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爲下*。風流靈巧惹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曹雪芹先生對晴雯的態度可以由這首詞看出來,曹雪芹先生認爲她是霽月在天,她的人品很是難得,光明磊落,她會壽夭是因爲周圍環境的黑暗,可見曹雪芹對她的基本態度還是肯定的。?
但是我卻要反過來說一說,因爲曹雪芹先生寫這部書時,常是照着本來的面貌還原生活,所以他即使偏向這個有傲骨的奴才,但在寫作中仍是寫出了她衆多的毛病,其中當然也有很多是她致死的原因。?
首先,很多書裡爲了表揚這個擁有反抗思想的奴才就會把她描寫成一個先進的戰士,其實呢?她真的有大家說的那麼有思想嗎?錯,她充其量也就是和寶玉一樣,一方面,她認識到這種看似舒適的生活其實就有着對她們這樣人的壓迫,但另一方面,她卻是離不開這種生活的,她只能依附於這種生活,離開這種生活回到貧困的家中,她也就象剛開的劍蘭送入豬窩一樣,夭折了。?
其次,她是不是真的就是個奴才呢?當然不全是。雖然她身份低微,她是沒有父母被賣入賈府的,但是她卻被老太太收在身邊,而且還可以將自己的哥哥也介紹進府,後來跟了寶玉,也是房裡數一數二的大丫頭,在賈府的金字塔結構中,這種大丫頭其實就是僅次於主子的二主子。什麼是奴才呢?在大觀園中有比她身份更低微的人,婆子,老媽子,即使就在一個怡紅院,其中也有一干小丫頭是聽她們差遣的。這種大丫頭有時權利很大,可以代主子管教小丫頭,如果說主人欺負奴才是封建社會的一種無奈的話,那奴才之間互相比大小,互相爭鬥就是可悲,在有一回中,晴雯處罰偷東西的小丫頭墜兒時,先掐先打還拿簪子戳,最後就一句話把她趕出去,還讓別人無可辯駁,這中間,小丫頭有錯,但是晴雯也確實是有倚勢壓人的嫌疑,而且那狠辣的態度,也很有鳳姐遺風。?
第三,晴雯是不是真的不愛寶玉呢?我個人意見,她是愛的。請看,她總是與襲人拌嘴,雖然這有很大一部分是她看不慣襲人,但是其中就沒有一點嫉妒嗎?襲人說了句“我們”,就被她抓住把柄大加諷刺。她還諷刺麝月,看不得麝月得了兩件太太給的衣服就喜笑顏開,但是後幾回,她卻搶着送東西說也要去“顯個好”,寶玉給麝月梳頭時,她躲在門口偷聽,她其實很多時候都在注意這寶玉,注意着和寶玉接近的丫頭,例如小紅和寶玉略有交集,就被她粗暴打斷。她曾笑着說“沒什麼我不知道的”就是因爲她時時在注意!但是晴雯是有骨頭的奴才,她不願卑微的愛一個人,她總想要和寶玉站的平等一點,她不能象襲人那樣謙卑的愛一個人,她有她的特點,有點象野蠻女友,漂亮卻不溫柔,襲人曾笑寶玉“每天不挨她兩句硬話襯你,是再也過不去的”,可見,晴雯這種欲擒故縱,以退爲進的手段還是有用的。?
第四,晴雯的志向,晴雯能有什麼志向呢?她反抗性再強,她能知道反抗什麼嗎?她茫然的鬥爭着,其實都不知道鬥爭什麼,她期望得到的是什麼呢?平等?怎樣的平等?她一個從小生活在富貴鄉中的女孩,也算是嬌生慣養的了,她離開這個富貴錦繡地,她能做什麼?她的苦惱有很大程度上是不知道該怨什麼該爭取什麼,她明白自己身份卑微,是無法和寶玉站在同一高度的,但是她卻想能那樣,她的最高目標,也不過就是可以成爲小姐與寶玉談個平等的戀愛。她的悲劇就是因爲希望的比得到的多,她的心太高,所以永遠無法和襲人一樣隨遇而安,於是總是痛苦着。?
