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愷撒這裡的新婚燕爾,遠在塞爾王國的淪陷區內,一隻打着雄鷹旗幟的軍隊正有序的離開船隻,在港口的廢墟中列隊。
這些人,正是塞維烏斯領導下的歐羅巴傭兵團了。
爲什麼他們會出現在這個地方呢?那就得從幾天前說起了。
在船隊駛入尤金海峽之前,塞維烏斯突然決定干涉葉格王國和塞爾王國的戰爭,奧薩西斯和約瑟夫船長表示過不解,但塞維烏斯的理由直接就說服了他們。
“如果我們在塞爾王國連連戰敗的情況下主動加入幫助他們,等戰爭結束後,塞爾人一定會向我們表示感謝,提供一筆豐厚的謝禮。”
因此,船隊就駛入了已經沒有戰船封鎖的尤金海峽,直接停靠在了被屠城的港口城市艾隆,這座城市在屠城以後就被葉格人廢棄,留下一片廢墟向過往的船隻述說曾經遭受過的不幸。
或許是因爲對塞爾王國的戰爭十分順利,葉格人也就因此放鬆了警惕,不僅放棄了尤金海峽的封鎖,還對遠征軍的屁股後面一點防備都沒有,就算是歐羅巴傭兵團佔據了艾隆廢墟,他們也絲毫不知道這件事情。
把艾隆損毀嚴重的城牆稍作修補並留下兩百人看守船隻後,塞維烏斯就帶着傭兵團離開了這座只剩下廢墟的城市,向西而去。
沿着鋪石路行軍,沿途皆是暴露在野外的人類屍骨,此時已進入夏日,炎熱的陽光照射下,路邊的屍體都開始發臭腐爛,成片的令人作嘔的屍臭連歷經戰陣的傭兵們都無法忍受,加快行軍速度想要擺脫這片範圍。
然而,他們很快就發現方圓數十里都是瀰漫着濃濃的屍臭,腐爛的屍體隨處可見,禿鷹野狗等食腐動物都聚集在旁邊,大快朵頤。
“這些葉格人可真是殘暴啊。”好半天,塞維烏斯才咬着牙說出了這樣的評價,就算是他以前在多格羅大陸上的國家服役時,也沒有見到過這種景象,因爲各國軍隊基本都是隻把目標放在打擊敵人軍事力量上,而葉格人,給人的感覺就像是要把塞爾王國亡國滅種。
接着,又是一天的行軍,一直到隔天中午,傭兵團才見到幾座還在燃燒中的村莊,村口吊死在樹上的平民屍體還很新鮮,看樣子是剛死不久的。
塞維烏斯並沒有讓傭兵團入村尋找倖存者,他知道里面是不可能有的,火勢這麼大,等會連自己的士兵都保不住。
“加快行軍速度!葉格人就在前面不遠處!”塞維烏斯高聲命令道,傭兵團隨即加快行軍速度,沿着鋪石路繼續向西而去。
同時,奧薩西斯也率領麾下僅存的十餘名努米底亞騎兵衝出隊列,在傭兵團之前打探情報,直到一個小時後,他們終於發現了一隻押送被俘平民的軍隊。
奧薩西斯知道就憑自己這幾個人無法戰勝葉格人的小隊,他就在遠處靜靜觀察着這一隻隊伍,他發現,裡面有一個騎馬的看似軍官的人,以及八十名裝備皮甲手持長矛的步兵,他們押送着百來個用繩子束縛雙手的平民和一車物資。
看樣子,應該是葉格人派出的徵糧小隊,在徵集糧草的同時摧毀塞爾人的村莊,抓捕平民充當奴隸,或是在接下來的戰爭中當做炮灰。
讓幾個人回去和塞維烏斯報告這裡的情況,奧薩西斯則繼續跟着這隻小隊,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他有些目瞪口呆。
只見葉格人的小隊靠近一片樹林時,從樹林裡面突然飛出稀稀疏疏的箭矢,猝不及防的葉格人隨即被射殺好幾個士兵,遭到襲擊的士兵們大呼小叫,隨即在軍官的命令下舉盾列陣在隊伍前面,警惕的看着樹林。
然而,在他們警惕的目光中,樹林卻是再也沒有什麼動靜,彷彿剛纔射出的箭矢的人已經轉移了。
又等了一會,葉格人軍官按捺不住,命令幾個人離開隊列進入樹林探查,那幾個被點名的士兵不情願的嘟囔着,戰戰兢兢的走進樹林,預想裡的襲擊並沒有發生,他們鬆了口氣。
而就在這時,塞維烏斯帶着的傭兵團趕到,在和奧薩西斯瞭解情況之後也不廢話,直接撲向注意力還放在樹林的葉格人軍隊。
“敵,敵襲!”
傭兵團的動靜很快引起了葉格人的注意,其中一個士兵在發現傭兵團之後,嘶聲尖叫起來,這些葉格士兵隨即陷入混亂,哪怕是軍官拔劍高喊也無法使他們鎮定下來。
八十人對一千多人,誰能保持鎮定?
戰鬥僅僅是一個照面就結束了,面對人數龐大的傭兵團,葉格人瞬間奔潰,除了幾個戰死的人,其餘都跪地求饒,將生命的主導權拱手交給這隻陌生的軍隊統帥。
通過一個被俘的恰巧懂得多格羅大陸語言的塞爾商人,塞維烏斯很快就從俘虜口中得到關於這場戰爭的信息。
根據俘虜所說,葉格軍正在圍攻塞爾王國第二大城市貝蒂爾德斯坦,在那座城市已經集結了塞爾王國幾乎三分之二的軍隊,和葉格人的所有遠征軍。
塞爾人的駐軍數量大約在一萬左右,而葉格人的軍隊有一萬五千人。以兩軍的數量來塊,此戰決定了這場戰爭的結局,若是塞爾人戰敗,就無力抵抗葉格人接下來的進攻;葉格人戰敗就只能黯然退出塞爾王國,本土也將受到威脅。
如何在接下來的戰爭立下大功,讓塞維烏斯陷入了沉思。
看着塞維烏斯有些苦惱的表情,那個叫做斯坦利的塞爾商人大着膽子說道:“將軍,其實葉格人的軍隊裡真正具有戰鬥力的只有一部分,其餘都是像被您俘虜的這些只能欺負平民百姓的士兵,戰鬥力不高。”
“那你們國家怎麼會在他們的進攻下節節敗退?”
“說來慚愧,我們國家的軍隊常年沉浸在和平里,疏於訓練,再加上軍隊領導層貪污腐敗,在面對葉格人入侵時無法及時組織起抵抗,所以纔會節節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