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貞觀二年八月

貞觀二年,八月新豐縣的蔬菜大棚計劃正式上市半個月有餘,每天日進斗金的同時新豐縣的基礎建設也在開展。

經發部新招聘的十名主事現在負責新豐縣蔬菜大棚的賬目管理,目前項目已經走上正軌主事人手其實可以削減到一半了,可是元善想要就這個機會給那些新來的主事們提供一個實習的機會,這樣以後做其它賬目的時候也輕鬆一些。

“元僕射,經過一個月的施工,新豐縣的主要貨運道路已經經過修整,希望明年我們新豐縣能夠建成水泥路面。”張寶君說道。

“放心吧,按照現在的蔬菜銷售情況來看明年一定可以的,不要着急蔬菜市場現在空間很大有你賺的,等新豐縣的大棚技術成熟之後還能有一些更大的發展。”元善說道。

“元僕射指的更大的發展是什麼啊,請賜教下官一定竭盡全力。”張寶君道。

“這個以後再說,先談談華清池的事情吧。”元善說道。

華清池位於臨潼區,南依驪山,北臨渭水,就是新豐這片區域一開始元善跟新豐縣縣令合作大棚項目一個是看重了張寶君的魄力,另外就是想要將這塊溫泉寶地給利用起來。

天然浴場要是不加以利用那就真的是太浪費了,原本他是沒有機會在這裡投資的,現在倒是可以利用經發部爲引子來開發這裡。

“元僕射,下官這已經叫人去勘探可確實發現了多處溫泉只是想要建設溫泉湯池可是要不少的錢以本縣的銀錢是無能爲力的。”張寶君說道。

“這個不用你操心,只要這個項目建成別說新豐縣要建力水泥路了,就算將整個縣城翻新都沒有問題。”元善說道。

“真的麼,要是那樣下官無論如何都要竭盡全力的配合。”張寶君道。

“好了,你叫人將那幾處溫泉搞清楚,然後保護起來,以後的事情我來辦。”元善說道。

還真有溫泉這個事情要好好研究一下,不能一味的使用不保護,又看了一下新豐的大棚賬目後就離開了,這段時間經發部根本就沒有回去人。

元善都是幾天來新豐一次然後回莊園,虞景明現在主管經發部經營的業務巡查工作,每天都是直接從家裡直接去各個鋪子查看,就這樣一天也跑不了幾個地方,都是今天去這裡明天去那裡,然後是聽這都事們的彙報,一天也見不到他人影。

馬周和郝大義去了南方建設茶園,走的時候還帶走了經發部的幾十萬貫,這是經發部的所有,最近新豐縣大棚賺的錢還已經入賬可是隨後又借給新豐縣縣令然他搞縣城的公公建設。

一羣人天天忙得是昏天暗地的,元善帶着一羣人搞事業他的積極性也高了很多,這不是爲了朝廷還真的就是爲了這些人努力的這個勁讓他有種很熟悉的感覺。

回到莊園,見到家丁們正在搬運銀兩,獨孤若蘭和杜千羽等人都在一旁正在覈對賬目。

“若蘭,千羽你們忙什麼呢。”元善下了馬車後問道。

“夫君回來了,還不是工坊那邊又沒錢了,這都是這個月第三筆支出了,每次數目都很大。”獨孤若蘭說道。

元善一聽就知道了,他最近可是在大力發展蒸汽機,並沒有直接將錢全都投放在蒸汽機車與輪船上面,他覺得還是做好基礎投資最靠譜,先建造大量的蒸汽機牀,這樣就能夠提高生產能力,這是在打工業基礎,這些錢是必須要花的。

從軍器監那邊再次訂購了五十臺蒸汽鍋爐,還有從鐵匠們那裡定製所需要的各種零件,從軍器監的訂單就足有五十萬貫錢。

現在元家工坊能夠使用的蒸汽機就有三十臺,軸承工坊二十臺,元家工坊十臺,生產玻璃的設備還是大型的一帶三蒸汽機。

每天最低生產軸承數量爲兩百套,要是全天運轉每天可以生產一千套沒有問題,量產後成本再次受到了控制,目前市場的價格已經從一百貫每套降到了五十貫每套。

最近的木工作坊的生意也是好的不得了,因爲全都在生產馬車,雖然軸承技術已經能夠達到應用的條件可是車輪還是一個目前得不到解決的問道。

木製包鐵的車輪價格依然比較昂貴,但是目前元善也沒有那個心思去用石油做合成的橡膠,因爲實在是沒有那個人才這個是急不來的。

“恩,就讓家丁辛苦一下吧,將錢運過去。”元善說道。

這邊車隊剛離開,又有一隻元家車隊回來了,元善還沒進屋呢一看是張三。

“少爺,我過來送七月長安商城和商鋪的錢款。”張三立刻說道。

“進來吧,叫人將錢擡過去。”元善說道。

這些事情就有家丁來做,隨後元善帶着張三去了書房。

“少爺,這樣真的可以麼。”張三疑惑的說道。

“當然了,我不是說了麼,與突厥用馬換糧食的事情在四月他們派使者來的時候就談好了,你要做的就是帶着糧食去跟他們交換,這次的馬匹數量可能比之前幾次交易都要大,所以這次還有將士隨行,到時候你知道跟着他們就行了,放心沒事的。”元善說道。

