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南北通商

武媚娘是個有抱負有理想的人,當初聽到她被選爲秀女的時候她的心裡無比的高興,只要進了宮就能夠擺脫當前的窘迫,其她從來都滅有向生活低過頭。

在她的心中進了宮不是擺脫厄運而是有了新的開始,而那裡便是她以後的路。

宮女在內殿候着,李世民一直都在批閱奏摺,剛纔看到的關於鹽田的事情他還沒有想好,鹽這種東西自然是朝廷掌控最好,可是元善的計劃卻不是這樣。

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利益的分配上,若是朝廷掌控鹽幾乎全部的利益都是朝廷的,但是一旦分成以稅收和分紅的形式分配缺點是朝廷能夠得到的利益會減少,好處呢便是這一部分利益全都會進入他李世民的錢袋子不受國庫的影響。

從產業項目上李世民又想到了關於太子,關於皇位繼承的事情,當初元善就提出過這個事情。

產業化分配,良性競爭,憑本事得到承認,以後等太子繼位之後變回能夠讓大唐的基業穩定下來,甚至可以一直髮展下去,可一旦這樣做可是要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是風險是挑戰,但也是機會,選擇權一直都攥在他的手中。

最終李世民拿不定主意,於是一衆心腹大臣全都被召進了宮中。

“鹽田若是真的能成對百姓可是有利的。”房玄齡說道。

實際上爲百姓考慮這種事情只能算做藉口,房玄齡的意思就是贊成推動這個項目的,這表示對已經很明確了。

“陛下鹽業一直都是掌控在朝廷手中的,按照元善的說法只能說以後鹽的產量會增加,但是這與朝廷的利益有所衝突,不如答應他的條件但是稅收需多加三倍。”長孫無忌道。

“鹽稅的三倍!”衆大臣都是抽了一口涼氣,這哪裡是支持這不就是重稅了嗎,人家有技術增加鹽業產量,你還要佔人家那麼多利益,換做誰願意幹這事。

不愧是當朝一哥,對於利益分配就是狠,什麼關係親疏只要面對利益直接就是面冷心黑。

“無忌覺得元善可能接受這樣的要求。”李世民問道,他可從來不考慮厚不厚道,利益必須要朝廷拿大頭才行。

“商人都是漫天要價,坐地還錢,行不行還不是陛下說的算。”長孫無忌說道。

“陛下此事還需要從長計議。”房玄齡開口道。

“陛下如今經發部能夠給朝廷帶來諸多好處,若是在鹽田項目上過於限制恐怕以元善的性格還會從其它事情上找回來,既然都是爲了大唐,爲了百姓其實能夠達到共贏纔好。”杜如晦道

