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倭亂(十二)

蝦夷的春天來的稍遲,一望無垠的荒原甚少綠色。那些漢軍精心引入的草場之上還只是些去歲的枯草,一匹匹戰馬在牧場上嚼食着儲存下來的草料。四周安然靜謐,全然沒有張偉等人擔心中的情形。

漢軍大司馬卓豫川原本爲軍機要員,辦事勤謹之餘,又多主見。常憊夜至張偉府中,向大將軍進言獻策。臺灣政改,其人出力獻計甚多。張偉賞識其才,後因漢軍各衛司馬無人居中協調,後勤保障多有不便。於是特命其爲漢軍大司馬,凡物資調配,輸送轉運,皆由卓豫川總其責。

自其上任之後,其餘的漢軍諸將都是豔羨他一步登天,由一文員成爲漢軍大將。卓豫川本人卻是對這一任命很是不滿。他本文員,其志在治政牧民,而非行軍打仗。但漢軍後勤保障亦甚是重要,正需他這樣精細勤力之人料理。他雖數次寫題本請求兵部與漢王考慮他的任命,一時沒有人選替換,也只得罷了。

待日本亂事一起,卓豫川正帶領着押運糧船及軍火補給前往廣州,於途中得到日本叛亂消息。此人到頗有些膽色,並沒有得到漢軍及張偉命令,便立時下令調轉船頭,至瓊州接了幾百駐防漢軍,連同船上原有的押運漢軍,並在一起,立時趕赴蝦夷救援。他對日本情形瞭解甚多,知道日本亂起,其幕府軍隊必然主力圍攻長崎,而長崎城堅糧足,一時半會並不會有事。只有蝦夷,有漢軍十幾萬匹良馬放牧,看守的軍人不過一千多人。若是幕府派兵前往蝦夷,漢軍在那裡沒有大將,沒有多餘的彈藥糧草,只怕抵敵不住。是以他不管長崎,帶着屬下直奔蝦夷而去。

船上有幾名漢軍校尉,隨船赴廣東聽命。原本並不贊同卓豫川私自赴日的舉措。待這卓豫川將蝦夷對張偉的重要性略一剖析,又向他們言道:“我知道你們想去廣東立功,是以不願去蝦夷這樣的蠻荒之地。現下你等知道這馬場在漢王心中何等的重要,若是咱們能保住蝦夷,其功若何?”

“卓司馬,話雖如此。您到底是文官出身,不知厲害。蝦夷駐軍不過千多人,除了幾個堡壘上架有一些火炮,再無其它重型武器。咱們這些人統統過去,也是不到三千的兵,敵人若是過來三五萬人,如何抵敵?”

卓豫川扭頭一看,見是金吾衛的校尉薛勇說話。見他凝神皺眉,一副爲難神情,卓豫川忍不住大笑道:“薛剛毅,虧你字剛毅,此時卻是一點剛性也無!”

那薛勇經他一激,怫然變色道:“卓大人,俺敬你一心爲漢王打算,這才說話。若是大人一意孤行,您是漢軍大司馬,身份地位都在俺上,只需下令便是了。”

說罷,露出胸膛上的刀疤,傲然道:“這是在遼東被滿韃子砍的,問問各位兄弟,俺當時皺一下眉,便不算好漢子!”

另一金吾校尉陳俊與這薛勇一同入伍,兩人雖然一是蜀人,一是閩人,交情卻甚是深厚。當日薛勇在遼東受傷,還是這陳俊在亂兵裡將他搶了出來。此時聽得卓豫川折辱薛勇,陳俊亦是臉上變色,向着卓豫川怒道:“大司馬,您是文官,打仗的事您不懂!若是擔心咱們不會賣命,那不必了。大傢伙都是提着腦袋隨漢王幹起來的,論起軍功資歷,只怕還在您之上!”

卓豫川見兩人如此,又見其餘幾個都尉、果尉盡露不平之色。他不怒反喜,因向各人笑道:“我因此番前去援救蝦夷,以寡敵衆,需要的是血氣剛烈的勇將。是以現下試上一試,各位果然不令我失望,乃是漢王麾下的好漢子!”

說罷站將起來,向各人遍施一揖,陪罪道:“某失言,請諸將軍恕罪。”

他這麼折節下交,不以各人無禮而怪罪,反道是滿面春風,笑容可掬。諸將都是武勇之夫,哪有這麼多的心眼。因見人家陪了不是,各人反到不好意思,因亦起身,向着卓豫川行了禮,兩邊盡釋前嫌,方纔坐定。

只聽卓豫川向各人笑道:“蝦夷一役,我料漢軍必勝!”

見各人詫異,又是一臉不信,便又道:“倭人必定主攻長崎!蝦夷蠻荒之地,若非漢軍過去,這倭人從不在意,哪裡肯派兵過去?現下就是來攻,肯定也是偏師,以爲漢軍人少,又無堅城,其主將與倭軍上下必定驕狂輕敵!各位,只需咱們儘快趕到,協同蝦夷漢軍一起猛攻,寧有不勝之理?”