突厥的形式急劇惡化,突利可汗手下的部落叛變,倒是形式緊張所以突利可汗打算降唐結果與他的叔叔頡利可汗鬧了矛盾然後就叔叔打侄子,侄子打不過就跑來請唐幫忙,當時這種情況杜如晦是主戰的,但是李世民沒有同意。

而趁着這個時候元善就提出了貿易交易的事情,無法給予援兵但是可以用牲畜來換糧食,這樣突利可汗拿着糧食不就能夠從新籠絡各個部落的人心了麼,這不讓使者將這貿易的事情帶了回去,已經訂好入冬之前進行交易。

其實眼下的形勢很明顯,薛延陀勢力在組建的做大做強,所以就算突利再怎麼做都是掙扎求存加上他們這種利益聯盟的形式可不是鐵板一塊,就算今天聯合了明天說翻臉就翻臉,而大唐從中撈點好處也沒什麼不好的。

“回到長安直接去尉遲府上找尉遲寶林到時候他會給你安排的。”元善說道。

“好吧,我回去準備一下。”張三說道。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第四十二章 員工福利第二百二十二章 蒸汽機與車第九百一十五章 發展提速第三百四十七章 冰鎮黑糖水(可樂)第八十九章 王府中的李世民第五百四十六章 經發部年終會議第五十五章 回家第三百三十三章 彭徼巡的難題第一百六十五章 萬事俱備第五百七十一章 到達梁州第六百九十三章 蘭州刺史張文毅第三百三十二章 特色小火鍋第七百一十三章 銷售蒸汽機第一百四十章 本侯爺想靜靜第一章 一支菸的思考第三百二十五章 轉移話題第二十一章 跳跳棋第八百六十二章 意外的進攻第十七章 高明公子第八百一十四章 肉香第一百八十四章 CBD開工第六百八十一章 陛下的酒宴第五百六十五章 談起素女經第一百五十章 爲秦王效力第二百二十三章 貨車訂單第九百三十四章 吳天德第六百五十六章 金釘棗陽槊第五百二十七章 太子學車第七百一十九章 考場第八十五章 嘹亮的口號第二百二十九章 小雞吃米圖第六百三十二章 少府監正監何踱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請做出選擇第四十五章 路遇狀況第六百七十四章 圈地建商貿行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家調料第七百六十七章 薛仁貴的箭術第八百九十六章 衆女閨話第三百零一章 使用縫紉機第六百九十二章 蘭州都督手諭第一百五十七章 棉花商會第七百三十九章 蘇州發展提提速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鎮老中醫第五百二十二章 役與雜徭第三百零五章 鄭家第七百六十八章 發現礁石第七百七十一章 寶藏第六百三十九章 嶺南碼頭計劃第五百三十六章 徐智第四百零六章 蝗災爆發第二十五章 嚎叫派的野獸們第四百一十一章 貞觀二年八月第二百零四章 三字經第一百四十四章 必須要修路第三十七章 成製藥商了第九百九十三章第二百一十六章 杜千羽的廚藝第十九章 元家莊園第八百九十一章 繼續海貿第五百三十六章 徐智第二十六章 百名侍女第九百八十七章 被氣笑了第九百四十三章 遇到張勇第六百三十章 格物學第九百零六章 程知節的想法第七百零二章審案衙門與緝捕衙門第七百零三章 供暖設備第八百五十八章 又遇媚娘第四百三十四章 魚鉤第六百二十一章 牽扯到科考第五百八十九章 煙花第六百三十五章 倒黴的文澤第三百八十二章 金秋十月第九百二十八章 鳳州糧價第九百七十章 加大投入第九百四十一章 出發興州第一百六十章 墨鏡第三十二章 電擊療法第八百四十一章 室內演唱會第四百四十八章 開始花錢第八百二十章 幾成把握第八百九十六章 衆女閨話第二百三十五章 手工香皂第七百九十章 迎賓樓第九百五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零二章 戶籍落戶第五百九十章 押平局第九百零一章 青稞第四十九章 將千羽許配給你第三百六十五章 李世民的思考第四百七十六章 空中飛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棉布上市第九百八十三章 紅袖團體第七百一十四章 太子的入股計劃第五百六十三章 尚書左丞戴胄第九百一十九章 不夜城第六百零五章 全民貨運計劃第九百五十六章 夜晚行動第三百九十九章 班底第九百三十九章 衆人密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