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比陸四還強的人

先入北京爲天子。

這是陸四開出的價碼。

說是激勵也好,說是承諾也好,價碼反正陸四開出去了。

某種程度上,也是他陸四代表大順方面對張獻忠這位大西帝的一種政治退讓。

因爲,他沒有在語言上不承認張獻忠“天子”地位,只是將這個天子的概念昇華到國家層面的天子,而不是隻有四川巴掌大地盤的西天之子。

政治上的妥協與退讓從來不是慫的表現,而是強者的手段。

當下一昧堅持大順與大西的對等,將自己直接代入爲李自成,從而對張獻忠及西軍採取“居高臨下”俯視姿態,肯定不是明智的選擇。

這麼做,也是思維的僵化,極易將雙方的矛盾升級擴大,不利抗清大業。

以順軍在陝西的實力一旦同西軍開戰,陸四便不可能東征北京。

再者,誠如陸四對李過所言,他真的不怕張獻忠,這位八大王在他陸四眼裡還真就是個“八大王”,大西軍中他只慮孫可望一人。

無他,只因這孫可望實是南明第一人,舉世罕見的軍事、政治、經濟三優秀的奇才。

陸四前世,無論哪方面的史料都在表明,當時唯一能恢復中華的就是孫可望,鄭成功、李定國、張煌言、文安之等遠遠不及。

在孫可望的治理下,僅僅兩年多時間,雲南境內便成了太平盛世,開科舉、鑄新錢、興水利、整治安、活經濟、復民生、增人口、強軍隊,注重“統一戰線”,聯合原明朝在雲南勢力(沐國公),團結雲南境內土司勢力,更注意雲南人民的宗教信仰,得到雲南地主士紳同百姓的大力支持,使得一個在世人眼裡貧窮落後的滇省成爲抗清最堅固的大後方,養大西軍三十萬(家口倍之),此等功績能力放眼這個時代,誰能比?

縱陸四這個穿越者據淮揚富庶地帶,如今也不過才堪堪養兵十萬餘,較能力而言,明顯比孫可望差了幾個級別。

不客氣的說,若是由孫可望治理淮揚千萬人口,恐怕如今的淮軍早已爆強兵數十萬,推平大江南北了。

內政舉世無雙,統帥能力更是百年一見。

在孫可望的指揮部署下,大西軍取得了衡寶戰役、廣西戰役的大勝利,是謂“兩蹶名王”,相繼收復湖南、廣西、貴州、湖北一部、四川大部、廣東一部,使得就剩一口氣的明朝再次死灰復燃,逼得順治要割讓南方七省於大西軍,如此統帥能力,陸四都得叫一聲好吊。

對歷史人物,陸四從不以非黑即白來評價。

孫可望後來降清不假,但能力歸能力,不能因爲其降清就將其帶領大西軍建立的赫赫功業全盤抹殺,就認定孫可望是一個屁本事都沒有的小人。

晉王李定國忠不假,可是沒有孫可望這位統帥坐鎮統一調度後,晉王對清軍卻是再無勝績,可以說是屢戰屢敗。

每每關鍵時候舉棋不定,猶豫不決,致失戰機(二徵廣東),麾下將領也是叛離大半,這個事實表明晉王能征善戰,忠心無雙,卻不是一個合格的統帥,至少缺乏內政能力。加之永曆小朝廷一再坑他,終使世上留下“殘碑讀罷呼雄鬼,生死都從李晉王”千古遺憾。

世上事,無十全十美。

人,亦無有完人。

陸四爲何始終堅持聯明而不是擁明,就是他知道明朝根本就是爛泥扶不上牆,歷史事實早就表明“恢復中華、驅逐韃虜”最大的敵人不是滿清,而是南明!

不是永曆小朝廷離間孫、李,致使大西軍內訌,歷史絕然將是另一付模樣。

人的野心都是一步步生出來的,孫可望的野心卻是被一步步逼出來的。

晉王李定國臨終前,對害得他好苦的明朝又是否會怨恨呢?

陸四不知道。

因爲,這是唯心觀。

他只唯物。

好比現在,他不怕張獻忠這個西天之子有多大的野心,他就怕這位八大王沒野心。

想當中國的天子,想讓大順臣服於你,可以,刀槍見真低。

誰對中國的功勞大,誰就爲上位。

.......

