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皇帝,你到底跟誰一夥!

順軍將領郝搖旗能從襄陽突圍從荊州竄到四川夔州,不是因爲郝搖旗手下千餘順軍多能打,而是因爲荊州的明軍正在忙着撤退。

左良玉是有氣節的,在得知清軍追趕李自成進入襄陽,李自成被其謀士牛金星父子謀害後,這位手握二十萬兵馬的大明寧南伯沒有被嚇的降清,而是撐着病體做出決定,命令前番攻佔承天、荊州、德安三府的所部兵馬即行撤退,千萬不要和清軍有任何接觸,更不能攻擊清軍。

駐防在荊州的副將張勇、承天的總兵李國英等人收到左良玉軍令後,無奈只得率部撤走。

駐防德安的總兵徐勇本姓高,幼年喪父,少孤,生而燕頷虎頭,16歲就與鄉人說“大丈夫自取封侯耳!”,隨即告別母親,帶着妹妹一起仗劍遊歷關東。

聽聞在薩爾滸之戰力戰殉國的劉綎、杜鬆二位將軍的事蹟,徐勇十分仰慕,對人說道:“大丈夫束髮從戎,遇明主,位上柱國,裹革疆場,名垂萬世,本等事耳,此其事優爲之!”

二十歲時以斬首記功,升任百戶,崇禎年間積功至遊擊、參將。崇禎十六年與惠登相各率所部取道襄陽北界,疾馳東走,往武昌投奔左良玉,與盧光祖、李國英、張應祥、徐恩盛、金聲桓、常登、吳學禮、張應元、馬士秀、徐育賢等合稱左部十總兵。

因知徐勇性格,左良玉怕他不肯聽令帶兵撤回,特意派監軍到徐勇那裡催其退兵。

徐勇氣的對監軍說道:“左帥不叫我打韃子,那韃子打我怎麼辦!”

監軍回道:“不抵抗。”

左良玉奉行“不抵抗”,除了害怕不敵清軍,致使實力受損之外,也和鳳陽總督馬士英的一封密信有關。

數天前,馬士英派人給左良玉送來密信,信中竟稱崇禎皇帝的太子從北京脫難,日前已抵達淮西。

言之確鑿!

馬士英身邊的崇禎朝大學士魏炤乘蠱惑馬士英,說既然先帝太子在,那南京的潞王就當退位。

因東林黨人阻撓其入內閣,弘光身邊的寵將孫武進收銀不辦事,馬士英對弘光朝廷一肚子怨言,只前番唐王倫序不夠,無法同潞王爭鋒,這才隱忍不言。現下有了崇禎太子,大義在手,他馬士英豈能再受制於東林宵小!

只是馬士英擔心潞王不肯退位,掌控南都朝堂的東林黨人也不會輕易放棄權勢,以他淮西一家兵馬逼迫不了南都,便在魏炤乘的建議下使太子寫出手諭,希望擁兵二十萬的左良玉能夠引軍東下同他淮西兵馬會合,共保太子於南京登基。

左良玉接信時正病着,加之清軍打進襄陽威脅武昌,又不知那個太子是真是假,因此不敢答應馬士英。

本就對弘光政權不滿的湖廣巡按御史黃澎卻於深夜乘小轎到左軍中,勸左良玉馬上領軍東下掃清朝堂東林小人,保太子登基爲帝。

“以大帥之軍威,有太子之大義,何愁大事不成!”

一心想要入京爲宰輔的黃澎極力勸說左良玉,又指湖北現在已經不安全,若左良玉繼續呆在武昌,難保清軍不會發兵來打。

“此間大帥軍威正盛,東下可成大事,若大帥軍威不在,東下怕是處處受制。”

