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嶺南遭遇

得到閻立德的出貨保證鄭滿意就放心了,同時滄州的水泥窯生產始終都沒有停過,雖然比不上工部出貨價格便宜,但是前期運往蘇州,福州,嶺南等地的水泥需求量是很大的,就算是賺的少也必須要完成元善給出的任務。

滿意號滿載速度雖然慢但是此時已經到了蘇州,在蘇州開始卸貨後安排建材商會的人手便開始找地開工建水泥窯,蘇州的刺史得到了水泥後也開始按照朝廷的要求開始興建碼頭,完全水泥打造的超大港口。

建材商會的人不但要建造水泥窯還聯繫了蘇州的蘇振南,等一個半月之後滿意號將會從嶺南返航回到蘇州的時候將會直接用船將木材運往滄州船廠。

滿意號一來一回有一個半月的準備時間。

滿意號上承載的五百人在蘇州已經下去五十人,建材商會的計劃是經過的州府港口都會安排五十個人負責相關的事情,剩下的三百人將全部在嶺南進行建設,優先發展嶺南的水泥窯廠與碼頭建造。

滿意號越往南航行載重越輕,速度上也開始加快很多,就算這樣等到了嶺南的時候依然用去了半個多月,到了嶺南見到港口所有人都有些蒙圈。

因爲他們看到的是一個非常建議的港口已經搭建完成,可是這樣的港口寶船根本就停靠不了,因爲船體太大於是負責在港口接應的官員也抓狂了。

寶船上只能通過小船將貨物逐次運輸着實是費了一番功夫,爲了節省時間當地的官員還徵調了港口上所有的漁船,看着大批的漁船過來接貨的場景,從內陸趕過來的馮盎看的是目瞪口呆,心裡不停的大叫嶺南有希望了。

可是在滿意號上的船員們就頗多無奈了,若是有港口停靠,憑藉船上的塔吊來搬運貨物卸貨速度可比這些人工搬運來的更快。

尤其是上面大部分的貨物是水泥,最怕的就是沾水,所以在搬運到漁船上的時候都是格外的小心。

馮盎還不知道真實的情況就已經在感慨了,折騰一天之後當三百多人上了岸纔算是真的完全抵達嶺南。

建材商會留下三百名工人之後,其他的船員在修正了兩天後就返航了,順便還帶走了嶺南的很多貨物,最多的就是靈南草。

馮盎回到建設碼頭的臨時工地後也是無奈,他發現他的格局太小了,沒有想到從滄州來的船竟然如此巨大,之前費了很大一番力氣建設的碼頭完全用不上。

聽了隨船而來的經發部的人說的情況後,馮盎整個人都不淡定了,前期投入五十萬貫的嶺南海港的建設方案,他一個酋長就算十輩子掏了家底也沒有這麼多錢。

還好經發部隨船運過來第一批資金十萬貫,於是第二天馮盎天還沒亮就回他的刺史府去了,然後張貼榜文,讓幾千人出去將碼頭招工的消息傳遞出去,每天每人三文錢,女子兩文錢,只要來幹活的全都管飯,在嶺南這種地方這樣的待遇已經很優厚了。

各個酋長爭奪土地才能換取多少利益,馮盎將消息散播出去後很多部落酋長們都動心了,隨着消息傳播過去酋長們還受到了來自馮盎的手書,上面寫的清楚,凡事要參加勞作的各部族的人必須遵守工作制度,若是有人不遵守工作制度擅自動手將會被取消工作的資格,並且還會受到大唐朝廷追究責任。

手書上還註明此次負責項目的人是經發部的元僕射,就是當朝宰相親自負責的事情,雖然元善的僕射權利有很大的水分,但是在這些消息閉塞的地方他們都知道宰相有着佐天子總百官,治萬事的權利。

一些酋長們可以在僚人土地上的問題上與各個部族發生爭執,但是面對眼前的利益只要調動部族過去,酋長就可以負責收錢就好。

大山之中藏着很多的村寨,這些部族的生活都很是艱苦,平時的吃食都是憑藉狩獵與野果野菜進行生存,村寨人口不算多有三百多人,在這一片山區算是大的一支部族了,剛剛發生不久的土地爭奪戰中這個村寨的人也參加了,只不過戰敗了,還死了幾十號男子。

村寨佔據的地形十分的難找,這才導致馮盎的軍隊無法大舉滅殺他們。

村寨外面一陣號角的聲音,接着村寨中的人都快速的集結,大部分人拿的都是木槍,竹弓箭全都衝了出來。

號角並不是村寨的人吹響的,等人集結之後發現是馮盎的士兵,還帶着一隊的官兵,村寨的首領納悶了。

村子裡很多人都沒有大名,全都是簡單的稱呼,馮盎的人先是表示了友好之後將馮盎的手書交給村寨的首領後,還帶來了一些錢,這種辦法是最之際的跟首領交涉說明只要村寨的人只要出工去幹活就能夠換走這些錢。

