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鼎革(十六)

這左良玉雖然歷練多年,心智手腕已是深沉的多。上得臺北碼頭之後,被張偉又揉又搓,此刻又站在這近七千漢軍精銳之前,他又豈能不熱血沸騰,心思翻動。

正胡思亂想間,卻聽得張偉吩咐道:“左將軍,請上前來!”

他立時大聲答道:“末將聽令!”,雖不知張偉喚他何意,卻是不敢怠慢,靴聲

囊囊,已是奔到張偉身前。

向左良玉微微一笑,張偉大聲喚道:“來人,取左將軍的大纛來!”

他一聲令下,立時有十餘人從那軍陣中奔出,手持近三米高的黑色大纛,上書一字:“左”,左良玉正看的目眩神迷,卻聽張偉向他笑道:“左上將軍,請受纛

吧。”

他不知道張偉用意,卻也不敢違命,向身邊親兵一擺手,已是有十餘親兵奔將出

去,將那旗纛接住。

他這邊甫一接住大纛,卻聽得對面漢軍大陣齊聲呼道:“末將等拜見左上將軍!”

那左良玉正自迷糊間,卻聽張偉在他耳邊笑道:“你不明白麼?昨日我下了軍令,漢軍日後必有大戰,現下是一衛三軍,將來必定不止,是以我下令將各衛將軍改稱爲大將軍,比如周全斌,爲神策衛大將軍。賀人龍和肖天,仍爲右將軍和後將軍。而你,則臨時授以上將軍,節制留駐瓊州的肖天,左後兩軍近一萬五千人,統歸你節制!日後便是再行加派,也是歸你節制!”

他將話說完,便在左良玉肩頭一拍,將他向將稍稍一推,笑道:“左上將軍,上前受禮吧!”

左良玉只覺得胸腹間一股熱氣直衝上來,眼角立時變的又苦又澀,向張偉鄭重一點頭,大步向前,大馬金刀直立於神策左軍的大陣之前。待整個漢軍大陣皆向他行禮已畢,左良玉折身而回,向張偉單膝而跪,沉聲道:“末將左良玉叩見大將軍,但有所命,無不謹從!”

張偉微微一笑,伸手將他扶起,笑道:“不必着急,在此說話不便,咱們去節常說。”

當下命漢軍大陣回營,張偉又命兩名衛尉領着幾名親信校尉跟隨而來,一同向節堂而去,待行到節常門前,卻見幾個婦人正呆立於節堂門前,因見張偉領着一羣將士迤邐而來,忙各自奔到張偉跪了,齊聲道:“請大將軍饒命!”

張偉不提防間到嚇了一跳,因見是幾個婦人中依稀有眼熟的,似是金吾衛某都尉的眷屬,因針線不錯,其夫難得見張偉一次,她到經常被柳如是召入府中同做針線,是以張偉對她到是眼熟。

因沉聲向她問道:“那李家娘子,你怎地跑到軍營之內胡鬧?”

又向周遭呆站着而看的漢軍諸將士喝問道:“今日誰把守的營門?嗯?怎地把婦人百姓放了進來?當真混賬,快叫過來!”

因見那李氏欲張嘴說話,張偉擺手道:“你的事一會子再說,你且先住嘴。”

不消一會功夫,把守營門的果尉狂奔而來,因見張偉神色難看之極,嚇的立時跪倒在地,向張偉請罪道:“末將知罪,末將知罪!”

“喔?你也知罪麼?!”

“是,末將不合因顧及李都尉帶末將入伍,一向照顧有加,一時糊塗將幾位嫂嫂

放了進來,尋馮將軍求情。末將該死,請大人責罰!”

張偉聽到此時,已是明白事情首尾。想必那李都尉犯罪,被馮錫範抓將起來,那

李氏是正室,帶了幾個妾侍前來尋馮錫範哭泣求告,守門的果尉想來是那都尉手下,顧了情面將這羣女子放將進來。誰料張偉今日帶左良玉前來軍營,到被他撞見。這幾個婦人因見是張偉前來,想必已在馮錫範處撞了一鼻子的灰,是以無奈之下,竟然敢尋張偉求告。

那果尉原本拼着被軍法部剝職拿問的罪過,要相助保全老上司的性命。雖明知道馮錫範執法如山,從不恂私枉情,一時不合也將這些婦人放了進來。此時見張偉臉色鐵青,顯是怒火勃發,立時便要處置自已。聯想到這些時日來漢軍調兵遣將,顯是要打大仗,歷來當時緊要之時,爲將者都會斬殺犯法部屬,以肅軍紀。他此時違法犯紀,又撞在張偉手中,料來必會被拖下去處斬,當下嚇的腿也軟了,雖勉強維持着跪姿,卻是半邊屁股已歪倒在地上,只中只不停喃喃念道:“末將該死,末將該死……”

張偉原也是怒極,想着當場便要處置這個膽大包天的果尉,見他嚇的如此模樣,又想到這些婦人原是被馮錫範拒之門外,心中一動,卻已是動了無數念頭。

因大聲命道:“來人!”

