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公族撤軍

無數物質從信都運往邯鄲,一隊隊魏軍接受物質之後如潮水般離去。一名名禁軍士兵以及邯鄲守軍在將領們的帶領下,走入邯鄲。魏國的旗幟早已消失不見,趙國的大旗重新插到了城牆之上。

邯鄲北門最後數萬公族之兵嚴陣以待,趙種率領文武百官,替興平君等公族封君送行。

一樽樽酒水被內侍分發下去,趙種端起酒樽對着他們一敬:“去歲國家危難,幸虧諸位封君趕赴國難,這才保我趙國免受魏國欺凌。如今危機已解,諸位即將回歸封地,再次相見不知是何年月。寡人心中不忍,唯有一樽酒水,爲諸位送行“。

“謝大王賜酒,祝我趙國、國運昌盛,武運昌隆。大王身體安泰“。衆位公族封君全部舉起手中的酒樽,躬身祝福。

趙種環視眼前的十數位公族封君,將酒樽中的酒一飲而盡。衆封君見狀也喝盡樽中的酒水。

“侄兒趙緤在此預祝諸位叔、伯長輩一路順風“。不等趙語發話,趙緤搶先出言。

興平君等衆位封君微微皺起眉頭:“多謝二公子吉言“。

“侄兒趙語也再次祝諸位叔、伯長輩一路順風“。趙語見趙緤搶先出言,雖然心中有些不悅,但還是忍了下來。

衆位封君對着趙語一禮:“謝太子之言“。

“大王有四子,除去三公子鎮守代郡之外,應該還有一位公子。可爲何老臣並未見到“。一名老邁的公族封君目光環視,對着趙種發問。

此言一出,衆位封君的目光齊齊看向趙種,一時之間氣氛有些詭異。

趙種好像完全沒有察覺出氣氛的變化,對着衆位封君露出一絲笑意:“有勞諸位,掛懷寡人的幼子。今日寡人下旨讓幼子前來,奈何他身體不適所以這才未能到此處送行,還請諸位封君海涵“。

