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大順也!

登基用的皇袍制式不是陸四自己弄的,而是沿用了李自成在北京登基的那套。

陸四覺得李自成的那套皇袍挺好看,符合他的審美,穿上身不僅氣派還精神,故沒必要再單獨弄一套。

皇后及嬪妃也都有相應典制,俱是李自成於西安建國時禮政府定下的,大體上都沒有變動。

當年李自成於西安定下的大順規制,除了中央及地方的一些官職被陸四改動以外,禮制方面幾乎一脈承襲。

現在政務院已經行文各地,取消從前各式官職舊稱,一律以新定官職爲準,並令收繳舊印,悉更鑄之。

新鑄官印有符、券、契、章四級。

中順六政府及樞密院、都察院以及直屬政務院各衙門用印一律曰符,如刑符、兵符。

省一級巡撫、佈政、按察及等同省級機構(如運河督辦)等用印統稱券。府一級爲契,縣及縣以下爲章。

因陸四要求大順“皇權下鄉”,各地要仿淮揚地區設村建鄉,所以最底層的村用印便叫“公章”,也就是村公章、鄉公章、縣公章。

皇帝大印則叫“寶”,因陸四選定隆武爲年號,故宮內廳原轄前明二十四衙門之一的尚寶司留存人員正奉命趕製陸四的“隆武大寶”。

從前的“既壽永昌”大印同滿洲繳獲的玉璽皆廢除,一律入宮內廳寶庫。

滿洲這塊玉璽說是傳國玉璽,但陸四問過多人都道不是,所以也扔庫房中去了。

高英這邊量得差不多時,老太監魏良臣過來稟道:“陛下,樞密院呂大人求見。”

陸四忙道:“他來的正好,快傳。”

廣遠這邊宮人已經給他量完衣,見老爺這邊有事便打算出宮,陸四卻叫他留下,因爲接下來的事情廣遠這個親王必須全程參與。

是整軍的事。

呂弼周是五天前接到北京詔諭令的,將手頭河南事務同綿侯袁宗第交接後便火速進京。

等他快馬加鞭趕到北京後,便接到樞密院副使的任命,這是從一品大員,而樞密院是總管大順軍事的機構,因此呂弼周纔是實際上的大順兵部尚書。

兵政府那邊很多職司和權力已經向樞密院轉移,大概就是樞密院負責軍中人事及軍隊調動事務,而兵政府則負責軍隊建設及武器裝備、後勤輜重事務。

樞密院衙門所在就是從前明朝的五軍都督府。

樞密院正使一職現在空缺着,主要是沒什麼合適人選。畢竟這個職務相當於陸四前世的總參謀長,必須文武雙全,具有優秀的統帥能力才能擔任。而目前不管是順軍還是淮軍,顯然都沒有人能勝任這一職務。

內心深處,陸四倒是屬意一人當他大順的樞密使,這人就是西軍陣營的孫可望。

可惜張獻忠還活着,孫可望同李定國他們不可能倒向大順,且可以預見最多一年雙方就要大火拼。

到時,縱是陸四再惜才,有意收取孫可望、李定國、艾能奇、劉文秀這“四小天王”,怕也有心無力。

“昨天就想見你了,不過你剛來總得讓你歇一晚,不是有句話叫皇帝不差餓兵麼,那我這監國也不能不讓人休息嘛。”

陸四示意廣遠給這位樞密院副使搬只凳子,親切模樣同當初在淮安與這位河南節度會面時幾乎一模一樣。

呂弼周忙謝過監國,此時心態卻是跟當初與淮陰侯會面時完全兩樣,更是感慨萬千,不想當年同他一起看油菜花的淮揚農家子如今竟成了再造大順的天子,當真是世事難料。

“樞密院去過了吧?膠侯那裡該與你交接的東西都交接過了?”陸四給呂弼周扔煙,後者卻是不會抽。

賈漢復之前一直擔任行營參軍一職,淮軍及順軍方面的諸多事務都由他一手統管,如今出任兵政府侍郎自是要將軍中事務向樞密院移交。

“臣與賈侍郎已經交接,一些東西也看了。”呂弼周坐姿端正,不是特意如此,而是他向來如此,是謂身正做事便正。

陸四點了點頭,道:“那就請咱大順的樞密副使說說,我這個監國闖王現在有多少家當。”

言罷,朝高英看了一眼。高英忙帶着幾個宮人施禮退出大殿。

呂弼周注意到大殿寶座後方上側懸掛了一塊牌匾,上面是“天下爲公”四字。

“回監國,臣草草整理了下,現我大順各地駐軍計四十萬衆。”

“四十萬?”

這個數字讓陸四和侄子廣遠都有些驚訝,叔侄二人都詫異怎麼這麼多的。

陸四是真驚訝,他一直以爲自己現在最多二十幾萬兵馬,沒想卻是達到了四十萬。

這是什麼概念?