待他說完,各人都是打老了仗的,均覺得他此言有理。因齊向他躬身道:“一切唯大司馬之命是從!”

如此這般,卓豫川領着船隊直赴蝦夷島上,那日軍甫登島上,正在圍攻漢軍在蝦夷所築堡壘,被薛勇與陳俊領着援兵在身後猛衝猛打,駐守的漢軍見狀,立時在火炮掩護下衝將出來,兩邊夾擊,立時將那一萬多日軍打的落花流水,潰敗而逃。

待卓豫川收攏全軍,將蝦夷島上的日軍盡數逐出,又將俘虜的倭人盡數坑殺。這才又派遣使者赴南京稟報張偉。一來一往,待張偉得了消息,整個日本大局已定。江文瑨在長崎城外擊敗幕府主力,張瑞與契力何必一路追殺,終於在京都城下將奔逃的德川秀忠斬於馬下。漢軍主力肅清所有的幕府殘兵之後,命所有的藩主大名們不得妄動,除了留下近侍的城町武士外,所有聚集的軍隊一律解散。否則以幕府軍一體處置。

待江戶城下,本多忠政等幕府大臣切腹以殉,德川幕府在統治了日本數十年後,宣告滅亡。日本的三百家藩主大名們噤若寒蟬,哪敢有所異動?幕府尚不是這幾萬漢軍的敵手,德川秀忠傾全幕府之力打造的大軍只不過一天就全師崩潰,他們又算的了什麼?

諸事順手,江文瑨正欲在日本大展拳腳,卻收到張偉命令,令他剋日動身,前往南京。

他雖是心中納悶,不知道江南戰事已畢,召還他赴南京所爲何事。令下人收撿行裝,又與自蝦夷趕來的卓豫川辦了交接,諸事繁蕪,一直忙弄了幾日,這才決意第二天起行。

卓豫川因援救蝦夷,保住了牧場戰馬,張偉大喜過望,又知道他其志並不在漢軍大司馬任上。又因他在如何治理日本上頗有想法,因下令任命他爲日本總督,凡日本諸般事務,皆聽命於他而行。薛勇與陳俊皆升爲衛尉,各領三千漢軍,再加上自福建調駐日本的裴選之部,此番將一萬餘漢軍留駐日本,以策萬全。

因江文瑨即將離日,卓豫川現下爲日本總督,兩人又頗有交情。無論是私情官面上,都需表示一二。於是就在這江戶城內的原幕府將軍府內,卓豫川設宴爲江文瑨、張瑞、契力何必等漢軍大將送行。

日本規制,這閣內原本是各人盤膝而坐,用小木幾進食。漢軍各人都是坐慣了長椅木桌,哪能受此憋屈,於是將原本的那些精緻几案扔將出去,換上漢軍自備的長椅木桌,一股腦的搬將進來。這些原是軍中所用,粗糙破舊,放在這將軍府內最華麗精緻的房間之內,當真是不倫不類,彆扭之極。漢軍諸將多是粗人,誰理會這些,一個個據桌大嚼,大塊吃肉,大碗飲酒。只江文瑨與王煊等人尚且斯文,一杯杯的淺酌慢飲。

卓豫川因見江文瑨停籌不食,舉杯不飲,一副鬱鬱不樂模樣。心中一動,心道:“難道他不捨得這個位子麼?”

心中猜疑,便舉杯向江文瑨道:“長峰兄,離別在即,請滿飲此杯。”

兩人相視一笑,舉杯碰了一下,一飲而盡。江文瑨因向他皺眉道:“江南那邊正是需治政的長才,漢王調我回去,難道是要讓我牧民一方麼。日本這邊剛剛平定,恐怕日後難免會有叛亂,孝康兄,你可要小心纔是。”

卓豫川微微一笑,應道:“這是自然。可惜,長峰兄即將奉命回國,如若不然,你我二人共守日本。我文你武,豈不快哉?”

“孝康兄對日本治理頗有見地,此番得展所長,當真是可喜可賀。未知將來如何料理?”

“如何料理,不過是依漢王的吩咐,強內布虛外,控形勝之地,滅日本文化。此是長期的打算。短期內培植日人底層,扼制上層,消除武士,廢天皇、滅佛寺、立保甲、大興漢語。以這些手段,再壟斷其國之商業貿易,利歸中華,如此,不枉咱們漢軍將士犧牲一場!”

江文瑨撫掌贊曰:“妙極!如此這般,則數十年後,無日本矣。孝康兄,那些武士們若老是在地方爲亂,又或是抗拒不法,咱們又不能盡誅,我到是有一法,又能彌亂,又收實效?”

卓豫川知他見識亦非凡品,忍不住動容道:“請說?”

“就此次的俘虜而言,多半農人願降,可收爲漢軍輔佐雜兵。那些死硬武士不肯投降,你在蝦夷時行非常手段,盡誅俘虜。其實倭人並不惜死,殺之不足以爲懼。若依我的見識,漢王在國內正欲修路、興水利、挖礦山,這些若是僱傭國內百姓,則耗費甚大。不若將日本國內的這些武士和幕府餘孽盡數逮了,全家發配至臺灣、江南、甚至呂宋,嚴加看守,強命苦役。若敢自殺者,則由其家小補上。如此這般,咱們可得數十萬的免費勞力,如此一舉兩便之策,孝康兄以爲如何?”

