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外來戶

休息了一晚上昨天一路上的疲憊全都消失,早上起來這看到街道上的人並不多。

早上起來吃早餐,經發部的人都聚集在一層,張奉行可是樂壞了他這個客棧可是很少有這麼多客人入住的時候,加上除了住店還需要提供吃食,這樣他這家店鋪就能賺的多一些。

張掌櫃爲了幾貫錢就這麼高興,實不知這要是在長安城一盤菜都不只這個價格了。

喝了點小米粥,元善覺得這個鳳州街道上實在是太冷清了,於是問道:“張掌櫃,這鳳州人都去哪裡了,平時沒有做生意的人路過麼。”

“客觀這鳳州商人路過的本來就不多,關鍵這邊沒有商路,百姓就幾乎都靠着種地爲生,不然您看我這店鋪都破成這樣了都沒有錢修葺不是。”張掌櫃有些無奈道。

本想着將貨物沿途就銷售的順便考察一下,可誰成想這個鳳州的落魄的程度甚至都沒有沒有建設的藍田縣城強呢。

不過這也能夠理解畢竟,這鳳州距離長安也是比藍田遠上百八十里地呢,發展速度能一樣麼。

“元會長,戴某準備出去轉轉。”戴胄道。

“恩,戴先生自便好了。”元善道。

戴胄有公事要辦,無非就是去了解民情去了,而他們經發部這些人既然來了自然要先逛一逛當地的店鋪,兩者並不衝突,也是不太方便一起。

衆人吃過早飯後留下一些人看守馬車貨物,十幾個人隨着元善就走出了客棧。

鳳州城內道路不是很寬廣,跟後世影視城的規模不同,這道路頂多就兩車的寬度,換成四輪馬車只能單排的走。

街道旁邊沒有擺攤的商販,這一路略顯冷清,一大早就見一樵夫。

見到人元善自然不會錯過立刻叫住前面的人道:“這位大郎是要到裡去送柴啊。”

元善這樣問是很唐突的,那人見說話之人一身奇特的衣就知道是招惹不起的人,立刻回話道:“回這位貴人,某去丁家送柴火。”

想必這丁家也是大戶,這送柴也是很賺錢的,大唐柴火很貴,也是一個很好的謀生手段。

“我們是剛到鳳州的商團,敢問大朗哪裡有集市。”元善問道。

“從這條路往東十里便是鳳州集市,平時都是中午開市,你們現在過去應該剛好趕上,不過那裡沒什麼人去了也做不成生意。”樵夫道。

“多謝這位大朗提醒,我們初來此地還是過去看看爲好。”元善道。

說完就乘着馬車朝東而去,出了鳳州城約莫十里地的路程,沒多久就到了。

入眼的哪裡是鳳州集市,這裡簡直就像是一個難民營,堆疊相連的草棚,茅草房,地方倒是寬敞很多,但是這集市給人一種很不安全的感覺。

馬車一到就見到一羣人爲了上來,這些人穿着普通,至少沒有跟乞丐一樣。

這些人圍了上來,樊凡帶着的人立刻就護在了前面。

“這位貴人,你們是做什麼的呀。”一個老頭走過來問道。

有樊凡這十名騎兵在元善一點都不怕,立刻說道:“我們是從長安來的商團,是來做生意的,聽說這裡是鳳州的集市所以過來碰碰運氣。”

“原來是商人。”老頭道。

周圍人一聽立刻很快大部分人就散開了。

本以爲會發生衝突搞半天這些人都是過來看熱鬧的。

“這位來老人家聽您這口氣似乎對來這裡的商人有些不以爲意這是何故啊。”元善問道。

“這位貴人,我們這裡雖然是集市但也只做一些糧食交易,商團來我們這做生意可真是鬧出了笑話。”老頭說道。

元善沒有因爲老者的話感到厭煩而是繼續問道:“我們是初到此地還請老人家說說可好。”

“那就跟你們說說吧,鳳州本來就不富裕,前幾年大量流民融入現在就成了如今的模樣,田地本身就不夠分加上人口衆多,這還算好的幾年還有一部分人去了長安也不知道現在他們是死是活,人多糧食壓力就大這不鳳州多獵戶與樵夫,商人都在城內經營店鋪平時生意也不怎麼樣。”老者說道。

“老人家,朝廷不是讓各州府種植玉米了麼,怎麼糧食還不夠吃麼。”元善問道。

“種植玉米那都是鳳州城內的鄉紳大戶們承包種植的,我們這可沒有玉米種子。”老者說道。

聽到老者的話,元善就知道這裡面肯定是有人做了手腳,於是繼續問道:“這朝廷的玉米種子不是已經下發州府了麼,都是免費分配的你等怎會沒有,難不成這鳳州刺史還敢違抗朝廷之命麼。”

