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章 蘭州鐵路擴展

長孫無忌回到長安之後,將情況說明,李世民聽後都想要去蘭州親自看看鋼鐵廠的規模。

辛良疇與元善商談的新型鋼鐵的購買事宜,貨物將陸續從蘭州運至長安。

軍器監在這期間準備充足,按照陛下的意思,宿衛兵馬的兵器將一律更換用新鋼鐵打造的,戰鬥力從硬件上再次提高。

而隨着消息傳播,蘭州的不夜城成了商人們口中茶餘飯後的話題。

很多人都將不夜城當成了一個嚮往的地方,去過的商人則是津津樂道,經過一顯擺,去往蘭州的人就更多了。

蘭州方面對此毫無表示,一切如常,不夜場的還在建設,歌廳舞姬培訓規模逐漸擴大,酒館茶肆都做了相應的升級,全都成了雅趣之地。

元善希望餐飲行業有足夠的多的商品來吸引顧客,於是元家的食品加工廠就開到了蘭州了,樸至善親自帶頭從長安抽調精英骨幹全力投入新的工廠建設中。

而元善則是提供了很多食品方面的參考資料給她們,讓她們研究製作,工廠建設的同時又開始在蘭州附近種植油菜籽,和大豆等種植物。

這一天張文毅來見元善。

蘭州公館內,一大片空地上全都被當成了試驗田來進行種植,離着老遠就能夠清晰的看着別分成一塊一塊的田地。

張文毅急忙跑過來道:“藍國公,有好消息,吐渾商貿區的工程完全差不多了,現在有一支五千人的工程隊可以在半個月之內進行僱傭,是建材商會的人,咱們的鐵路計劃是不是該啓動了。”

“速度挺快的,一年半的時間就能夠完工嗎?”元善好奇道。

“吐渾商貿區現的主要施工力量是工部的人,建材商會,洛陽商會承接的都是某個部分,速度當然是快了。”張文毅解釋道。

這些元善能不知道嗎,鐵路的事情還是要抓緊時間的,從蘭州到西域的鐵路還是要修的,想了一下便道:“你們蘭州現在庫房很有些錢嗎,如此積極。”

張文毅道:“這不是爲了發展嗎,要不然賣房子落戶的錢也不知道如何用,倒不如做些投資,這樣發展蘭州的同時還能夠賺更多的錢,有了錢就能夠開展更多的公共項目。”

“恩,你倒是挺有遠見的,行吧既然如此那就開始修吧,先將蘭州,河州,洮州,岷州,鬆洲,北邊的鄯州的路段修出來然後再往南到劍南道連同成都(益州),這樣每年的玉米糧食就能夠有一條全新的運輸線,蘭州作爲中轉將會獲得巨大的受益,集中倉庫可要提前建好,不然沒有糧倉糧食往哪裡堆放。”元善笑道。

“藍國公說的是,下官會盡快去辦。”張文毅道。

修鐵路可不簡單,工程很大需要用很多人,現在蘭州缺的就是勞動者。

元善略做思考,覺得若是找人來落戶可能很困難,不過發展不一定全都從蘭州開始,建材商會,洛陽商會的工程不就是外聘嗎,要是再多一些這樣的隊伍豈不是能夠解決用工的問題。

想着就要做,回到公館內找到獨孤若蘭道:“若蘭,現在蘭州正缺少工程隊,你看讓你父親承接這個活怎麼樣。”

“我沒有意見,我這就給父親寫信。”獨孤若蘭道。

“好啊。”元善道。

一個月後,蘭州蘭州的鐵路開始擴展,建材商會的五千工人全都紛紛趕來,工程開展迅速,鋼鐵廠與水泥廠供貨都十分給力,五千人的施工速度比預期的還要快,這與前期做了大量的準備有很大關係。

二十臺蒸汽板車運輸鋼材,水泥墩比靠人力來的快,張文毅在工地上一呆就是好幾天,剛開始建設他是很認真的在幫忙,蘭州衙門這次在鐵路上投入了五十萬貫,對於蘭州來說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投入了,張文毅非常負責任,前期在工地上堅守。

建材商會的工程隊有着豐富的經驗,都是雙軌鐵路,工程量還是很大的。

二個月後越州獨孤家管家徐智帶着一萬人的隊伍從越州趕赴長安,在由長安趕往蘭州,這一動作可是驚動了不少人,尤其是商人,經過了解才知道原來搞工程如此賺錢,於是很多南方的商人則開始行動了。