黃澎提醒左良玉一旦清軍攻打,南都必不會發兵來援,到時左部一家獨抗清軍主力,哪裡能撐得住。敗軍要是東下,南都未必就怕,且鳳督馬士英也必不會如現在這般恭敬。

左良玉被說動,他現在的處境真的不妙。

攻入襄陽的清軍在殺了李自成後到處徵集糧草,不知道是不是在爲攻打武昌做準備。如果是的話,等清軍真的殺到,他想走也來不及了。

李自成都打不過滿洲人,況他左良玉。

降清當漢奸,左良玉是絕對不爲的,但是跑,他是可以做到的。

黃澎又勸左良玉強行綁走巡撫何騰蛟,同時說何騰蛟素來愛民,若百姓知道他被大帥綁走肯定會鬧事,索性將武昌城中居民盡數屠戮,免得這些居民留下來替清軍效力。

左良玉一聽有理,遂令屠戮武昌居民。

這是左良玉二屠武昌。

左軍屠殺之時,城中百姓都說巡撫大人愛民,爭相逃往撫衙求救。

何騰蛟帶人坐在大門口,讓百姓都進衙門避難。豈料左軍殺至,不由分說就將何騰蛟綁走,威脅隨軍東下。

途中左良玉讓何騰蛟與他同乘一舟,何騰蛟求給一條小船隨行。左良玉便叫弄來一條小船系在他大船後面,命人嚴加看守。至漢陽門時,何騰蛟趁看守不備突然跳入江中,轉眼就被江水吞沒。看守懼怕被殺都跟着跳江。

可那何騰蛟也是命大,在江中沒有被淹死,反順流二十多裡到了竹牌門一帶,一個打魚的漁民將這位巡撫大人救起,之後何騰蛟便急趕往長沙,聚集過去手下的僚屬堵胤錫、傅上瑞、嚴起恆、章曠等,商討如何應對左良玉部東下兵犯南都及棄守武昌造成的湖廣局面被動之事。

從武昌出發的左良玉六月初九到了江西九江,爲了讓這次扶保太子更有聲勢,便派人請江西總督袁繼鹹到舟中相見。

袁繼鹹來後,左良玉命人將他從病牀上扶起,從袖中取出馬士英給予的太子密諭,命人擺香案召集諸將,聲明此次東下乃是扶保太子登基。

左良玉的部將不知春秋大義,都道江南繁華,個個想去享富貴,所以轟然附和。

尤以盧光祖、李國英、金聲桓、徐恩盛等叫囂最爲厲害。

見狀,袁繼鹹知道不妙,果然左良玉隨後就逼他一同前往南京。

“太子真僞尚不知,密諭究竟何人傳來也不知,怎能就此起兵呢!南都潞王承序,並無大錯。”

袁繼鹹不願隨左良玉東下,正言厲色道:“先帝之舊德不可忘,今上之新恩不可負!”

爾後又向左良玉麾下諸將下拜,請求他們愛惜百姓,不要在九江胡亂殺人。

左良玉是真器重袁繼鹹,見他不願同行,便勸道:“先生何必如此過慮?太子法理倫序第一,今既脫難,我等身爲先帝臣子,自當保太子承繼大業。至於愛惜百姓,只要先生與左某同心,左某又豈會讓他們胡來。潞王那邊,只要退位,左某也不會殺他,仍叫他做親藩便是。”

說完,叫其子左夢庚將黃澎寫就的誓文、檄文給袁繼鹹看了一遍。

袁繼鹹沉默片刻,說此事需同九江城中官吏商議。

左良玉不疑,命人禮送袁繼鹹回城,不想袁繼鹹一進城就命部將堅守九江城,不許左良玉的兵進城。

袁繼鹹的部將張世勳早就同左良玉部將盧光祖勾結,半夜突然引兵出營縱火焚燒全城,城中頓時大亂起來,袁部諸將不能存身奪門而出同左軍合營。

左軍乘勢入城殺擄婬掠,滿城頓時老弱婦孺哭喊驚叫聲。

被驚醒的袁繼鹹望着滔天火光的九江城,絕望之中便欲自盡,卻被左軍衝入強行擄到左良玉的船上。

左良玉此時卻對九江城中的情況一無所知,等知部將綁了袁繼鹹過來這才知道不好,叫人擡着他出艙往九江城一看,目瞪之餘長嘆一聲:“我這幫兵胡來,胡來,我有負袁臨侯啊!”

當場嘔血數升,郎中急救不得,竟於當夜死在舟上。

袁繼鹹也是一再投水自盡,都被救起,待知左良玉竟然嘔血死去,袁繼鹹也是震驚。

監軍李猶龍再三勸說徒死無益,不如見機行事。

左良玉死後,部下諸將推其子左夢庚爲留後,把袁繼鹹拘禁在船中,繼續引兵東下,先後佔領彭澤、東流、建德、安慶,兵鋒直通太平府。

馬士英原是要引黃得功、劉良佐等總兵接引左部,可知左良玉竟病死在九江,現左部是由其子左夢庚統帥後,這位罪魁禍首竟遲疑起來,不敢再行接引之事了。

原來馬士英擔心左夢庚沒有其父威望難以節制諸將,萬一左部那幫虎狼之將不聽號令,攻下南京後殺人放火,禍亂東南,他馬士英豈不轉眼成了大明的罪人。到時就算有太子在手,又豈能讓江南士民擁戴。怕他馬士英日後一個奸臣的名聲是板上釘釘。

