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四率領淮軍七千將士於齊河痛殲南犯清軍時,千里外的江南卻因擁立何人做皇帝而沸沸揚揚,當真是你家唱罷我來唱,好不熱鬧。
由於控制江北的淮軍軍政體系嚴密封鎖南下道路,並廣爲散播崇禎及三子從海道逃出的消息,南都的明朝官員信以爲真,一個個喜形於色,奔走相告。
爲了迎接皇帝,南都羣臣派了不少人沿江守侯,內守備太監韓贊周更是派兵在崇明海口等侯,羣臣連同勳戚無一不盼帝舟早至。
可是等了都快一個月了,沿江不見帝舟,海口更不聞帝來,甚至連皇帝諸子都不曾見。
漸漸的,謠言四起,都說皇帝恐怕已經殉國。
就連一開始深信皇帝“南來”的史可法也爲之動搖起來,不知如何是好。
五月十九日,鳳陽總督馬士英快馬來報,皇帝殉國!
這個消息是從北京逃出,化裝爲平民經河南至淮西的原大學士魏炤乘帶出來的,此時距離崇禎殉國已經過去兩個月。除帶出皇帝殉國消息外,魏炤乘還言太子及永、定二王皆被李闖擒獲。
陸四也是千算萬算,沒算到會有個大學士不走海道,不走運河,反而從“敵佔區”冒險徒步穿過跑到鳳陽去。
實際上,這位魏大學士是降了順的,並且在滿洲人兵臨北京時跟着李自成一塊往西逃。
只是跟了沒兩天後,魏大學士突然開了竅覺得李自成兔子尾巴長不了,就偷偷的開溜,硬是憑着兩塊腳底板從京畿一路走到淮西。
鳳陽總督馬士英見到這位東閣大學士兼戶部尚書時,險些沒認出來,那叫一個慘。
皇帝殉國的消息馬士英可不敢瞞,於是立即將這一重大消息快馬報至南都。
只是,這位馬總督卻是同時派了兩撥人往南京傳訊,一撥是19日走,一撥是20日走。
19日走的那撥將消息先告訴了從江北脫險的漕運總督路振飛,這使得路振飛同水師總兵鄭鴻逵比南京城提前一天知道皇帝殉國。
而在此之前,路振飛曾去過鳳陽,就唐王登基的可能性同手握重兵的馬士英進行了一番深入“交流”。
噩耗傳來,南京城中當政和在籍的大臣們如雷轟頂,亂成一團,大小衙門、大小諸公無不放聲痛哭。
一日之間,南都竟成哭城!
哭了一天後的羣臣們第二天算是清醒過來,然後不約而同想到了一個關係所有人命運的大事——誰來當皇帝?
一場爭執就此展開。
南京及其附近地方的大臣、勳貴、太監和手頭握有兵馬的將帥全部加入進來。
以血統親近而言,崇禎祖父神宗皇帝諸子、孫還有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潤、桂王朱常瀛,另外神宗兄弟的兒子則有潞王朱常淓。
那麼在皇帝和直系繼承人都不存在的前提下,按照大明立君儲序制度,皇位人選首先必須考慮福王、桂王、惠王。
而在福、桂、惠三王中福藩朱由崧又處於優先地位,這是因爲三親藩中福藩居長,桂、惠二藩又比崇禎帝高一輩,不如朱由崧援引“兄終弟及”繼統適宜。
然而問題出現了,福藩至今下落不明!
當政大臣們不可能擁立一個不知是死是活,也不知在哪的親藩爲帝,於是禮部提出建議當按禮法當在桂、惠二藩中擇立一個。
只是,這個建議又面臨一個大問題,那就是桂、惠二藩在崇禎十六年時張獻忠部進入湖南時逃往了廣西,距南京實在太遠。光是送信過去就得一個月,接信啓程一來一回最快也得兩個月。
大明的江山社稷能兩個月沒有天子嗎?
漕運總督路振飛同鳳陽總督馬士英“重拳出擊”,聯名上書南京通政司,倡立唐王。
在這份聯名書上還有鳳陽監軍太監盧九德、總兵黃得功、劉良佐、朱紀、鄭鴻逵等大小將校27人。
此事引發南都朝堂軒然大波,以在籍禮部侍郎錢謙益爲首的東林黨人堅決反對擁立唐王,南京兵部侍郎呂大器、南京戶部尚書高弘圖、右都御史張慎言、詹事府詹事姜曰廣等大小官員159人上書稱以親以賢,唐王都不可立,且先帝在時明詔天下囚唐王於高牆之內,現先帝屍骨未寒,怎能讓唐王承繼江山大統。
史可法也頭疼,朝堂百官不同意立唐王的佔了多數,他本人雖是主政南都第一人,但畢竟也是東林黨出身,雖知擁立唐王登基於此時局面是最好,但也不能不考慮黨內反對聲音。
爭執不下時,馬士英“圖窮匕現”,竟以鳳陽總督名義正式致書南京守備太監韓贊周宣佈率鳳陽節制十萬將士擁立唐王。
消息傳出,南京羣臣目瞪口呆,雖然他們義憤填膺,但手中沒有兵馬的他們怎麼對抗手握重兵的馬士英,很多人開始見風使舵,轉而擁唐。
因擔心馬士英憑擁立之功入主中樞的東林黨魁錢謙益慌了,南京本就酷熱,他卻於酷熱之中趕往戶部尚書高弘圖的府中,渴得連喝了三碗綠豆湯,問高弘圖可有挽回之策。
高答:“不從,淮西兵將必過江。”
錢謙益黯然。
高弘圖勸道:“事已至此,擁立唐藩未必對我黨不利,馬士英一人又如何能左右朝堂?更有史公在,將來還不是要靠我黨號召天下?今既爲定局,我黨若不從,淮西兵將至,拿何反抗?總不能叫諸君子同那大兵說吧?”
錢謙益頓悟,遂令僕從拿來烏帽,起身對高弘圖道他親去浦口侯駕。此舉也是爲了挽回他前番反對擁唐的影響。
東林黨魁轉變態度,其他人可想而知,一時,擁唐成爲定策。
然而任誰也沒有想到,就在錢謙益準備啓程渡江去浦口等侯唐王大駕從鳳陽來時,崇明海口急報,有國子監司業沈廷揚、山東總兵劉澤清部將孫武進等人率水陸官兵兩萬餘人保潞王至江南!
風雲突變。
錢謙益的屁股一下又熱了,東林黨人聞此喜訊更是歡呼雀躍,稱“賢藩至,福至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