鹽田已經開展,朝廷不批銷售權沒關係自用就好了,鹽這種東西在大唐珍貴的很,而元善的鹽田出產的鹽經過加工處理之後全都是細鹽,在嶺南港都可以當報酬用來支付給僚人。

等信使再次到來,元善看到信都被氣樂了,他都不知道李世民是怎麼想的,真是大手筆三倍的稅金,這樣也好有這樣一個不計個人利益的皇帝,寧肯自己吃虧也要充盈國庫,好的很。

於是元善真的答應了,同時也獲得了鹽田的銷售權利,比產量和質量朝廷的鹽礦根本不是對手。

經發部開始着手運營鹽田項目,其中經發部負責的是分別陛下的那些股份,而元家則拿了他該拿的。

藉助嶺南港的地方,周圍的人員,還有廣闊無垠的大海。

建設就從這一刻開開始了,驍龍號親自押運大量的鹽從嶺南出發,陸路則是被吸收進來的商人負責運輸營運,海路一起開動起來,陸路主要將鹽運至西北地區,海運則是沿海一代。

驍龍號運送一船的錢回來,沿海幾個商會聯合起來分批銷售,短短三個月的時間鹽田的供應就覆蓋到了大唐之內,鹽業價格普遍高於朝廷鹽的價格。

就算這樣鹽田出產的高價鹽銷售比官鹽更快,更多。

沿海一帶因爲鹽業風波各個商會都賺到了不少錢,連帶着一些產業收益都非常好,馬車等代步工具得到了大量的發展。

閻立德抓住商機,利用工部大量的製作車架,製作多少就銷售多少,訂單排得老長要不是還要分出人來建設大明宮車架產量還會更高。

正因如此,蘭州的牛馬市場更是每天都有大量的馬匹被銷售,自身當地的經發部限制馬匹銷售數量,不然蘭州的馬匹都能被商人們給一搶而空。

蘭州牧場正在對馬匹進行保護繁殖,這需要很長一個過程。

爲了補充馬匹需求與北方的突厥開始了大量的貿易往來,長孫無忌親自帶頭讓國庫出錢夠買馬匹然後分銷給有需要的商人,一倒手朝廷賺了不少錢。

根據統計大唐的馬匹數量至少翻了兩倍,登記在冊的馬匹數量就有二十萬匹,這些只是的是鼓勵養馬有享有面稅的部分,沒有統計的馬匹數量就更多了。

尤其是和沿海的幾個新成立的商會,車馬隊擴充速度很快,車架馬匹普遍都是長安洛陽車隊的三倍。

南北通商,大量的貨物被運往兩地,蘇杭的布匹刺繡一直都是布行的高端產品,大量的供貨讓蘇杭的布行生意在受到棉布的影響下再次煥發出生機。

同時蘇州的週記布行推出新式的印染棉布,花紋顏色都讓人耳目一新,普通棉布的產量與價格與棉花商會幾乎相同。

棉花商會,鄭奇,趙拓,石毅等一衆股東在商議事情,由於蘇州布匹的供貨讓他們的銷售量在南方几個州府有了不小的影響,而週記布行就像是一匹脫繮的野馬一樣橫衝直撞。

“鄭會長,聽說元僕射就要從嶺南迴來了,不如到時候咱們找他幫忙。”石毅說道。

“棉花商會已與元僕射沒有利益上的瓜葛恐怕這次還是要靠咱們自己。”鄭奇嘆了口氣說道。

“居安思危,棉花商會如今的發展已經很好了,或許咱麼不僅僅要考慮市場佔有率,還要重視產品。”趙拓說着就有人將提前準備好的一些布匹拿了過來。

“這些都是從蘇州布商那邊買來的,棉布的編織工藝與咱們一般無二。”趙拓道。

第十一章 魯班宴第十一章 魯班宴第九百八十九章 貞觀十五年第七百三十九章 蘇州發展提提速第一百三十四章 萬兩豪投第七百三十二章 驍龍號第九十八章 鄭奇第九百七十五章 大唐軍事學院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的訂單第三百五十章 百貨商城第九百三十一章 壟斷與監視第七百四十五章 遇到於貴第一百七十一章 分享基肥第一百四十三章 是來洗澡的吧第八百二十七章 盡了本分第四十六章 戰刀的威力第一百三十九章 月事巾第八百五十九章 遇到風浪第九百二十二章 吐蕃簽約第三百一十三章 玻璃板第五百六十一章 李元昌與蕭銘遠第七百八十章 回到滄州第八百九十一章 繼續海貿第五百八十章 麗質的禮物第四百三十九章 發兵東突厥第一百八十三章 建材商會第四百六十七章 封賞第二百二十二章 蒸汽機與車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權萬紀的決定第七十一章 兵法的誕生第二十二章 長孫王妃第三百一十八章 李秀寧的表白第五十四章 棋如鬥智第五百二十六章 煤炭生意第七百零四章 牛馬市場第二百二十四章 和平坊商城開業第二百七十八章 姚正與孫思邈第九百章 八十萬貫交易第二百九十三章 廣告第四百六十章 喊話第六十二章 做個火柴容易麼第六百一十七章 岐州鐵路第一百九十章 二道販子第七百九十三章 歷史放過誰第二百八十九章 分科診斷第一百零八章 張瑾兵敗第七百五十八章 福州刺史吳青遠第九百二十七章 全武將配置第四百一十三章 鑰匙呢第八百四十二章 鶯鶯燕燕第八百四十二章 鶯鶯燕燕第三百二十六章 侍女的晨練第三百五十八章 修路預算二十萬第五百四十七章 還錢第二百五十九章 李靖上門第八十八章 第一筆水泥生意第三百一十六章 問公主第三百八十一章 玩球有癮的一羣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瘋狂的商人們第七百二十四章 九州島上的造紙工坊第五十九章 飯前唱首歌第八百七十八章 魔怔了第九百三十五章 隱人耳目第二百一十五章 回莊園第一百八十九章 被打臉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活捉夷男第八百三十四章 發展吐谷渾第八百九十五章 善嘉與吐蕃使者第五百九十章 押平局第三百六十四章 指示牌第六百三十三章 近視鏡第六百四十章 靈南草出口第五百一十章 自作自受第二百三十章 瘋狂的夫人們第八百零六章 侯君集急了第八百三十二章 貿易商討第一千零四章 真珠毗伽可汗第六百六十七章 魏侍中的好奇心第二百九十六章 建材商會的發展計劃第三百八十四章 勸太子養雞第三百九十章 皇家典藏第七百七十三章 濃煙滾滾第六百零九章 手動紅綠燈第六百八十三章 碎石廠第四百八十九章 貞觀五年運動會第六百九十八章 皮革工坊第一千零七章 忙的不可開交第九百二十五章 太子的夢想第七百九十二章 商人的無奈第一百零二章 早期複合弓第一百六十二章 杜如晦的熱症第四百五十九章 安置區出事了第四百二十章 最大的一支第九百一十五章 發展提速第六百二十三章 學生入學第九百八十四章 皇子喝高了第六百六十三章 三輪蒸汽貨運車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千萬貫第四百六十八章 藍田縣侯第四十一章 藥酒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