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

漕運相關案件,刑部有專人駐淮安審訊,即漕事理刑主事。此機構弘治年間設,時日久了衙門所在便被淮安城居民稱刑部街。

但凡涉漕案件,無論是淮安知府還是淮揚巡撫衙門,甚至是漕運衙門都無權過問,一律由漕運理刑主事處理,故而這理刑主事雖只六品官,但在涉漕案件處置上卻具極大權力。

淮揚官場私下又稱這理刑主事實際就是朝廷派來監督漕運衙門的,等同巡按。

現任漕運理刑主事的王允端是崇禎八年的進士,自叛軍攻城以來便在衙門躲着。

理刑衙門權力雖大,大小屬員卻不過十多人,平日有辦涉漕案提押過審都要巡撫衙門派員協助,自不會有什麼兵丁護衛。

當年從京師南下赴任時,王允端曾在南陽遇過一次賊軍圍城,那次城外賊軍紮營十數裡,聲勢十分浩蕩,因而也算是見過大場面,所以同屬下吏員聽說叛軍圍城個個嚇得六神無主相比,王允端要鎮靜得多。

一方面斥令屬員保持鎮定,不可自亂陣腳;另一方面派人將同爲京官,亦同在淮安任事的工部清江提舉司主事宋慶接了過來。

清江提舉司便是負責清江閘督造運船的。主事三年一任,今年是宋慶最後一任,他卻不想回京,原因自是不需多說。

也是叫叛軍圍城嚇得沒了主意的宋慶趕到王允端這裡,見王允端並不驚慌,遂才稍稍心定。

二人一個是工部,一個是刑部派在淮安的官,且都帶有“監督”意思,平日裡和淮安本地官員們有些隔閡,如此對於城外叛軍具體情況就都不太清楚。

可以說是一對難兄難弟。

淮安的官員不來告訴他們詳情,二人肯定不能做瞎子聾子,自得派人去打聽。

幾次打聽的結果都還算好,叛軍聲勢雖大,屢次攻城卻不果,平白折損數百人。

而漕運衙門和淮安知府衙門那邊在叛軍攻城後都已經做了緊急動員,推官金澎和知府吳大千都在西城坐鎮,種種跡象看起來淮安城並無失陷之危。

尤其下午叛軍退往常平倉後,王允端還特意叫人弄來酒菜和宋慶小飲了幾酌。

幾本酒下肚,二位主事也是指點江山起來,對那叛軍底細各自猜測,又說若他們主持城防,當如何如何的。

去漕運衙門打聽的人回來說,路部院已遣人往揚州和鳳陽等地求援,援軍最快三五日就能到。

“叛軍作亂倉促,必無多少攻城器械,只要城中無他們的內應,淮安城雖無多少防禦工事,但想破城料那叛軍也無這個本事。”王允端對此十分肯定。

宋慶也是不住附和,說這叛軍今日強攻不下,必是失了士氣,料想領頭的多半會趁夜轉走他處擄掠,不會在淮安城下硬碰。

“八成如此!”

王允端輕嘆一聲,如此便苦了這淮安附近的百姓。

“之白兄悲天憫人,只如今賊人勢大,部院那裡必是先保淮安,再作計較了。”

宋慶有些酒意,此時已近天黑,二人又說了一番便且先歇了。

誰知剛躺下沒多久,下面的人來急報說那幫叛軍又來攻城了,王、宋二人酒意一下全無。

派去打聽情況的人回來說城外黑壓壓的都是叛軍,攻勢比白日更猛,這讓本已安心的宋慶再次慌張,就是王允端面上鎮靜,心下也是發沭的很。

慌亂中,宋慶建議不若趁叛軍未破城從舊城跑出去,王允端連說不可。稱眼下外面監河軍裹了河工造反,他們這些官員呆在淮安城中還好,出了城誰知會不會遇上造反的河工。便是碰上小股賊人,他們也是性命難保。

充滿未知危險的城外和還有守軍保護的城內,宋慶仔細尋思聽從了王允端的建議,罷了出城的念頭。

二人不時派人去城上打聽消息。

結果,再次去打聽消息的吏員半道就慌張回來報訊,說是城破了。

“什麼,賊人攻進城了!”

王允端嚇了一跳,第一反應不可能!

漕運衙門不是說外面的叛軍是監河軍裹的河工造反,是烏合之衆嗎,怎麼就能把城給破了!

而且白日守城的閩軍不是打得很不錯,接連擊退叛軍幾次攻城麼,怎麼一到夜裡就不行了呢!

“之白兄,這可如何是好噢!”宋慶駭得面無人色。

“賊人已到何處!”

王允端尚還能鎮靜,但吏員說賊人蜂涌進城,到處都是賊人喊殺聲,根本不知到了何處。

話音剛落,衙門外面就傳來了叛軍的喊殺聲。一幫吏員都是手無縛雞之輩,陡遭此變故哪裡還能沉得住氣,一個個驚恐欲絕,有幾個已經換了衣服準備逃了。

“慌什麼!”