淮西諸將中對於太子真僞也是半信半疑,劉良佐同方國安願意帶兵渡江,黃得功同朱紀態度模糊。

淮西監軍太監盧九德在看過太子後,也難以確定真僞。加之盧九德對左良玉深爲忌憚,不肯附馬士英招左部,同時也擔心淮西兵將要是渡江的話,淮揚之地的賊寇肯定趁虛而入,且左部放棄湖北,豈不是將那清軍盡數引來不成。

故而盧九德就刻意阻撓淮西兵將扶保太子之事,並將此事秘密告知南京。

南京那邊知道馬士英那裡來了個自稱太子的年輕人後,卻是紛紛不信,東林黨人御史紛紛上書朝廷,說馬士英居心叵測。

主政朝堂的大佬們自皇帝登基以來,一不思北伐,二不思整頓吏治,反而熱衷於給二百多年前被明太祖處死的開國功臣傅友德、馮勝等人,被成祖殺害的建文朝忠臣追加諡號,恢復名譽,大概這些大佬們以爲這樣做就能喚起江南官民報國之心。

自弘光登基至今八個月,南都方面幾無一事,也無一策,倒是加餉卻議得熱乎。

“凡民間田土,熟田每畝二分,熟地每畝五分,山塘每畝一釐,給予弘光元年契尾一紙”,合計江南一年另“加折色銀五十萬六千四百五十餘兩,全年徵收數百萬兩,使得江南道路譁然。原先的三餉“遼餉、剿餉、練餉”竟也不停,照舊收取。

民間苦餉,朝中則不斷爭鬥。

先是要起順案,後來是聯清還是聯寇,揭貼如雲,衆說紛紜,對於北方局勢進展毫不知情,所定各策不知落後多少。

在此背景下,左軍順江東下要犯南京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南都,城中文武大爲恐慌,不久前他們還彈冠相慶,爲大賊李自成被清軍所殺感到高興,認爲這是上天不絕大明,且一個個都將那替大明報了大仇的滿洲英親王阿濟格當成大英雄。甚至有人還說要馬上派出北使團,攜帶巨資犒賞爲先帝復仇的滿洲將士。

刑部侍郎姚世孝、御史喬可聘等東林黨人更是“出謀劃策”,請朝廷使巨資請大清兵助討江北淮賊,免得江北的淮賊真的渡江來。

原因是江北的淮賊正在打造船隻,揚言要渡江。

而江北淮賊之所以要渡江攻打南京,卻是因爲南都剛剛接待了滿洲人的使者——史可法的弟弟史可程。

多爾袞苦於無兵可用,被迫“聯明平寇”給史可法寫的信在南京城中引發軒然大波。

不是人人唾罵,不屑一顧,而是人人叫好!

不少東林黨人更是雀躍歡呼,說滿洲真助中國也!

朝會時,史可法同禮部尚書王鐸將此事奏於弘光帝,弘光吱唔不決,說什麼滿洲多次入寇大明,殺害千萬子民,如今大兵入關,竊居北方,怎麼會輕易放棄圖謀中國野心。

北來“順逆”同幾社陳子龍等官員也紛紛上書說滿人不可信,此必是滿洲於北方用兵軍勢削弱,欲借大明軍力助其平定北方,朝廷萬萬不可中計。

弘光皇帝有個好處,就是不管大事小事,一律私下向賢達孫武進問教。

孫武進道:“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是你朱家老太爺提的,你要同韃子講和聯手,咱不找你麻煩,你老太爺也會找你麻煩。”

弘光訕訕,也知自己皇位得自何處,便壓制此事,不許朝廷同清廷接觸。

因爲弘光帝不肯鬆口,史可法又急於平定賊寇,便以私人名義給多爾袞回了信。

信雲:“大明國督師、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史可法頓首謹啓大清國攝政王殿下:南中向接好音,法隨遣使問訊吳大將軍,未敢遽通左右,非委隆誼於草莽也,誠以大夫無私交,《春秋》之義。...所以不即從先帝於地下者,實爲社稷之故。傳曰:“竭股肱之力,繼之以忠貞。”法處今日,鞠躬致命,克盡臣節而已。即日獎帥三軍,長驅渡河,以窮狐鼠之窟,光復神州,以報今上及大行皇帝之恩。貴國即有他命,弗敢與聞。惟殿下實明鑑之。”

