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發兵東突厥

一千兩百萬貫差不多是唐朝全年的稅收的一半了,貞觀初年這麼大額數目的錢國庫也不是說拿就拿出來的,商人們做到了可是長安最大的新聞確實不是關於滄州船廠的事情,而是朝廷決定發兵東突厥。

元善剛剛千羽滄州項目還沒來得及實施就被杜如晦給召到了兵部,這種時候情況非常緊急元善也不好怠慢只能起早乘坐馬車就過去了,長安城門一開他就進城了可是想不到的是兵部的人員早就全都聚集在一起了,只有他這個住在城外的人來的最晚。

元善還不瞭解情況突然說要打仗了他還沒有適應呢,來到並不之後問道:“杜尚書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杜如晦知道元善不瞭解其中的情況,不過他對元善的軍事才能還是很看好的畢竟能訓練出“鬼獵騎”的人大唐可就只有元善一人。

“事情是這樣的,代州都督張公謹以頡利可汗與唐結盟又援助叛軍樑師都爲藉口,派大軍征討突厥,陛下覺得現在時機成熟了所以決定發兵十萬進攻東突厥。”杜如晦說道。

“發兵十萬,杜尚書我可沒有上過戰場叫我來是做什麼呀。”元善心裡有點慌了,這打仗的事情他真是不懂總不能夠憑藉小聰明來克敵制勝吧,戰場上的危險不是說有一腔熱血和衆人保護就行的,他又不是武將職業不對口叫他研究些武器裝備還湊合,上戰場是萬萬不行的。

“向來聽說你有軍事才能這段時間就留在並不爲大唐將士出謀劃策吧。”杜如晦說道。

“既然是這樣那我立刻就叫人回去通知一聲,順便也拿一些生活用品。”元善說道。

“這些小事都不用你費心了,我已經通知人去你莊上通知了。”杜如晦說道。

“前方戰事隨時都有可能爆發你還是跟老夫一起研究對策吧。”杜如晦說道。

兵部的房屋裡面還有一大間的屋子,元善進來之後就見到一張超級大的沙盤擺放在房屋的正中間,沙盤周圍已經圍滿了人,有人一邊說着有人一邊記錄着。

這麼大張沙盤可不是幾天就能夠製作出來的從這個事情上就能知道這場戰事已經準備好久,就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在一旁大咧咧的叫喊着就像是他親臨了戰場一樣。

“程將軍也在這啊。”元善隨口問道。

“對了杜尚書你還沒有告訴我是哪位將軍擔任總指揮呢。”元善說道。

“這次發兵東突厥李靖爲行軍總管,張公瑾爲副總管。幷州都督李績爲通漢道行軍總管,華州刺史柴紹爲金河道行軍總管,靈州大都督薛萬徹爲暢武道行軍總管。”杜如晦道。

一聽去的都是些狠人元善就不擔心了雖然元善對於唐朝時期的細緻的歷史不是太瞭解但是大體上還是知道朝廷不但滅了東突厥還將突厥給滅了,加上有系統商城內的書籍想要知道具體的也是可以找個沒人的地方進行查看的。

只是他並沒有那個心情去研究這些東西,有這些狠人在的話還用他做什麼,於是混日子的打算就開始了。

“還有擔任先鋒的是陛下的北衙禁軍,先鋒官是尉遲敬德,副官是魏大有和霍達。”杜如晦說道。

原本打算在這混到戰事結束的一聽自己的學生擔任了指揮官,並且還是打頭陣這下他有點坐不住了,北衙禁軍的訓練可是有他一份功勞,而且這支部隊的情況恐怕只有他才更加的瞭解,比起冷兵器對陣這支隊伍可是一支半吊子的炮兵,可以說就是一支火器營,這要是直接正面跟敵人衝突起來搞不好會吃虧。

元善的擔心立刻就被杜如晦看出來了,都是景明的人怎麼可能看不出力變化的表情,安慰道:“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做好後勤工作,彙總收集到的情報供前方戰事參考。”

“只有沙盤哈不夠杜尚書還是給我拿幾張更詳細的地圖來吧。”元善說道。

用北衙軍做先鋒也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他們懂不懂炮兵可不是這麼用的,北衙軍可比常規府兵人數少太多了萬一落單很容易就會被包圍,就算他們在應用善戰可是失去火器作戰的他們其實就是一支幾千人的騎步兵。

“北衙軍的裝配配屬情況要相信的跟我說一下。”元善認真的說道。

杜如晦立刻叫人將北衙軍裝備配發的賬目拿過來,這些都是裝備配發清單元善見之後就不擔心了雖然是做先鋒可是那沉重的火炮還有各種手榴彈和彈藥可不是那麼好運輸的,在看配備的兩百輛馬車幾乎都是用來運輸這些東西的,這樣一支隊伍能夠比輜重部隊也快不了哪裡去。