把南明軍隊和張獻忠的大西軍加一起,恐怕也達不到這個數字。不說要降明的阿濟格部,就說南明那邊實力最強的淮西鳳陽集團,滿打滿算也不會超過四萬人。

現在歸左夢庚指揮的原左良玉集團,號稱二十萬大軍,但能戰之兵有個五萬怕都頂天了。

而這兩家,已經是佔了南明軍隊實力的三分之二。

張獻忠那裡同樣如此,出川時號稱二十萬,馬科、賀珍他們給出的情報顯示頂多七八萬能稱精銳。

大順這邊卻一下冒出四十萬來!

這麼多軍隊是哪來的?

陸四詫異。

呂弼周當下一一報稱。

原淮軍編有八鎮,每鎮定額兵員是一萬出頭,這便是八萬餘人。但是各鎮超編現象嚴重,如通泰的第三鎮實有兵員連同水營在內就有近三萬人,揚州的第四鎮也有兩萬餘,如此算上徐州駐軍,僅江北省的駐軍就多達六萬人。

“第一鎮超編5000餘,第二鎮收得綠營和漢軍八旗又超6000餘,第五鎮於河南收攏了臣的河南兵同定南侯的兵馬,如今怕也有兩萬多人。第六鎮高傑部超編最嚴重,收降大量綠營兵並裹挾了不少北直隸青壯,如今至少有四萬人,而第七鎮出關時報行營的兵額就有一萬六千餘人,第八鎮於天津收編了城中清軍...”

呂弼周思路清晰,把個賬一算,光是淮軍一到八鎮就有多達二十萬的兵馬。

此外炮鎮、重甲、騎兵三個建制兵種又有兩萬人,由原先旗牌親兵擴充改編的羽林禁軍有五千多,新降的耿仲明部六千多人。

這樣總體算下來,淮軍實有兵員就是23萬人。

第六百零一章 清天當滅,白旗當反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奸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督開會真犯困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史可法豈非罪人?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國天子,菩薩也!第四百六十章 以侯封王第一百五十七章 寧死不降順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一百三十三章 攝政皇父陸太爺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同牀,死同穴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謝盟主無淚懶蟲)第一百四十三章 鬼面重甲第二十八章 人潮 一刀斬第二百零二章 陸爺真反賊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后進京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四百九十八章 我們纔是正規軍!第七百二十八章 俺也有王者之象第四百三十五章 書寫得好就把作者綁來第八百零三章 大明威武,京營威武第一百三十四章 要城不要人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國天子,菩薩也!第十八章 一把菜刀第一百四十一章 千軍萬馬抓白袍第六百九十一章 平臺召對第四百七十二章 龍,龍,龍!第二百七十八章 騙吃騙喝的高傑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三十章 運河大暴亂(謝盟主龍鳳天命!)第六百一十九章 窮途末日第一百零四章 難兄難弟 就地取糧第三百一十二章 世間從無聖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第三百三十五章 尼堪第一悍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支兵不錯!第九百五十八章 此屠夫,當寸搩!第五百九十二章 沾血的事情大傢伙做第三百三十六章 都督喝的有點多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四百八十六章 闖王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五百九十五章 攝政王要造反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大順也!第三十六章 朝廷不仁滅朝廷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不是跟曹操一樣?第一百四十一章 千軍萬馬抓白袍第三百八十一章 武英殿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同牀,死同穴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錯覺第七百一十六章 許留守燕京大王爲妾第六百六十六章 開明鄭親王第七百零六章 李成棟設伏摩天嶺第九百四十七章 荊襄會戰第九百五十一章 順承郡王兵敗第二百章 爲國家死,雖死無憾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一百章 陸爺學兵法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四百六十五章 山東出了個陸文宗第三百一十七章 聖公失足第三百三十章 抗清第一城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五百章 平西王的驚詫第八百二十章 天王首級第十二章 有刀有銃了不起?第二章 造反三要素第九百四十九章 身家富貴皆在爺身上第八十九章 打的什麼鳥炮第五百一十八章 太后,趕緊回老家第七百五十章 兩手都要硬第三百章 好一個雄偉的少年侯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五百八十章 大清出關第二百四十一章 帶血的糧第六十七章 紅白紙第五百七十七章 別打了,和談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順淮揚節度使第七百一十章 遼陽光復,兵進瀋陽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關第五百五十章 舅舅說的就是真理第二百零四章外甥李延宗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形勢,順軍獨大第三百九十五章 舅舅稱帝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我有功!第七百三十章 欲稱天子,先滅大西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三百三十四章 赤身陸文宗第七百二十五章 阿韃子 孫秦檜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七百一十七章 紅日東出,祥雲西來第二百三十九章 淮陰侯的迷茫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韃子?假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