“原來是病了,不知大王是否讓太醫前去診斷?“。聽聞趙無銘病了,一衆封君視若無物的紛紛議論。

“這可是昔年安陽君在這世間最後一位親人,我等可不能讓他就此夭折“。

“去歲本以爲能見到四公子一面,奈何四公子卻以離去“。

“如今他身體又不好,沒想到此時居然還是見不到“。

“此次離去,恐怕今生再無緣得見那個孩子“。

“若在九泉之下,被安陽君問起此事,我等又應該如何作答“。

聽着這議論紛紛之言,趙種臉色逐漸鐵青。畢竟爲王多年,知道此時不能露出這樣的面容,隨即面色漸漸轉爲平淡。此子果然不能再留,快刀斬亂麻才能以絕後患。

雖然趙種面色變化的很快,但還是被興平君敏銳的捕捉到了,目光環視衆位封君。議論之聲,霎時爲之一靜:“諸位、此時是時候該回去了“。

“興平君、可我們此次卻並未見到四公子,如此回去……“。一位年老的封君是有不甘的對着興平君詢問。

話音一落,其餘諸位封君都想出言。興平君擡頭看了看天色,對着他們一語雙關:“早回去早安心,四公子是大王之子。只要他活着,看與不看又如何?“。

“興平君所言在理,是我等執着了“。衆封君紛紛反應過來,隨即點頭。只要那個孩子活着,其餘的並不重要。

興平君見他們回過味來,對着趙種一禮:“此去離去,以我等的年歲,再難相見還望大王保重“。

“望大王保重“。衆封君躬身一禮,向趙種辭行。

趙種帶着文武百官躬身回禮,衆人禮畢。

興平君帶着衆位封君轉身,緊接着大軍轉向,往前方緩緩而行。

看着他們越行越遠,趙種大舒一口氣。想到趙無銘,隨即轉身看向文武百官:“這段時間忙着贖回邯鄲,以邯鄲守軍最爲勞累。國尉何在“。

“老臣在“。國尉薛禮上前一步,對着趙種躬身一禮。

趙種對着國尉吩咐:“寡人要犒賞邯鄲守軍將士,傳寡人旨意。命國尉在邯鄲城外組織宴會,邯鄲守軍將領必須參與。與此同時邯鄲守軍士卒,可回軍營休假一天“。

“大王……“。薛禮感覺這其中有些不妥,對着趙種出言。

趙種立即打斷薛禮的話語:“寡人並非是那不知情理之人,贖回邯鄲運送物資、交接防務,以邯鄲守軍出力最多。反觀禁軍卻偷奸耍滑,所以寡人決定,讓邯鄲守軍修整一日,禁軍將士替邯鄲守軍接管防務,明日之後在交接回來。寡人希望國尉,不要推辭“。

“遵旨“。見趙種語氣堅定,薛禮想到這段時間,邯鄲守軍將士確實累了。也就不在反對。

趙種見薛禮不在反對,心中大定,目光看向趙語:“寡人身體不適,就讓你替寡人犒賞邯鄲守軍將士“。

“父王?……“。趙語察覺到了一絲不妥,卻又說不上來。大王安在,就算禁軍接管邯鄲守軍防務,應該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出來。

趙種是有不悅的看向趙語:“難道太子有所異議?“。

“父王賞罰分明,兒臣遵旨“。趙語躬身一禮,連忙接旨。

趙種見兩人都已遵旨,嘴角泛起笑意,目光環視羣臣最後將目光落在趙緤的身上:“緤兒立即回城,傳旨禁軍接管防務。今日寡人,要重重的責罰於他們“。

“兒臣遵旨“。趙緤領命,走向不遠處的一輛馬車,車伕一甩馬鞭往邯鄲城中疾馳而去。

趙種見趙緤遠去,心中突然升起一股暢快之感:“回宮“。

“遵旨“。文武百官紛紛領旨,簇擁着趙種往城中走去。

趙語看着趙種帶着羣臣離去,不由得鄒起眉頭,不管怎麼想總感覺此時透着蹊蹺。不由得下意識的低聲詢問自己:“父王爲何要讓十五萬邯鄲守軍將士休假?更讓孤在這裡犒賞他們?難道真的是爲了賞罰分明“。

“太子在想着什麼呢?不知可否告知於老臣“。薛禮聽見趙語自言自語,對着他詢問。

薛謙聽見其父的話,目光也看向趙語:“太子可是心中有事?“。

“孤總感覺此事蹊蹺,爲何要在城外設宴嘉獎邯鄲守軍將領?爲何還下旨讓十五萬邯鄲守軍士兵回營修整?如此一來,這邯鄲豈不是全是禁軍“。趙語對薛謙和薛禮父子並不隱瞞,對着他們一連串的詢問。