史可法的覆信措辭軟弱無能,反覆向清廷表達“聯兵”願望,希望“兩國”能夠在平定流賊後世通盟好。

對於降清的吳三桂,多爾袞信中以清平西王稱呼,史可法不但不敢指出荒謬,反而以讚賞口氣說“我大將軍吳三桂假兵貴國”。

至於弘光朝廷成立後沒有一兵一卒“北伐”的事實,史可法竟說是避免大軍北上剿賊會同清方發生摩擦。倒是“天下共主”、“大一統之義”、“光復神州”之類的言辭通篇都是。

最後,史可法表示只要清廷願意同大明修訂盟約,則大明立時整兵備戰,與大清南北合擊流賊,事成之後,不吝錢糧。

“便是叔侄之君,兩家一家,同心殺滅逆賊,共享太平”。

史可法意明、清分境而治,從兩國皇帝的年齡考慮,弘光爲叔,清帝福臨爲侄,多少給明朝廷爭點體面。

又建議由吳三桂於“畿東界境內開藩設鎮”,“比鄰而駐”,並且借用蘇秦佩六國相印的典故,要吳三桂“劻勷兩國而滅闖”,“幸將東省地方,俯垂存恤”。

至於錢糧供給數額,都可議。

孫武進是在青樓夜宿時知道史可法瞞着皇帝給清廷覆信的,且信中內容早被他東林黨人透露出來,當時就氣的大罵:“好你個史閣部,這朝廷於其你來賣,倒不如老子來賣!”

氣沖沖的進宮,揪起龍牀上的弘光帝,拿着弘光最愛的拂塵抽了他幾下,罵道:“皇帝,你到底跟誰一夥!要跟我一夥,就攆走史老頭!要不跟我一夥,你跟我回江北,這龍椅叫別人坐去!老子不伺候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走不得了第二百八十章 茉莉花第三百三十五章 尼堪第一悍兵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三百零八章 哪個罪更大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打阿濟格,只打多爾袞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三百零八章 哪個罪更大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五百五十一章 莫丟山東人的臉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七百二十七章 忠王、遼王、秦王(大明三傑)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二百八十三章 造反的樂趣?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發達,我們沾光第二百二十六章 順予我侯 明當予我公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明鎮北將軍許定國第四百五十章 順淮一家,共赴國難第一百零五章 你們都不行第六百一十二章 終於等到今天第十一章 北邊來的兵第四百五十三章 既壽永昌 大印千古第五百七十三章 入關容易出關難第二百零二章 陸爺真反賊第六百零六章 誰敢做我萬歲軍!第四百八十二章 封王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七百零二章 生擒張獻忠,封親王第六百一十九章 窮途末日第九百四十五章 但願宇內平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一功復套第五十章 淮字能滅清!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能不能砍?第五百零六章 先入北京爲天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我有功!第二百七十九章 東線無戰事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四百八十章 想要北歸先得有糧第七百五十章 兩手都要硬第二十六章 活命者隨我來!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鎮去其一第一百三十章 殺出個黎明第五百七十五章 晚降者皆戮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二十七章 不想死的跟我上(謝盟主新貴公子)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能不能砍?第四章 我命由天不由我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二百零五章屠龍少年終成龍第四百七十八章 侯爺真天子第四百八十三章 第三代闖王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第七百四十二章 皇城指揮使願降大順!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民的意願第二十五章 時勢如何造英雄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式皮球前進戰術第四百五十八章 河南府第五百一十四章 喜迎大順天兵第六十五章 破局之法,唯攻揚州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關第三百八十九章 無恥之徒!第二百三十三章 阻我富貴者,殺第四百七十五章 滿洲大敗,指日可待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命在我!第五百一十六章 我大順可查你十八代第五十八章 搶藩庫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六十章 這條街我們淮軍要了!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六十章 這條街我們淮軍要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侯爺的蛋,衆望所歸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四百七十二章 龍,龍,龍!第五百一十章 不爭名,只爭利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六百九十一章 平臺召對第九十七章 天道輪迴好滅明第二百一十六章 親朋好友齊造反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第六百二十二章 淮揚子,坐天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陸爺,我把寇白門弄來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五百九十八章 忠心的索尼和蘇克薩哈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五百八十章 大清出關第七百四十二章 皇城指揮使願降大順!第六百零三章 天王當空舞第一百零三章 揚州三將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進商洛第九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滿蒙集團第六百五十一章 阿濟格之兵,我大明之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