跑一邊叫喊。

有腦子不靈光的跟無頭蒼蠅在城中亂跑,靈光的直接拔腿回家,有那心大的更是衣服一脫被子一蒙,天塌下來也跟他無關。

寶應失守,真正定局。

巡檢司雜兵出身的富安陳大江上城後,將一幫酒勁上頭正在吹牛逼的傢伙罵了一通,然後趕緊帶人下城將城門打開。

早等得不耐煩的程霖立時帶着他的風字營魚貫進城,有過奪取淮安城經驗的風字營入城之後就立時分兵控制全城。

整個破城之戰耗時半個時辰,死傷個位數。

守城一方死一人,傷一人。

死者是被炮彈砸塌城牆壓斷身子的捕快,傷者是下城逃跑時失腳滾落的。

淮軍方面死一人,傷兩人。

死者是叫一塊磚頭擊中額頭當場斃命,傷者卻是被自家上城同伴腦袋上掉落的鐵鍋砸到,屬“誤傷”。

那鐵鍋可沒東西固定,頂在頭上如果動作劇烈肯定會左右偏晃,稍不留神掉落自然會砸到下面的人。

淮安府城那邊有推官金某縱身一躍捨身成仕,有知府吳某爲國捐軀,寶應縣城這邊卻是無一官吏爲大明死節。

哪怕是力主抵抗“四爺”郭典史在陷入窮途末路之後,也沒有拔刀抹脖子,而是一個人靠在城牆下的角落,絕望的看着在一面“淮”字軍旗下向城中撲去的“賊兵”們。

郭典史最後被幾個喝上頭的“醉鬼”發現了,這幾個傢伙見到穿着官服的郭典史,第一時間不是想着將此人生擒去領賞,而是衝上前將郭典史身上洗劫一空,拿着那幾顆碎銀子晃悠悠的到處找酒鋪。造反奪城這等平生從未乾過的大事,值得他們找個地方再吹一陣。

這個事實也證明,淮安的酒,好,上頭。

黃縣丞一直沒動,被人架起來拖到城下獻給陸頭領時,這位黃縣丞就好像中風一般,一動不動,目光看着像是癡呆。

“官?”

陸四看了眼就擺了擺手,孫武進二話不說拔刀就給了嚇傻的黃縣丞一刀。

錢知縣及時聽取了師爺宋公的建議,那就是趁賊人還沒找到他們趕緊喬裝混爲百姓藏於城中某處,待風波過後賊人鬆懈再悄悄出城。

然而讓錢知縣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和宋師爺剛剛喬裝好就被幾位衙役給抱住了,然後幾個衙役合作將知縣老爺綁了出去,對着正開過來的一支賊人隊伍大叫:“好漢,我們綁了知縣!”

錢知縣被行刑前有過後悔,不應該聽郭典史的,說什麼全城軍民寧死不降的鬼話。

他哀求過饒命,可沒人再給他機會。他認命了,知道自己難逃一死,唯一的遺憾是一幫賊人竟將他歷年書畫作品不當一回事直接點火燒了。

城中大亂,有了陸四親口下的命令,“醉鬼”們開始全城洗劫起來。

當然,目標是被允許的那些人。

風字營控制住全城,誰家有功名,誰家是大戶,哪些人出資出人支持縣衙守城,這些想要覈實並不費事。

同那淮安城張士元家一樣,入夜後的寶應城中同樣伏屍上千,有滿門被殺,有隻剩婦孺的。

這也不得以爲之,除了以此刺激淮軍上下跟自己走,敢於拼命,殺光官紳和城中大戶也有利於淮軍戰線的穩定。

否則,留下這些人,淮軍主力前腳一走,後腳恐怕就是立馬翻天。

李自成的教訓還不夠深刻麼。

成功奪取寶應城也極大鼓舞了南路軍的士氣,雖然這個士氣是建立在寶應城其實“不設防”的前提上,但依舊是淮軍真正靠強攻奪取的第一座城池。

寶應就在揚州和淮安的必經之地,對於兩地聯繫有極其重要意義,其境內的射陽湖四通八達,既通揚州,又通鹽城,更通淮安,在淮揚這片水鄉縱橫地區具有極其重要的軍事價值。

控制住射陽湖,可以確保淮軍運輸線的暢通,日後若漕隊升級爲水軍,也能配合陸軍作戰,如當年南宋韓世忠抗金一般,那麼陸四肯定不能放棄寶應城,於是他決定留下一支人馬鎮守此地,並在射陽湖着手籌備淮軍的水軍。

如果歷史無法改變,淮軍始終慢了一步,未來,淮軍必將與清軍決戰於淮揚之地。

揚州,絕不可重演。

第六百四十六章 闖王似好婦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尚書侍郎 七省巡撫第六百一十七章 兩宮東行第二百九十章 妻兒咱來養第四百二十四章 日本,挺有錢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五百九十一章 老爺我還是要回來的第七百二十章 雪冷血熱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十九章 刀,是什麼樣的刀第四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六百四十二章 滿洲少壯派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旅第九百五十四章 道觀無人矣?!第四百六十章 以侯封王第六百七十七章 太上皇配福晉第二百三十四章 咱們要有八堵牆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三百三十四章 赤身陸文宗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右太祖 淮左都督第一百五十一章 甲申年第一怪事第五十六章 寧死不降賊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展抗清敵後鬥爭第七百三十一章 八大王的真理第二百三十五章 淮軍四鎮第四百七十四章 西安光復 天下長樂第四百章 白面書生盡壞事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二百章 爲國家死,雖死無憾第六百零一章 清天當滅,白旗當反第五十章 淮字能滅清!第四百五十八章 河南府第四十五章 以陸四爲首的造反集團第四百七十章 漢奸不漢奸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自成被圍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八百零六章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第一百四十七章 侯爺不可糊塗第九百五十章 頭可斷,辮不可剃第一百七十六章 易步爲騎第三百零五章 滿洲大兵,仁義之師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清沒有懼敵的親王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動不動是王八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都又要變天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用大刀!第二十七章 不想死的跟我上(謝盟主新貴公子)第七百四十章 萬歲沒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該死的尼堪!第四百三十五章 書寫得好就把作者綁來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八十五章 我話講完了第六百一十七章 兩宮東行第六百五十五章 國庫 皇室 女人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五百零一章 死灰復燃的大順第四百零六章 西線大潰敗第六百五十八章 婦女之友陸闖王第四百二十六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第三百四十章 跪下吧第七百零六章 李成棟設伏摩天嶺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式皮球前進戰術第二百零四章搶劫又叫捐輸(謝盟主無淚懶蟲小)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錯殺 不放過第六百七十六章 御駕永壽宮第五十四章 抽他孃的生死籤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五百四十四章 破滄州,不封刀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七十三章 最大的山頭第六十二章 殺了李士元!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五百六十二章 闖王包第三百三十四章 赤身陸文宗第一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第四十一章 如何下淮安(謝盟主碧血劍1)第一百零七章 送你一朵小紅花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九十章 進揚州,過大年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進商洛第三百五十五章 請嫁真滿洲公主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八十章 我要淮軍只從我一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八十四章 淮安大會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間路短,兒女情長第三百一十七章 聖公失足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九百五十三章 我史督師也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未必反,國公一定降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王上煤山第三百七十三章 以人命換勝利第三百八十七章 賊人在那裡!第二百二十七章 淮陰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