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岐州鐵路

在鐵路建設如火如荼的時候,經發部的影響力開始蔓延到了洛陽與鄭州一帶。

四川在劍南道距離長安太遠,而鄭州卻是一個很好的發展之地,在經發部的規劃下以後鄭州將作爲供給周邊十幾個州府的糧食基地。

火車項目之後,經發部開始對其進行管理,至於更多的投資這部分將會由朝廷繼續,就拿現在來說兩段鐵路正在同時修建,一條是經發部投資的劍南道鐵路,另一個則是由國庫出資建造的長安到洛陽,途經京兆府,河南府。

滄州船廠方面最新建造的寶船在縮小了體型之後,已經下水試航,速度比之現在的木船來說性能更加的優越。

火車的使用,使得藍田縣的物資每天都能夠及時的供應,解決了運力不足的問題,藍田縣的蔬菜,糧食等物資用少量的馬車與三輪自行車就能夠滿足需求。

爲此新豐縣縣令張寶君羨慕不已,但也只有羨慕的份了,畢竟鐵路不是說建造就能夠建造的。

藍田縣車站之後,鐵路的修建方向就繼續延伸到了鳳州,目前整體線路已經規劃到了興州之下的利州,順着下面還有閬州,梓州,然後就直奔成都了。

數萬人的加班加點的工作,建設速度非常的快,沿途圍繞這鐵路的規劃還帶動了當地的商業發展,尤其是鳳州的情況發展勢頭很大,因爲藍田車站的下一站就是鳳州,商人們的眼睛可都是雪亮的,怎麼可能放過如此好的機會。

再有規劃後的鐵路建設就是板上釘釘,各州的火車站都已經正在建設,比起鐵路建造房屋可快的多。

三個月的時間第二輛火車的雛形就已經被製造出來,這就是兩千名鐵匠和一衆幫工的勞動成果,這輛新的火車頭元家工坊的人並沒有參與,從第一輛火車被製造出來後雙方的合同就已經完成了。

元家的鐵匠便回到工坊開始設計新的生產設備,比如說更大的蒸汽動力帶動下的壓紮鐵設備,對於這個投入元善可是付出了很多銀錢,大部分的錢都用來買鐵了,技術方面自然有元善提供。

一個月之後,天氣變熱,鐵匠們的工作環境開始惡略起來,不過也沒有辦法隨讓這個時代沒有空調呢,還是跟之前一樣冰塊加上蒸汽動力的風扇,兩者一結合倒是有很好的效果。

元善走坐在三輪自行車上,這是皇城內爲大臣們準備的,目的就是爲了節省趕路的時間。

太極殿大朝會,元善也是必須要參加的。

滿朝文武,五品官都排到大殿之外了。

元善這級別的一路走來衆人見了都適恭敬的行禮,雖然這不是第一次了,但是這樣路過心裡也是很有壓力的。

朝會開始,衆大臣們有事的說事,就是開大會。

過了不知道多久,就聽到李世民道:“元僕射,修建鐵路之事還要抓緊,長安到岐州的鐵路當優先修建,經發部應當着力進行。”

“神馬?雙開路線,這哪裡行。”元善心中腹誹道。

“閻尚書,工部要極力配合,儘早完成建設事宜。”李世民又道。

朝堂之上溜了個號,竟然多出來這麼個工作,元善身爲僕射也不好辯駁,銀子雖然給的不多但是人家國庫還是拿出了一些,還有工部的人進行幫助,他有什麼話好說的。

朝會結束,閻立德又湊了過來道:“元僕射,陛下雖然說讓工部協同建造,可是工部的情況目前大家都知道真是抽不出那麼多的人,所以有不足之處還請元僕射見諒。”

“那你還答應的那麼幹脆,是迎合皇帝做工作麼。”元善心道。

“哪裡,工部如今受到陛下的重用,都快成六部之首了,發展之迅速也是顯而易見的。”元善道。

“唉,可不敢這樣說,工部現在的工程很多所以才如此。”閻立德立刻道。

元善不想跟他繼續扯下來去了便直接問道:“陛下爲什麼要想要修建岐州的鐵路,這完全就需要重新開一條線路,投入巨大是爲何呢。”

“元僕射可能更多看重的是州府的商業價值,岐州距離長安很近而且州府範圍很大說起開發價值還是很大的,通過岐州可以分成兩條路,一條通往岷州,另外一條通往蘭州,這兩處地方都是戰略要地,尤其是岷州,距離吐谷渾最近,陛下這是要防範於未然啊。”閻立德道。