他一聲怒喝,周遭侍立的親兵料想他是要處置那果尉,是以一邊有人應着,一邊

便奔來幾個,將他果尉架起,只待張偉一聲令下,便可拖到校場砍頭。那果尉自忖必死,到也連求饒也省卻,只泣聲向拉他衣物的親兵們求告道:“弟兄弟,活計做的漂亮些,讓哥哥死個痛快。”

有一手持砍刀,因在遼東悍勇拼殺,斬殺滿人無數,因其勇武被提拔到張偉身邊護衛的親兵小頭目粗聲答道:“老哥,你也是爲了全兄弟的情意,方落到這個地步,只要爺不特意吩咐,自然管教你一刀斷氣。”

那果尉聽了他回覆,心中也不知道是何滋味,只是喃喃而謝,卻已是語不成句了。正鬧騰的厲害,卻見張偉一瞪眼,喝道:“誰教你們拿他!來人,卻傳馮錫範出來!”

衆親兵神色難堪,立時將那果尉放開,派出一名腿快的向節堂內飛奔而去,不消一會功夫,便見馮錫範隨着那親兵快步而出。

“末將馮錫範,叩見大將軍。”

“唔,你起來!”

馮錫範目光一掃,便知是今日之事正巧撞上了張偉,他生性陰沉,張偉不開口,他便只是靜立一旁,只是默然不語。

“馮將軍,你身爲軍法部的首要將軍,漢軍十餘萬人,凡觸犯軍法者,無不由你

處置,怎地這軍營內亂哄哄如菜市一般,你如何管的法?嗯?!”馮錫範先是苦笑,繼而將頭一垂,向張偉道:“末將治法不嚴,乃治軍內視軍法爲兒戲,願受責罰。”

張偉卻知其中必有原故,馮錫範執法甚嚴,從來不顧情面,這幾個婦人竟然能入營,那果尉雖是講上司情面,卻也必有所因,馮錫範不直接將這幾人趕出,而是放諸節堂之外,卻也是大違常理。

因沉聲問道:“到底是怎麼回事,你速速講來,我不怪你。”

馮錫範知道瞞不過他,只得將心一橫,向張偉答道:“這幾個女人,手持着夫人給的印信,道是夫人有命,赦李都尉無罪!”

見張偉神色大變,顯是不知此事,馮錫範稍覺心安,乃又向張偉道:“末將想,大將軍委爲以重任,將軍法一事交給末將處置,大人常說,漢軍打勝仗不靠武器,也不能全靠軍爵恩賞,人總是怕死,若沒有軍法擋在後面,誰不想苟且偷生?是以軍法乃治軍首要之務,軍法不嚴,則軍心必壞!夫人雖然身份貴重,到底不明白軍中細務,恐是被小人們矇騙,是以末將把這幾名婦人趕出,正想着要去給大將軍回稟,您卻已經過來了。末將若是處置的不對,便請大將軍責罰就是。”

張偉頷首道:“你做的很對!回頭我命人送百兩黃金至你府中,賞給你!”

又向那幾個跪在地上,已是嚇的發抖的婦人們冷笑道:“我竟不知道你們怎麼撞對了木鐘,主意竟敢打到夫人的頭上。我也不問你們怎麼矇騙於她,想來是欺她不出府門,心地慈善,求他救你們丈夫一命,當真是可惡!”

因又向馮錫範問道:“那李都尉犯了何事?”

馮錫範咬牙道:“貪墨!軍資軍糧如同自家的一般,比價在千兩之上,依大人軍律,當斬!”

“很好。這樣的蟊賊不殺,留着何用?就依你的處斷,拖到校場殺了吧!”

他一聲令下,原本關押在內堂的那李姓都尉立時被拖將出來,由馮錫範驗明正身後,立時大集在營的漢軍將士,將那都尉拖到校場漢軍大旗之下。那幾個婦人眼見相公被刀斧手拖拽而去,那膽小的立時嚇的暈將過去,唯有那李姓婦人膽子稍大,因與張偉相見數次,心裡還留存希望,兩眼看向張偉,本想求情,卻見張偉向她獰笑道:“你再敢擾我軍法,你也休想活命了!”

那女子嚇的一暈,當下再也不敢亂髮一言,只想起自已勢將中年守寡,心中哀苦,忍不住低聲啜泣起來。

張偉不顧身邊諸將請求,只向馮錫範道:“這是你的事,我不干涉!”

那馮錫範到也不再請張偉親自發令,騎了戰馬奔赴至場中,見那李都尉垂頭喪氣

跪於場中,當下也不多話,向着候命的刀斧手令道:“殺!”,那兩旁看斬的漢軍將士聽了,只覺得他從牙縫中擠出的這個殺字來,竟然凜然帶有金石之音,各人都是凜然而立,唯恐在這心如鐵石的軍法官面前違了軍紀。

那刀斧手得了軍令,立時將手中大刀揚起,手起刀落,在半空劃出一刀晃眼的刀光,圍觀的漢軍將士只覺得白茫一閃,再定睛一看,卻見那李都尉的人頭已是飛出老遠,脖脛中的鮮血噴的老空,各人看的心驚不已,一時間竟只覺得兩眼中除了血色,再無他物。

那果尉原本便自忖必死,此時見了都尉尚且毫不留情,傾刻間已是人頭不保,當下更是嚇的屁滾尿流。

張偉因向監斬而回的馮錫範問道:“馮將軍,私放百姓入營,該當何罪?”

