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秋季格外的冷,老人們說這是要動刀兵的跡象,叫家裡人沒事少出門。
紫禁城中也冷,太陽彷彿失去了溫度,徒然耀眼。
從方醒南下開始,宮中就多了肅殺。
北方的整頓清理正如火如荼的進行着,皇帝在監控着進程,百官幾乎沒有能置身事外的。
宮中緊張,但和皇帝的女人和孩子無關。
太后終於去看了一眼那個小名叫做‘玉哥’的孩子,孫氏感激零涕。
沒有祖母的關注,玉哥一輩子都將揹負着‘被長輩厭棄’的名聲。
於是宮中關於玉哥的議論終於是消停了許多,至少不會是一個靠着皇帝才能站住腳跟的皇子。
而皇后卻繼續在過着自己的日子,恍如與世無爭。
“母后,弟弟吐口水!”
坤寧宮中,端端穿着漂亮的小裙子跑進了房間裡,然後趴在做衣服的胡善祥的腿上喘息着道:“母后,弟弟不乖。”
胡善祥放下小衣服,摸摸她的後背,嗔道:“你又去逗弄你弟弟了。”
她眉眼含笑的擡頭問道:“玉米呢?”
門邊有宮女答道:“娘娘,殿下在外面學步,走的可好了。”
胡善祥覺得有些眼花,就揉了揉,說道:“三歲了,也該能走了。”
端端在她的腿上側臉問道:“母后,我幾歲會走的?”
胡善祥笑道:“比你弟弟早。”
端端一下就得意了,然後又跑出去,說是教玉米學步。
等她走後,怡安就進來了。
“娘娘,那邊做了一道點心送去了寧壽宮。”
胡善祥微笑道:“前幾日無憂進宮和端端在母后那裡玩耍,說是年歲上來的人要少吃點心,免得身子不好,也不知道是哪來的道理。”
WWW ▲тт κan ▲℃O
怡安有些意外胡善祥的反應,猶豫了一下,就放棄了勸說她也跟進的想法。
“北邊最近有些鬧騰,陛下那邊煩心事不少……”
“本宮知道了,少拿別的事去煩他。”
“金陵有人快馬通報,興和伯在那邊拿了不少人,說是沒路引遠行的,全是……士紳。”
怡安的通報就到這了,再下去就是干政。
胡善祥拿針在自己茂密的秀髮中插了幾下,然後說道:“記得當年還在家時,家父有時候要出門也是煩心路引。只是……”
怡安重重的道:“這是祖制!興和伯怕是孟浪了。”
胡善祥堅定的道:“興和伯肯定和陛下有溝通,這不是孟浪,一定不是!”
……
“陛下,路引一旦取消,百姓自由遷徙,那……臣不敢想那混亂的景象。”
“陛下……”
金幼孜覺得方醒天生就是能折騰的,而且膽子特別大。幸而是文皇帝寵信他,他要是生在洪武朝的話,金幼孜覺得掉腦袋都是輕的。
“路引乃是祖制。”
作爲首輔,死守祖制自然是不行的,也是呆板和無恥的。所以楊榮在沉默。
所以金幼孜繼續說道:“沒了路引,各地客戶比主戶還多,怎麼查戶籍?案子必然增多,各地疲於奔命,亂套了,肯定亂套了。”
幾位輔政學士都面露贊同之色,覺得這個建議真的是在信口開河。
至於扯上祖制,在輔政學士這個級別還扯這個,皇帝肯定會記在小本子上,下次就收拾你。
祖制從來都不是理由,唯一的理由就是利益牽扯。
楊溥的面色有些鐵青,說道:“陛下,興和伯這是胡鬧,由着自己的性子來,國朝多年,臣從未見過這般……跋扈的臣子。”
楊溥從詔獄出來後,哪怕是被安排在帝王身邊,可卻沉默寡言,即便是君王垂詢,必定也是穩重爲先,所以得了文皇帝的稱讚,說他乃是謀國之臣。
謀國之臣,幾乎和託孤重臣一個意思。
所以從此沉默寡言的楊溥就成了百官暗自揣摩的對象。
從前年開始,他的沉默漸漸在變化。
有心人統計過,他的變化主要是針對皇帝和方醒,而具體些就是那些革新。
這是一個保守派,如同史上的那些保守派一般,他總是不喜歡過多的改動。
這樣的日子不錯,我們還是享受生活吧。
這就是保守派的宣言。
wωw☢ тtkan☢ ¢o
可朝堂上不可能只有革新派,各種聲音必須都得有。
——當朝堂之上都是一個想法時,大明就危險了!
所以朱瞻基把那些反對者留在朝堂上,他需要這些人來警醒自己。
而方醒顯然也深諳這個道理,從沒見他倒過誰。
不,他倒過,朱瞻基記得他處心積慮的倒過紀綱。
楊士奇皺眉道:“跋扈談不上,起因本官也知道,那些被拿了的百姓並無情弊,只是疏忽了,或是僥倖了。只是爲了這個就受刑,甚至是流放,興和伯大抵是不忍吧,所以才上了奏章。”
楊榮出班道:“正是如此,興和伯想必是不忍,陛下,臣以爲既然是無心,可否網開一面……”
朱瞻基面無表情的道:“此事從長計議,你等不必緩頰。”
楊榮和楊士奇尷尬的回班。
他們想把這事打混過去,可皇帝卻明察秋毫,尷尬啊!
朱瞻基仔細看着奏章,再次擡頭時,神色已經變得從容起來。
“興和伯說路引於大明初期是臂助,到了現在,路引已經成了禁錮,把百姓限制在一地的同時,也把大明的發展定在了一個高度,再也無法寸進的高度。”
朱瞻基的眉心微微皺起,問道:“諸卿以爲如何?”
“確實是這樣。”
楊榮第一句話就在爲方醒站臺,後面一陣冷颼颼的眼神。
可楊士奇也跟着出班道:“陛下,前宋可是沒有路引,百姓遷徙順暢,雖然官府麻煩了些,可前宋的商業蓬勃,前所未有。”
他看了一眼羣臣,堅定的道:“臣深知路引對百姓的禁錮,包括臣的家人也在其中,出個門都得去報備辦路引,回來還得消了,陛下,臣附議。”
楊士奇居然贊同取消路引?
這下連楊榮都有些吃驚了,至於其他人自然更是瞠目結舌,楊士奇見狀就說道:“臣的侄子上月就差點被抓,他說沒百里,可巡檢司的人說超了,兩邊爭執,最後臣的侄子就報了臣的名號,這才得以脫身。陛下,連臣都覺得是禁錮,百姓如何?”
“楊大人誇大了。”
“就是,沒了路引,敢問那些百姓涌入城市,如何應對?”
“前宋不禁止,百姓到處遷徙,多少禍事都在其中?”
楊士奇回身道:“可前宋以一隅而扛強敵,全賴的就是商業。”
楊士奇瘋了!
羣臣都不想和這個有名的老實人爭執,只是避開他,說着路引的好處,以及取消路引後的壞處。
朱瞻基不置可否的道:“此事諸卿好生思量,金陵那邊抓了不少違禁的……士紳。”
臥槽!
這是綁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