漢中城頭。

五丈高旗杆上飄揚着“順”字大旗,城內城外都有順軍駐紮,新舊軍帳之中飄揚着大小不同的各色旗幟。

漢中左近現在完全就是個大兵營,到處都有正在操練的兵馬。馬蹄聲更是不曾停歇過,打響午時,陸續就有幾十撥從外地趕來的義軍入了城,這會仍有人在路上往漢中趕。

最早一撥趕到的是興安義軍首領何可亮同北山義軍首領劉寵才,這二人原先一個是做官差的,一個是明軍的逃兵。

清軍進入陝西后,何可亮同劉寵才相約聚衆抗清,麾下各自糾集了數千人。現爲大順潼關總兵的胡守龍在起事前曾與何、劉聯絡過,劉寵才的部下還有不少是胡守龍的信徒,因此在收到大順給出的抗清英雄貼後,何可亮同劉寵纔沒有任何遲疑就帶人前來漢中。

第二撥來的是渭源義軍首領白天爵,此人是當地的大地主,或者說是土豪,早年還曾做過前明悍將賀人龍的部曲。

賀人龍被陝西總督孫傳庭所殺後,白天爵帶着幾個同鄉回家鄉做了土寇。等到清軍進入陝西,不願給辮子兵當牛馬的白天爵立即散盡家中錢糧,將田地分給鄉民,號召起事。現麾下聚集有萬餘人,陝西總督孟喬芳曾計劃平定胡守龍後就派兵討伐白天爵,如今卻成了一家人。

秦州馬德是當地的信教漢民,原先也是明朝的軍官,部下數千人馬都是信教漢民,戰鬥力頗強。

馬德來到漢中後第一時間就請求拜見大順闖王監國陸殿下,說他與河西的綠營將領米喇印、丁國棟素有聯絡,願意替大順招降二人共同抗清。

米喇印、丁國棟都是西北的信教漢民,這些信教漢民彼此間都有聯絡,對清廷也都不滿。

陸四很是重視馬德的提議,當即寫了一封親筆信,又命人取來兩顆總兵將印,說只要米喇印、丁國棟願意反清,前者可爲河西總兵,後者可爲蘭州總兵。

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驤反正 山西光復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王上煤山第六百二十六章 由他們去吧第三百五十二章 給你們講個笑話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王上煤山第五百九十八章 忠心的索尼和蘇克薩哈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四百零七章 刺殺第四百章 白面書生盡壞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若能孕,兩國可交好第二十三章 風起運河第七百五十六章 入川 南北 女子封侯第五百五十六章 若能孕,兩國可交好第二百六十四章 張國柱,堪用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無人矣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四百八十三章 第三代闖王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五百二十八章 韃子終於來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二百七十九章 東線無戰事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鬥第三十一章 殺官兵 討公道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七百二十八章 俺也有王者之象第七百零七章 順西第一次交鋒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七十六章 我只要錢,不要命第二百九十五章 瘋狂愚勇,必能改變第三百八十四章 風雨無情第四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二百七十九章 東線無戰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二百二十二章 刨我祖墳者在哪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二百七十五章 賭品好,放手用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七百一十七章 紅日東出,祥雲西來第八十六章 下揚州第四百四十三章 姑姑有事要做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六百四十章 大順招撫南方諸省總督大學士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關第六百二十一章 英俊的尼堪第三十三章 殺人何必廢話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三百二十一章 剃髮者,形同造反!第一百零七章 送你一朵小紅花第三百三十章 抗清第一城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二百七十一章 董、呂、陸北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只有刀,纔是我們的長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山東出了個陸文宗第六百四十一章 太后英明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八百零六章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第六百一十九章 窮途末日第九十八章 陸爺有令,都砍了第一百六十章 陸家子,爲天子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五十八章 搶藩庫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四子,富貴不能忘本啊第五百二十二章 太后,沒錢沒糧,走吧!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墳的文物第六百一十三章 淮揚大砍刀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大順也!第九百五十四章 道觀無人矣?!第七百五十三章 江南大聯保第三十一章 殺官兵 討公道第五百五十六章 若能孕,兩國可交好第八十七章 任重而道遠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二十五章 時勢如何造英雄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二十二章 夫子炮灰 何去何從第七百零五章 李成棟、李定國山西會戰第八百零九章 武裝遊行第五百七十三章 入關容易出關難第二百零三章誰讓我姓陸第三百四十七章 淮軍的困境第五十二章 淮安保衛戰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印不如破碗第六百二十章 富察氏第三百八十九章 無恥之徒!第六百六十四章 降明 攻明 滅明第二百六十二章 賣命就得有回報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瘋狂愚勇,必能改變第七百三十九章 大西的生死存亡第一百零三章 揚州三將第三百五十四章 酬以親王,便可易幟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民式的戰爭手段第六百三十七章 報告政府第七百三十章 欲稱天子,先滅大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