“回大將軍,該當褫職候代。”

張偉到很是意外,想不到處罰如此之輕,轉念一響,知是以前漢軍門禁不嚴,常放百姓入營參觀,是以對私放入營的處罰並不嚴重。他沉默不語,旁邊侍立諸將已是知道他嫌處罰過輕,各人便紛紛叫道:“馮將軍,此罰過輕。縱不殺他,也需重責軍棍,將他罰做小兵,這樣纔是。”

馮錫範也不看張偉神色,只冷冷答道:“軍法所規定如此,我亦無法。大將軍若要直接處罰,先免了我的軍法官,便可隨心處罰了。”

各人原以爲張偉必會勃然大怒,斥罵馮錫範犯上無禮,卻見張偉向他展顏一笑,讚道:“說的好!軍法便是軍法,我亦不能隨心所欲。馮錫範,衝你這句話,加

賞你百兩黃金!”

左良玉此時大概已明張偉用意,是要當衆如此,以使衆將從此惕遵軍法,不敢以

身試法,因躬身向張偉笑道:“大將軍選的好軍法官,當真是有識人之明!”

他這幾年身在日本,漢軍改革雖然日本駐軍也當尊行,施行起來卻頗有些偏差,因心中暗自警惕,自此之後,不敢再隨意有違軍令。想到級別雖與他差的老遠,那派駐日本神策衛駐軍的軍法校尉那冰冷的目光,想到他背地裡不知報了自已多少違令之事,又想到張偉設立軍情部,軍中細作暗探遍佈全國各地,便是日本,想來也有不少,想到此處,已是汗透重衣。

卻聽得張偉向他笑道:“左良玉這話說的很是,今天的事,教我欣喜的很。值得浮一大白。”

各人正欲湊趣,要隨着他話頭隨喜幾句,張偉卻斂了笑容,正色道:“軍法一事

,諸位也需慎重。我只怕各位以身試法,今日隨侍我身邊,來日卻成校場之鬼,到那時,我雖傷心,卻也是救不得的。”

各人正自凜然稱是,張偉又道:“諸位,隨我入堂,還有軍機大事,要與諸位商量!”

第62章 江南(五)第31章 立威(上)第47章 遼東(三)第55章 偷襲(六)第68章 滅明(三)第70章 決戰(九)第13章 赴閩(下)第59章 爪哇(三)第57章 試探(三)第10章 赴臺(下)第12章 安身(下)第64章 關寧(八)第62章 江南(六)第43章 攻城(上)第61章 伐明(一)第72章 法度(三)第60章 鼎革(二十七)第63章 倭亂(三)第58章 呂宋(二)第40章 出兵(上)第70章 決戰(四)第62章 江南(一)第5章 初會(上)第33章 利炮(上)第64章 關寧(四)第65章 治平(六)第55章 偷襲(五)第54章 反間(二)第30章 械鬥(中)第70章 決戰(十四)第48章 滅鄭(三)第49章 鎮倭(四)第67章 激戰(三)第31章 立威(上)第61章 伐明(二)第58章 呂宋(八)第20章 會議(下)第58章 呂宋(四)第49章 鎮倭(十二)第49章 鎮倭(六)第37章 會晤(中)第31章 立威(上)第14章 情動(上)第11章 北港(下)第6章 結交(下)第4章 火拼(下)第63章 倭亂(四)第67章 激戰(十)第67章 激戰(八)第60章 鼎革(二十一)第33章 利炮(下)第29章 官學(上)第42章 圍城(下)第57章 試探(一)第67章 激戰(八)第28章 保甲(中)第69章 相峙(三)第68章 滅明(六)第47章 遼東(九)第60章 鼎革八第62章 江南(五)第71章 定鼎(六)第60章 鼎革(二十九)第27章 協議(下)第10章 赴臺(上)第40章 出兵(下)第46章 制約(上)第49章 鎮倭(八)第60章 鼎革(十五)第16章 綁架(上)第67章 激戰(十一)第29章 官學(中)第49章 鎮倭(八)第4章 火拼(下)第39章 賄賂(下)第61章 伐明(十四)第60章 鼎革(十二)第47章 遼東(三)第49章 鎮倭(八)第51章 騎射(四)第72章 法度(三)第59章 爪哇(二)第30章 械鬥(中)第28章 保甲(下)第36章 崇禎(下)第69章 相峙(三)第5章 初會(上)第25章 宗族(上)第9章 爭拗(下)第57章 試探(六)第70章 決戰(十二)第67章 激戰(九)第5章 初會(下)第54章 反間(三)第67章 激戰(六)第66章 北伐(三)第47章 遼東(十)第23章 閱兵(下)第56章 返臺(四)第48章 滅鄭(三)