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財務危機

東宮。

“克明,你覺得此事當如何。”李世民問道。

“陛下,臣以爲,可行。”杜如晦說道。

“說說看。”李世民說道。

“從棉花收穫到銷售,長安的馬車數量增長翻三倍有餘,商人們來往長安與成都,加快了兩地貨物流通,成都上一年的稅收增長了兩成,今年可能還會增加,據臣瞭解長安馬市一匹普通的馬都賣到三十五貫錢了,數量上已經滿足不了需求,若是真能大量從突厥購置馬匹,可讓發展快速提高。”杜如晦說道。

“而且商人有錢,可充國庫。”杜如晦說道。

現在棉花生意火爆,李世民很關注百姓的穿衣吃飯問題,這棉布物美價廉,朝廷都訂購了十萬匹棉布所需要的花費並不多。

如果增加運力,那樣就會有更多的百姓可以使用便宜的棉布,想了一下後道:“好吧,此事就調遣一支北衙禁軍去吧。”

杜如晦明白了,調動的是陛下的私軍,看來這個事情不能張揚,這需要安排一下。

杜如晦從東宮回來的第二天就將事情跟元善說了,之後元善就開始行動起來了,選了五十名家丁給這燕北,都在長安城外的便橋匯合,商人團隊就聚集了不下三十名商人,其中有好幾個都是販馬商人,都是通過楊山那邊介紹過來的,棉花商會這邊又管理層的幾個人一起過去,商會預計採購三百匹馬,加上原有的兩百匹馬車,正好湊成五百匹的運力。

而股東背後的家族,他們也會購置大量的馬匹,目的很簡單,同樣是組建馬車隊,這樣賺取的錢就是他們家族的,趁着這個機會算是幫着商會壯大些聲勢,畢竟出動一次北衙禁軍可需要不少的錢。

元善的宗旨就是能夠利用的就不要浪費,反正有這人加入元善出的護衛隊的份子錢也會被平攤,主要還是爲了省錢,只是沒有想到商人團隊湊到一起都不下三百多人了,這股人馬數量還不少,這是去買馬的麼,看上去更像是去搶馬的。

帶着上百輛大車,裝滿了糧食,買馬只能用這個,長長的車隊還是很壯觀的……

“夫人,現在有地方裝錢了。”元善對着空空如也的地下室對杜如若蘭說道。

“夫君,這些錢真的全都用來買馬麼。”獨孤若蘭說道。

“當然是真的。”元善肯定的說道。

“可是,這個月的人員工錢還沒有發呢。”獨孤若蘭說道。

“……”元善無語了。

“咳,這個是爲夫考慮不周,最近有錢進賬麼。”元善問道。

“和平坊的火柴每累積到一百貫就會送過來,但是可能還不夠,莊園的家丁和丫環,以及建設商務區的工錢可不在少數,下個月的蠟燭錢給結算了也不夠的。”獨孤若蘭說道。

“需要那麼多錢麼。”元善疑惑的問道。

“商務區那邊現有工人一千六百人,管吃不說還每三餐貫一頓肉食,工錢不多可是消耗的肉食和糧食加在一起很貴。”獨孤若蘭說道。

獨孤若蘭顯然是有點着急了,一旁的杜千羽過來扶着獨孤若蘭道:“若蘭姐姐冷靜一些,夫君會有辦法的。”

這也不能怪獨孤若蘭說消耗糧食的問題,因爲這些幫工可不是現在的五里莊四里莊的人,被僱傭的那些人都是一天能吃一頓飽飯就算不錯的人,跟一開始的五里莊莊戶的情況差不多。

那些人肚子裡沒有一點油水,飯食消耗量極大,尤其還是這種管飯的工作,完全就是吃窮僱主的趨勢,再加上肉食雖然早有經驗限制了飯量,可是前期糧食的消耗量根本減不下來。

這就導致前期投入是很大的,適應一段時間之後纔會好一些,只是這纔剛開始沒幾天,正是需要錢糧的時候。

“衝動了,放心吧,大不了就賣幾個杯子好了。”元善嘀咕道。

元善還以爲自己現在很有錢了,可是轉眼之間就出現財務危了,造成這樣的原因還僅僅是因爲疏忽大意。

心說果然富豪都不是白來的,真是富貴的身子,屌絲的命。

“夫君你在想什麼呢,那麼入神。”獨孤若蘭說道。

“我在想,地下室要建個再大一點的。”元善回道。

“嘻嘻,少爺忘了麼,還有烏雞丸呢。”荷葉在一邊笑着。

“對哦,還有烏雞丸呢,不過這還要等銷售之後才能結賬呢,算了總會有辦法的。”元善說道。

元善現在總算是知道爲什麼越有錢越容易破產了,看來在經商方面屌絲的打開方式不對。

拿出算盤簡單算了一下,一百名家丁,四十名丫環,八十名工匠,五十名女工,修建商務辦公樓的一千六百名幫工,這還沒有算荷葉等大丫環,和掌櫃的工錢,就需要三千貫。

別看工匠少,但是他們佔得支出比例還是很大的,直接頂八百名普通幫工的工錢,在元家做工都是包吃包住的,現在棉紡廠和辦公樓的租金都是年付的,今年的房租找就交完了,只能拿明年的了。