薛禮想到剛剛趙種送別公族封君的時候,心中頓時已然明白其中緣由,目光看向趙語:“敢問太子、大王安在,這些禁軍是否敢行大逆不道之事“。

“絕對不敢行此事“。趙語搖了搖頭,不假思索的否決。

薛禮接着詢問:“既然禁軍不敢行大逆不道之事,那其餘的事情,又與我們有何干系“。

“其餘的事情?難道國尉你想到了什麼?“。趙語一愣,對着薛禮詢問緣由。

薛禮故意微微搖頭:“老臣不知,但既然這些都是大王的意思,做臣子的照辦就是“。

“父親、大王是不是有意在調開我等以及邯鄲守軍“。薛謙對着薛禮詢問。

薛禮看向薛謙,露出一絲笑意:“調開如何不調開又如何?大王想要做的事情,我等又如何阻難“。

“父王這麼苦心積慮,到底會做什麼事情?“。趙語聽出了薛禮的意思,心中升起一陣不詳。

薛禮嘴脣動了動,看向趙語,半晌還是決定說出:“今日四公子未曾到來“。

“四、四弟“。一瞬間趙語恍然大悟,對於趙種方纔的安排頓時明瞭,心中大急。

薛禮見趙語大急稍微思索,對着他相勸:“老臣建議太子對此事不要過問爲好“。

“爲何?“。趙語看向薛禮,不明白他到底是何意。

薛謙的目光也看過來,薛禮沉吟片刻,在心中權衡對着趙語分析:“大王殺四公子,對太子有益無害“。

“若國尉只是這個理由,只怕國尉說服不了孤“。趙語微微搖頭,作勢就要往邯鄲城中走去。

薛禮見狀連忙出言阻攔:“太子且慢,就算太子想要救四公子也不可貿然入邯鄲以及王宮“。

“不進入邯鄲,不去王宮又能如何救四弟?“。趙語停下腳步,看向薛禮,目光滿是狐疑。

薛禮並沒有急着回答,反倒對着趙語解釋:“等老臣說完爲何建議太子作勢不理,會對太子有益無害,在聽憑太子決斷“。

“國尉請講“。趙語見薛禮說的這麼鄭重,隨即對着他詢問。此時邯鄲城中正在換防,父王就算要殺四弟,也還需時間。

薛禮見趙語不在前行,隨即對着他解釋緣由:“太子可知昔年安陽君之事“。

“孤自然知曉“。

“既然太子還記得,那可知爲何這十幾年來,大王一直在肢解公族勢力“。

“這十幾年孤將此事看在眼裡“。

“那不知太子可知,爲何大王執意要肢解公族勢力“。

“那是因爲公族勢力龐大“。

“那是表面上的原因,不知太子可知真正的原因“。

“不知“。

“昔年大王登上王位,趙勝在魏武王的支持下起兵叛亂。是大王說動了當時的安陽君,放棄公族不參加公子爭位的祖訓出兵彌平叛亂。至此大王的心中,對公族就留下了心結。魏趙交惡,婁煩和林胡聯手南下。我趙國剛經歷叛亂早已元氣大傷,不得已公族子弟奔赴北方組建軍隊阻攔胡人,於是公族做大。大王對安陽君漸漸開始心生忌憚,奈何公族已成蒼天大樹只能靜待時機。魏武王駕崩,大王和韓王聯手,出兵魏國。安陽君最開始並不贊成出兵,奈何大王執意如此只能攻擊魏國。魏國猝不及防之下遭到兩國偷襲險些亡國,卻不知爲何大王和韓王談崩,兩國各自撤軍。就在回國之時,安陽君突然離世。有消息傳言,安陽君其實是爲大王所殺。那日六十萬公族大軍險些兵變,是興平軍救了大王,安撫了那些公族封君。於是這些年來,大王一直在削弱公族勢力“。

“這與孤救四弟有何干系?“。

“敢問太子,四公子可有根基“。

“沒有“。

“在敢問太子,公族可是死心塌地的跟隨四公子“。

“傳聞那些公族封君都是昔年和安陽君並肩作戰之人,他們之所以保四弟,只是因爲安陽君和他們的生死情誼。可他們的下一輩,卻並不會擁護四弟“。

“既然是生死情誼,那他們有沒有可能會兵變,保四公子的性命“。

“兵變?“。

“若兵變成功,四公子登上王位又是否能掌控局勢?“。

“沒有根基,只能成爲傀儡,可是他們會兵變嗎?“。

“以老臣對他們性情的瞭解,若大王殺四公子。他們則必會兵變,若大王不殺四公子則不會“。

“既然國尉知道四弟被父王所殺,會釀成一場大亂,那爲何國尉卻不加阻攔“。

“因爲大王和那些封君們都老了,若大王速度夠快,一旦四公子被殺。當木已成舟之時,公族就無理由兵變。若太子想保四公子,只需要遣人給那些封君們送信即可。但老臣不得不提醒太子,留着四公子在世,有可能會被公族之中的野心之輩利用。一旦大王駕崩,公族之中的野心之輩相互串聯,擁護四公子發動兵變。則王室大權旁落,萬劫不復“。

