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經發部直屬施工隊

“元僕射,這是藍河村的水庫經過擴建,今年魚塘產量增進了一倍,並且提供水渠覆蓋面積增加了三個村莊。“虞景明道。

“今年是否要在長安周圍的縣城內擴充水庫增加水渠。”虞景明繼續問道。

“當然,讓各個縣的縣令都動員起來,讓村子的里正負責監督,這些都是大唐村子的基礎建設,將人全都調動起來,幹活吧。”元善道。

“新豐縣的張寶君想要用蔬菜大棚盈利的建設資金修路,可是現在長安城的施工隊全都是小夥的根本就無法承接工程。”虞景明又道。

“新豐縣修路,不是剛修了一條麼。”元善好奇的問道。

“上次修的都是跟蔬菜大棚相連的貨道,張縣令這次是想要修縣城的路。”與景明道。

“新豐縣建設基金要是有錢就讓他修唄,施工隊的話時間上只能等洛陽項目結束才能夠進行,要不然先讓張縣令先做一些別的縣城規劃,修路不行建築隊不是還有小夥的麼。”元善道。

“也只好這樣了。”虞景明道。

建築行業屬於第二產業,相關配套與人員需求這都是一個硬性指標,現在大唐的經濟發展似乎還差很多,新豐縣有錢修路可是沒有專業的施工隊這是件非常尷尬的事情。

仔細思考了下,元善道:“經發部是時候行動起來了,只開官方店鋪還不夠,你去組織一下三天後要在緣來茶樓辦一場路段工程施工培訓,自願報名學些成績優秀者將被招聘爲經發部施工隊工作,待遇稍微降低一些。”

“路段工程施工培訓,這是要培養施工隊麼,經發部要組建施工隊?”虞景明不確定的問道。

“是的。”元善答道。

“誰來培訓?”虞景明道。

“講課的老師由我來安排。”元善道。

施工隊大部分都去了洛陽,但是三裡村可是還留了一些人作爲應急的人員,畢竟五里莊內的產業就很多,豬圈,雞圈,還有元家莊園以及老宅區的宿舍樓要是出問題都是需要人來維護的,他們人數雖然很少但是給新人進行培訓還是可以的。

“對了,經發部人手不足,從太子負責的統計組抽調一些人過來,二十人差不多夠了,讓他們在培訓期間過來幫忙。”元善道。

“好嘞,這個事情我立刻去說。”虞景明答應道。

從太子殿下手上借人很容易就借到了,經發部的辦事效率非常高,將人員與宣傳全都散播出去後,緣來茶樓倒是成了一個熱鬧的地方。

接着張安周邊來報名的人就多了,按照時間要求三天後沒有開上培訓會而是開了一場培訓動員會,是專門給經發部參與這次工作的人員進行的一些動員與培訓。

真正的培訓會則是被安排在了藍田縣的經濟開發區,會議室是用的商貿中心空餘的樓羣內的會議室。

培訓當天從長安周邊趕來的人就多達一千多人,這些人都是經過篩選之後纔有這個資格的,食宿方面全都由經發部來提供,培訓上崗爲期三個月。

跟元家施工隊的培訓時間差不多,而新豐縣的規劃出來的新路段就是這些人的實習內容,爲此新豐縣的張縣令還特意提供了很多民宿給這些人,倒是幫着經發部解決了很大一個問道。

趁着培訓的這段時間,軍器監接到了經發部的大量訂單,這次是推車等生產工具。

辛良疇看到這些訂單他都有些發愁了,蒸汽鍋爐還沒有完成呢這次又來了一大堆的小件項目訂單,加上李世民要的車載火炮項目,整個軍器監的人全都運轉了起來。

軍器監下屬的鐵匠鋪們已經開始這全力製作了,就連工部都接到了訂單,木推車等都是由工部來完成。

閻立德一口就答應下來了,他率領的工部人員近期已經做了管理上的一些調整,整個工部的工匠們的工作效率有了一定的提高加上軍器監給他們提供的蒸汽臺鋸更是讓他們對木材加工有了生產效率。

一聽到是經發部下的訂單,閻立德就讓工匠們全力開工。

除了小推車,還有大量馬車的定製,這個項目沒有讓木匠聯盟參與競爭,因爲經發部給出的價格是要低於市面上的費用的,可以說等於免去了朝廷稅收這一環節。

就在施工隊在新豐縣一邊學習一邊實踐的時候,大量的施工隊招聘也開始了。

藍田縣的勞務介紹所,還有長安城內張貼的各種宣傳廣告,讓張安周邊的縣城百姓高興了,幾天的時間就有上萬人蔘與報名。

幾乎都是來自長安周邊的,爲了這份工作有的人從很遠的地方趕來,最終將這些人都聚集在了新豐縣城內,張寶君都沒有行到他們縣會一下子涌入這麼多的人員。

民宿不夠智能單獨將這些人安置在一處,用茅草房屋,帳篷這些東西代替,這個舉動立刻讓棉花商會接到了這筆訂單,這些人需要的都是工程帳篷,除了元家之外,就棉花商會能夠生產這樣的設備。

