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薛凱要開小賣鋪

朝堂的微妙變化讓一衆大臣都開始琢磨起來,這種改變可不是空穴來風,究竟是哪個環節出錯了呢。

細心的人都發現一項居功的武將們似乎對朝堂的事情莫不關心了,這是爲什麼呢,武將不是一直都想看文官不順眼麼,怎麼最近如此消停。

再有他們發現朝堂與地方的一些官員年長回家後補缺上來都是年輕的新面書生,以往都是誰的門生,如今新面孔實在太多,行事作風看似沒有變化,可實則卻又不同。

從這點上來看,發現大唐的科舉制度越發的在乎能力了,而不是詩詞歌賦四書五經,要是金部的官員細心的就會發現,國庫支出很多但是稅收上收取的更多。

而他們不知道當今陛下的小金庫可是金銀滿倉,有嶺南的鹽手,還有船廠,軍器監等多個產業的收入,用來再多樣幾支北衙禁軍都是搓搓有餘,而事實上像宿衛中的御林軍,飛雄軍等精銳都在往北衙禁軍的方面發展。

李世民打算至少二十年的時間將會形成一個大唐職業軍人的體系,完全脫離政治,只爲了保價爲國,而軍事上的事情將形成獨立制度,野心家將無法撼動保護人民的軍隊,國庫的開支將會被制定成分類固定發展用錢,經濟建設,兵馬,研發,民生的等都要進行分類,還有專門的財政撥款等。

很多事情都在微妙的變化,魏徵的事情給了他們一個警示,沒事老懟皇帝陛下幹啥,現在陛下需要的治世能臣,要是沒點本事就不要出來冒頭。

一直都爲魏徵馬首是瞻的一種諫官們心裡都明鏡,要是在繼續下去恐怕他們這些人都不能有飯碗了,一種文臣小官則是擺明立場,不準備跟着一路走到黑。

魏徵回到府上心情沉到了谷底,家中嬌妻美妾迎上來紛紛施禮問安,今天人出來的還算齊全,只是他的模樣立即引起了衆女的擔心。

“哎!”魏徵嘆氣。

裴氏出來當面問道:“夫君,今天是怎麼了,是不是又得罪陛下了。”

魏徵嘆氣,沉聲道:“何止是得罪,現今我都成了民部侍郎了。”

裴氏一聽,問道:“民部也好,我一個婦道人家不懂你們的朝堂,可是能夠安安穩穩的做民部侍郎挺好的,不得罪人。”

魏徵心中苦笑,弱真是能那樣就好了。

朝中的事情不想讓他的妻子知道,聽到後都於事無補,還徒增她的煩惱。

如今陛下閉門不見他,應該是還在氣頭上,他決定晚上兩天過去求其情,再有就是他還要去民部看看情況若是真想到辦法不但能夠扳回一局還能在朝堂之上站穩腳跟,東海州這個人事主管他當定了,要是能夠調過去豈不是更美。

魏徵心裡打着自己的算盤,朝堂上一拍而散,唐儉當天就叫人準備了明天魏徵在民部工作的一切事物。

元善一如既往的悠閒自得,不過經發部的事情不定時過去管理一下還真不行,就拿小賣鋪來說吧,自從劉里正成功之後,還搞了個連鎖店,這讓他感覺挺意外的。

人家有腦筋他能說些什麼呢,不過這種好事兒可不是光瞅瞅就算了,等元善回到府上的時候,薛凱正好前來拜見。

寒暄過後進入正題,薛凱滿臉堆笑,客氣道:“藍國公日理萬機竟然又提出了一個‘小賣鋪’的計劃,在下都聽說過了,也去看了非常好,不知道這樣的生意我們薛家可否能做呢?”

“當然可以,只要符合條件就行,投資多少,盈虧都由你們自己來負責,經發部能夠做的就是提供貨源。”元善說道。

“如此簡單?”薛凱有些疑惑輕聲問詢問。

“是啊,經發部鼓勵商業發展可不是隻在嘴上說說的,不過村莊級的‘小賣鋪’可不一定都會賺到錢,薛掌櫃若是投資需要謹慎。”元善好心提醒道。

像他們這樣的大商家,將小鋪開起來容易,可是真能賺錢升值麼,目前來說還是要看村莊的生活水平來決定的,不過銷售酒水這個似乎是一個很好的福利,利用好其它商品不賺錢有什麼關係。

不過元善並不希望看到,這些是人爲了賣酒而賣酒。

私營小賣鋪的事情元善都沒有考慮過,現在小賣鋪必須要在經發部進行等級,否則是不允許開設的,要不薛凱那麼有錢還會在這裡跟元善廢話,早就找房子去了。

找經發部來辦最大的便益之處就是在村子裡開設商鋪不會受到當地縣衙的管制,所以經發部的作用是巨大的,而且現在的商人做什麼事情大體都離不開口經發部,有什麼風吹草動都會被發現。

