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悄悄的進寨

自淮軍佔領鹽城、興化、寶應一帶後,便有部分忠於明朝的士紳舉家逃難,有往淮西、江南逃的,也有往安東逃的。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 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現金/點幣等你拿!

往安東逃就是因爲漕院臨時駐地在此,用陸四前世的話講,叫政府在那裡。

逃往安東的地主士紳之中又以相鄰不遠的鹽城縣居多,前些日子這幫人就天天聚在漕院門口請求部院早發大軍平賊,那一個個咬牙切齒的恨不得能馬上給官兵帶路把泥腿子們都殺光。

吳茂才也是其中之一,帶人刨了陸家祖墳的次日,他便帶着孫保連同一家老小三十幾口人逃到了安東。

不跑不行,這陸家祖墳被刨了,那反賊陸四能不帶人回來找他算賬?

因爲吳茂才是進士出身,又做過德州知府,尤其他還率人刨了反賊頭子的祖墳,所以不但被路振飛接見兩次,在安東縣城也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

那幫“逃難”的地主士紳更是說什麼陝西出了個邊大綏,淮安出了個吳茂才。

邊大綏何許人也?

此人是陝西米脂縣的知縣,曾奉陝西總督汪喬年的密令刨了李自成家的祖墳。

只是同刨了李自成家祖墳之後就嚇得辭官不知下落的邊大綏不同,吳茂才絲毫不懼陸賊的報復,反而將此事大肆喧染,唯恐別人不知道。

這不是他吳老爺昏了頭,而是別有用心。

如今淮揚鬧起賊亂,府縣官員死難無數,官軍平定賊亂之後朝廷必定要重新委任官吏,所以吳茂才便想憑刨反賊家祖墳這一功勞能在家鄉爲官。

這在從前不可能,現在嘛,時局不同,用人權急奪情,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路振飛這位總督雖接見過吳茂才兩次,但對他刨人家祖墳的事其實不以爲然,認爲這是小人做法,非士大夫所爲。

但因吳茂才忠於朝廷,不計個人名聲與生死,故路振飛也不好多說什麼。也的確是想向朝廷起用他,但因淮安城尚在賊人之手,路振飛自己都與京師斷了聯絡,這事只能放在後面再說。

然而沒過幾天路振飛就聽人說城中到處流傳什麼陝西出了個邊大綏,淮安出了個吳茂才的話。

這讓路振飛勃然大怒,下令以後不許再提刨陸家祖墳的事。

爲何?

什麼陝西邊大綏、淮安吳茂才的,這哪是給朝廷出氣,分明是給賊人漲臉!

他吳茂才和邊大綏並稱了,那陸家子豈不是能和李自成平起平坐了?

這事,便漸漸的給壓了下來。

吳茂才一直盼着撥開雲霧見日月,哪曾想局面一天比一天壞,官軍圍攻淮安城數月竟不能破城,而那北方的闖賊兵馬也南下了。

且聽人說那陸家子奉了闖賊爲主,被李闖封了什麼節度使,這讓吳茂才有些後悔不應該刨陸家祖墳。

只事已至此,他也沒有後悔藥可吃,每日便只能燒香拜佛求菩薩早日顯靈,官軍能夠大敗賊兵。

可能是香火貢的不夠,菩薩將賊兵引來了安東。

淮軍破城當日,吳茂才手裡拿着繩子幾次就要懸樑,他知道若是落在反賊手裡,就憑他刨陸家祖墳之罪,定然是生不如死。

幸運的是,淮軍佔領安東後忙着收編降兵,安定人心,沒有在城中甄別那幫從其他地方過來的地主士紳。

第三天淮軍還開城允許百姓出入,吳茂才一家趁機分成幾批混出了城,出城之後便去了東安縣境東北的黃圩。

那裡住着吳茂才夫人孃家表兄饒煥宗一家,饒煥宗也有功名,萬曆年間中的舉人,淮軍起事後,他同附近的鄉紳一樣也拉起了隊伍結寨自保,也就是鄭標所稱的“土賊”。

對於表妹夫一家的到來,饒煥宗是相當歡迎的,讓他們躲在饒家爲主的寨子裡,並嚴禁族中任何人對外說起這事。

只是,漸漸的饒煥宗的心理髮生了變化。

導致這一變化的原因是隔壁鎮的地主吳老二因爲帶人向淮賊投誠,被什麼節度使封了個大順都尉的官。

好傢伙,打安東城回來後吳老二就抖逼活塞的很,連擺三天宴席,請了江淮戲的小班子唱足三天,搞得四里八鄉的現在都曉得吳都尉,不曉得他饒舉人了。

而且,種種跡象表明,那淮賊並不像一般的土匪流寇打砸燒搶,反而真跟官軍一樣安民,對地主士紳們也不打壓,只要照常交糧就好。

饒煥宗的心理防線一步步開始坍塌,最後,淮安總兵張鵬翼率部降賊的消息徹底擊垮了他爲大明“守節”的最後一道防線。

於是,饒家媳婦帶着小孫子回了趟孃家,再不久,沐陽的大順淮揚節度使陸文宗都督親自騎馬帶着騾馬隊星夜兼程趕往九十多裡外的黃圩。

“都督,這種小事你交給我辦就是,管保把那個姓吳的給您揪到跟前來,哪用你親自出馬啊!”