問出這些的時候元善自己都陷入了腦補的情況,只是接下來老者只能苦笑道:“這跟鳳州刺史沒有關係,是我們這些人沒有編入鳳州戶籍,所以纔沒有玉米種子,我們的耕地都是開墾出來的,玉米種子各個州府都是按照戶籍來配發的我們就算買都買不到啊。”

“原來是這麼一會兒事。”元善心道,他弄明白了就是說大唐人口問題出現了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造冊登記的與沒有造冊登記的,這些人顯然都是曾經因爲饑荒而逃出來的難民,所以這些人的戶籍不在本地加上繁衍生息至少有一代人可能是根本沒有戶籍的。

鳳州刺史對於這些“外人”也不好管理,可能這個地方就是安置這喜人的辦法吧。

但是鳳州此時這樣做的原因就值得思考了,或許是因爲害怕影響政績,或者是瀆職,亦或者也是無可奈何。

這些事情按照理論來說他是應該留意的雖然他負責的是經發部,但是他的右僕射可是囊括了這些職權範圍,想想還是叫人將打聽到的事情記錄下來,等回去後叫個戴胄來處理吧,這正是他這次巡查的工作。

一事不煩二主,他覺得還是搞好他自己的經濟就好了,眼下從這個集市逛了一圈才知道這裡的及集市出售的都是一些生活用品,像元善他麼帶來的商品中根本就沒有人捨得消費。

茶葉,琉璃,牛軋糖,還有調味料這些都是不便宜的。

可能只有藍天醫館的膏藥等醫藥品或許有人感興趣吧,但是同樣的以他們現在的消費能力似乎並沒有購買能力。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第六百二十章 教育第七百二十七章 冠名商家第四百五十三章 商人們的決定第九百三十四章 吳天德第四百三十三章 獨孤氏血脈第五百零一章 火車的預想第九百七十章 加大投入第四百章 經濟發展部第九百九十九章 推廣衛生紙第八百九十二章 出行不是搬家第三百四十二章 三十六計第二章 救了秦瓊第二百二十四章 和平坊商城開業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地醫館第二百一十九章 鍋爐壓力第五十一章 尉遲敬德第八百五十二章 太子出五百萬貫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到達王城第六百五十二章 薛凱的想法第一千零一十章 薛延陀部來了第六百七十六章 蘭州都督李君羨第五百九十二章 用人緊張第四百六十六章 三方合作第七百五十二章 出海捕魚第六百五十三章 火鍋店相遇第二百五十七章 徵兵安排第七百五十二章 出海捕魚第三百一十四章 司竹園巧遇第四百七十七章 花籃排行榜第五百一十二章 搓衣板第二百五十二章 有錢再談吧第一百四十八章 蒸桑拿第八百六十一章 蘇定方心動了第九十六章 杜伏威之女第五百三十六章 徐智第七百四十二章 認女兒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唐礦產資源分佈圖第六百四十八章 十條大補湯第七百五十三章 捕殺第一百九十章 二道販子第二百六十五章 苑君璋降唐第九百七十章 加大投入第七百三十六章 開店熱潮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親隊伍第五十三章 下象棋第七百八十章 回到滄州第五百四十二章 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第六十八章 執事丫環第四百五十章 元善到滄州第五十二章 我會對你好的第五百四十四章 運輸擔保第二百七十八章 姚正與孫思邈第七百五十一章 鯨魚出沒第四百六十六章 三方合作第七百八十八章 藍田縣開國公第一百二十三章 醉酒的衆女第七百三十六章 開店熱潮第九百五十章 逃出梁州第六百零四章 研習素女經第九百九十一章 逐級升學第一百八十三章 建材商會第四百三十四章 魚鉤第一百六十三章 衝進杜府第七百八十一章 扶桑大名第五百零九章 分產業唄第二百零七章 商會窯廠開工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皇帝想親征第六百九十二章 蘭州都督手諭第五十四章 棋如鬥智第七百五十二章 出海捕魚第八百八十一章 生產降落傘第一百五十五章 震撼出場第四百七十五章 酒令到手第六百五十三章 火鍋店相遇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時工第三百一十一章 推銷蒸汽機第四百四十五章 安置問題第一百二十六章 里正趙老實第一百三十二章 建築培訓課程開始第九百零一章 青稞第一百章 突厥入侵第五百零六章 二十八處礦點第七章 shopping第二百二十八章 組團參觀第二十六章 百名侍女第四百六十二章 辦法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萬五千匹馬第七百零七章 不淡定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落跑的程處默第四百七十三章 元善來了第五十五章 回家第二百八十章 小火鍋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醫署七老第六百九十一章 從建設倉庫開始第九百八十四章 皇子喝高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醫署七老第七百四十七章 越州基業第七百六十六章 杜絕的驚訝第四百一十四章 貶官回家第二百三十三章 商人的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