再說這部分也沒有多少錢,即便建築風格上有所區別,但是租金卻不貴,想要這部分錢只能等明年的了,再或者就是用辦公樓套現或者加入持有分成中,但是那樣紡織城辦公樓就成了棉花商會的固定資產,最後吃虧的還是他自己。

因爲在商會中他持有的商會分紅只有棉布和紡織品銷售的一成,原材料棉花並不屬於棉花商會,而是屬於棉花商會的股東們。

說白了棉花商會就是個利益共同體,元善能夠得到的錢只有棉布銷售的一成,按照現在的紡織廠的紡織速度每個月元善能夠分到將近一千貫錢。

棉花商會股東們能夠賺錢,那都是因爲他們的棉花原材料銷售量佔很大一部分收入,但那跟元善一點關係都沒有,想要賺的多就需要讓紡織廠的生產的上品賣的更多,眼下顯然產量不足,未來還歲出現新的紡織廠,同樣會盜取珍妮紡織機,然後出現市場競爭的關係,到時候大唐的紡織技術將會大大的提高,等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原材料豐富,勞動力已經滿足不了生產需要了,到時候不知道能不能爆發第一次工業革命。

說實在的元善還是有點小期待的,不過縱觀歷史,唐朝要爆發工業革命似乎還不太現實,先等待大地主們崛起吧,但是李世民會讓這種事情發生麼。

元善想着想着就陷入了思考當中,完全忘記了,他現在還在爲錢發愁,每個月三千貫錢到底是怎麼造成的,他竟然一點反思都沒有,這或許就是屌絲的夢太真實,讓他不願意醒來。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第一百五十二章 鬼獵騎第七百一十五章 最近有點虛第二百零八章 告發元善第七百七十章 機會來了第六百一十章 兩地運輸第一百零七章 腦震盪第二百二十二章 蒸汽機與車第七百八十七章 搞事情的魏徵第六百六十九章 溜號的元善第三百四十二章 三十六計第六百六十四章 忽悠李淳風第七百七十六章 三年大發展第一百三十一章 棉花種植計劃第二百五十一章 用地緊張第九百三十三章 收押張俊義第五百七十四章 戴胄的咳嗽第九百一十七章 新型鋼材第六百零三章 婉柔與玲瓏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有喜了(大結局)第八百六十三章 四國島平定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提賜婚第四百三十三章 獨孤氏血脈第二百七十八章 姚正與孫思邈第三百六十二章 招商登記表第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遣唐使第九百六十九章 印染技術第一百六十三章 衝進杜府第三百五十六章 預賣玻璃板第八十六章 水泥第七百九十一章 長安動態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子豪投八十萬貫第二百四十五章 肥皂宣傳活動第五十四章 棋如鬥智第三百六十七章 發展畜牧業計劃第三百一十二章 五星級酒店的構想第三百八十七章 調料作坊第十五章 曲轅犁換錢第八十一章 又買地第五百四十七章 還錢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醫署七老第八百零六章 侯君集急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雞冠油第一百四十九章 神棍當定了第七十章 大唐灌鋼第一百八十六章 錢堆滿倉第六百零一章 作詩助興第二百五十七章 徵兵安排第五百六十章 漢王第二百一十九章 鍋爐壓力第五百五十章 狀元書局第三百八十九章 馮智戴第六百一十七章 岐州鐵路第一千零二十章 皇帝出動第六百七十三章 油炸食品第三百五十三章 元氏活血通絡膏藥第一百三十七章 太子與秦王第三百九十章 皇家典藏第四百零二章 錢山變錢堆第九百二十章 蘭州鐵路擴展第七百九十七章 武媚孃的心機第六百六十一章 貞觀八年第五十一章 尉遲敬德第九百章 八十萬貫交易第六百一十五章 擴大鐵礦產量第二百五十八章 外包加工第八百三十九章 升級擴音設備第三百八十章 娛樂室檯球第八百三十九章 升級擴音設備第七百四十章 下一站越州第八百九十一章 繼續海貿第一百四十六章 沒剎車第五百二十一章 工部尚書閻立德第四百三十七章 相親活動第五百八十八章 綻放光彩第五百六十八章 元善的懷疑第二百三十三章 商人的臉皮第六百八十二章 太子賣煤第四百三十九章 發兵東突厥第三百一十章 校場放炮第四百六十七章 封賞第二百四十章 調任兵部侍郎第四百七十六章 空中飛人第一百八十章 開國縣子第二百零二章 詠春葉問第五十七章 刁蠻凝洛第十五章 曲轅犁換錢第八百六十二章 意外的進攻第八百零七章 祿東讚的建議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東海州福利第九百零一章 青稞第四十六章 戰刀的威力第九百二十三章 監管少府監第四百八十五章 太子受驚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肥皂宣傳活動第一百九十五章 單獨約見第三百六十二章 招商登記表第二百六十章 集中倉庫預算第七百一十三章 銷售蒸汽機第五百五十二章 車載大炮第八百六十一章 蘇定方心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