王允端喝斥那幫無膽的鼠輩,一拉同樣嚇得要魂飛的宋慶:“走後門!”

說完拉着宋慶直往衙門後院奔去,一干吏員書辦們見狀忙也跟上。到了衙門後院,街上並無賊人殺到,衆人稍安,但旋即卻不知往何處去了。

“去漕運衙門!”

王允端還是有主見的,深知如他們這般六七品小官於亂事中遇上賊人,幾無活命可能。

可若是逃去漕運衙門和部院匯合卻不一樣了。

一來可得部院標下營兵保護;

二來就算被賊人圍困,只要路部院願降,他們這幫小官同樣也能活命。

北邊不就有很多官員降了李闖他們嗎!

宋慶這時哪有半點主意,還不是王允端說什麼就是什麼,當下就跟在王的後面向漕運衙門奔去。

途中,耳畔滿是附近百姓的驚慌救命聲,又於一處拐角撞見一幫正往此處潰逃的官兵,後面是一幫緊跟其後的叛軍。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要不是王允端見機得快,他們這支十餘人的小隊伍就要傻不愣雞的和潰兵合一塊了。

四下裡,好似整個淮安城都大亂了起來。

事實上也確是如此。

王允端一路都不吱一聲,只顧帶着衆人往漕運衙門逃。他現在最擔心的是路部院已被標營保着逃出了漕運衙門,那樣他們就真的無路可走了。

等一行人跑得都快喘不過氣來時,總算是能瞧見不遠處的漕運衙門了,但似乎漕運衙門已叫賊人佔了!

他們在外面能聽見衙門裡到處都是賊人的大呼小叫聲。

“這可如何是好!”

宋慶又急又懼,王允端也是心亂如麻,正欲帶着衆人往其它處跑時,耳畔傳來陣陣怒吼聲:“退!退!退!”

本能的,王允端偷偷從牆角處探頭朝漕運大門前望去,這一望頓時倒吸一口冷氣。

漕運大門前,數百臂纏紅布的賊人平端着十幾尺長的竹篙,以十數人爲一排,前後相連密密麻麻的數十列,正一步步向漕運大門踏去。

緊跟在這些人的身後,是一大羣身穿官兵服飾,臂上同樣纏有紅布,手中卻持着大刀的壯漢們!

壯漢之中,有一面“淮”字大旗!

第二百七十七章 先取山東第四百零三章 你們要給我找個舅媽?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順的仁政第四百八十章 想要北歸先得有糧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一千章 湖廣平,天下定第九百四十五章 但願宇內平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三百九十五章 舅舅稱帝了?!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王上煤山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一百三十四章 要城不要人第四百五十章 順淮一家,共赴國難第五百章 平西王的驚詫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二人俱封王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要有惡名第四十二章 老爺做皇帝第一百二十三章 跟我幹,吃香喝辣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大順還是要大明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支兵不錯!第四百一十三章 冰與火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三百一十二章 世間從無聖人第七百三十九章 大西的生死存亡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陸四豈能造反!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不想當皇帝?第八百一十九章 誰敢稱天子!第八百一十章 新編桃花扇第四百零八章 奇襲北京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六百零五章 順,大大的順第三百二十五章 鷹視狼顧,國家大禍第六百零六章 誰敢做我萬歲軍!第六百一十六章 饒餘郡王的黃昏(五更)第二百八十章 茉莉花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六百七十六章 御駕永壽宮第四十九章 風林火山第七百四十九章 監國御令第十五章 我有虎臣 江淮無憂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順完了,大清也完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順淮揚節度使第五十八章 搶藩庫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式皮球前進戰術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七百零七章 順西第一次交鋒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爺英明第一百一十三章 回不了家鄉的人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一百零六章 誰敢橫刀!第六十九章 陸文宗,我要娘們!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要有惡名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陸某來封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四十五章 以陸四爲首的造反集團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四百六十三章 打進京師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望長安第五百五十八章 闖王與你們同在!第八十八章 我們有大炮第八百一十五章 登基斂財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路部院也!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破瀋陽不生還第二百七十八章 孔有德不能走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鎮去其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順治以來第一稀罕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阻我富貴者,殺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四百六十一章 淮侯想當皇帝嗎?第六百一十五章 修羅八里鋪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五百章 平西王的驚詫第十九章 刀,是什麼樣的刀第一百三十四章 要城不要人第一百零九章 不屈的勇氣第四百二十章 人家說的對第五十一章 幹淮安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公真是我的伯溫啊第六百六十四章 降明 攻明 滅明第八百一十二章 南北一統是中國第七百四十四章 定北撫南俱歸順第三百二十一章 剃髮者,形同造反!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降大任,必先神聖第五百四十五章 總督需要體面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間路短,兒女情長第九十七章 天道輪迴好滅明第三百三十七章 該死的尼堪!第九百四十九章 身家富貴皆在爺身上第八百零六章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第七百二十五章 阿韃子 孫秦檜第五百七十一章 去皇帝號,降稱國主第二百章 爲國家死,雖死無憾第五百五十四章 殺他個回馬槍第七百六十七章 不得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