工程帳篷的面料採用的依然是多層棉布,只不過在工藝方面這些棉布是浸了油的,可以用來防雨,支撐的竹竿也是經過處理的經久耐用,比較防潮仿腐。

除了棉花商會建材商會長安的窯廠接到了大批量的水泥訂單,還有磚頭。

飲食方面是組建了一個廚子團隊,有上百人組成,豬肉都是來自新豐縣的養豬場與蔬菜大棚,爲這些人提供了地方的時候同時也在賺取這些人的財富,當然這些錢都是他們的僱主經發部來出。

上萬人蔘與修路,每天的花費可是很多的錢。

但是經發部不在乎,給這些人的待遇是管吃管住,工資開的相對少了一些,但就算這樣一個月也要之處上千貫錢。

花錢如流水的好處就是,這些工人都非常的賣力,主要培訓的施工隊在這些人的配合下將新豐縣的道路修的技術上還算過的去。

一邊修建一邊磨合工程隊的水平,經發部花着錢,帶動了一部分經濟提升,培養了工程隊還養活了很多百姓。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第三百五十六章 預賣玻璃板第八百八十九章 直懟魏徵第九百八十一章 小範圍試用第二百三十三章 商人的臉皮第四百四十九章 滄州刺史姜承望第一百八十七章 財務危機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靜待風雲第六十四章 獵人訓練班第六百四十八章 十條大補湯第七百三十九章 蘇州發展提提速第八百四十九章 不宣而戰第二百三十章 瘋狂的夫人們第六百五十章 新羅女的機會第一千章 打幽州的主意第七百五十九章 捷報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草率表決第二百七十四章 孫真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厚德載物第三百六十章 東宮內的股東大會第九百七十二章 化學實驗第五百九十章 押平局第三百一十章 校場放炮第九百二十六章 劍南道巡查第二十章 天生麗質第一百三十三章 棉花項目申報會第二百七十七章 藥王的診斷第三百五十一章 永和坊薛家商城第四百七十章 鄰家女孩第六百九十七章 恢復四郡第一百八十八章 尉遲敬德的收藏癖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萬多兩黃金第六百七十一章 豆腐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煤礦計劃第七百六十八章 發現礁石第二百七十六章 女人的直覺第八百一十八章 埋伏第九章 枯茗羊肉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選計劃第五百四十六章 經發部年終會議第三百四十四章 窗簾第六百四十四章 某勝要他命第九百九十二章 滄州會議第三百七十九章 落跑的程處默第三十六章 三輪自行車誕生第四百六十二章 辦法第七百九十一章 長安動態第三百一十六章 問公主第七百二十六章 獅武大會第四百零二章 錢山變錢堆第七百六十二章 浦元鑄的刀第六百六十七章 魏侍中的好奇心第五十九章 飯前唱首歌第八百九十五章 善嘉與吐蕃使者第九百四十四章 盧國公家程處默第五百七十七章 滄州船廠竣工第八百三十九章 升級擴音設備第四百一十四章 貶官回家第二十一章 跳跳棋第二百一十八章 蒸汽打井機第九百四十九章 行動開始第四百八十一章 軍器監的問題第七百六十四章 海島圍攻第三百一十章 校場放炮第六百六十三章 三輪蒸汽貨運車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醫署七老第九百五十四章 禁軍教頭第一百三十八章 楊山來了第九百八十五章 一貫面值錢票第五百零六章 二十八處礦點第一百一十四章 蠟燭代理商第九百五十六章 夜晚行動第八百一十八章 埋伏第五百三十四章 緣來茶樓第二百五十章 倉庫集中區第二百七十七章 藥王的診斷第九百四十九章 行動開始第六百五十七章 達爾達出手第四百七十五章 酒令到手第七百零九章 商業家族第五百零二章 做工賺錢第五百五十八章 朝堂反應第六百三十二章 少府監正監何踱第五百八十四章 宵禁第九百零四章 長壽酒第四百一十三章 鑰匙呢第三百九十三章 南靈草第九百五十一章 防守態勢第七十章 大唐灌鋼第一百五十五章 震撼出場第一百零七章 腦震盪第一百七十章 渭水之盟第二百五十四章 煤油燈第一百五十二章 鬼獵騎第四百一十章 新豐縣的變化第四百四十四章 三招敗敵第三十九章 琉璃荷葉第七十七章 新生霍達第一百九十二章 倔老頭虞世南第九百四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六百六十二章 蘭州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