“若興平君等人在世,公族之中的野心之輩就翻不起浪花“。

“如此看來,太子是想賭一次?賭興平君活的夠久“。

“不錯“。

薛禮稍稍思索,間趙語態度堅決半晌緩緩點頭:“既然太子以下決斷,那就給興平君一個人情。如果他活的夠久,那麼這些公族就是太子的助力“。

“多謝國尉成全“。趙語見薛禮讚同,對着他一禮。

薛禮往邯鄲方向看去:“既然如此老臣就助太子一臂之力,在此處召開宴會,順勢佔了這座北門。待興平君等人趕到之時,由邯鄲守軍護衛而去,看何人敢阻攔“。

“謙兒、你與興平君兩個孫子還有幾分交情,不如就讓你去送信吧“。不等趙語出言,薛禮對着薛謙吩咐。

薛謙一禮:“謹遵父親之命“。

“太子、我等就在這裡舉辦宴會,同時等候興平君等人到來。一旦城中形勢危急,就立即護送封君們入宮,則可保四公子無恙“。薛禮對着趙語提議。

趙語見薛禮安排的如此周全,隨即點頭:“就依國尉之言“。

見薛禮和趙語都以談妥,薛謙想到即將面對的局勢,連忙尋來一匹戰馬。隨後翻身上馬,重重拍打馬背往興平君等人,離去的方向疾馳而去。

第一百六十八章 恩怨消第二百四十七章 再起波瀾第九十二章 戰骨都侯第七十章 疑兵退敵第二百三十七章 婁煩臣服第二百四十五章 五萬降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趙緤之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戰呼延鶴(二)第一百零四章 匈奴斷糧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危急第五章 青雀的驚訝第一百零七章 衛青霍去病(上)第三章 漢城第八十章 小戰告狀第一百四十六章 比拼獵物第一百一十七章 漢城親衛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間遊獵第八十七章 匈奴大當戶第五十一章 青雀失蹤第一百四十六章 比拼獵物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臂男子第四十五章 禍起(下)第二百章 提議比試第二百一十三章 漢國究竟如何(一)第八十章 小戰告狀第二百五十五章 酒樓閒談第六十六章 禁軍襲營第二百五十章 擦肩而過第一章 初入戰國第一百九十六章 親衛軍佩劍第二百四十一章 漢王第一百七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章 劫獄第四十二章 三千親兵第一百九十章 戈都來訪第一百七十一 決斷第九十六章 韓信之計第一百九十二章 趙雍的騎射第二百六十八章 會見燕王第十七章 戰果第一百三十六章 申屠休的擔憂第一百二十四章 制定方略第五十八章 魏昂來襲第七十九章 削兵權第一百一十七章 漢城親衛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間遊獵第五十一章 青雀失蹤第二百五十五章 酒樓閒談第二百四十章 信都攻防戰第一百八十章 趙語爲王第一百二十四章 制定方略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間遊獵第二百零八章 禮樂與家國第一百一十三章 右賢王之計第六十四章 歸營決議第二百五十八章 誰是王后第七十六章 形勢危急第三十三章 千夫長分兵第十三章 漢軍之威(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孫張之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臂男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墨家第六十六章 禁軍襲營第一百七十四章 孤獨王者第一百一十二章 佈置疑兵第四十七章 入獄第一百九十八章 諸國使節入宮第一百四十九章 聶仇往事第三十五章 對戰千夫長第一百九十六章 親衛軍佩劍第二百二十六章 婁煩攻略第一百二十三章 漢匈停戰第二百五十九 左志爲難第一百二十二章 凱旋而歸第十二章 整軍備戰第九十三章 逼降骨都侯第一百七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九十五章 聶仇負傷第五十六章 潰軍歸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說服趙疵第八十六章 謀劃中部草原第三十六章 牧民的哀歌第一百六十章 意外來客第三十三章 千夫長分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衛青奇襲第一百一十三章 右賢王之計第一百六十八章 恩怨消第二百五十章 擦肩而過第一百七十四章 孤獨王者第二百四十二章 請穿王冕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戰送信第三章 漢城第四十四章 禍起(中)第六章 赴宴第一百一十二章 佈置疑兵第一百四十九章 聶仇往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佈置疑兵第一百八十八章 沈川覲見第三十八章 清點收穫第二百六十六章 雲渺爲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