簡單粗獷的方式,就這樣上千人在山裡散播者這樣的消息,沒兩天的功夫嶺南一帶的部落山寨的人便有了異動。

馮盎帶着自己的部族與官兵們也是嚴守以待,這並不是要開打而是防止山裡的僚人聚集到一起後鬧事,對於大局觀這種事情他們可不會考慮,但是涉及到利益就不同了。

經發部與建材商會的人還在整理從船上運來的物資,大量的水泥不說還有磚頭,除了沙子建材商會的材料真的很全,經發部的貨物也不輕巧大量的銅錢還有糧食。

現在的情況就是這些東西不得不放在距離岸邊很近的地方,並且就地開始搭建臨時的工地。

在看到了地大物博的環境後還看到了地廣人稀,內陸以內大部分都是山林,兩撥人現在都有些發懵,他們都知道嶺南這地方的窘境,可是他們親身看到之後發現這個地方還不如滄州的一個小漁村。

再有馮盎爲了保護他們還排遣了上千人進行保護,大有隨時都要開戰的架勢,這讓經發部和建材商會來的人是真的蒙了。

當見到一大羣山裡出來的人後,他們甚至都想立即乘坐小船離開這裡……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第五百五十九章 商業合作第二百一十七章 蒸汽機第五百零一章 火車的預想第六十一章 這不是緣分麼第四百四十八章 開始花錢第四百四十章 獨自行動第一百一十一章 整人計劃第六百零四章 研習素女經第二百五十七章 徵兵安排第九百零四章 長壽酒第五百四十三章 快閃話劇組第八百章 趙吉祥第四百二十九章 蘇佩珊第九十二章 黑火藥與炸藥第五百一十二章 搓衣板第九百零二章 戶籍落戶第九百四十章 有所發現第三百二十六章 侍女的晨練第二十五章 嚎叫派的野獸們第四百五十六章 安置區第四百四十六章 喜憂參半第六章 一千五百貫錢第四百二十七章 一壺茶五百文第九百二十六章 劍南道巡查第六百三十六章 方便麪第二百九十八章 縫紉機第三十章 還是個老外第七百六十九章 船尾漏水第二百一十五章 回莊園第一百三十七章 太子與秦王第三百七十一章 紅拂女的面子第六百二十三章 學生入學第八百一十章 遠來是客第四百六十章 喊話第五百六十章 漢王第七十三章 這纔是車隊第十八章 吃貨的味覺第八百二十六章 吐蕃公主乘火車第九百九十四章 獨立部門第九百一十八章 參觀工廠第六百二十六章 李淳風的求知慾第五百九十八章 觀賞花第七百九十二章 商人的無奈第八百九十七章 張文毅的信心第五百二十三章 機械與人工第四百零一章 招標計劃第七百四十二章 認女兒第九十八章 鄭奇第九百零三章 青稞藥酒第八百一十五章 第二天談判第二百零六章 呂達第四百七十四章 標點符號第七百一十一章 民間建築隊伍第九百五十章 逃出梁州第四百五十章 元善到滄州第七十三章 這纔是車隊第三百四十七章 冰鎮黑糖水(可樂)第一百四十九章 神棍當定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商人們的決定第七百二十七章 冠名商家第九百二十二章 吐蕃簽約第六百七十章 樣板房第三百二十四章 單家的邀請第三百零八章 單道真第四百六十七章 封賞第六百五十九章 海稅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米種植項目第八百六十三章 四國島平定第四百六十三章 解救人質第九百八十六章 收藏錢幣第七百九十九章 一語道破第三百五十三章 元氏活血通絡膏藥第六百八十一章 陛下的酒宴第九百三十五章 隱人耳目第七百八十八章 藍田縣開國公第六百一十八章 錢行初設第六百六十九章 溜號的元善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豐縣經濟發展第一百二十一章 準備禮物第四百三十章 來了第三百零七章 男女授受不親第九百七十六章 勞動力不足第二百三十七章 和平坊商城舞廳第二百四十八章 會員消費卡第六百三十六章 方便麪第一百七十章 渭水之盟第四百四十二章 潰敗之勢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皇帝想親征第四百六十一章 地下管道第七百八十四章 谷口的野心開始第四百三十四章 魚鉤第二十四章 丹藥內銷第六十七章 凝洛的心意第九百八十三章 紅袖團體第五百零七章 新羅遣唐使金明忠第八百二十九章 女婿不好當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女主武王有天下第八百零五章 完勝第二百一十一章 馬蹄鐵營生第五百七十四章 戴胄的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