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三章 藝人

錢汝君的臉皺成一團。這個問題是大問題。長安那裡還好,有比較多的晚婚青年。有比較多有追求的家族和對象。但錢汝君還是對高洋說道:“不能厚此薄彼。她們想嫁還是讓她們嫁吧!不過長安那裡的人,都屬於我的財產。她們要是嫁人,還是恢復她們自由。並且給一定的嫁妝吧!不過我希望換一個契約。她們必須留在我的商鋪工作到至少二十歲。有孩子的話,開家育兒機構教育吧!不,強制規定他們要進我們的育兒機構。”

“育兒機構?”高洋顯然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等錢汝君詳細解釋她的方案後,高洋點點頭道:“自己人免費,外人收費的模式很好。有些人雖然在錢家農場工作,但算外人,那些人算半價吧!這樣,能夠免除後顧之憂,並且給孩子統一的教育。不過,學堂都挑學生。這麼小的孩子,我們要篩選嗎?”高洋知道,錢汝君提出這個想法,不會只用在長安,說到底,金麥城纔是錢汝君的根子,錢汝君必定會在金麥施行。着也是錢汝君堅持要給金麥學堂的學生上課的原因。

錢汝君給學生上的大多數是思想課,還有部分先進技藝。

來金麥城的人,只要登記爲常住戶口,在金麥有一份固定工作,就必須到金麥大學堂上兩個月的課,除非他是金麥小學堂的學生。

這個大學堂和小學堂的基本差別,不在於學問高深與否,而是在於面向的學生。

一般人要進技藝學堂還比較容易,但是要進小學堂,就比較苦難了。

進小學堂,除了要技藝學堂達到甲級資格以外,還有測驗基礎文字算術功力。到了小學堂裡,除了基本必修的國文地理以外,還必須依專長學習數學、物理、化學、醫學、生物、政治等課程。

這個政治頗爲熱門,大家都知道,政治科畢業的學生,是幫錢汝君打理家業的。在大家看來,這是金麥城最核心的工作了。

技藝學堂和小學堂的上課時間是錯開來的。一旦成爲兩個學堂的學生,也基本說明,你是專業的學生了。可以領金麥城特有餐點,和金錢補助。但是必須不定時因應公主府要求,出差辦事。

錢汝君在女學堂裡也專門負責了一份課程,那就是上地理課。錢汝君地理課之前,特別把後代的地圖和大漢地圖各從空間裡複印了一份。然後對照之後,寫了一本教科書。

雖然沒有實際去過,但錢汝君以前曾經時常可以進石渠閣,早就做過功課。大漢又不像後世,十天一個變化,常常過了一百年,如果沒有發生戰爭,除了人改變了以外,村莊的樣子還沒什麼變化。