卓豫川略一思忖,便知道此論甚妙。因大喜道:“弟受教了!這便奏本給漢王,依長峰兄所言施行!”

張瑞見兩人揖來讓去,因端着酒壺走將過來,向幾人笑道:“酒桌上還說這些,就顯着你們勤勞王事不成?咱們就偏不理會,只管飲酒高樂,讓你們這些文人頭疼!”

說罷,到底提耳硬灌,將卓豫川與江文瑨灌了幾杯,見兩人面紅耳赤,不再討論政務,方纔罷休。

漢軍大隊將日本所有的抵抗削平後,因見只有小股武士流落鄉間,或是嘯聚山林。那些藩主大名們並不敢再行抵抗,而都依命來江戶聽令。卓豫川爲穩定大局,決意暫且不動天皇,而是命全日本上下不論武士平民,一律不得使用武器。兩月間收繳的土槍倭刀無數,撿取些精品倭刀交給張瑞帶回國內,其餘一律熔燬了事。因日本大局已是無礙,留駐漢軍亦已安排妥帖,江文瑨與張瑞等人這才由江戶前往長崎,乘船返國。

待他們乘船至南京,已是崇禎五年六月,正是夏初。這南京乃是中國有名的火爐城市之一,幾人自日本歸國時正是春夏之交,船行海上,到是涼爽愜意。此時甫一下船,便覺得全身如被火烤,熱氣蒸人。幾人還穿着春天時的衣袍,更覺得其熱難擋。

張瑞抹着一臉油汗,罵道:“臺灣那邊是悶熱,這南京是燥熱,都教人難過的緊。”

他熱的急了,索性將身上盔甲與外袍盡數脫了,只穿着一件無肩對襟小褂,騎上馬去,向着江文瑨笑道:“我可不等馬車,先騎馬回家好生衝個涼,待換過衣袍,再去見過漢王。長峰兄,你不如隨我同去,契力,你也去!”

契力何必尚未答話,江文瑨便皺眉道:“你膽子越發大了,這麼着穿着有辱官體,讓都察院知道,你又難免捱罵!再有,咱們是奉漢王旨意回來,不見去宮門候召入見,還敢私回府邸不成?”

張瑞知他說的有理,雖然都察院掌院院判陳永華雖然是早就相熟,只怕也不肯饒過自已。衣衫是小事未節,弄的罰俸通傳,大大丟臉,卻也是不值得。

第70章 決戰(十四)第38章 歸附(上)第53章 造反(一)第25章 宗族(中)第23章 閱兵(上)第31章 立威(下)第60章 鼎革(十)第47章 遼東(一)第69章 相峙(二)第2章 獲救第60章 鼎革(二十五)第31章 立威(上)第2章 獲救第64章 關寧(三)第64章 關寧(二)第66章 北伐(六)第70章 決戰(三)第25章 宗族(下)第63章 倭亂(十一)第64章 關寧(四)第25章 宗族(上)第15章 臥龍(下)第66章 北伐(六)第73章 南洋(十一)第17章 亂起(上)第58章 呂宋(四)第39章 賄賂(上)第59章 爪哇(五)第67章 激戰(六)第24章 論兵(下)第54章 反間(三)第10章 赴臺(下)第54章 反間(三)第29章 官學(下)第68章 滅明(五)第70章 決戰(十二)第31章 立威(上)第70章 決戰(十一)第34章 開礦(下)第30章 械鬥(中)第67章 激戰(十一)第73章 南洋(一)第66章 北伐(三)第12章 安身(下)第65章 治平(十一)第67章 激戰(九)第62章 江南(六)第18章 平亂(上)第28章 保甲(上)第70章 決戰(十二)第64章 關寧(六)第58章 呂宋(五)第44章 定臺(上)第66章 北伐(四)第45章 設縣(下)第64章 關寧(九)第48章 滅鄭(七)第56章 返臺(三)第70章 決戰(四)第49章 鎮倭(十二)第66章 北伐(一)第55章 偷襲(九)第37章 會晤(中)第28章 保甲(上)第65章 治平(六)第36章 崇禎(上)第70章 決戰(十六)第60章 鼎革(二十五)第14章 情動(上)第35章 兵制(下)第72章 法度(一)第64章 關寧(八)第21章 招兵(下)第35章 兵制(中)第62章 江南(五)第64章 關寧(十)第70章 決戰(十四)第25章 宗族(上)第32章 堅船第59章 爪哇(一)第64章 關寧(六)第69章 相峙(二)第23章 閱兵(下)第65章 治平(二)第56章 返臺(一)第60章 鼎革(十三)第65章 治平(八)第58章 呂宋(一)第60章 鼎革四第70章 決戰(八)第35章 兵制(中)第48章 滅鄭(三)第65章 治平(七)第44章 定臺(下)第55章 偷襲(三)第65章 治平(二)第55章 偷襲(五)第58章 呂宋(七)第61章 伐明(四)第55章 偷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