孫武進從騾子上翻身跳下,眼明手快的搶在齊寶前頭扶了下馬的都督一把。

“此人刨的是我家祖墳,不是你家!”

陸四很生氣,全程臉都是繃着,不共戴天之仇,他不親自來馬上清明瞭哪有臉面燒紙錢給高祖、世祖諸位列祖列宗。

黃圩因爲近海緣故,土地鹽鹼嚴重,所以良田不多,一眼看去,都是一片片蘆葦蕩圍着一塊塊田地。

“賊子躲在何處!”

陸四一手執鞭,一手按刀,環顧四方。

不一會,第二旅的標統草堰孫四帶着饒家的人過來了,指了指幾裡外一處說饒家寨子就在那裡。

“都圍上了?”

陸四將用玉帶吊着的千里鏡拿起,朝饒家寨方向看去。這千里鏡是繳獲自淮安總兵張鵬翼的,也是淮軍目前僅有的一付。

孫四忙道:“能過人的地方都伏了兵,另外饒家人說吳茂才一家都被蒙在鼓子裡。”

“很好,”

陸四朝孫四後面有些畏縮的饒家人看了眼,微許點頭:“這次你們饒家做的很好,你前面帶路,事成之後本都督不會虧待你們饒家。”

“是,是,都督請!”

饒家人不停點頭哈腰。

“嗯!”

陸四放下千里鏡,大手一揮,“進寨!悄悄的!”

第七百七十章 孫可望降順第七十七章 老叔太殘忍第三百四十四章 弘光天子我來賜第五百九十章 漢人,信不得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降大任,必先神聖第三百一十七章 聖公失足第五百零五章 河南統帥 英雄貼第三百二十五章 鷹視狼顧,國家大禍第九十六章 爛透了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民的意願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順兵至第五百七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六章 大名陸文宗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清沒有懼敵的親王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八十章 我要淮軍只從我一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朕都打了,你能昨滴?第七百五十七章 監國三大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都督喝的有點多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丈夫死亦五鼎烹第八十七章 任重而道遠第五百八十二章 知道了,你們辦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三百二十一章 剃髮者,形同造反!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塢第六百七十七章 太上皇配福晉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製造兩個明朝第六百九十章 吹牛不犯法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支兵不錯!第六百四十五章 順太祖?順世宗?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跟聖公走?第六百七十三章 陸親開道,閒人勿近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事可定第三百章 好一個雄偉的少年侯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二百五十章 我這破落戶能穿皇袍?第三百二十一章 剃髮者,形同造反!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順的未來在海外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七百三十一章 八大王的真理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史可法豈非罪人?第二十八章 人潮 一刀斬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三百零二章 夫人去揚州第七百六十三章 西府長子 逼進死路第二十五章 時勢如何造英雄第六百四十章 大順招撫南方諸省總督大學士第八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第四百三十四章 周王府,闊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民式的戰爭手段第一百二十四章 通賊誅滿門第六百三十七章 報告政府第四百九十二章 跟陸某幹,給你封親王第六百四十一章 太后英明第三百一十二章 世間從無聖人第六章 大名陸文宗第三百八十三章 用大刀!第七百零七章 順西第一次交鋒第四百一十三章 冰與火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天註定第七百三十七章 賞官賞銀賞女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一百七十六章 易步爲騎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四百六十一章 淮侯想當皇帝嗎?第九百九十六章 合和店會議第七十七章 老叔太殘忍第七百六十九章 奉順王,奉順王!第七十二章 造反沒有回頭路第二百七十五章 佛爺度你一程!第五百九十五章 攝政王要造反第二百七十四章 侯爺的蛋,衆望所歸第二百八十一章 誰的兵更強第四百一十六章 永昌皇帝賜婚第四百零四章 陸四的婚事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間路短,兒女情長第七百零四章 雙雄會第一百四十一章 千軍萬馬抓白袍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二百七十五章 佛爺度你一程!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後不納降第七十章 我想留個後第二百七十八章 孔有德不能走第一百九十三章 淮軍是陸文宗的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五十七章 破淮安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一百四十二章 動手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五十二章 淮安保衛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韃子?假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