第五,晴雯的人際關係,晴雯爲什麼會落得那個下場的,很大一部分是因爲她極度失敗的人際關係,她不能得到上級的垂親,這很正常,即使現在一般人也是不喜歡這種倔強人的;她也沒法得到下級的好感,她喜歡仗勢欺人,她看不起比她更卑微的人,凡事都要佔先,所以一但事發,一羣人就將她告倒,最後落個被掃地出門的下場。這點在我看來真的不如襲人,襲人遠比她有交際的手段。?
淺談幾句,覺得還是辭不能達意啊。?
沒有任何藉口讀後感?
出差在長島,每天晚上努力讀點書,[細節決定成敗]讀完了這幾天在看沒有任何藉口。?
西點軍校裡有一個廣爲傳誦的悠久傳統,就是遇到軍官問話,只有四種回答:“報告長官,是!”“報告長官,不是!”“報告長官,不知道!”“報告長官,沒有任何藉口!”除此之外,不能多說一個字。據美國商業年鑑統計,二戰後,在世界500強企業中,西點軍校培養出來的董事長有1000多名,副董事長有2000多名,總經理,董事一級的有5000多名。任何商學院都沒有培養出這麼多優秀的經營管理人才。“沒有任何藉口”是西點軍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爲準則,是西點軍校傳授給每一位新生的第一個理念。?
不可否認,每一個人都喜歡理由,因爲理由使得我們看起來更加makesense,更加完美。可是理由的背後是什麼呢?這些理由真的能夠站得住腳麼?如果這些理由不被接受又怎麼樣呢??
我高中的時候,語文學的不好,一個原因是因爲自己喜歡理科,另外的原因則是被理科老師抓了產加各種輔導,考試。有一次學校的教導主任向我的語文老師抱怨我說我“偏科”,我當時的語文老師護着我,說“他不是偏科,是其他課好而顯得語文不好,其實他語文也不錯了。”?
我後來知道這些故事,是主任告訴我的,我當時很感激我的語文老師,因爲他爲我找了一個藉口,無論這個藉口是否真的成立或者是否能夠應答主任的質問,這個藉口讓我自己也頗感高興。這個藉口的直接結果導致了我高三徹底放棄語文,因爲我有自己的藉口,反正不需要參加高考,語文自然就無所謂了。現在想起來,如果語文老師沒有給我這個藉口,我會怎麼樣呢?我也許會兢兢業業學習語文,就不會像現在這麼該用語言文字的時候苦於腹中空空了。?
到了大學才發現自己的藉口是一個嚴重的扼殺自己能力和潛力的一個毒品,一旦習慣於找藉口,那麼可以逃避很多的事情,可以把一些事情做的更糟糕,可以爲自己沒有100%努力做事情的時候找一個退路。這個習慣一旦形成,而且很難改變,正所謂積習難改就是這個道理,因爲藉口會越來越多,藉口會越來越完美,甚至自己都會被自己尋找到的藉口的完美無缺而感動,可想而知這樣的後果是什麼。?
中國的教育一直以人爲本,裡面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藉口”,例如學生上課遲到,只要有好的“理由”,老師也網開一面,多麼有人情的教育體制啊。可是仔細思考這個問題就會發現正是因爲有這樣“藉口”存在的空間,本來的硬尺度逐漸在合理與不合理,真實與不真實的“藉口”之間變成了軟尺度,漸而變成了以“人”爲本,就是沒有了衡量標準的社會了。那麼多的官場之間的請客送禮,收受賄賂,不都是有這樣那樣的“藉口”麼??
我一直在努力減少自己尋找藉口的可能,雖然見效並不大,而且也只是在最近幾年我才逐漸瞭解和學會了“沒有任何藉口”的哲理,這是一個要自己全力以赴去做事情的動力,追求成功並不把自己的失敗作爲一種理所當然的認識,因爲我將不會有藉口來開脫。?
失敗是成功之母,我一直在想,我希望成功是一個石猴子,沒有父母,不是更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