不過,這五十年,也就是從秦到漢的變化還是比較大了。

不說秦始皇做的書同文車同軌的影響,光是他開的馳道,就是以前沒有過的東西。

交通,往往是這個時代改變的最大要素。

更重要的是,秦國和秦代,建了好幾個運河。溝通了地理分界。有些運河,到皇帝劉恆在位的時候,還沒淤積起來,還在使用。

以錢汝君的眼光,還有很多地段,只要開通了運河,大渠道,立刻可以改變該地的農業價值。可惜,投資都是要錢。

大漢看起來,跟農民徵了很多稅,但事實上,想要徵收到足夠的稅,其實應該跟權貴和有錢人徵。可惜,這些人一般是不繳稅的。應付完官員的工資外,朝廷也沒有什麼錢了。

至於說文帝時,倉庫裡堆滿了糧食。那是戰略準備,一般來說,是不能用的。也能說明大漢時期,錢糧還沒有足夠的流通。

只要一次大的戰爭,這些糧食就要去掉一半。

錢汝君在金麥城,就撤底實施商業稅。反正這個城市是她私人建的,想要設立什麼規則,還是她說了算。

現在除了金麥城,錢汝君已經開始建立金麥城的衛城了。因爲金麥現在的人口已經十萬人。在平房農耕爲主的時代,這已經是大城市。

錢汝君可不想重演後世塞車的情況。

有些職業的人,錢汝君想讓他們住在一起。也就是說,錢汝君想設立一些職業城。唯有聚集,纔會產生效益,才能夠產生質變。

這些衛城,都保證了跟金麥城的絕對交通優勢。除了有專用軌道之外,道路更是水泥路。

錢汝君其實已經找到石油了。但她還做不到讓地下水透過柏油路面,滲漏到地底下去。加上這時期,輪胎還沒有大量用橡膠,她認爲柏油路面有些不必要。

因爲到衛城的距離比較近,錢汝君準備衛城建好之後,開始提供客運車。

所謂客運車,當然跟後世不一樣,除了一樣用橡膠輪胎製作以外,也就是個馬車加上封閉是車箱,裡面添上座椅。

目前,在金麥城內,已經有十線固定客運車路線,主要在城內運轉。搭一次,要一文錢。對趕時間的學生來說,客運車還是比較必要的。

學堂在金麥城基本上都在公主府旁邊,有一個城區,專門就是學堂。

當然,有了學堂就有學生,有了學生,就需要吃飯。錢汝君在小學堂有提供米糧等食品。但技藝學堂、大學堂就需要自己找地方用餐了。

學堂區的餐館倒是不缺。餐館只要付極低的租金就能進駐。不過,目前所有的攤位都已經出租完畢。

只能在學堂外圍開店。隔開學堂區和其他區域的,只有馬路。爲了服務學生,外面的餐館,都是建成商鋪型式的。其至有許多酒樓。

比起學堂區內的小餐館,不缺錢的學生,在舉辦活動,或者飲宴的時候,更喜歡到地方寬敞的大酒樓。

比較遺憾的是,裡面的藝人,並不賣身。都是正規營業。當然,私底下要怎麼來,那沒人知道。但如果被城主府查到你有強迫行爲。

那最高刑法,宮刑,估計跑不掉。

於是金麥城對女人或一些男人來說,逐漸出現一種新興職業,藝人。

第八一二章 信心第一六三章 送你一頓好吃的第四〇五章 夜裡有燈就是美景第二一九章 造紙作坊第九八二章 其實很多人走這條路第九五八章 改革永無止境第六六六章 吃吃吃第三〇四章 下水道第七四〇章 莫名其妙第三六九章 披荊斬棘第四六一章 朋友第六八六章 留下來第五八九章 突破第八八八章 學堂第三七〇章 雞腿第五五四章 跟隨第四九七章 回到薊城第八一五章 叢林深處第八二〇章 新發現第四九二章 城外第一一〇章 治病就要喝苦藥第六二三章 最難的改變第八七四章 治理成本第三三八章 掃地第一章 水中生還第四五五章 逛街第一〇六章 拐回緹縈第四五六章 濟南第五三四章 垃圾處理第七七三章 風雨第四五四章 拜訪第七三四章 論吃飽穿暖的重要性第八〇〇章 新想法第一七六章 衣服不對第九七六章 文良的猜測第九六九章 ?找遇難者第十三章 美少年薄慶第四九五章第二二四章 水泥塔?第九十三章 問話第六二二章 開會討論第五十七章 有人好辦事第三八一章 懲罰第一〇六章 拐回緹縈第五七五章 開店做生意第四三二章第二一〇章 擺臉色第五〇二章 腦子想法大審覈第七〇七章 環湖洪族第五二四章 會合第三四三章 進步?第九一〇章 手段第五一四章 無反應第五五七章 跋涉第一五二章 水圳完成第九三一章 遴選第七三九章 悲催的鄧通第七八四章 潔淨第五九六章 搶劫不斷第一〇一章 半夜上路第六二二章 開會討論第六七八章 天涼第三二〇章 金麥碼頭第一八〇章 清早出門第四〇七章 氫鋰納鉀第六四六章 辣第七六九章 大洋文明第一六八章 夜不歸家第七七五章 新生活第五二三章 種植第五一七章 難得的聚會第二六六章 時空距離第一〇一章 來人來鬼第一一二章 建城計劃第六二三章 最難的改變第六十一章 揮毫第六七九章 旁觀者的身份第六六一章 隨軍出征第八六九章 絕路第一〇八章 流鼻涕小孩第八九八章 思想的變化第七九三章 缺乏肉食第七〇一章 如何處置第七八七章 火起第三八七章 腳踏車面世第六四九章 城門堵第四二九章 金麥飯店第二一三章 謀畫第二〇〇章 薄家廚師第六〇一章 調整第五七一章 高效噴霧第三九八章第二五九章 聲音第九〇三章 此起彼伏第一五八章 人心在變第四五四章 拜訪第五三七章 陌生植物第九五九章 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