薛凱思索片刻之後,要開口,元善先開口道:“開設小賣鋪沒有問題,搞連鎖也沒有問題,但是不能超過這個村莊的範圍,一旦超了可是會有稅收的,你要考慮清楚。”

薛凱剛想說的立刻就嚥下去了,想着也是,等級一家店可以連續開多加店鋪,用來分銷一家店鋪的貨品,銷售額達到了還能從中或許經發部的補貼,想的挺好,可是一個莊子上就兩三個村莊,開不了太多,美好的願望瞬間破滅。

“小賣鋪這個生意就是爲了便民,所以東西都是日常銷售的,本國公明白你的情況,薛家商城想要利用小賣部來進行分銷商品,原則上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爲了保證百姓的利益與小賣鋪的口碑,你的私有貨品的售賣價格不能超過商品最低價值的一半,至於想開多加沒問題啊,需要多申請一些不就好了。”元善說道。

薛凱一聽不愧是藍國公,他想的那點事兒全都被人家看出來了,臉不紅心不狂跳,淡然的道:“還是藍國公高明,既然如此那在下接下來就去辦理相關手續。”

“好啊,需要多少貨可以申請,貨款同樣可以按照三個月使用調整貨品,三個月後具體結清貨款。”元善道。

“多謝藍國公。”薛凱說道。

元善不以爲意的肅容道:“都是一樣的,沒有特殊化。”

第七百三十六章 開店熱潮第六百七十九章 嶺南遭遇第九百七十九章 錢票發行中心第六百三十一章 望遠鏡微調器第五十六章 賬目第五百四十八章 職能變動第七百零六章 昕月與綵衣第六百七十二章 雞冠油第九百四十五章 狗不理包子第六百八十六章 碎石機訂單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千萬貫第二百七十六章 女人的直覺第五百零八章 程知節議党項第五百九十六章 工部介入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唉頭疼啊第八百六十五章 大都護府副都護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唐小報第八百二十一章 城防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唐礦產資源分佈圖第三百七十九章 落跑的程處默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提賜婚第三百二十八章 安裝玻璃大門第二百零四章 三字經第三百八十章 娛樂室檯球第七百三十一章 經發部內的決定第三百七十五章 長安第一樓第三十二章 電擊療法第八百八十六章 小賣鋪第九百九十九章 推廣衛生紙第四百四十九章 滄州刺史姜承望第一百三十九章 月事巾第八百五十二章 太子出五百萬貫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開口五十萬貫第一百二十三章 醉酒的衆女第一千零七章 忙的不可開交第八十五章 嘹亮的口號第五百四十六章 經發部年終會議第九百一十三章 高士廉要種青稞第七百一十二章 出售軸承製作設備第六百四十六章 五百美女第八百一十一章 幸福美滿嗎第四百八十四章 陳華第七百二十二章 爭霸比賽第五百三十三章 廣告牌第二百三十五章 手工香皂第四百三十三章 獨孤氏血脈第四百三十三章 獨孤氏血脈第七百六十三章 借刀第七百五十二章 出海捕魚第九百五十七章 城牆塌了第六百八十章 外界地區第一百一十六章 長安富戶第四百八十一章 軍器監的問題第六百八十九章 悶聲發財第七百七十九章 南北通商第四百三十七章 相親活動第九百五十六章 夜晚行動第四百三十八章 滄州船塢第二百九十章 黑膏藥第三十九章 琉璃荷葉第二十七章 琉璃換美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百貨商城開業第九百三十章 經發部張大千第二百三十三章 商人的臉皮第三百八十二章 金秋十月第二百六十三章 居家小衣第四百二十五章 蒸汽動力船第十一章 魯班宴第六百零五章 全民貨運計劃第八百五十二章 太子出五百萬貫第八百三十五章 勞工與奴役第一百八十六章 錢堆滿倉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太子傷情第一百八十七章 財務危機第一百一十八章 雞湯配藥酒第六章 一千五百貫錢第五百二十八章 煤炭競爭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提賜婚第五百九十三章 血手人屠黃金湯第三百四十九章 皇宮的錢款第五百六十章 漢王第五十六章 賬目第一百三十二章 建築培訓課程開始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你在朕放心第一百零九章 手榴彈第六百五十六章 金釘棗陽槊第三百一十三章 玻璃板第八百七十章 哥哥弟弟舅舅第七百七十二章 瑪瑙翡翠第七百一十七章 藍田縣房契第九百五十六章 夜晚行動第三百七十七章 宇文士及的主意第七百零一章 國公參觀團第三百九十二章 馮智戴的突然來訪第九百八十一章 小範圍試用第四百二十九章 蘇佩珊第八十三章 租鋪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唐礦產資源分佈圖第五百三十五章 相親聯誼第三百七十八章 百貨商城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