蘇州,福州等地的商會組建的工程隊開始擴招,在之前有人早就與蘭州方面取得了聯繫,修鐵道的活來者不懼,於是又有幾萬人乘坐海路到滄州人然後乘坐火車一批一批的趕製蘭州。

短短三個月的時間,蘭州務工人員人數上漲到了五萬,一批鐵路工作者應運而生。

張文毅感覺壓力很大,一下子來了這麼多人,工地建設需求量跟大,五萬人從剛進入蘭州不久就全都被分散出去,修建蘭州到河州再到吐谷渾的鐵路,現在基本上鋪設的差不多了。

蘭州經發部高純行最近這幾個月都是懸着一顆心,每天都花出去大量的金錢,五萬人工費,伙食,住宿,修建鐵路的成本花銷,可以說建設速度越快錢花的越快。

同樣軍器監也不輕鬆原本還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新式火炮的工匠們突然全都改成了建造火車頭,陛下的旨意不能不聽。

長安與滄州通車,途徑洛州,鄭州,滑州,鄆州,齊州,棣州,滄州,很多州府都因此受益,交通的方面和讓各個州府的百姓長途出行有了個方面,這些州府的人更是集體出行到長安,洛陽,蘭州,滄州等地去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

不過鐵路的暢通讓火車頭的缺乏讓鐵路的作用有些停滯,於是經發部評估之後向陛下反應,然後就有了建設火車頭的計劃。

正好趕上蘭州鐵路擴建的完工,吐谷渾的鐵路建設速度驚人,可是火車途徑次數卻不多,因爲火車數量不足,這就尷尬了。

於是元善向陛下上了奏摺,神情火車頭,建設費用經發部沒有出一分錢,畢竟鐵路從一開始建設就產權就屬於朝廷的,元善提出需求後,着急的便是李世民了,總不能讓鐵路成了擺設。

第四百二十六章 郭守義與張寶君第六百三十六章 方便麪第四百九十章 此處應該有掌聲第五百九十一章 一羣二貨第八百五十八章 又遇媚娘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皇帝想親征第四十二章 員工福利第四百五十二章 綸布第一百六十八章 帝王的角度第一百一十章 蒲州相遇第三百三十七章 硝石製冰第六百五十七章 達爾達出手第九百六十四章 二個月後第一百六十五章 萬事俱備第五百六十三章 尚書左丞戴胄第六百四十章 靈南草出口第八百一十六章 放他們離開第六百四十六章 五百美女第一百九十九章 跑酷第八百三十一章 客氣什麼第九百二十四章 免費運石頭第二百三十章 瘋狂的夫人們第八百四十五章 三五百與三五千第七百三十一章 經發部內的決定第八百二十一章 城防戰第九百二十五章 太子的夢想第九百八十八章 提升效率第三百八十七章 調料作坊第八百六十一章 蘇定方心動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加入裁判隊第五百三十一章 申國公到訪第八百四十九章 不宣而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培訓女護士第八百九十章 薛凱要開小賣鋪第一百九十一章 弘文館助教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攝政王蘇文第六百六十三章 三輪蒸汽貨運車第七百七十章 機會來了第九百零八章 安裝燈泡第六百七十九章 嶺南遭遇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請做出選擇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子豪投八十萬貫第三百一十七章 跟公主攤牌第一千零六章 兵部日常第八百六十八章 晉王李治第一百三十三章 棉花項目申報會第一百五十二章 鬼獵騎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年煙花第六百五十章 新羅女的機會第九百三十五章 隱人耳目第二百八十九章 分科診斷第七百一十七章 藍田縣房契第三百零三章 時間與金錢第一百一十章 蒲州相遇第二百七十三章 海選目的第六百一十二章 試車計劃第三百六十五章 李世民的思考第五百一十五章 舞廳內部第五百三十五章 相親聯誼第六百六十七章 魏侍中的好奇心第七十三章 這纔是車隊第九百三十章 經發部張大千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子遠庖廚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新羅勞工第五十三章 下象棋第一百零八章 張瑾兵敗第六百八十七章 李君羨做先鋒第一百零二章 早期複合弓第七百五十四章 魚脂第四百五十三章 商人們的決定第八百六十章 山本一山第五百四十六章 經發部年終會議第一百一十九章 落魄馬周第一百八十八章 尉遲敬德的收藏癖第四百三十一章 蒸汽動力船下水第九百九十四章 獨立部門第七百七十二章 瑪瑙翡翠第七百九十四章 再回蘭州第二百三十九章 來跟我扭第八百三十四章 發展吐谷渾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到達王城第六百四十七章 八十萬貫第二百三十七章 和平坊商城舞廳第二百七十章 撕名牌大作戰第八百五十章 利來利往第五百三十五章 相親聯誼第七百一十七章 藍田縣房契第四百零六章 蝗災爆發第九百一十九章 不夜城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唐礦產資源分佈圖第七百七十五章 到達嶺南港口第一百五十二章 鬼獵騎第四百七十四章 標點符號第五百一十四章 張勇第三百二十一章 研發基金第四百三十六章 李承乾的烤魚第三百四十四章 窗簾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羣憨貨第六百八十九章 悶聲發財第五百九十一章 一羣二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