“原來如此,看來是本官考慮不周了,沒有想到陛下想的更遠。”元善說道,順便拍皇帝一個馬匹。

三天後經發部的人就被派到岐州去進行考察了,沿途將會記錄鐵路修建路線等事宜,爲了支持元善的工作,閻立德直接動用了徭役令,着急了大量百姓來幫忙。

朝廷發下來的銀錢全都讓元善用來購買元家的鐵鍬等一些勞動工具了,因爲朝廷的錢根本就不多買工具還算可以,作爲修路經費他就只能“呵呵了”。

但是元善也不是吃虧的主兒,修建鐵路可是需要鐵軌的,馬周負責的一個鍊鐵工坊可忙不過來,即便軍器監已經補充了設備隨着需求的加大這產量還是有些捉襟見肘。

於是元善再次上奏摺給李世民要求擴大鍊鐵廠的規模,但是一切開支將由國庫承擔,並且承諾三年之後鍊鐵廠將交換給朝堂,前提是需要支付經發部前期投入的成本。

爲了實現遠大的報復,李世民也不得不掏出國庫一年收益的三分之一進行投入,軍器監全力配合打造鍊鐵廠需求的設備。

爲元家定製的幾個大型蒸汽機的項目也在這種情況下臨時中斷,這樣的情況下建設速度十分驚人,元善見到後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他可能忘了現在可是封建社會,用工可沒有什麼法度的,尤其是朝廷動用政令的前提下,爲達目的直接間接的就會出現一些披露都是無法避免的。

連續開了三條鐵路修建線路,大唐的運力受到了挑戰,就在這種情況下,朝廷還是動用了力量,開始像百姓徵調車馬,各個州府都有數量的要求,月餘的時間長安的運力就整體提高了三百,徵調馬匹近三萬匹,都是有償借調,有減免稅收的優惠政策,租借價格比較划算。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第一百章 突厥入侵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萬多兩黃金第二百一十三章 炸膛第六百六十五章 機械動力學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新羅勞工第八百五十章 利來利往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有喜了(大結局)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靜待風雲第二百四十七章 肥皂批發價第三百七十六章 造紙術第七百八十九章 參觀動物園第四十八章 秀寧心思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成第六百六十一章 貞觀八年第四百七十三章 元善來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火藥監第九百三十八章 走訪米鋪第七百七十二章 瑪瑙翡翠第四百六十四章 再次虛弱第八百四十四章 綵衣的主動第三百四十六章 冷飲店與火鍋店開業第六十三章 尉遲寶林回來了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史局第三百零九章 北衙校場練兵第一百一十六章 長安富戶第六百三十三章 近視鏡第八百四十七章 觀察人才第三百三十二章 特色小火鍋第六百八十三章 碎石廠第三百九十九章 班底第六百五十五章 師哥們第三百七十七章 宇文士及的主意第十章 圈地第七百一十五章 最近有點虛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官失財第八百七十章 哥哥弟弟舅舅第二百六十四章 空置店鋪再利用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攝政王蘇文第三百零六章 鄭家有女初長成第三百八十二章 金秋十月第七十七章 新生霍達第二百七十八章 姚正與孫思邈第四百二十四章 鐵礦事宜第九十六章 杜伏威之女第七百三十三章 鍋爐設計圖第五百二十九章 臺鋸第二百三十二章 肥皂工坊第三十三章 李秀寧的故事第八百三十章 兩門三人第四百三十四章 魚鉤第六百一十二章 試車計劃第五百六十八章 元善的懷疑第四百四十章 獨自行動第十四章 藥膳棚子第八百三十三章 比例投資第六十八章 執事丫環第九十四章 火柴的誕生第七百一十三章 銷售蒸汽機第一百四十一章 紅佛女張出塵第八百九十七章 張文毅的信心第六百三十六章 方便麪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史局第九百九十九章 推廣衛生紙第一百四十二章 德謇與德獎第二百三十七章 和平坊商城舞廳第四百零九章 蝗蟲熱賣第九十五章 蒸餾石油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唐國大朝會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五十八章 棋館會員費第八百七十七章 長生與不死第九百一十六章 蘭州菜刀第五十九章 飯前唱首歌第二百九十六章 建材商會的發展計劃第三百八十二章 金秋十月第五百八十三章 圖書館第三百九十九章 班底第九百二十九章 糧商壟斷第九百六十章 經發部有錢嗎第四百一十四章 貶官回家第二百四十五章 肥皂宣傳活動第二百七十四章 孫真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太子學車第四百零五章 起痱子第八百一十八章 埋伏第五百五十八章 朝堂反應第三百三十一章 秦瓊的提醒第八百五十章 利來利往第五百一十章 自作自受第六百九十九章 “打土豪”的銷售模式第六百八十五章 蒸汽碎石機第二百六十三章 居家小衣第四百六十五章 更好的辦法第四百六十四章 再次虛弱第九百一十九章 不夜城第九百八十八章 提升效率第八十六章 水泥第二百五十七章 徵兵安排第二百三十八章 疏導員的待遇問題第二百三十八章 疏導員的待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