“杜尚書我的建議是立刻終止北衙軍作爲先鋒並且採用隱蔽的作戰模式,最好是依附大部隊進行作戰。”元善說道。

這麼強大的火器支援還打什麼先鋒,跟着大部隊一路碾壓過去豈不是更好。

更關鍵是北衙軍攜帶的手榴彈太多了,而除了李靖的部隊裝備了一萬枚手榴彈之外其他的部隊根本沒這東西,而大部分的火器全都集中在北衙軍這邊,可以這麼說現在的北衙軍簡直就是活脫脫一個輜重營。

這樣下去別說打仗了恐怕這支部隊到最後都會被這些火器給拖垮,這可能也是習慣了冷兵器戰鬥的原因加上手榴彈缺乏實戰的原因,纔不被重視的。

就在元善想事情的時候程知節在沙盤前面說道:“我大唐兵將最擅長衝鋒陷陣,要是能夠打突厥一個措手不及就是能夠掌握全局的戰機。”

對於程知節說的元善並沒有在意就見沙盤圍觀的人中很多都是這次沒有帶兵機會的將軍們在探討,秦瓊,尉遲敬德全都在列,元善並沒有過去而是讓杜如晦給他提供各個部隊的裝備配備資料,他想要快速瞭解部隊的情況看賬本是個最快的辦法。

兵部的記錄最後都有統計元善仔細的全都看了一遍並且還進行了記錄瞭解了兵力人員及裝備的情況,更重要的是他們現在的行軍路線和即將達到的目的地。

冷兵器戰鬥無非就是哪幾種打發,像大唐這種就喜歡結陣對抗的方式元善是不屑一顧的,在突厥最主要的還是採用圍攻的方式而且還要出其不意,因爲大部分部落居住地都是平原,想要克敵制勝最要緊的就是不能讓他們輕易的逃跑。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第一百零五章 程大將軍第三百五十二章 專利法第一百四十六章 沒剎車第五百零九章 分產業唄第八百三十二章 貿易商討第六百六十一章 貞觀八年第四百七十章 鄰家女孩第七百二十三章 獅武社第八百一十章 遠來是客第四百九十章 此處應該有掌聲第四百零二章 錢山變錢堆第二百三十二章 肥皂工坊第八百一十章 遠來是客第六百零五章 全民貨運計劃第二百二十五章 人滿爲患第七百一十六章 考生們的暫住問題第八百七十九章 降落傘試飛第三百二十四章 單家的邀請第六章 一千五百貫錢第三百二十六章 侍女的晨練第八百三十七章 超級貴賓區第五百四十一章 新行業的崛起第四百六十章 喊話第六百七十三章 油炸食品第九百四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七百二十八章 廣收門徒第六百九十八章 皮革工坊第七百一十四章 太子的入股計劃第七百一十五章 最近有點虛第八百一十八章 埋伏第六百一十三章 貞觀七年第五百八十五章 打太僕寺的主意第三百四十四章 窗簾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權萬紀的決定第一百零五章 程大將軍第八百七十七章 長生與不死第九百二十二章 吐蕃簽約第九十九章 買十送一 上不封頂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死守王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萬五千匹馬第一千零五章 監國的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固定資產投資第三百三十五章 若蘭的反常第六百七十四章 圈地建商貿行第五百章 蒸汽機車第九百五十二章 太子出宮第二百七十章 撕名牌大作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居家小衣第五百二十章 鐵礦產量增加第八百七十二章 百姓的態度第七百六十二章 浦元鑄的刀第三百零七章 男女授受不親第三百零九章 北衙校場練兵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萬多兩黃金第三百零六章 鄭家有女初長成第一百一十八章 雞湯配藥酒第五百四十八章 職能變動第六百五十二章 薛凱的想法第二百七十章 撕名牌大作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義診結束第五百九十五章 高表仁歸唐第五百三十七章 選擇禮物第六百二十章 教育第五百二十一章 工部尚書閻立德第二百一十八章 蒸汽打井機第五百九十二章 用人緊張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高句麗亂第二百一十七章 蒸汽機第四百六十章 喊話第三百二十一章 研發基金第二百三十五章 手工香皂第四百零二章 錢山變錢堆第三百八十八章 滷蛋第四百五十二章 綸布第六百四十章 靈南草出口第六百五十章 新羅女的機會第二百八十七章 義診開始第五百八十一章 長孫衝的形象第四百三十六章 李承乾的烤魚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吐蕃後方第三百六十章 東宮內的股東大會第二十八章 走着繼續花錢第八百七十四章 飛天的辦法第五百二十三章 機械與人工第五百零二章 做工賺錢第九百六十一章 地方兵權第九百七十五章 大唐軍事學院第四百二十六章 郭守義與張寶君第九百一十章 蘭州鋼鐵廠第七百四十三章 歡樂鬥地主第六百八十章 外界地區第四百一十九章 一千套軸承第八百八十四章 洗衣設備訂單第七百七十五章 到達嶺南港口第九百九十七章 五萬新兵第三十章 還是個老外第一千零九章 授旗儀式第四百一十四章 貶官回家第七百一十五章 最近有點虛第一百零六章 父子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